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书局为纪念辛亥百年,隆重出版《涓滴成洪流──清宫国民革命史料汇编》。此书所收清末革命史料档案共计九种,为国立故宫博物院珍藏资料,之前未曾全面公开出版,此次由故宫相关专家整理,世界书局精心编校,历时一年多,将百年前清宫所录各地革命史料附加专文出版,为研究清末革命的一大重要资料。
本书收录清宫资料档案包括:
○宫中档朱批奏折
○军机处档奏折录副
○收发电档
○云南省电稿
○电寄档
○上谕档
○月折档
○起居注册
○大清宣统政纪
故宫院藏「宫中档朱批奏折」自康熙至宣统等九朝的汉文折及满汉合璧折,所记国民革命史料密集于光绪朝,共二十九件,说明了多次起事的本末经过。「军机处档奏折录副」则为军机处将奉朱批后的奏折抄录副本存查,抄录时为求快速,字体多行草,为便于读者阅读,特于原档下附加释文,以为辨识。而「月折档」与「上谕档」因清廷创设邮传部递送紧急公文,逐渐被电报所取代,但仍从中整理出四十六笔珍贵的资料。「电寄档」中蕴含革命史料最丰,共三○七笔,对武昌起义及各省光复均有记录。而故宫所藏「大清宣统政纪」为稿本,与坊间定本有所不同,尤其保留了史官批阅时删除的资料,更具价值。
本书特色
台北故宫珍藏清末革命史料首次全面公开出版
世界书局历时两年编纂制作,多位故宫专家精心整编千件珍贵史料
全套四册,全彩16开精印,限量出版
是研究清末革命史的最重要资料,专家学者、学术机关必藏
出版缘起
世界书局对出版辛亥革命史料的具体发想,始于二○○九年,继而与故宫博物院研议洽商,历时一年多终于成书,全套四大册的《涓滴成洪流》内容涵括近千件清宫所藏国民革命史料,是相关学者专家最珍贵的参考、是两岸中国人都应该了解的历史、是纪念辛亥百年必须出版的代表性重量典籍!
感谢故宫博物院周功鑫院长、冯明珠副院长、李天鸣处长的支持与领导,图书文献处陈龙贵先生、郑永昌先生的大力投入,还有故宫其他诸多专家的费心努力(周院长及冯副院长均在文中一一列名,此处不再重覆),将典藏在院内的这些重要资料整理归类、扫描建档,终于出版发行,公诸于世。在此首先对所有故宫同仁的辛苦,表达我们的谢意。
世界书局成立至今,已将届百年,其间物换星移、沧海桑田,老店见证了各样的兴衰起伏。欣逢辛亥百年,我们省思文化人应负起的责任,是唤醒当代人更深更广的历史观、是激发人性最真最善的本愿初心、是传承前人沤心沥血淬鍊存留下的智慧与风骨,于是,我们规划出版了一系列修齐治平的书籍,作为迈向下一个百年的惕励,其中包括盛唐贞观之治的精神指南《群书治要》、经史子集精粹辑选的《国学治要》、宋代珍版至圣先师遗教《论语集解》和干隆盛世纂修的世间孤帙《四库全书荟要》等大套书,都是历朝历代的国之重典,也是炎黄子孙安身立命的文化根基。但是,更重要的是,在百年之前,有一群热血勇士,其中有的饱读诗书、有的学贯中西、有的富甲一方,也有贩夫走卒、市井小民,他们挣脱了书中传统思维、打破了社会礼教框架,坚持推翻五千年帝制,倡议民主自由平等,以自身大无畏的「舍」,成就了亿万同胞的「得」,是舍身取义?是离经叛道?为了更忠实客观地还原那个关键时代,我们同时推出满清政府史料汇编的《涓滴成洪流》和革命先驱冯自由先生亲撰的《中华民国开国前革命史》,恰谓「一官一匪」;还有推动改革维新的保皇派康有为所着的《康南海手写脱险经过》,正反映同一时空背景下三种不同的理念与执着,以及当时的民心向背,这是企图从大历史的宏观中深刻自省,方能以史为鑑,预知兴替。
本局资深编辑周雪伶女士与全体同仁齐心协力,为此书不眠不休地工作,他们说这是安享革命成果的后世子孙应做之事,尤其荣幸能为辛亥百年纪念略尽心力,但在诚心投入的过程中,年轻同仁受到的感动与启发,远胜过课本上读到的资料,他们深刻思考林觉民先生「……勇于就死……,助天下人爱其所爱……」的真谛,我期待百年前先烈们投下惊天动地的革命巨石,继续在这一代年轻人心中激盪起千层浪,让年轻的血脉中不断奔流着勇于付出、完成大我的热情勇气。
我对此书的发想规划,追本溯源要感谢北京的好友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吴江江总经理,是他在二○○九年时的要求与提醒,促使我要做出一套还原历史面貌的史书,是他不断期盼为两岸同根同源的同胞做文化融和,才支持我不放弃将这些尘封已久的史料,不计成本地出版为四大巨册,「哲人日已远,典型在夙昔」,今日两岸共同缅怀纪念这段血泪历程,应该有更多的沈潜与包容,回首中国人是怎样从那个积弱不振、列强蹂躏的环境下站起来,这斑斑血泪、百年沧桑,不容青史尽成灰啊!
