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公法遇上私法 I:台湾智慧财产诉讼制度之今昔

当公法遇上私法 I:台湾智慧财产诉讼制度之今昔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系智慧财产法院熊诵梅法官累积多年之办案及研究心得,将其于智慧财产法院成立前后所撰写之十数篇中英文章集结成册,除了见证智慧财产法院成立前后,台湾智慧财产诉讼制度之变革外,也以其个人于智慧财产领域之学习过程,映射出近二十多年来,台湾智慧财产法学教育从过去之荒芜迄今蓬勃发展之光景。此外,借由制度改革之探讨及智财判决之评析,提出对台湾智财实体法及程序法之建言,相信读者必能从此书之引介,多方面了解台湾智慧财产诉讼制度之今昔。惟有了解立法沿革之转折,制度发展之历史,知故鑑今,才能以更扎实之态度提升台湾之智慧财产司法文化。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熊诵梅



  现 职
  台湾智慧财产法院法官

  学 历
  美国柏克莱加州大学法学硕士、博士
  台湾大学法学学士、硕士

  经 历
  台湾台北地法方法院法官
  司法院行政诉讼及惩戒厅调办事(研究)法官
  司法院行政诉讼制度研究修正委员会研究员
  法官学院及司法官学院智慧财产案例课程讲座  
  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访问法官
  智慧财产权法兼任教授
  法令月刊编审委员

图书目录

推荐序/高秀真
Recommendation/Robert P. Merges
再刷序
自序——台湾智慧财产诉讼制度之今昔
Preface
Acknowledgements

当公法遇上私法——从专利诉讼制度谈起
壹、前 言/1
贰、我国的专利诉讼制度/7
参、法院二元制与诉讼程序之停止/15
肆、行政处分对民事法院的效力/17
伍、民事诉讼判决与行政诉讼判决间之效力/20
陆、结 论/22

专利侵权民事判决简析
壹、前 言/25
贰、专利侵权民事判决之特色/30
参、专利侵权民事判决之侵害认定/33
肆、专利侵权民事判决之救济方式/39
伍、结语——专利诉讼制度的改进/44

设立智慧财产法院之评估研究
壹、成立法院之目的及要件/49
贰、成立智慧财产法院之必要性/53
参、台湾成立智慧财产法院之草案方向/64
肆、订定智慧财产法院法/74
伍、结 论/77

从外在因素与内在需求谈台湾成立智慧财产法院之契机与必要
壹、前 言/79
贰、台湾建立智慧财产法院之缘起/81
参、台湾成立智慧财产法院之内在需求与外在因素/93
肆、结 语/101

当公法遇上私法——从智慧财产案件审理法草案第16条谈起
壹、前 言/103
贰、公私法二元论对智慧财产诉讼之桎梏/108
参、智慧财产局授予专利、商标权之性质与效力/115
肆、行政审查诉讼与民事侵权诉讼之合一/129
伍、结 语/140

从最高法院判决谈专利侵权之主观要件
壹、前 言/141
贰、最高法院对专利侵权主观要件之见解/143
参、专利侵权排除侵害之主观要件/146
肆、专利侵权损害赔偿之主观要件/149
伍、结论——主观要件举证责任的分配/157
陆、后 记/160

要多秘密才秘密——谈秘密保持命令
壹、前 言/161
贰、现行法在诉讼中关于营业秘密的保护/163
参、营业秘密之保护与诉讼审理主义之冲突/165
肆、智慧财产案件审理法对诉讼中营业秘密的保护/168
伍、秘密保持命令的核发要件/169
陆、结 语/176

法庭上之专利技术争议
壹、前 言/179
贰、技术争议于专利法上之适用/180
参、美国专利诉讼对于技术争议之解决机制/185
肆、台湾技术审查官制度之理论与实务/190
伍、结 语/197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谈专利标示
壹、前 言/199
贰、从立法沿革看专利标示/201
参、从台湾司法实务见专利标示/204
肆、从美国司法实务见专利标示/210
伍、结语——从政策观点分析专利标示/221

