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一点都不简单!
太极,一个黑白接圆的图腾,不仅蕴含《易经》阴阳、虚实的卦数,更说明太极拳法虚实转换,动盪变化,阴阳持续相济,气顺圆活的道理;太极拳法不只是健身、防身的武术,看似毫无关连性的物理、兵法和谈判中,都包含了太极深刻的哲理!
作者将自己多年来习得太极拳的精髓心得套用其上,并用「太极」的原理详细解释阻尼器的作用。
「被动式调谐重块阻尼器(Tuned Mass Damper)」是101大楼能在地震频繁的台湾屹立不摇的原因。
此外,从太极的「阴」、「阳」与「沾连黏随」中探讨古今中外各式巨作与知名理论,从东方的学说理论发展到太极拳的适用,不但援引尽述兴衰的《易经》与太极的关联,也拿兵法鉅作──《孙子兵法》来证实兵法与太极异曲同工之处,更以详细的矩阵图说来解释太极如何应用在「赛局理论」上的「冲突化解」,从而对照比较发现西方的主动强势,与太极拳的被动顺势,了解东西方思维的差异;从小看大彻底认识这套流传已久的拳法……
本书特色
◎详尽解释「太极拳」不只是一门拳法,更是一门古今中外皆可应用的理论。
◎身为国家级的太极拳教练与裁判,作者对太极拳法及其中心思想均有精辟研究,值得一观。
◎从东方的老子、孙子,到西方的赛局理论,教您参透太极的终极奥祕。
作者简介
李清标
政治大学公共行政硕士
太极拳国家级教练
太极拳国家级裁判
推荐序
序
第一章 太极拳与台北
一、台北的设计
二、太极拳文献
三、阴阳相济
第二章 外家拳与内家拳的合分──浅谈太极拳建构
一、外家拳与内家拳貌合神离?
二、外家拳与内家拳的差异
三、外家拳解构与太极拳建构关系式
四、「松」的感知
五、「松」的用途
六、沾连黏随
七、内家功夫深植是感觉的循序渐进
八、太极拳超越科学的哲理
九、「科学的武术」或「哲学的武术」
第三章 与太极拳异曲同工的《孙子兵法》
一、太极拳与《孙子兵法》相通
二、《孙子兵法》理论与太极拳拳理相通处展开
三、太极拳建构要项
四、《孙子兵法》原理原则
五、进攻与防守的对应
六、《孙子兵法》之虚实与阴阳相济
七、太极拳之虚实与阴阳相济
八、缠绕《孙子兵法》与太极拳的蛇
第四章 老子的空对太极拳的松
一、老子的「无」
二、太极拳的「无」
三、老子的「无」生「有」
四、太极拳的「无」生「有」
五、老子的「有」
六、太极拳的「有」
七、老子的「有」生「无」
八、太极拳的「有」生「无」
九、无极
十、阴阳
十一、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十二、「有无相生阴阳相济」
十三、太极拳是「空」的具体阐述与运用
第五章 太极拳与尽述兴衰的易经
一、变卦及卦数
二、卦数计算
三、系辞上下传及说卦传
四、阴阳
五、循环
六、干卦六爻
七、坤卦
八、大往小来的否卦
九、小往大来的泰卦
十、变与太极拳
十一、阴阳相济
十二、「坎」「离」的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十三、方位
十四、太极拳和易经围成一个圆
第六章 矛盾律验证下之太极拳及其正反合思辩
一、矛盾律验证下之太极拳
(一)矛盾律的简介
(二)太极拳的矛盾律验证
(三)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是否互相矛盾,不符合排中律?
二、太极拳与正反合思辩
(一)正反合辩证法
(二)太极拳与正反合的差异
(三)正反合vs.引进落空合即出
第七章 太极拳和谈判的你来我往
一、冲突的种类
二、冲突的处理
三、谈判基本要项
四、「筹码」与「松」增长「弹性」空间
五、利益交换与阴阳相济
六、协商合作
七、王牌对王牌
八、太极拳和谈判相唿应
第八章 赛局理论的太极拳解
一、赛局理论的角色地位
二、赛局理论的应用
三、赛局理论的缘起与发展
四、赛局理论的介绍
五、赛局理论的类型
六、资讯与情境
七、解的概念
八、太极拳的应用
九、太极拳的解
十、太极拳的最佳解
第九章 结语
一、竞合关系的面对
二、竞合关系呈现的阴阳哲理
三、太极拳体现小往大来阴阳相济
参考书目
附录
推荐序
李清标先生服务于中华航空公司,担任人力资源之职务。先生为人谦恭有礼,处事竭尽心力,故在工作上皆能得心应手,胜任愉快。
先生热爱太极拳,暇余造访明师高朋悉心求教,长年乐此不疲,终能集各家之精粹。先生虽然身材清瘦,体重未逾半百,但动作松柔轻灵,架势优美,与人推手,皆能应付自如,精妙无比,令人赞赏。
由于先生多年来的切身体验,和对理论的用心探讨,并屡在刊物发表心得,博得同好之热烈回响。先生不吝多年的经验及研究心得,以其棈湛的专业知识,来佐证太极拳之奥妙。爰本其所知简要的汇编成册,公诸于世,供爱好者参考,诚吾道之佳音,特此爰书引述,乐以为序。
辛卯年瓜月 林木火
谨识
