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船设备与管理
作者简介
刘武显
现职:海洋大学系统工程暨造船学系兼任讲师
学历:国立台湾海洋大学造船工程学系学士
经历:
日本石川岛重工研修新造船曦装及船体工程计划
台大企业经理进修班结业
1995年荣膺造船"工程奖章"
台湾区造船工业同业公会理事
中国造船暨轮机工程学会理事
国立台湾海洋大学兼任讲师迄今
专业领域:船厂管理、契约规范与法规、船舶检验
张建仁
现职:国立台湾海洋大学系统暨造船学系教授兼系主任
学历:
国立台湾海洋大学河海工程研究所博士
国立台湾海洋大学河海工程研究所硕士
国立台湾海洋大学造船工程学系学士
经历:
美国德州大学阿灵顿分校土木及环境工程学系访问教授
国立台湾海洋大学系统工程暨造船学系副教授
国立台湾海洋大学研究发展组组长
国立台湾海洋大学校长室校长特别助理
国立台湾海洋大学造船工程学系讲师
国立台湾海洋大学造船工程学系助教
专业领域:结构振动与噪音、造船原理、计算力学、船舶结构、人因工程、英文科技论文写作、游艇设计、系统分析与管理
廖本丰
现职:船东代表于韩国STX船厂任驻厂经理
学历:国立台湾海洋大学造船工程学系学士
经历:
台湾国际造船公司基隆厂,历任工程师、工场主任、课长、副厂长等职
国立台湾海洋大学造船工程学系船舶电脑放样兼任讲师
国立台湾海洋大学造船工程学系船厂设备与管理兼任讲师
专业领域:船体工程之生产设计、生产规划与管制、生产排程、现场工程技术、造船专用软体Tribon之二次开发
第壹章 组 织 001
1-1 组织之概念 001
1-2 组织的分类 004
1-3 船厂管理与组织 008
1-3-1 船厂管理概念 008
1-3-2 船厂组织架构 008
1-3-3 船厂组织形态 010
1-4 专案经理制度 011
第贰章 造船设备与佈置 015
2-1 造船产业之特性 015
2-2 造船设备与佈置 016
2-2-1 造船设备概念 016
2-2-2 船厂佈置概念 018
2-2-3 新船施工流程 023
2-3 船体型造阶段设备 024
2-4 船体组合阶段设备 057
2-5 船体安装阶段设备 071
2-6 涂装作业设备与功能 103
2-7 搭架作业设备与功能 118
2-8 舱区试压设备与功能 124
2-9 装专用设备 128
2-10 制管作业设备与功能 133
2-11 船装作业设备与功能 138
2-12 轮机作业设备与功能 141
2-13 电机作业设备与功能 144
2-14 动力设备 145
第参章 先期作业管理与运作 147
3-1 先期作业之概念 147
3-2 先期作业内容 148
3-2-1 业务取得阶段 148
3-2-2 准备作业阶段 148
3-3 业务管理内容与运作 151
3-4 生管管理 152
3-5 设计管理内容与运作 157
3-6 物料管理 158
3-6-1 物料管理之概念 158
3-6-2 採购管理内容与运作 159
3-6-3 物料管理内容与运作 160
第肆章 生产管理 165
4-1 生产管理之概念 165
4-2 生产计划 168
4-3 生产管制 182
4-4 生产合理化 188
4-4-1 合理化之基本方向 188
4-4-2 合理化项目探讨 189
4-5 设务管理 195
4-5-1 设计管理之概念 195
4-5-2 设备管理内容与运作 197
4-6 协力厂商的管理作业 200
4-7 人员管理 202
4-7-1 人员管理概念 202
4-7-2 现场人员管理之介绍 206
第伍章 品质管理与运用 217
5-1 品质之概念 217
5-2 品质管理要点 218
5-3 精度管理 220
5-4 船舶检验体系内容说明 221
第陆章 成本管理 223
6-1 成本管理之概念 223
6-2 造船成本之结构 224
6-3 成本管理内容与运作 226
第柒章 安全管理与运作 231
7-1 安全管理之概念 231
7-2 安全与环保管理运作 232
