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八岁就成为外商公司的总经理,这是如何办到的?
因为Joey从大三就开始思考要如何不后悔的过生活。
四年住过六个城市,每週往返台北、东京、上海和香港是家常便饭,经常午夜梦回不知身在何处,他偶尔会觉得辛苦,却不后悔。
本书中有这位年轻外商总经理的真诚分享──
在时间管理和职场生涯规划上,最重要的是人生没有遗憾。
26岁自哈佛商学院毕业的时候,Joey并没有预期自己那么快就会回到亚洲,取代了在中国许多年的日本总经理,成为三丽鸥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总经理。
但是说他没有预期,其实一切彷彿也是顺理成章,因为他从申请哈佛MBA那一刻起,甚至可以说他从12岁起,便已立下梦想,并依着自己的规划,一步一步的前进,而后拥有了今日的成功。
本书中,Joey以他自己的亲身经历和读者分享,他是如何自我管理和管理时间,终于顺利完成自己规划的部分生涯蓝图。
本书特色
在校时是哈佛商学院最年轻的亚洲学生,毕业后,是三丽鸥这家国际知名公司最年轻的总经理。钟子伟是如何办到的呢?他在本书中跟读者分享他如何规划职场生涯和他的人生。
最年轻的三丽鸥总经理,哈佛商学院毕业生,跟读者分享,他求学和职场上的生涯规划和时间管理亲身经验。对即将毕业的学生、职场新鲜人,甚至想要转职的职场老鸟,都深具吸引力。
作者简介
钟子伟 Joey Chung
2005年国立台湾大学外文系、辅系经济系毕业,在学期间担任台大模拟联合国社社长,为台大校内和台湾第一届模拟联合国会议创始人,并曾代表台湾和台大参加于巴西、德国和埃及举办,由哈佛大学主办的模拟联合国会议,并荣获最佳会议代表。大三时,出版了《前进台大:一个ABC从放牛班到保送台大之心路祕旅》,服兵役时,同时在《Taipei Times台北时报》担任专栏作家。退伍之后,曾于瑞士银行证券研究部门工作。
2009年哈佛商学院毕业,现任中国三丽鸥总经理,台湾模拟联合国推展协会创会理事长,并在商业周刊撰写线上专栏〈哈佛之后的人生〉,曾任美国三丽鸥事业开发部经理。着有:《哈佛商学院教我的成功关键》。
〈专文推荐〉人生要过得精彩 by Gina Liao
前言:给梦想一个机会
1. 省悟,某个下午的启发
就在这个百感交集又难以入眠的下午,我勐然记起自己十二岁允诺自己要写书的这件事,惊觉,我已经二十岁了。--人生最重要的第一步,是要对自己的人生有所省悟。
2. 热情参与,为自己负责
对自己的人生应该要有一种强烈的渴望,一种「这是我自己的人生,别人不要干涉或插手,我要自己做决定,好坏我自担,至少我认为自己是成年人了,可以承担我的决定的后果」的态度。切记,一切的开始,就是自我觉醒,第二步就是,我要为自己的人生或生涯负责,不再做出不合逻辑的决定和思考。
3. 第三份工作比第一份工作重要
根据数据统计,大部分哈佛商学院毕业校友,在刚毕业的五年内会换三个工作,等于五年之内至少跳槽两次,做过三份不同的工作。对这三份不同的工作还有更详细的分析,如从第一份工作跳槽到第二份时,往往是不同的产业、完全不同性质的公司;随着第二次或第三次跳槽,差别的幅度就会开始缩小。大部分受访的哈佛大学校友都认为第一份工作其实没那么重要。
