民国三十八年之前,大陆还是中华民国的;
什么时候开始,他们说中华民国是大陆的?
不知道什么原因,中国近代史——从鸦片战争到天安门事件、从中华民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部份重要情节一直是一团谜雾,台湾和大陆都刻意不提。
于是,我们死背历史之余,并不知道:我们今天的生活方式,其实是当年的大事件所造成的。因为不教,所以我们不知道:
台湾不教,但你得知道的中华民国历史:
◎五四运动,就只是白话文运动吗?错!事关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所以台湾不教。国父从此靠向共产主义?台湾没教。
◎共产党是陈独秀成立的,为什么蒋介石清党剿共反而帮了毛泽东掌权?
◎中原大战,是为何而战?为何等于证明蒋介石终究无法统治中国?
◎中共两万五千里长征,到底在征谁?为什么「遵义会议」这么重要?
◎为什么西安事变影响了中华民国的命运?为什么当时没有杀了蒋介石?真的是像课本讲的「伟大人格感召了张学良」?为什么张学良这么受共产党推崇?
◎蒋介石只是武夫?错。他在抗日战争还没开打前,就已经提出七项预测,其中六项日后都如他所料。
◎卢沟桥事变揭开抗战序幕,但其实第一场中日大战却是选在上海,何故?中共都没有打抗日战争吗?为什么台湾课本不提「百团大战」?
◎冈村宁次为什么免受战犯审判?后来台湾竟然找他帮忙训练国军?
当然,最重要的是,中华民国怎么丢掉大陆的?为何不提胡宗南、张灵辅、李天霞这些将军?蒋介石犯了哪些战略错误?蒋经国在上海的经济改革怎么失败的?共产党由败转胜的三大战役是怎么赢的?
除了知道中华民国为什么是今天的样子,我们读历史还应该学会:
今日繁华,来自当年沧桑—坏事未必都不好:
◎鸦片战争的结果是让日本变得很强。因为林则徐主持翻译的一套书,刺激出明治维新。
◎为什么上海最繁华的路,叫做南京路?因为没有南京条约,就没有上海。
领土,用征服的不如用偷来—谈判能力太重要:
◎「东亚病夫」,是英法联军之后叫开的,战争结果获利最大的是俄罗斯。他们偷走了比台湾大四十倍的土地,包括从唐朝开始就是中国领土的海蔘威。
◎南京大屠杀不是日本人首度屠城,早在甲午战争时,旅顺就已经被日军杀到全城只有36个活口,「顺便」佔领了朝鲜。而早在甲午战争之前二十年,日军就已经悄悄拿走琉球,湘军还为此出兵保卫过台湾。
要热血行动,请先适应环境:
◎太平天国一路狂胜,却因为把孔庙烧光光,沦为全民公敌。不过,国父孙文却满欣赏,曾经自称「洪秀全第二」,这种脾气害惨了国父,袁世凯刺杀宋教仁,明明可以用司法对付,国父却发动武装讨袁,害国民党成了叛乱团体。
◎康有为的改革,得罪了一百多万个「公务员」,想搞政变又误用了袁世凯。一整个很瞎。袁世凯只训练过新兵,几乎没打过大仗,却成了辛亥革命的最大赢家。
◎俊杰得识时务:八国联军时,李鸿章、袁世凯、张之洞竟然和中央政府「切割」搞自保。想替皇帝打仗的李鸿章,事后还能让皇帝拜託他去谈和。
你知道吗?一九四九年之后的历史,别说台湾很少教,连大陆人都不太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我们都不知道,韩战帮了台湾大忙,毛泽东也因此巩固统治权;不过毛泽东想让儿子接班,毛岸英却在韩战被炸死;他倒行逆施,导致三年饥荒死了两千万人,他犯了大错,权力却反而更巩固,奇怪吧?