《船舶建造與經營管理》一書,在「金融與投資」方面的探討,則讓我看到了海運業背後的經濟運作。書中不僅僅討論了船舶本身的建造與營運成本,更深入地分析了船舶融資、租賃、買賣等金融活動。作者解釋了不同類型的融資方式,例如銀行貸款、股權融資、債券發行等,以及它們各自的優缺點。 此外,書中對於「船舶價值評估」與「市場風險」的分析,也相當精闢。作者探討了影響船舶價值的各種因素,例如船齡、船況、市場供需、以及未來市場趨勢。同時,書中也闡述了如何透過有效的投資策略,來分散風險、提高回報。這部分內容對於關注航運金融、船舶投資,或是對企業財務管理有興趣的讀者,無疑是一本極具價值的工具書。
评分從《船舶建造與經營管理》這本書,我對「市場分析」與「策略規劃」有了全新的理解。過往我認為海運業就是跟隨國際貿易的漲跌,但書中揭示了更深層次的市場洞察力。作者不僅僅是描述市場現況,更重要的是引導讀者去分析市場的潛在趨勢,例如全球經濟成長對貨運量的影響、地緣政治對航運線路的改變、以及新興技術對船舶運力的衝擊。 書中對於「策略規劃」的論述,讓我看到了經營者如何將市場分析的結果,轉化為具體的行動方案。這包括了船隊的擴張或縮減策略、航線的開拓或調整策略、甚至是如何在高競爭的市場中,找到獨特的利基點。作者強調了「靈活性」與「前瞻性」在策略規劃中的重要性,鼓勵經營者要隨時關注市場變化,並能快速調整策略以應對挑戰。這對任何希望在競爭激烈的商業環境中取得成功的企業家,都提供了寶貴的洞見。
评分《船舶建造與經營管理》在「環保法規與永續發展」方面的論述,讓我深刻體會到企業的社會責任。書中詳細列舉了國際海事組織(IMO)制定的各種環保公約與規定,例如MARPOL公約對船舶污染物的排放限制,以及最新的硫排放標準。作者不僅僅是列出法規,更重要的是分析了這些法規對船舶設計、建造、營運所帶來的影響,以及船公司如何透過技術升級和營運調整來符合這些要求。 書中還探討了「綠色航運」的趨勢,以及可再生能源在航運業的應用前景。從LNG作為船用燃料的優勢,到未來可能出現的氫燃料電池動力船,這都展現了航運業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也在努力實現環境永續的目標。這部分內容對於關心環境議題的讀者,以及希望將永續發展融入企業戰略的經營者,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啟發意義。
评分書中對於「人力資源管理」的深入探討,也是我始料未及的。以往我總覺得船舶經營管理主要集中在物資和財務,但《船舶建造與經營管理》讓我意識到,優秀的船員和管理團隊,才是船舶營運成功的關鍵。作者從船員的招募、培訓、考核,到船長與船員之間的溝通協調,以及岸上管理團隊與船上團隊的合作,都進行了詳盡的論述。 書中特別強調了「安全文化」的建立,認為這是防止意外事故發生的基石。透過嚴格的培訓、完善的獎懲機制,以及開放的溝通管道,可以有效提升船員的安全意識與操作技能。此外,作者還探討了如何建立一個高效、互信的團隊,讓船員們在艱苦的航行條件下,也能保持高昂的士氣與專業水準。這部分內容對於任何關注組織管理與團隊建設的讀者,都有極高的參考價值。
评分《船舶建造與經營管理》這本書,讓我在「技術發展與創新」這個議題上,獲益良多。我原以為船舶技術的進步就是船越大、越快,但書中讓我看到了更為廣泛且深入的技術變革。從船舶的節能設計、環保材料的應用,到自動化、智能化技術在船舶操作中的導入,每一個方面都充滿了前沿的資訊。 作者詳細介紹了新一代船舶的設計理念,例如如何運用計算流體力學(CFD)來優化船體線條,減少阻力;如何採用更輕、更強的複合材料來降低船身重量,提升燃油效率。此外,書中對「綠色航運」的探討,更是讓我看到了未來船舶發展的方向。從LNG燃料船、電動船,到利用風力輔助推進的船舶,這些都展現了航運業在環保方面的努力與創新。這部分內容對於對科技發展感興趣的讀者,無疑是一場知識的饗宴。