此书赶工的最后阶段,我无奈不支入院,病床上独自静思,百感交集,生命何其脆弱,但爱的力量又使它何其坚强︱我想,因为母亲自小的教导让我喜爱文字与书籍,是父亲的苦心指引让我承接下文化老店的工作,是他们与秦孝仪院长半世纪的情谊让我自小与故宫密切往还,这套《涓滴成洪流》就是受父母庇荫下的成果。我入院时心中徬徨,荣总的医生大哥们像家人一般给了我最最好的照料和支持,我深刻感受到他们默默地像曾经承诺了我父母般地照顾我,我想,革命之始,孙中山先生以悬壶济世之心,扩展为救万万人于水火,医护人员救人助人的仁德情操自古皆然,而我承受荣总医生朋友的恩德尤深,从未或忘,古云,「大恩不言谢」,如今我日渐康复,本局同仁们也日夜赶工地即将完成这套书的编校付梓,于公,我代表世界书局百年老店,将这套《涓滴成洪流》献给辛亥革命百年纪念;于私,容我以诚挚的心,将此书献给荣民总医院所有曾照顾家父母及我个人的医生朋友们!
仁心仁德,大爱大勇,无私奉献,救国救民!
序
革命之事,始而涓滴细流,
继而壮阔干流,
最终汇为沛然莫之能御之洪流,
故名之曰涓滴成洪流。
国立故宫博物院与世界书局合作编辑出版《涓滴成洪流─清宫国民革命史料汇编》,于建国百年之际,回顾民国肇建成事之难,并对先烈先贤们不畏生死舍我其谁的爱国情操表达敬佩,是本院庆贺中华民国百岁生日重要出版活动之一。
本院图书文献处于民国七十四年故宫第四期扩建工程竣工后,于搬运整理档案时,发现院藏清宫档案中蕴含丰富的国民革命史料。又因扩建展览区面积扩大,图书文献处开始被分配陈列空间,并以本院所典藏的清宫档案及善本古籍为展出内容。第一档展览由秦孝仪院长出题,秦院长认为,没有国民革命便没有故宫博物院,因而指定图书文献处首展以 国父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国民革命为策展主轴,推出「院藏中华民国开国前革命史料特展」。今逢建国百年,特出版本汇编以为庆。
民国九十九年底,在世界书局阎初董事长与本院合作出版《明解增和千家诗註》与《论语集解》的良好基础下,希望再与本院合作出版,作为世界书局庆贺建国百年的献礼,并彰显该书局传承历史文化的优良传统。功鑫深表赞同,请冯明珠副院长与之讨论。「院藏中华民国开国前革命史料特展」推出时,冯副院长任职文献处也是此展策展人,因而向阎初董事长建议将院藏清宫档案中的国民革命史料一一检出,再编辑出版。此一构想获阎董事长同意,于是展开分工合作。世界书局向本院申请授权,设计版面,规划出版。本院图书文献处同仁陈龙贵助理研究员、郑永昌副研究员、周维强助理研究员、林士铉助理研究员、陈维新助理研究员、曾纪刚助理研究员及助理赵沂芬、林承志、李庭语、许玉纯、杜晓梅、陈暐仁等,在李天鸣处长带领下仔细检视档案,并于宫中档朱批奏折、军机处档奏折录副、月折档、上谕档、电寄档、收发电档、云南省电稿、起居注册及大清宣统政纪等九种官书档案中,找出近千件革命史料,经过一年多的爬梳整理、摘由编目、扫描建档、行草释文及撰写凡例,编成《涓滴成洪流─清宫国民革命史料汇编》四巨册。该书原预定民国百年双十出版,然在同仁共同努力下,提前两月完成,足证用心之诚。
欣逢中华民国建国百年,举国欢腾,各种庆祝活动接踵推出,中华民国史、国民革命史或辛亥革命史研究,在海崃两岸掀起高潮。本院躬逢其盛,与世界书局合作出版《涓滴成洪流─清宫国民革命史料汇编》,愿为国民革命史研究略尽绵薄。是为序
这套《涓滴成洪流:清宫国民革命史料汇编》给我带来的,是一种全新的视角去理解中国近代史。我一直认为,要真正了解一个时代,就不能仅仅停留在官方的记载和主流的叙述,而必须深入到那些被忽略的角落,去发掘那些鲜活的“细节”。而这套书,正是做到了这一点。它所汇集的史料,涵盖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多个层面,并且特别注重从基层、从民间去捕捉历史的脉动。我曾被其中关于辛亥革命期间,一些地方武装力量的组建和运作的记载所吸引。那些详细的部队编制、武器装备的来源、甚至是士兵的日常训练内容,都让我对当时的社会状况有了更直观的了解。而且,本书的编排也十分用心,它不是简单的堆砌,而是通过对史料的分类整理和逻辑梳理,使得读者能够顺畅地进行阅读和理解。它让我看到了历史的复杂性和丰富性,也让我对那个时代的人们,有了更深的敬意。它让我觉得,历史不再是教科书上的冰冷文字,而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时代的洪流中奋力搏击的故事。