《小往大来话太极》这本书,与其说是教人练太极,不如说是引导人去“体悟”太极。它的语言风格极为舒缓,没有丝毫的急躁或炫耀,读起来就像在聆听一位智者的絮语,字里行间都透露着一股沉淀多年的从容与淡定。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松”与“静”的反复强调,以及它们与太极技法的深层关联。很多时候,我们练习太极,往往过于注重外在的动作,却忽略了内在的体悟。作者通过大量的篇幅,深入浅出地剖析了“松”并非是懈怠,而是去除僵硬与束缚;“静”并非是停滞,而是内心的沉淀与专注。这种理解,让我在尝试自行实践时,少走了许多弯路。我曾一度认为太极是高不可攀的,是少数人才能掌握的绝技,但阅读了此书后,我才意识到,太极的精髓,其实离我们每个人都很近,它关乎于身体的感知,关乎于心绪的调整。书中的一些小故事和比喻,都极具启发性,让人在会心一笑的同时,也能从中获得深刻的启示。
评分这是一本真正意义上“由浅入深”的书,它没有刻意去追求学术上的华丽辞藻,而是用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将太极这门古老而深奥的学问,展现在读者面前。《小往大来话太极》给我的最大惊喜,在于它能够将那些抽象的太极概念,转化为我们日常生活中可以感知和体会的具体事物。书中对于“劲”的阐述,就让我印象深刻。它不是指单纯的力气,而是一种内敛、渗透、并能随心所欲调动的能量。作者通过细致的描绘,让我仿佛能“看见”那种劲的流动,并尝试在自己的身体上去寻找它的痕迹。这种通过文字引导身体去感受的体验,是其他很多书籍所无法给予的。我常常在阅读后,会合上书本,尝试书中描述的感受,虽然未必能立刻领会,但那种探索的过程本身,就充满了乐趣。这本书让我明白,太极并非只是一套拳法,更是一种对身体、对自然的理解,是一种与生命和谐共处的方式。
评分这本书给我最深刻的感受,莫过于它所呈现出的“返璞归真”的精神。在这个节奏飞快的时代,我们常常被各种外界的声音所裹挟,内心早已被填塞得满满当当,遗忘了最初的纯粹。《小往大来话太极》就像一股清流,它提醒我们,真正的力量并非来自于外在的张扬,而是源于内在的宁静与和谐。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以柔克刚”的阐述,它并非简单地指代武术上的技巧,更是对人生处世之道的一种哲学升华。作者用了很多贴近生活的例子,来阐释这个概念,比如面对困难时,与其硬碰硬,不如巧妙地迂回,积蓄力量,最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种智慧,不仅能应用于武术练习,更能指导我们在职场、家庭等各个领域中,找到更恰当的处理方式。我常常在阅读时,会不自觉地将书中的道理代入自己的生活,然后发现,原来很多困扰我的难题,都可以从这个角度找到新的解决思路。它就像一本生活说明书,只不过是用太极的语言来书写,既有深度,又不失温度。
评分第一次翻开《小往大来话太极》,脑海中浮现的画面便是书名本身所蕴含的意境。这绝非一本生硬的理论书籍,而更像是一场与智者对话的邀请。作者并非直接灌输,而是巧妙地用一种极其温和,却又引人深思的方式,引导读者去触碰太极的灵魂。我尤其欣赏书中那种“润物细无声”的叙事风格,它不似寻常武术书籍那般,上来就讲解招式套路,而是从太极之道的哲学层面娓娓道来,诸如“虚实相生”、“阴阳转化”这些核心概念,在作者的笔下变得生动而易于理解。我曾尝试过阅读一些探讨太极的著作,往往因其晦涩的语言和抽象的概念而望而却步,但《小往大来话太极》则全然不同,它仿佛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者,坐在茶几旁,用最朴实无华的语言,分享他毕生的感悟。书中对于生活哲理的融入,更是让我惊喜,太极的原理,不仅仅是用于技击,更是一种观照世界、安顿心灵的智慧。读着读着,我仿佛看到了生活中那些看似琐碎却蕴含深刻道理的细节,被作者用太极的视角一一解读,豁然开朗,受益匪浅。
评分我必须承认,《小往大来话太极》这本书,彻底改变了我对太极的固有认知。过往,我总觉得太极离我遥远,是一门需要天赋和长时间训练的技艺。但这本书,却用一种极为温和且包容的姿态,告诉我,太极的智慧,其实蕴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作者的文笔非常生动,不似那种刻板的教材,而是充满了生活气息和人情味。他通过大量生动的故事和形象的比喻,将太极的原理,如“借力打力”、“牵牛鼻”等,解释得淋漓尽致,让我这个初学者也能茅塞顿开。我尤其喜欢书中对“用意不用力”的解读,这不仅仅是一种武术上的窍门,更是一种人生哲学,它提醒我们,有时候,智慧和策略比蛮干更有力量。阅读这本书,与其说是在学习太极,不如说是在进行一场心灵的洗礼,它让我重新审视自己与世界的关系,更加明白如何以一种更柔和、更巧妙的方式去面对生活的挑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