4. 选择工作的标准是能力
我学到的一个很有价值的定律就是,工作面临抉择的时候,是技术>热情>金钱,技术能力最重要,其次是热情,最后才是金钱,因为有才能,热情和金钱会随之而来。
5. 三步骤面对人生新挑战
在人生抉择、职场或学业上面临问题,卡普兰教授有一套非常简单的对应方针,其中包括三个步骤:第一,跟每一个人恳谈;第二、马上确认,我需要做什么?,并列出三件最优先要处理的事情;第三、我要如何进行?也就是列出执行的方法。
6. 不在单一领域求完美,要求多元化
让自己更加多元化,这不仅将有益于未来职涯发展和生活乐趣,更能让你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假如你的生活百分之八十都是相同领域,请多花百分之二十的时间去从事其他活动。
7. 勇于尝试
很多人都有个梦想,有一天有钱有闲的时候,要去学吉他、学国标舞、学烹饪、要自助旅行……,却一直没有真正尝试的勇气,一直觉得有时间、金钱或压力的问题。但是就如我的同学二十四岁就创立协助非洲贫童的基金会这件事教我的,只要尝试,没有不可能的事情,无法成功,往往是自我设限所致。
8. 行销自己
看看自己的履历表,闭上眼睛想一想,「我的故事是什么?这个故事的起承转合是什么,我的故事当中有哪些决定、那些成功或失败、我在其中学到哪些技能、我适合或喜欢哪个领域的活动……」知道故事之后,才有办法去行销它。
9. 学习如何思考
对我而言,念哈佛商学院这个决定或受教育的过程,因为它并未要求学生背诵五百个个案,所以忘记这五百个个案的内容是人情之常。不过很重要的一点是,「这个教育经验或过程有没有教会你如何思考?」这是一个很大的差别。
10. 筑梦踏实
要过更丰富的人生,必须先学会自我纪律、时间管理和生涯规划,对我而言,这个开始就是,如何逼迫自己不留遗憾,接着便是有效运用自己的时间,同时平衡三、四个不同的计划。
11. 人生不是只有步骤一二三
如果没有梦想或目标,学习时间管理或生涯规划并没太大意义,而且也无处可以发挥,一定要有梦想,才能有步骤。真心给各位一个忠告:不要否定自己的梦想,不要否定自己的愿景。
结语:别急着长大
前言
给梦想一个机会
这本书的想法始于二○一○年末。那时,我还在洛杉矶工作, 当时我每年回台湾两次,通常一次是出差,另一次则是过圣诞假期。回台北期间,我通常会到商周出版办公室去拜访我的编辑,跟她一起吃顿饭,顺便了解我的书《哈佛商学院教我的关键态度》的销售状况,以及她是否有新书的想法要跟我讨论。
那时,我的前一本书,也就是关于哈佛商学院两年学习经验的书,出版尚未满一年。那本书是我主动向出版社递的案子,我想把焦点放在让哈佛商学院和美国大学商学院学程真正与众不同的部分—他们怎样教学生,以及绝大多数隐藏在长春藤联盟围墙后面的心路历程。市面上已经有很多想要阐释哈佛商学院教学方法、案例和成功故事的书,我对于技术性内容没有多大兴趣, 但是对于故事的人性面则相当感兴趣。在这两年学习生涯中,你会遇上怎样的朋友? 他们有怎样的人生故事? 第一次坐在九百个世界最优秀的学生之间的感觉如何? 当你第一次穿上燕尾服出席一场只邀约哈佛全球校友的场合之际,你的脑海中会掠过什么事? 还有,这两年对你毕业之后的生涯规划到底会有多少影响?