更奇怪的是文化大革命。刘少奇、林彪、彭德怀、邓小平、周恩来……这些大老居然没办法彼此结成同盟,反对毛泽东,任由他一个一个虐杀、斗垮,毛泽东为什么这么「神」?你必须看看作者庄鲁迅如何剖析毛泽东的「斗争技巧」,你会发现,人世间的其他斗争,相形之下真是小儿科了。当然,你更该知道邓小平如何才得以复出,推动改革开放,因此扭转了所有华人的未来命运。
作者说,他要为大家「整理出至今罕为大家所知、或还没注意到的历史真相;并且把对中国人(包括台湾)、日本人、或双方听起来都觉得刺耳的部分,都斗胆写进本书。」日本知名的中国专家加藤千洋说:「本书道尽13亿中国人的心声,是了解中国必读的一本书。」
作者简介
庄鲁迅
1956年生于上海,双亲在文革时被捕,由祖母抚养长大,祖母后来也遭到红卫兵的暴力与抄家。由于被打入黑五类,无法进入大学,还被迫劳改。文革结束后以创作歌手的身分在全国各地巡回演出,被誉为「吟游诗人」。后因难以压抑对学问的热情,于1988年前往日本留学。
日本东洋大学文学系学士与硕士毕业后,现于日本和光大学担任讲师,亦于NHK文化中心、朝日文化中心等地,以清晰易懂的日文讲授汉诗与中国史。着有《诗人的命运:李白、杜甫与安史之乱》、《汉诗珠玉五十首》(以上大修馆出版)、《物语:唐代反抗三诗人》(集英社)等书。
译者简介
刘宗德
辅大日本语文学系研究所毕业,曾任杂志兼任翻译、国科会研究计划案兼任助理,译有《每一个决定都是经济学》、《那样摆不会卖,这样才对!》《3天读懂哲学》、《3天读懂德国》、合译《世界,未来会是什么样子?》、《世界资源真相和你想的不一样》、《其实我们没那么了解美国》(以上皆大是文化出版)。
前 言 逆耳的真相
第一部 中华民族加入世界的悲壮方式
序 章 中英鸦片战争,惊醒日本
这是一场「自认是老大的古老帝国」与「新就位的世界老大」的冲突。
改变清朝命运的两种植物 / 外强中干,五大内忧 / 贸易当前锋,武力作后盾 / 生意进不来,就派军队来 / 鸦片:英国国营贩毒事业 / 虎门销烟,林则徐「七战全胜」? / 英雄伟人的愚昧行为 / 林则徐的贡献:明治维新
第1章 不得不对贵国造成更深伤害
不平等条约中的「平等」:大家都可以来瓜分中国。
用二三九年份古董大砲对抗英军 / 少爷道光加上烂软钦差 / 比数九:四○○,地主惨败 / 不得不对贵国造成更深伤害 / 英军早就锁定咽喉 / 中国从此沦为半殖民地 / 南京条约,造就上海
第2章 太平天国里没有孔子的位子
不是中共说的「第一次农民革命」,而是新兴宗教侵犯传统文化。
洪秀全:天国近了——我成立的 / 战士夫妇分居,天王妻妾成群 / 耶和华附身,耶和华借兵 / 焚烧孔庙,使书生变勐兽
第3章 英法联军,绅士干起强盗
清廷终于面对事实,发起「自强运动」,强了吗?
清廷嫌麻烦,英国就找麻烦 / 六不总督,不知如何是好 / 皇帝不想见客,条约随意签 / 咸丰,你这是在干嘛? / 火烧圆明园,雨果好生气 / 把这么可耻的事写在条约里 / 看不到脸的幕后元首 / 洋务运动,出洋相
第4章 甲午战争:整军经武不换脑袋
迅速整顿军备的日本,对上疲于宫廷内斗的清廷。
维持现状,琉球能吗? / 淮军日军台湾对峙 / 你盖花园,我建军备 / 帝党只会说,后党只会贪 / 李鸿章收钱自保 / 门生丁汝昌赚钱自肥 / 输得离谱,死的壮烈 / 旅顺大屠杀,什么武士道! / 二十年自强运动六天崩溃
第5章 清朝灭亡了,终于
百日维新失败、溥仪退位,还有国父下台,居然都因为袁世凯。
百日维新所託非人 / 不义又不和的义和团 / 「四分利」辛丑条约 / 日俄战争催生苏联 / 国父立志要做「洪秀全第二」 / 光绪、慈禧的死亡谜团 / 辛亥革命,袁世凯是最大赢家
第二部 革命为什么至今「尚未成功」?