台湾专利师于智权诉讼之角色与定位
壹、前 言/225
贰、专利师法的通过/228
参、专利技术争议在专利法上适用之困难/230
肆、专利师于智权诉讼之功能/232
伍、期许与建议/233

The International Trend of Judicial Role in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From U.S. to Asia
A. The Predominant Developments of the Asian Legal System As Influenced by Its U.S. Counterpart/235
B. The Birth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urt in the Asian Legal System - Thailand, Korea and Japan/238
C.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urt in Taiwan and the Discussion of that in China/244
D. Other Asian Legal Systems’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252
E. Are Specialized Courts Panaceas to Resolve Intellectual Property Litigation/253

The Court of Appeals for the Federal Circuit——The Good and the Bad
A. The Mandate of the Federal Circuit/259
B. The Creation of the Federal Circuit/277
C. The Specialization of the Federal Circuit/282
D. The Success and Criticism of the Federal Circuit/295
E. The Reform Proposal for the Federal Circuit/305

An Overview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urt in Taiwan
A.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Litigation in Taiwan/311
B. The Establishment of Taiwan’s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urt/318
C.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aiwan’s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urt/326
D. The Outlook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urt in Taiwan/332

图书序言

推荐序

  熊诵梅法官是美国柏克莱加州大学法学院法学博士,从事司法审判工作长达十七年,其间曾调司法院办事二年,有司法行政之经验,现任智慧财产法院法官,专事审理智慧财产民事、刑事及行政诉讼事件。
  熊法官长期关怀台湾智慧财产诉讼制度的运作和功能,在审判工作繁忙之中,犹致力于催化诉讼制度之革新,以其语文能力及熟稔研究方法之专长,系统化引介各国智慧财产诉讼制度,予以比较分析,提供建言,作为司法行政机关规划制度之重要参据,并就研究、审判、参与会议之相关论着集结成书。本书文笔流畅,视野宏观,叙事明确扼要,由实务问题切入,述引个人亲自参与之经验,佐证所习制度及理论研究之心得,在领域上涵盖了东西方诉讼制度之分析,程序上融冶了民事、刑事、行政诉讼及智慧财产案件审理法特别规定之应用,实体法上论述专利法、商标法、着作权法诉讼上常见争议问题之见解,并观察到台湾专利师此一新兴专业,在智慧财产权诉讼之参与及其促进功能,可谓是了解智慧财产诉讼的入门书籍,阅之对智慧财产诉讼之演进及目前新制之运作与常见问题之处理,能有明晰之认识,在理论及实务皆有参考价值。

智慧财产法院  院长      
高秀真

Recommendation

  I am most pleased to have the honor of writing a Preface to this book by Judge Sungmei Hsiung. Sungmei was a most outstanding student at U.C. Berkeley Law School where I had the privilege to supervise the research and writing of her dissertation for our J.S.D. (Doctor of Juridical Science) degree. And now I am pleased to be able to recommend to all readers the product of Sungmei’s diligent research and hard work.

  The research in this book represents some very thoughtful observations and insights on extremely important topics in the field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particularly patent law. A number of chapters in this book focus on the highly significant issue of the role and function of specialized IP courts. Sungmei has researched the history and structure of the Federal Circuit in the U.S., as well as the specialized IP courts of the major Asian countries – Taiwan, Korea, China, and Japan. She has examined not only the legislative details regarding each court but also the scholarly literature about their origins, functioning, and the pressing problems they face today. The attention to both the practical operation of these courts and the scholarly opinion regarding their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is a unique contribution of this book. I have personally learned much of value from Sungmei on these issues, for example, the unique and innovative use of technical examination officers (TEOs) in Taiwan’s new IP Court. I believe it is safe to say that on the topic of the comparative law of specialized IP courts, particularly those in Asia, Sungmei is perhaps the preeminent world expert at this time.

  I hope you enjoy and learn from Sungmei’s research as much as I have. It is my honor to recommend it to you, and to say that the Taiwan courts and IP system as a whole are fortunate to have this diligent scholar and shining star to learn from.