读者的提问
在台湾、香港、马来西亚、新加坡和中国大陆出版这本书快满一年之际,我跟我的编辑一起午餐,我问她,关于这本书最常有的一些意见和回馈是什么? 在她回答之后,她便问我,是否有兴趣写目前各位正在看的这本书。
前一本哈佛的书特别之处在于,它把焦点放在人性面和情绪面,对于某些读者而言,它的吸引力在于书的内容就像读一篇故事,几乎就像本小说。但是后来有许多读者提出了问题:
「哈佛如何教你思考生涯规划?」
「你之前,或是在你去哈佛念书之后,是怎么学会时间管理的?」
「从十几岁到二十几岁,要如何思考学校、职场或是学术生涯,才是正确的方式呢?」
「你从哈佛商学院学到最宝贵且能分享给读者、或许能让他们的生活有所不同的是什么?」
我当时还不知道,我和编辑的对话会造就这本书的诞生。等我们开始讨论内容细节,我也同意新书的大方向时,已经是二○ 一一年初,而我的生活又将产生大改变。二○一一年二月,我确认自己将会于四月被调职到上海,正式开始我成为中国三丽鸥总经理的全新生活。
因缘际会
生命有时候有点嘲讽。我一直认为我从哈佛商学院到目前在上海职务的生活,其中充满了有趣的反讽。任何一个了解我的朋友都可以马上证明,认识我的人没有一个人会认为我会为一家制造儿童卡通角色的公司工作,而且这个角色还以可爱、粉红色和「Kawaii」着称。
在我从哈佛商学院毕业之前,许多跟我比较亲近的朋友都认为我应该会去当个无情的购併银行家,或是开创我自己的公司。在我于美国工作的短暂日子里,下班后,我会和美国同事去靶场射击。可爱和「Kawaii」完完全全不是朋友会把它们跟我连结在一起的形容词。
事实上,大学的第一天,全班同学一一站起来对同班同学自我介绍时,我在讲完自己的名字和基本资料之后,还加上一句: 「不过,我不是个可爱的人,我不喜欢任何粉红色或是『Kawaii』 的东西。当然,我也绝对、绝对不会跟一个喜欢Hello Kitty 的女生约会,她未来也没有任何可能成为我的女朋友。」
几年后,我居然在为Hello Kitty 工作。
生活有时候充满了滑稽和讽刺,不是吗? 如果当时我说我讨厌「维多利亚的秘密」或是泳装模特儿,或许我现在就会是在为她们工作,或甚至跟其中某人约会了……
我并不是这样规划的。就读商学院的暑假期间,我在纽约的Polo Ralph Lauren 其中一家旗舰店实习,而当时我所寻找的毕业后工作方向,主要聚焦在顾问职务上。由于我申请到企业管理硕士班时只有二十三岁,而一般被录取的同学平均年龄是二十八岁, 并且还必须具备我极度缺乏的六年工作经验,所以我自然而然的认为:在毕业后的最短时间内,要能够系统地拥有各式各样的企业经验,是比较聪明的;所以在一家国际顶尖顾问公司工作,理所当然是寻找工作的正确方向。当时,我其实已经准备好要接受香港的一个顾问公司的工作邀约了。
纯粹机缘巧合,我在一场哈佛活动上遇见了我现在的上司Ray。他那时是商学院的二年级生,而我是一年级生。我那时已准备要前往Polo Ralph Lauren 实习,而他提到他刚接受了位于旧金山的美国三丽鸥总部营运长(COO)的工作邀约。经过几次会议和面试之后,他邀请我在结束Polo Ralph Lauren 的实习后,前往旧金山工作几个星期,在他新官上任之际协助他。
接着,在我跟着他工作的四週结束之后,他询问我是否有兴趣在毕业后全职加入他的团队,并且提供了我非常优渥的条件, 以及一个惊人的学习机会,相较于其他常见的毕业后企管工作邀约,这样的机会委实太罕见了。于是,我在二○○九年加入美国三丽鸥公司,成为开发部经理。
又一个新机会