第6章 中华民国与中国共产党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请继续努力剿灭军阀……和共匪。
宋教仁成立国民党 / 国父让国民党成了叛乱组织 / 日本侵门踏户,提出二十一条要求 / 袁世凯建立中华「帝」国 / 新文化运动V.S.尊孔复古 / 陈独秀成立共产党 / 孙文主导联俄容共 / 地主V.S.贫农,国共分裂 / 枪桿子出政权,毛泽东出线 / 少帅易帜,中国统一……了吗? / 中原大战,显示你无法治国 / 二千九百座碉堡剿共奏效 / 万里长征,毛泽东重获领导权
第7章 国共一边抗日、一边内战
国共内斗与对抗日本,哪一件事比较重要?
田中奏折假的,野心真的 / 自导自演「柳条湖事件」 / 外侮待不久,内患会要命 / 不给人力物资,却要我英勇抗敌 / 军方杀了首相,全力侵华 / 抗日是英雄,抗命就放逐 / 满州国:日本的愚行 / 卢沟桥事变前已开始抗日 / 救救红军,请共同抗日 / 为什么西安事变改变了中国 / 北京沦陷,最后关头已到 / 蒋介石的神准预言 / 淞沪会战,三个月死伤二十万 / 「三个月征服中国」,别妄想! / 别再遮掩南京大屠杀了 / 抗日战争死亡超过两千万
第8章 国民党为什么会退守台湾
当城市资产阶级都背弃国民党,无产农民支持的共产党赢定了。
日军尚未投降,国共已开打 / 为什么放过冈村宁次? / 意志的巨人,人格的侏儒 / 蒋介石犯了什么战略错误? / 胡宗南奇袭空城,张灵甫全军覆没 / 共产党逐鹿「中原」,分配土地 / 「任何革命党都没有我们腐败」 / 蒋经国上海经改为何失败 / 中产阶级唾弃,国民党垮台 / 辽沈大胜,共军超越国军 / 杜聿明虎落平阳被「沟」欺 / 徐蚌会战,长江以北全失 / 蒋介石为何丢了大陆? / 毛泽东《资治通鑑》读17遍
第三部 还在革什么命、革谁的命?
第9章 毛泽东,从此站起来了
毛泽东是共产世界最大的「口号制造者」,为了权力饿死二千万无辜百姓
「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 韩战:帮了蒋介石,也帮了毛泽东 / 长子毛岸英阵亡 / 三大运动只为独裁 / 三大改造,一无所有 / 三反五反,反正就是陷害 / 借《武训传》批斗知识分子 / 拍错马屁,高岗失势 / 赫鲁雪夫吓坏毛泽东 / 叫你批中共,你讽毛泽东! / 引蛇出洞,知识分子缄默了 / 黑五类的悲惨命运 / 全民总动员——杀麻雀 / 三面红旗,整翻六亿人 / 形同制造垃圾的「大炼钢」 / 大增产,饿死两千万人 / 神仙大会,毛泽东决心斗倒彭德怀 / 把切合时事的坏事都推给你 / 只有彭德怀不可恢复名誉 / 七千人大会,毛泽东失去实权 / 四清运动,马克思加秦始皇
第10章 文化大革命有多疯狂?
「革命无罪,造反有理」的红卫兵,把毛泽东造神运动推到最高峰
《海瑞罢官》点燃北京战火 / 毛泽东借刀杀人 / 五一六通知揭开文革序幕 / 刘少奇为什么不抵抗? / 「打倒一切牛鬼蛇神」的红卫兵 / 反工作组,反刘少奇 / 我的大字报,炮打司令部 / 林彪看透了毛泽东 / 刘少奇失势,林彪爬上来 / 席卷全国的「破四旧」运动 / 形同强盗的红卫兵抄家 / 杀戮黑五类 / 处死刘少奇 / 红卫兵运动的尾声:知青下乡 / 最亲密接班人的唸佛运动 / 狡兔死,走狗烹 / 我不当国家主席,谁敢? / 谁删了林彪的「天才」? / 甩石头、掺沙子、挖墙角 / 毛泽东的斗争哲学 / 林彪事件的影响 / 邓小平重返政坛 / 第一次天安门事件 / 周恩来这个人 / 唐山大地震,毛泽东归天 / 逮捕四人帮,平反三百万冤狱 / 十年浩劫
第11章 改革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1980年代的中国出现这种说法:「自由派在偶数年崛起,保守派在奇数年反击。」
四条路线,都想主导中国的未来 / 改革派的邓小平P.K.保守派的陈云 / 会抓老鼠,就是好猫 / 气死胡耀邦 / 为什么会发生六四天安门事件 / 握着兵权的「南巡讲话」 / 中国为何至今不敢批判文革? / 文革中的愤青,远走东瀛
推荐序
再打一场鸦片战争?