Professor Robert P. Merges
U.C. Berkeley School of Law
Robert P. Merges

再刷序

  韶光荏苒,距当公法遇上私法第一本论文集发行迄今已逾7年,书早已售罄,现为配合当公法遇上私法第二本论文集-云端上的智慧财产权之出版而再刷。本论文集内的文章,自写作迄今已有相当时日,但因内容多涉及台湾智慧财产诉讼制度之今昔比对,于此台湾智慧财产法院成立十周年之际,读来格外有感。期待旧雨新知,继续给予批评指教!
 
熊诵梅
二○一八年十月

自序

台湾智慧财产诉讼制度之今昔


  台湾对智慧财产法律之推广与实践,随着智慧财产法律研究所、科技法律研究所之蓬勃发展,已有相当之规模与进步。特别是在实体法部分,为加入国际组织所为之历次修改,已让台湾之智慧财产法制国际化,并与世界接轨,但陈旧的智慧财产诉讼制度,却仍令智慧财产权利人望而却步,且让非正当权利人钻营得利。二○○三、二○○四年间,实务界弥漫着一片「台湾专利无用论」的唿声,震撼了相关产业、学术及司法实务界人士,其中法律执行的无效率,即系智慧财产法制不彰的最主要原因之ㄧ。而法律执行的无效率,又系基于对智慧财产权本质之不了解。智慧财产既牵涉科技、管理及法律之整合,又横跨公法及私法之交错领域,因此传统诉讼制度的设计,已无法因应智慧财产法制之日新月异。

  其实相关智慧财产之法律制度,如专利、商标、着作及营业秘密等,溯其历史脉络,均系超过数百年以上之古老法制,但是在我接受基础法学教育的一九八○年代末期,却是一个新兴法领域的萌芽时期,我只选修了一门二学分的工业财产权法。一九九四年末,我初任台湾台北地方法院法官,因缘际会而忝为刑事庭智慧财产专股法官,当时系採专股轮办但也兼办其他案件,因此隔年就交出了专股宝座。一九九七年,我在办理少年事件时,许多少年因受託贩卖大补帖光碟而违法,因此曾受邀担任多场由当时着作权法之主管机关内政部着作权委员会主办的校园着作权巡回讲座,以及台北律师公会为国中老师举办的智慧财产权法研习营。其后我改办理民事事件时,智慧财产法制已逐渐进入开花时期。千禧年前后,我参加了许多由经济部智慧财产局举办的研习活动以及各相关法律研究所举办的学术研讨会及大型国际智慧财产法律研讨会,着实开了我的眼界,引起我更深入研究智慧财产领域的兴趣。同时间我开始着手撰写司法院之年度研究报告——「法官办理专利侵权民事诉讼手册」,至二○○二年底完稿,而今观之,或有不完备、疏漏甚至错误之处,但却为我对智慧财产法制之研究奠下基础。

  我原来在法律学研究所系公法组的学生,硕士论文为中国大陆经济仲裁制度之研究,当时大陆的经济仲裁,实系採行政诉讼制度。不过选择这个题目,一方面因为在当时中国的学术资料并不容易取得,我因为担任国科会委託计画的研究助理,因而得以接触当时最新的资料,一方面也因为已经考上司法官特考,不想一再延训,所以,虽然这本论文曾获得行政院大陆委员会颁发的学术论文奖学金,但在我内心深处,偶尔还是觉得有点辜负了最适合研究的青春时光。二○○二年八月,因为曾是公法组研究生之故,调至司法院行政诉讼及惩戒厅办事。其实自从离开研究所后,因长期办理一般民、刑事审判,公法原则及理论就像在脑海中沉睡,在司法院调办事期间慢慢被唤起甦醒。还记得当时我最惊讶的就是当初在唸研究所期间,公法老师们积极唿吁的课予义务诉讼,已经成为明文规范,且随着高等行政法院的成立,公法之研究在学术及实务之努力下,也已蓬勃发展、欣欣向荣。而相关智慧财产法律,不仅本身即系行政法之规定,也常常受到其他行政法规范之影响,再配合着台湾法院二元制之发展,行政诉讼二级二审制之开展,使智慧财产诉讼成为一个相当错综复杂的法制,招致国内外之批评。二○○三年六月,我发表了第一篇有关智慧财产法制之论文——「当公法遇上私法——从专利诉讼制度谈起」,检讨台湾专利诉讼制度之复杂与无效率,并提出一些改革的建议。