评分第一次翻開《船舶建造與經營管理》,我的第一個想法是,這本書的作者肯定是一位在海運業界打滾多年的老手。書中對船舶建造的每一個環節都描寫得鉅細靡遺,從概念設計、船舶規格的制定,到船廠的選擇、合同的談判,每一個步驟都經過嚴謹的考量。書中更深入探討了不同船型在建造過程中會遇到的特殊挑戰,例如超大型貨櫃船的穩性設計,或是LNG船對低溫材料的嚴格要求,這些都是一般讀者難以想像的。 我尤其欣賞作者對於建造過程中風險管理的闡述。造船業 vốn 充滿了變數,從原材料價格的波動,到環保法規的改變,再到技術的革新,都可能對造船進度與成本造成巨大影響。書中提供了許多實際案例,分析了船廠如何透過精密的專案管理、彈性的合約條款以及與各方利益關係人的有效溝通,來降低這些風險。這部分內容對於任何想要進入造船領域的初學者,或者希望提升風險管控能力的業界人士,都具有極高的參考價值。
评分談到《船舶建造與經營管理》,我不得不提書中對於「成本控制」的詳盡闡述。這本書對於成本的討論,遠遠超出了我對一般商業書籍的認知。作者從船舶建造階段的鋼材、設備採購,到營運階段的燃料、船員薪資、維護保修,每一個細節的成本構成都分析得相當透徹。 書中更深入地探討了「隠藏成本」,例如船期延誤所造成的罰款、因維護不善而產生的意外事故、以及環保法規趨嚴所帶來的額外支出。作者提出了一套系統性的成本管理方法,強調事前預防、事中控制、事後分析的重要性。透過實際案例,展示了如何透過精密的預算編列、有效的供應鏈管理,以及不斷的流程優化,來達成顯著的成本節約。這對於想讓公司營運更有效率的經營者,或是對財務管理有興趣的讀者,絕對是一本寶貴的參考書。
评分閱讀《船舶建造與經營管理》,我對「國際貿易與全球化」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書中將船舶運輸置於全球貿易的大背景下進行分析,闡述了海運業在促進國際經濟交流與發展中所扮演的關鍵角色。作者從宏觀角度,剖析了全球經濟格局的變化、國際貿易政策的演變,以及這些因素如何影響船舶的運量、航線和船價。 書中更深入地探討了「供應鏈管理」在海運業中的應用。作者強調,現代化的船舶經營,不再是單打獨鬥,而是需要與港口、貨代、船務代理等各方緊密合作,形成一個高效、順暢的全球供應鏈。透過精準的資訊共享、彈性的協調機制,以及標準化的操作流程,來確保貨物的安全、準時送達,並最大化整個供應鏈的效益。這部分內容對於關心全球化趨勢與國際經貿的讀者,極具參考價值。
评分這本書在「風險管理」方面的篇幅,讓我重新審視了海運業的複雜性。我原本以為風險管理就是買保險、做好安全措施,但《船舶建造與經營管理》這本書的內容,遠遠超出了我的想像。作者將風險分成許多不同的層面,從市場風險、營運風險、技術風險,到政治風險、法律風險,甚至還有氣候變遷帶來的風險。 書中特別強調了「預防勝於治療」的觀念,並提出了一系列預防性的風險管理措施。例如,在船舶設計階段就預留足夠的冗餘度,以應對突發狀況;在簽訂合約時,仔細審查條款,避免潛在的法律糾紛;在日常營運中,建立嚴謹的操作規程,降低人為失誤的可能性。書中還探討了如何利用保險、擔保以及其他金融工具來轉嫁或分散風險。這部分內容對於任何從事高風險行業的專業人士,都具有極高的啟發意義。
评分接著,我們來聊聊書中關於船舶經營管理的這部分。這部分內容完全顛覆了我之前對海運的刻板印象,原來經營一艘船,絕不只是把貨物從A點運到B點這麼簡單。作者深入剖析了船舶在整個生命週期中的營運策略,從市場趨勢的判斷、船隊的規劃、貨源的爭取,到航線的優化、燃油效率的提升,每一個環節都牽涉到複雜的決策。 書中對於「船隊管理」的論述,令我印象深刻。這不僅僅是指船隊的規模,更重要的是船隊的結構、船齡的配比,以及如何根據市場需求來調整船隊的配置。例如,在景氣好的時候,如何適時擴張船隊;在景氣低迷的時候,如何有效減損,避免資產閒置。作者還探討了不同類型船舶在營運上的差異,貨櫃船、散裝船、油輪,各有其獨特的經營模式與挑戰,而這本書都給予了相當程度的剖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