这是一本写给日本人看的中国近代史,作者自言「斗胆地将刺耳史实写入书中」,其实,日本人觉得刺耳者少,中国人觉得刺耳的部分应该较多。
然而,历史的真相究竟如何,却是永远存在争议的。尤其是近代史,即使当事人都已不在,「关系人」却多得是,而且每个人都可以言之凿凿,甚至历历如绘。
基于这一点,我对作者最得意的「整理出罕为大家所知,或还没注意到的史实」并不十分在意,倒是对他的一些独到的观点与嗟叹,认为甚有价值。
一般定义「中国近代史」是从鸦片战争开始,本书并不例外。可是作者却特别提到了郑和,并认为郑和的壮举戛然而止,是中国自绝于世界之外的重要原因。
这是读历史的基本态度差异:若自鸦片战争谈起,中国是一连串的屈辱历史;若自郑和谈起,则是剔厉「上一波我们错过了什么」。
并不是要引前人的丰功伟业来提振民族自尊心,相反的,老是缅怀汉唐盛世,才正是走不出屈辱阴影的主要原因之一。
郑和七次下西洋其实代表着「中国去敲世界的门」,明成祖下令停止,并焚燬宝船,只是「中国不再去敲世界的门」。可是当「世界来敲中国的门」,中国却回应得荒腔走板,才是陷入百年屈辱的原因。
作者另一个感想:鸦片战争惊醒的是日本,而非中国。同样发人深省。
鸦片战争打败了,并不可耻,可耻的是不知耻。知耻近乎勇,当时的中国不知耻,所以无勇可言。以此观之,林则徐是不是英雄反而不那么重要了。至少林则徐是有所警惕的,他发现中国以外的世界发生了掀天揭地的大变化,世界不一样了,中国也不能置身巨变之外。于是他整理成《四洲志》一书,希望增加中国人对世界的认识。并且在他被流放新疆出发之前,将《四洲志》交给好友魏源,魏源后来据此完成了二百多卷的《海国图志》。
魏源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远不及日本近代史上的(土反)本龙马,这才是我们今天重读中国近代史应有的反省。说得再明白一点,日本明治维新时期青年人「仰望(土反)上之云」(顺着山坡〔(土反)〕上升的云,用来指日本在明治维新时期奋发图强,学习追赶西方列强,国力不断增强的情景)的那种积极性,才是今日中国青年应该具备的。
当年是第一波全球化方兴未艾之时,西方帝国主义挟船坚砲利敲开中国与日本的门户。中国陷入百年屈辱,日本警醒而加速加入帝国主义——抛开民族情感的话,日本当年做的正是「加入赢者圈」。
如今是第二波全球化方兴未艾之时,帝国主义戴着跨国财团的面具,以美元为武器,在全世界肆意掠夺——游戏本质其实没变。日本的泡沫经济破裂,陷入二十年低迷,有没有惊醒中国?中国青年有没有仰望(土反)上之云的抱负?还是沉浸在追逐金钱之中?
我也讲一句刺耳的话:氾滥的美元正好比当年的鸦片!如果中国的青年人不思国家之富强,徒以追逐金钱为第一要务,那就准备好再打一场鸦片战争吧!
书名「台湾不教的中国近代史」,其实除了甲午战争那一段之外,跟台湾都是间接关系。然而,若暂且抛开政治包袱与历史包袱,严肃看待箇中关系:中国如果再一次对全球化回应得荒腔走板,中国若再一次落入败部,台湾又会如何?所以,回头再看中国近代史,用现代人的观点思考历史的教训,毋宁是一件积极的事情。
作者在书中叙述很多中国、日本、台湾都刻意不提的事情,就留待读者自行咀嚼了。
文∕ 公孙策(历史评论家)
导读
跳出台湾观点看历史
中国近现代史一直是学生头疼的部分,充满了挫折、条约、割地、赔款、战争……,更重要的,很多东西讲不清楚。
随着国内及两岸的开放,有愈来愈多的限制被解除,有愈来愈多的东西被开放,只是,疑惑仍然没有澄清。
学生到大陆交流参访归来后说,他们在参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的时候,发现中国篡改史实,将抗日的功劳都归于中国共产党。
「我们很愤怒地在留言簿上指责他们的做法。」学生义愤填膺地说。
我当时很为他们的行为捏了把冷汗,庆幸他们没有引发争执或冲突。
解严之后的台北,大陆的出版品很容易取得,学生最疑惑的是历史着作,海崃两岸关于同样一个历史事件的说法,差异之大,彷彿描述的是两个不同国家的历史。如果事实只有一个,谁在说谎?
