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活出台湾希望
马英九向您介绍值得认识的台湾朋友
您将看见台湾人的真诚、深情、善良与创意
看见—个令人动容的台湾
从马英九总统近一百集的「治国週记」对谈内容中,精选出十六篇令人感动的台湾故事。故事来自大家耳熟能详的名人身上,如:黄春明、萧青阳、魏德圣、吴季刚、詹宏志、郑崇华、严长寿、陈长文。有的情节出自夜市、食品业、社工或是外籍配偶等市井小民身边,如在高雄六和夜市的郑玲玉、陈一民,卖铁蛋行销全球进而帮助弱势的陈秀卿,从八八水灾后一直在灾区协助偏乡的李小英,或是从越南嫁来台湾的新移民严沛滢。这十六则对谈,呈现出马英九与朋友们对台湾土地恆久丰沛的情感,更呈现出来自不同领域的多元风景,交响出深刻的思索,也为台湾未来提出了美好的愿景。
作者简介
马英九
民国39年(1950年)7月13日出生于香港,生肖属虎,O型巨蟹座。
已婚,妻子是周美青,育有两女。
台湾大学法律系法学士,美国纽约大学法学硕士,哈佛大学法学博士。曾任总统府第一局副局长、国民党副祕书长、行政院研考会主委、陆委会副主委、法务部长、政大法律系副教授、台北市长、国民党主席等职,并于民国97年(2008年)5月20日就任中华民国第十二任总统。小时候,父亲马鹤凌以晚清名臣曾国藩的一句话送给马英九做为座右铭:「唯天下之至诚,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胜天下之至巧。」马英九迄今奉行不渝。
幼年酷爱「诸葛四郎与真平」的侠义;少年时期与《幼狮文艺》相伴长大。对他影响最深的书是罗家伦的《新人生观》,罗家伦说:「强者有三个基本的条件:最野蛮的身体、最文明的头脑和不可征服的精神。」强烈震撼十八岁的马英九。
最喜欢的武侠人物是郭靖;最喜爱的布袋戏角色则是史艳文;最尊崇的近代历史人物是国父、刘铭传、与蒋渭水。
家里的宠物是自民国88年(1999年)领养的流浪犬马小九。
热爱运动,最喜欢的运动项目为跑步、游泳和骑单车。拿手的主题曲是〈你是我的兄弟〉、〈古月照今尘〉、〈爱拚才会赢〉、〈客家本色〉。
作者序 倾听与对话 马英九
文创力
黄春明:稻草人排排站出文创力
萧青阳:愈台湾愈创造出国际级设计
魏德圣:坚持以光影再现台湾历史
吴季刚:放手梦想是创意人最好的礼物
思考力
詹宏志:阅读滋养思考,创意运转台湾
柯伟林:大学教育不能忽视的国际竞争
郝玲妮:女性也可以成为爱因斯坦
竞争力
郑崇华:储备绿色竞争力,营造台湾新实力
黄明和、赖清基:母「机」带小「机」, ECFA创商机
陈秀卿:铁蛋行销全球 ,扶助弱势就业
在地力
严长寿:用观光跟全世界交朋友
江仲纬、庄明增:为农村青年铺一条返乡的路
郑玲玉、陈一民:夜市游台湾,感动百分百
感动力
李小英、邱雅茹:风灾后,许社区一条网路行销的大道
严沛滢:新移民用爱与母语建立新故乡
陈长文:人民感受是司法改革的基础
作者序
倾听与对话
马英九
在民国九十八年(二○○九年)七月十八日我以「在网路海滩上,筑起对话营火」为题,开启「治国週记」的制作与播出。每週一次持之以恆地构思主题,邀请国内外各行各业的菁英,分享奋斗与成功的经验,为台湾未来建言。一转眼,到民国一○○年(二○一一年)底,已制播超过一百集,回首一场场对谈,真是一趟丰富的旅行。
原本「治国週记」是由我唱独脚戏,每一个礼拜花几分钟时间向「头家」报告一个主题,希望增进民众跟我的互动,也让我的施政理念能让国人更为了解。到了民国九十九年(二○一○年)一月十六日,特别邀请了我的客语老师彭钦清教授,以对话形式讨论刚通过的《客家基本法》,强调客家语言及文化保存的重要性。我发现,倾听访客的意见,在对话中一起寻找意义与焦点,可以更充实「治国週记」的多元和丰富,从此就多以对谈的方式进行。
我十分珍惜每週一次「治国週记」的录制,事前蒐集资料,仔细斟酌所提问题,在现场更专注聆听访客的宝贵意见。原因无他,《尚书.周书.泰誓》有云:「虽有周亲,不如仁人。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我们的老祖宗在二千多年前就提醒:要多和仁德贤能者对话,倾听人民的好恶需求。我深信服公职者要拥有两项重要的能力:「倾听」与「对话」,而「治国週记」的制作过程,正给予我涵养这两项能力的机会。
事实上,在资讯爆炸的时代,在政府众多公务压力下,在八卦充斥的媒体环境中,人人都急着说服他人,却忘记真正的竞争力来自倾听。倾听不仅仅是耐心让他人说话,更要敞开心灵,为说话者着想。每次录制「治国週记」总觉得意犹未尽,无论是教授、导演、作家、农夫、运动员、科学家、面包师傅或是夜市摊贩,每位访客都像是一本读之不尽的大书,充满机智与独特观点,要用心听,才能读得懂。
回顾一场一场的对话,触及国际经贸发展、国家竞争力提升、台湾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灾后重建、司法改革、环境生态保育以及青年追逐梦想等议题。借由对谈双方认真提问与回答,刻划台湾未来风景的蓝图,一卷卷豁然开朗,展现在国民面前。
《倾听与对话:感动台湾人的16个故事》一书,精选了十六场访谈,展现出台湾当前文创力、思考力、竞争力、在地力与感动力相关的动人故事,关键理念以及改革建言。出书之前,我和与谈的来宾都用心改写对话内容,增补血肉,希望以更详实与严谨的文字,和读者分享来自这一份得来不易的感动。
感谢本书的共同创作者:黄春明、萧青阳、魏德圣、吴季刚、詹宏志、柯伟林、郝玲妮、郑崇华、黄明和、赖清基、陈秀卿、严长寿、江仲纬、庄明增、郑玲玉、陈一民、李小英、邱雅茹、严沛滢、陈长文等人,为我们讲述了源自台湾土地的智慧、勇气与魄力,更点出台湾正面临的挑战,读者细心观看对话中诚挚描绘的梦想,也就找出国家未来发展的方向与对策。同时必须感谢的是远流出版公司慨允协助本书编辑与出版的事宜。
「治国週记」超过一百集的精彩内容,还有许多令人难忘的对话,希望《倾听与对话》一书只是一个起点,盼未来能够结合更多与谈人,道出更多令人动容的台湾故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