不到九个月之后,我被调到洛杉矶。原因是,三丽鸥在美国的一个主要供应商和生意伙伴,过去七年间一直有财务危机, 而且严重濒临破产。由于它是主要供应商,又积欠三丽鸥数百万美元,万一它破产了,将会是场大灾难。资深副总裁和我决定, 我们应该要找人去协助管理和监督这家公司,直到它恢复正常营运,我们预估的期限是两年。
经过严谨的分析、削减成本、供应链管理和人力资源的一些整顿之后,这家公司到第一年年底时,接近损益两平。然后,东京总公司突然询问我是否有兴趣前往中国大陆工作,因为前一任中国大陆总经理被调回日本,而总公司很久以前就打算着该用一个「中国人」来管理中国市场。
经过内部协调,资深副总裁会在洛杉矶多停留一年,以确保供应商会持续稳定下去,而公司提供我一个惊喜又吸引人的机会,我即将去体验在世界某个不同角落、一个完全不同层次的商业世界。我一直认为非常可笑又讽刺的是,在这次调职之前,我一生从未去过中国大陆。
时光荏苒,转眼已经是二○一一年十二月,今年即将结束, 而我,在一个晴朗的周日下午,在我的上海公寓里打字。转瞬之间,我已经到这里八个月了。
做你自己
我个人很讨厌「说教」的书,我讨厌那些想要「教」你如何变得富有、如何成功、如何管理自我的时间或生涯的书。我讨厌被人说教,在我和我的编辑开始讨论这本书之前,我们原先对这本书的设定是「技术」层面的内容,比如生涯规划或是时间管理,前提是每一章都要有些我亲身经历的故事。因为并不是所有的读者都有机会到国外读MBA、为国际公司工作,或甚至对商业生活这一类的主题感到兴趣,但是,我希望,透过这几年我身边发生的某些真实故事,一旦读者有机会跟他们的同事、朋友或老师有类似的对话或是发生类似的场景时,至少这些内容可以让他们轻易联想到,并且轻易地连结到他们自己的生活中。
许多发生在我周遭的事,是过去这几年来发生在波士顿、纽约、旧金山、洛杉矶、台北、香港、东京和上海,我竭尽所能地希望把这些故事写得有趣,也希望我试着要跟读者沟通的讯息是有用的。希望这本书读起来比较像短篇故事集,而不是另一本「说教」的书。
有梦最美,但要去尝试
最后,我还有一个讯息想要传达。希望读者们在看完书中的各章节之后,会觉得获益,也能够清楚接收到我想传达给各位的主要讯息:
生命短暂,人皆有梦,活着不要有遗憾。
规则、建议、步骤、规划、时间和生涯管理,最终,这些都并不是很重要的事情。千万不要想太多,并且因为不安全感、恐惧或犹豫而自我设限。踏出第一步,全力以赴,然后在每件事情都开展时,微笑着退后一步去观察过程。
如果我们在生命中、企业中、学校里、关系上,连一次梦想都未曾尝试过,不管这是什么样的梦想,真该感到羞愧。不要太在意那些认为你会失败的人,你只该对你自己负责,至少要给每个梦想一次机会,如此而已。
希望这本书会让那些企图踏出规划脚步的人感觉容易些,其他的就看你自己了。祝好运!
钟子伟于上海,二○一一年十二月四日
推荐文
人生要过得精采
Gina Liao
哈佛商学院毕业一年后,在经常往返的其中一封电子邮件中,在我们这群满亲密的朋友群,收到Joey这样一封电子邮件:「亲爱的各位朋友,我刚刚从旧金山被调到了洛杉矶,目的是要在一年内协助三丽鸥的某个供应商,让他们的财务状况可以好转。工作很忙,但是很有趣,因为有很多分析,也解决了不少问题。除了工作,我也会好好享受洛杉矶。我会试着在每个周末去泡酒吧、上马术课、上枪击课、上编剧课、房地产投资课,而且下星期,我要开始我在洛杉矶寿司学院(LA Sushi Academy)的课……喔,我也很高兴要告诉你们,我的书在台湾和大陆,都已经进入出版流程了。另外,我目前正在跟一家美国写作坊合作,要改写我的书以因应美国读者的阅读口味,所以我很快也要在美国出书了……」
没错,在许多人前六个月仍要努力要去适应新环境时,典型的Joey作风是,立刻开始去探索那个城市,让他的生活过得精采。这点跟Joey的人生格言:「生命短暂,人皆有梦,活着不要有遗憾」完全吻合。