会不会双方都没有说谎,他们只是选择了「对自己比较有利」,或者执政者认为「自己的人民应该知道」的部分?
可是,「不完全」的历史,还是可信的历史吗?
任何历史的书写都有其侷限性,或者受限于史料,或者受限于时代的大环境,或者受限于个人的价值观念。也就是说,历史基本上是一种「建构」,其中必然带着撰述者的个人观点。了解这一点,就可以知道,海崃两岸,都选择了一部分对本身有利的史料,以自身的意识形态为基础,建构自己的历史陈述。要想摆脱这些现象,对两岸来说,都还需要一些时间。
但庄鲁迅先生这本作品,某种程度地跳脱出旧有的限制。这也许和他的特殊位置有关:一个在中国成长、目睹并亲身经历迫害,后来留学日本并从此在日本工作定居的中国人。中国人的背景让他关注并思考近代中国兴衰的原因,身受迫害的经历让他更深刻地描述并评价现代中国的灾难,身在远离故土却又相距不远的日本,则使他更能客观地分析中国共产党开国以来的权力斗争。
由于作者是大陆学者,所以书中没有台湾,不过也因此可以跳脱出我们长久以来习惯的台湾观点。作者以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英法联军、甲午战争及清廷灭亡等五个主题为第一部的内容,对于清国为什么失败,他呈现出统治阶层的贪腐与无能,民间的盲目和无知,也难得地呈现与中国主流不同的观点,例如关于太平天国的陈述。
第一个部分的陈述与台湾一般的认知相去不远,辛亥革命之后的历史就有明显的观点差异了。孙文何以会联俄容共?蒋介石「清党」的原因为何?西安政变中发生了什么事?中原大战的真相如何?两万五千里,是「长征」还是「流窜」?是谁打的八年抗战?蒋介石是如何输掉大陆的?国共三大战役的经过如何?
第二个部分其实是台湾读者最有兴趣的部分,看完这些,虽然不见得能够彻底了解,至少可以更清楚以往的历史作品所不愿或不能讨论的东西。
其实作者的第三部写得最「动人」,这应该是因为其中非常大的一部分,是他的亲身经历,九、十两章写得简要而清楚,作者多处使用第一人称表述当事人的想法,更像小说而非历史着作,但却更能使读者进入情境,我们几乎可以感受到斗争现场。与教科书上描述的「三面红旗」、「三反五反」、「双百运动」等干枯的名词相较,这种文字的力量更大。
没有一本历史着作能够完整且客观地交待曾经发生过的真相,但经由不同角度的呈现,我们可以看到历史的不同层面,事实上,当你开始质疑某些说法的时候,你已经开始建构自己的历史解释了。
文∕周志宇(建国中学历史教师)
这本《台湾不教的中国近代史:中华民国为什么是现在的样子?》的书名本身就充满了悬念和探讨的价值。作为一名对历史一直保持着浓厚兴趣的读者,我一直觉得我们所学习的历史,尤其是近代史,往往是被高度简化或过滤过的。书名中“台湾不教”的字眼,立刻勾起了我的好奇心。这是否意味着书中隐藏着一些在台湾官方历史教育中鲜少提及,甚至可能被刻意回避的视角和事件?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深入挖掘那些塑造了中华民国今日面貌的关键节点,例如它在不同历史时期所经历的内部动荡、外部压力,以及那些塑造其政治体制、社会结构和文化认同的复杂力量。我希望作者能以严谨的态度,但又不失引人入胜的叙述方式,带领我穿越那些风云激荡的年代,去理解一个政权如何在历史的长河中挣扎、演变,并最终留下深刻的印记。特别是在两岸关系如此敏感且重要的当下,理解中华民国的历史发展脉络,对于把握当前局势、洞察未来走向,都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这本书似乎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切入点,去解构那些我们习以为常,却可能并不真正理解的“现在”。