  二○○四年二月,司法院承受来自国内外之压力及自身之觉醒,开始进行智慧财产法院之筹划,当时我还在司法院行政诉讼及惩戒厅服务,同年八月出国进修前夕,奉厅里指示写了一本研究报告——「设立智慧财产法院之评估研究——兼论德国、韩国及日本之专利诉讼制度」,该报告于八月六日出版,八月十一日我即依原订计画与全家齐赴美国柏克莱加州大学法学院(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School of Law)进修,八月十七日开学。出国前之匆忙与混乱,迄今仍觉得难以想像。出国留学,一直是我大学时期的梦想,但随着考上司法官特考、律师高考、受训、分发而几近放弃,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在二○○三年底通过司法院的带职带薪进修计画,且经过一般申请程序,选择于二○○四年八月中赴美国新闻及世界报导(U.S. News & World Report)连续十数年均于智慧财产法领域评价第一的柏克莱法学院就读。工作十年后重为学生,确实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柏克莱的湛蓝阳光、自由风气,重新唤起我的学术灵魂,我非常认真地学习,努力地参与法学院的各项活动,尽我所能地与同学及老师们互动,想要弥补当年没能好好学习的研究所时光,因此不但于硕士班一年之课程内,取得柏克莱法学院科技法律中心颁发的结业证书,也在指导老师Robert P. Merges的重重考核下,获其推荐而进入博士班课程,并于二○○八年五月毕业。柏克莱法学院是我人生中一个幸运的选择,不只是因为其智慧财产法律课程及相关活动之丰富,而且我在学校处处都能看到熊(雕像)的踪迹,后来才知道原来Berkeley代表的意思就是Bear Territory(熊的领土)。果真我在熊的领土上,与全家一起度过了永生难忘且酸甜苦辣併陈的学生时光。

  本书得以出刊,要谢谢元照出版公司的殷殷期盼、耐心等候,从起意至完成,竟然花了近三年的时间,此次若不是台湾大学法律学研究所经济法组王宗雄同学的协助校稿,我想我可能还是没有勇气出这本书。书中收录了我近几年来,在智慧财产法院成立前后所写过的ㄧ些文章,有些节录自我于司法院调办事期间撰写之研究报告,有些曾在学术会议上宣读过,有些则曾发表于学术期刊上,还有几篇我在美国学习时之英文论着,多半与台湾智慧财产诉讼制度之检讨有关,也有系智慧财产实体法律适用问题之探讨,而即使是有关实体法之论述,也多以判决评析为基础。值此智慧财产法院仍属婴幼儿之际,借此机会集结成册,一方面作为自己学习智慧财产法制之纪念,并见证台湾这二十多年来智慧财产法制之推广与发展;一方面也希望能对台湾智慧财产司法文化之提升尽绵薄之力。台湾过去智慧财产司法文化之匮乏,审判实务之缺席系主因之ㄧ,希望本书之出刊,能继续前辈们已开启之路,提升学术与实务之结合,法律与科技之整合,公法与私法之融合,使台湾之智慧财产法制开花结果并继续蓬勃发展。

  蓦然回首,我在台湾台北地方法院将近十五年的法官生涯中,办理过民、刑、少年、简易、执行等事件,期间也至司法院担任过以研究工作为主之调办事法官,并赴美进修研读硕士、博士,这样的经验让我的人生丰富许多,随后调至智慧财产法院,大量案件的累积,更充实我在智慧财产法领域的学习,谨以此书之出刊,作为我法官生涯之纪念。此外,要谢谢智慧财产法院的高秀真院长,以及指导老师Robert P. Merges教授,百忙之中,非常恳切地针对这本着作撰文推荐。最后,感谢我的父母,谨以此书于金兔年献给属兔的父亲,也要感谢望妻成凤的先生及公婆,更要感谢三个儿子,为了丰富妈妈的人生,二度飘洋过海,前一天还在台湾的小学参加学校运动会,隔天已至美国的小学上课,希望他们的人生也因此而更显精彩。

熊诵梅
二○一一年春天
于智慧财产法院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