评分这套《涓滴成洪流:清宫国民革命史料汇编》如同一扇尘封已久的大门,在我心中缓缓开启,让我得以窥见那个波澜壮阔的年代,那些曾经鲜活的生命,以及那些塑造了我们当下历史的无数微小细节。起初,我怀着一种探寻真相的审慎心态,翻开第一页,便被字里行间流淌出的历史真实感深深吸引。它不是那种宏大叙事的史学著作,而是更贴近泥土的气息,将那些零散的、琐碎的、甚至被忽略的史料,如同一颗颗散落的珍珠,精心串联起来,汇聚成一片璀璨的星河。我尤其被书中对于一些基层革命活动的细致描摹所打动,那些普通人的家国情怀,那些在暗夜中传递的革命火种,那些牺牲与奋斗,都让我看到了历史背后更深沉的人性力量。有时,我会沉浸在某一段落中,仿佛自己也置身于那个年代,感受着空气中弥漫的希望与危机,体会着革命者内心的挣扎与坚定。这套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历史并非遥不可及的帝王将相的舞台,它由无数普通人的选择和行动所构成,而正是这些“涓滴”般的个体努力,最终汇聚成了改变时代命运的“洪流”。它让我重新审视了历史的厚重,也更加珍惜当下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发展。
评分对于一本历史资料汇编而言,《涓滴成洪流:清宫国民革命史料汇编》的表现无疑是超乎预期的。我常觉得,真正有价值的历史著作,不应仅仅是观点和论断的输出,更应是提供扎实的“证据”和“线索”。而这套书,正是以其海量的、来自不同层面的史料,满足了这一点。我曾对国民革命期间的宣传活动颇感兴趣,书中收录的许多当年的传单、报纸剪辑,甚至一些地方性的公告,都让我看到了那个时代思想传播的特点和受众的反应。那些充满激情的口号、那些带有时代烙印的文字,都仿佛在向我诉说着当时的社会情绪和变革的诉求。而且,这本书并未止步于简单的“收集”,而是通过精心的组织和排版,使得这些零散的资料能够相互印证,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研究图景。我尤其喜欢其中一些关于基层社会组织和普通民众参与革命的记载,这让我看到了革命并非只是少数精英的推动,而是包含了更广泛的社会基础。它让历史的叙述更加立体和丰满,也更加令人信服。
评分第一次接触到这套《涓滴成洪流:清宫国民革命史料汇编》,着实让我眼前一亮。我一直对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抱有浓厚的兴趣,但市面上大多是通史性质的论述,要么过于宏大,要么过于碎片化,很难让我有深入的体验。这套书则恰恰填补了这一空白,它以一种极其扎实和细致的方式,将清末民初的国民革命史料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呈现。我最欣赏的是它“汇编”的理念,那些来自不同渠道、不同视角的史料,在本书中得到了有机的整合,仿佛一位勤勉的考据者,将散落在历史角落里的珍宝一一拾起,并用自己的智慧加以解读和呈现。我曾被其中一段关于某个秘密组织发展的记载所吸引,书中详细列举了其成员的身份、活动地点、联络方式,甚至还有一些日常的开销记录。这些细节如此真实,让我几乎能够想象出他们是如何在困境中艰难前行的。这不仅仅是冷冰冰的史实罗列,更是对那个时代社会肌理的一次深度剖析,让我看到了历史的复杂性和多面性,也对革命的艰辛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读完之后,我对那段历史的认识,仿佛从远处的风景,变成了一幅近在咫尺的生动画卷。
评分说实话,我一开始对这套《涓滴成洪流:清宫国民革命史料汇编》并没有抱有太高的期望,毕竟“史料汇编”四个字,常常意味着枯燥和晦涩。然而,当我真正翻开它,才发现自己错了。它所呈现的,是一种别样的历史魅力,一种沉浸式的体验。我常常会在阅读某一段落时,感受到一种强烈的代入感,仿佛自己也置身于那个充满变革与动荡的年代。例如,书中关于当时一些重要人物的书信和日记的节选,让我窥见了他们内心深处的思考、挣扎和情感。那些文字,褪去了历史的滤镜,展现出的是一个真实、有血有肉的人。我曾被一段关于某个地方革命党人筹集经费的记载所深深打动,其中描述了他们如何变卖家产、如何向亲友借贷、甚至如何冒着生命危险进行募捐。这些细节,虽然平凡,却充满了力量,让我看到了革命理想是如何在现实的土壤中生根发芽的。这套书让我明白,历史的洪流,正是由无数这样微小的、不为人知的“涓滴”汇聚而成,它们的力量,不容小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