评分这部《台湾不教的中国近代史:中华民国为什么是现在的样子?》的书名,简直就是为我这样的历史爱好者量身打造的。我一直对历史充满好奇,但常常感到在既有的历史框架下,总有些地方无法自洽,尤其是在理解现代中国政治演变方面。书名中的“台湾不教”几个字,立刻勾起了我的兴趣,它暗示着一种可能存在的“平行历史”或者说“未被充分讲述的历史”。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提供一个不同于我以往接触到的视角,去深入剖析中华民国在其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所经历的各种关键时刻,从革命的初火,到战乱的洗礼,再到政治的起伏,究竟是哪些因素,像基因一样,刻在了中华民国的血脉里,塑造了它今天的形态?我希望作者能够展现出一种批判性的思维,去解构那些可能被简化或美化的历史叙事,用扎实的史料和深刻的洞察,为我呈现一个更加完整、更加 nuanced 的中华民国近代史,让我能够真正理解,为什么它会是今天的样子。
评分翻开这本《台湾不教的中国近代史:中华民国为什么是现在的样子?》,我首先被它那直击要害的书名所吸引,它抛出了一个深刻的问题,而我一直以来都对这个问题感到困惑。长久以来,关于中国近代史的叙述,总感觉存在着一些缺失的环节,或者说,有太多被掩盖的细节。书名暗示着一种“不为人知”的历史,而“中华民国为什么是现在的样子”这个问题,更是直接触及了我们当下所处的现实。我热切地希望这本书能够填补我认知的空白,让我得以窥见那些可能被忽视的事件、人物和思潮,它们是如何一步步塑造了我们今天所见的中华民国。我期待作者能够超越简单的宏大叙事,深入到历史的肌理之中,去剖析那些错综复杂的政治博弈、社会变革以及文化冲击,从而揭示出中华民国之所以成为今天的样子的深层原因。这本书,仿佛是一把钥匙,能够开启我对历史理解的新维度,让我不再满足于表面的认知,而是能够追根溯源,去理解那些塑造了我们现在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历史力量。
评分《台湾不教的中国近代史:中华民国为什么是现在的样子?》这个书名,犹如一声时代的呐喊,直指我内心深处对历史真相的渴求。我总觉得,我们对近现代中国的认知,常常受到各种立场和视角的影响,而“台湾不教”这几个字,无疑为这本书增添了一抹神秘与深度,仿佛预示着它将揭示一些不那么“主流”的历史叙事。我迫切地想知道,那些在台湾的教育体系中可能被淡化或省略的关键历史事件,究竟有哪些?它们又是如何影响了中华民国的命运,并最终造就了我们今天所面临的局面?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以一种全新的、甚至是颠覆性的方式,带领我重新审视那些曾经模糊不清的历史片段,去理解那些塑造了政治格局、社会思潮和民族认同的复杂力量。我希望作者能够以抽丝剥茧的耐心,将那些零散的历史碎片重新组合,呈现出一个更立体、更真实、更令人信服的中华民国近代史画卷,让我能够真正理解“为什么是现在的样子”。
评分《台湾不教的中国近代史:中华民国为什么是现在的样子?》这本书的书名,就如同一个巨大的问号,直击我内心深处对历史真相的探求。我长期以来都对中国近代史,特别是中华民国的发展轨迹抱有浓厚的好奇,但总觉得在现有的历史叙述中,似乎总有一些环节缺失,或者说,某些重要面向被一带而过。“台湾不教”这几个字,更是让我产生了一种“局外人”的视角,似乎预示着书中会包含一些不为人知的、或者说是被刻意忽略的关键信息。我极度渴望通过这本书,能够深入理解那些塑造了中华民国今日样貌的根本原因,是政治上的妥协与抗争?是社会经济的剧烈变迁?抑或是文化思潮的碰撞与融合?我希望作者能够以一种全新的、充满启发性的叙述方式,带我穿越那些风云变幻的时代,去探寻那些隐藏在历史深处的逻辑,让我能够真正地理解,为何中华民国,以及与之相关的一切,会呈现出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模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