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动前先搞懂正宗港式饮食铁则:
飞仔、茶餐厅搭台、茶芥、圆台……
听唔明啊?道地港仔来解惑
12大经典菜系:
老火汤、烧腊、煲仔饭、活跳现捞海鲜等
边间好好食,香港旅行就这味
不管是因受不了令人难以抗拒的美食才想去香港,还是想在旅行中品尝所有道地菜色,总之来香港就一定要好好大快朵颐。把体重数字抛开,发挥你的实验精神,出发前请好好研究这本书,它与其他旅游书不同处在于实际的「操作说明」,堪称「香港用餐的工具书」。就算第一次到香港,也能完全掌握餐厅进场、点餐、用餐、结帐等等礼仪程序,以step by step 图解每个可能遇到的问题,需要注意的细节资讯,让你就像个老香港一样,吃得内行又道地。本书没有以金钱堆砌的华丽美食行程;也不想教你做「观光客」,乱建议使你当「冤大头」,列出的都是一个普通在地香港人会去的、好吃的、经典的、重要的、实惠的、C/P值高的推荐店家。
作者简介
古弘基 (网名:Cat Jacob)
百分百港仔,香港中文大学学士及澳洲Charles Sturt大学硕士毕业。一直把吃喝玩乐视为正业的他曾在香港某白金卡客户生活服务中心当专员,为尊贵豪客提供礼宾司服务。现在他是在香港某大学的学生事务处工作,为外国学生解决在香港住宿的问题,不过他还会继续为自己和家人规划一流的旅游行程。部落格:blog.yahoo.com/catjacob
1.【香港美食好好食】
人在香港,当然要享受便宜又正统的港式美食,在介绍香港的道地美食之前,作者将解说开动前的游戏铁则。例如:
--去大牌档唔好食饮茶
--家庭主妇才有时间早餐吃饮茶
--别被高档形象拖累
2.【不喝酒吃饮茶的香港酒家】
介绍港式饮茶餐厅供应的菜色,以及点菜的必懂规矩,什么是飞仔?什么又是搭台?为什么吃饮茶没人喝果汁?重重疑虑全部为你解开。
3.【1930年代的路边摊:大牌档】
从1930年代开始兴起的路边摊大牌档,如何为民众提供便宜饮食,当然少不了亮出各式大牌档的经典料理如炒粉面饭、粥粉面、港式茶餐饮料和点心、甜品与「镬气小炒」(热炒、快炒)。并有大牌档如「金牌烧鹅」镛记酒家、「叉烧之皇」再兴烧腊饭店、「丝袜奶茶始祖」兰芳园、「生滚粥专家」生记粥面等介绍。
4.【港式烧腊秋冬好味】
烧腊是继粤式饮茶之后,世界有名的广东美食代表。此篇介绍让人流口水的烧腊美食,以及许多像「回敬烧乳猪」的有趣小故事。
5. 【锅大得像小孩的老火汤】
港剧里动不动就提到的煲汤,到底有什么好料在里面?广东人出名的「老火汤」,拥有强身健体、美颜润肤等养生食补功效,用一个像小孩一样大的锅慢慢煲出的鲜滋美味。这篇介绍香港人爱喝的名汤如何煲出以及必访名店。
6.【食粥似神仙】
士林夜市到处都是的广东粥,其实完全是台湾改良版。这篇介绍香港人正统的广东式粥粉面到底是何款美食,可以让他们从早餐、午餐、下午茶、晚餐一直吃到宵夜。当然经典名店以及吃粥的有趣小故事更不能错过。
7.【其实很洋派的港式茶餐厅】
又要为台式港知识揭开真相谜底,茶餐厅与港式饮茶可是大不同的!这里为你详细解说这种因应香港独特历史背景的美食大熔炉,产生了哪些中西合璧的「混血」好食。除了菠萝油与蛋挞,本篇可有多到眼花撩乱的多平民又经典的港式茶餐厅小吃。
8.【最常解决三餐的地方:快餐店】【五花八门的街边野】【阿飞时尚的广东凉茶】
港式快餐店才是找道地、大碗又便宜港式美食的好地方?而香港大街小巷中,五花八门、令人垂涎的港式「街边野」又是什么?香港人有小病小痛时都去「凉茶铺」报到?本书也有详细的章节介绍这些美食的由来与经典菜色。
刚拿到这本书,封面就吸引了我——鲜艳的色彩,加上那仿佛在空中飞舞的茶点插画,瞬间勾起了我对美食的无限遐想。我一直都对香港的美食文化充满了好奇,总觉得那是一个将传统与创新完美融合的味蕾天堂。虽然我还没来得及细细品读,但仅仅是翻开第一页,那种扑面而来的生活气息和对美食的热爱,就已经让我感受到了作者的真诚。我喜欢那些能够将平凡事物描绘得如此生动有趣的文字,仿佛隔着纸页,我都能闻到街头巷尾的烧腊香气,听到茶餐厅里此起彼伏的粤语交谈声。这本书的名字本身就带着一种轻盈的喜悦感,让人觉得阅读的过程本身就是一次愉快的旅行。我尤其期待书中能有一些关于香港地道小吃的介绍,比如那些隐藏在老街巷里的鱼蛋、菠萝油,甚至是鲜为人知的甜品。我希望它能像一位亲切的老朋友,带我走进香港的厨房,揭开那些令人垂涎欲滴的美味背后的故事。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作者是如何捕捉到这座城市独特的美食灵魂的。
评分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就被它“飞到香港吃吃吃”这个名字深深地吸引了。我一直梦想着能去香港体验一次纯粹的美食之旅,而这本书仿佛就是为我量身定做的。我翻开书本,里面的插画非常精致,色彩鲜艳,充满了香港的地域特色。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有很多关于香港特色小吃的介绍,比如艇仔粥、鸡蛋仔、鱼蛋、烧鹅等等。我希望作者能够分享一些关于这些美食背后的故事,或者推荐一些非常地道的餐厅。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它不仅仅是一本美食书,更是一本关于香港生活方式的书。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香港的饮食文化,以及香港人的生活态度。我期待着书中的文字能够带着我穿梭于香港的大街小巷,感受那份独特的美食魅力。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它并非一本简单的美食指南,而更像是一次深入骨髓的文化体验。书中的文字,我初步浏览了一下,就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个人情感投入,仿佛作者不是在介绍食物,而是在分享她与香港这座城市之间,通过美食建立起来的深厚羁绊。我注意到其中一些段落,描绘的不仅仅是菜肴的味道,更是品尝时的环境、氛围,甚至是当时的心情。这种细腻的笔触,让我觉得这本书有着一种叙事的力量,能够将读者带入作者的记忆和情感世界。我很好奇,作者是如何将美食与个人经历巧妙地结合起来的?书中是否会有一些关于特定餐厅或小吃的个人化评价,而非泛泛而谈?我猜想,这本书里一定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在地”美食秘籍,那些只有真正热爱香港的人才能挖掘到的宝藏。我期待着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实用的旅行建议,比如如何避开游客陷阱,找到那些真正能代表香港味道的地方。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它不仅仅是关于“吃”,更是关于“感受”和“体验”。
评分读完这本书的序言,我便被作者的文笔深深吸引了。她用一种非常接地气又不失幽默的语言,描绘了香港美食的魅力,让人忍俊不禁。我感受到她对香港这座城市,以及这座城市的美食,有着一种发自内心的喜爱。我期待书中能够有一些关于香港特色食材的介绍,比如新鲜的海鲜,还有各种香料。我也想知道,作者是如何看待香港的美食发展趋势的?书中是否会涉及一些比较创新的菜肴,或者是对传统美食的改良?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它充满了惊喜和发现,就像一次寻宝之旅。我希望能够从中获得更多关于香港美食的知识,并且能够启发我下一次去香港旅行的灵感。我喜欢那种能够让我产生共鸣的书籍,而这本书,显然已经做到了。
评分从书的标题开始,就散发着一种浓浓的“吃货”气息,让人忍不住想要一探究竟。我注意到书中的排版设计非常有意思,图片和文字的搭配恰到好处,视觉上就充满了诱惑力。虽然我还没开始深入阅读,但仅仅是随意翻阅,就能感受到作者对于美食的那种纯粹的热爱和执着。她似乎很擅长用简洁而生动的语言,勾勒出食物的色香味,让人看了就口水直流。我期待书中能够有一些关于香港经典菜肴的详细介绍,比如粤式点心、海鲜大餐,甚至是街头小吃。我希望作者能够分享一些烹饪的小技巧,或者关于如何挑选新鲜食材的建议。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唤醒我对香港美食的探索欲,让我下次去香港时,不再只是走马观花,而是能够带着目的性地去品尝那些地道的美味。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它是一种充满活力和激情的旅行邀请,邀请我一起踏上这场美味的探索之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