乍看之下,活出精采人生这件事,对Joey来说似乎不可能,对其他读者来说,似乎更是难上加难。但是这本书像是提供了一颗探照灯,引领每个人知道可以如何开始梦想、开始规划以让梦想发生,最终,让梦想成真。
Joey已经为读者写好了架构,教导读者如何有条理地思考生命,以及如何用一种轻松且人性的态度来善加利用生命,我相信任何一个试着寻找她或他的人生道路,或是试着要完成他或她的梦想的读者,都会发现这本书不仅充满了启发,而且有趣易读。
(本文作者为The Boston Consulting Group顾问)
哇,我前陣子在書店翻到這本《人生不是只有步驟一二三》,我真的覺得它跟市面上很多講人生規劃、速成方法的書很不一樣,看了之後,讓我反思了好多。我一直以來,總覺得人生好像應該有個標準答案,讀書、考大學、找份穩定工作、結婚生子,然後就這樣順順利利地走下去。但這本書讓我明白,每個人的人生劇本都是獨一無二的,根本沒有所謂的「標準程序」。書裡舉了很多生活中的小例子,比如一個放棄高薪工作去開咖啡廳的年輕人,或是決定重新學習、轉職的中年人,他們的故事讓我看到,即使走了一條跟大多數人不一樣的路,也能找到屬於自己的快樂和成就感。尤其書裡提到,有時候人生中的「繞路」,反而會讓我們遇到意想不到的風景,學到更多寶貴的經驗。這讓我聯想到自己,是不是也曾經因為害怕失敗,而不敢去嘗試一些真正讓自己心動的事?這本書像是一盞溫暖的燈,照亮了我心中那些被壓抑的渴望,也讓我對未來的可能性有了更開放的態度。我真心推薦給所有對自己的人生感到迷惘,或是覺得被現狀束縛的朋友,它會給你很不一樣的啟發。
评分這本書《人生不是只有步驟一二三》,真的徹底顛覆了我對「人生規劃」的既有觀念。我以前總覺得,人生就是要有一張詳細的藍圖,一步一步照著走,才能抵達成功的彼岸。但這本書讓我明白,人生更像是一場隨機的冒險,充滿了未知和驚喜,而不是一條事先規劃好的筆直大路。書裡探討了許多關於「轉彎」的哲學,那些看似偏離軌道的選擇,往往會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穫。我還記得書中提到一位從小就立志成為醫生的女孩,卻在大學時期因為一場意外,接觸到了藝術,從此改變了她的人生軌跡,最終成為了一位傑出的藝術家。這個故事讓我想,如果我們一開始就死守著一個目標,是不是就會錯過生命中其他更美好的風景?這本書的觀點非常讓我耳目一新,它鼓勵我們擁抱不確定性,相信直覺,並且在人生的每一個岔路口,勇敢地做出選擇,即使那個選擇並不在我們最初的計畫之中。這讓我在面對生活中的各種挑戰時,不再那麼焦慮和害怕。
评分坦白說,一開始翻開《人生不是只有步驟一二三》這本書,我並沒有抱持太大的期望。市面上關於人生課題的書籍實在太多了,很多內容都大同小異,無非是鼓勵你要積極、要有夢想、要努力。但這本書不一樣,它沒有用華麗的詞藻,也沒有故作高深的理論,而是用一種非常樸實、貼近生活的語言,和我進行了一場心靈的對話。書裡描寫的那些人物,他們的煩惱、他們的喜悅,都那麼真實,好像就發生在我們身邊。我尤其喜歡書裡對於「時間」的看法,它並沒有強調要「趕快」做什麼,而是鼓勵我們要「好好地」去體驗每一個當下。這讓我聯想到自己,是不是常常為了「未來」而犧牲了「現在」?這本書讓我放慢腳步,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也讓我學會了欣賞那些微小而美好的事物。它不是那種讓你讀完就覺得「哇,我人生要改變了!」的書,但它會在你的心裡種下一顆種子,慢慢地,你會發現自己對人生的看法,變得更加寬容和自在。
评分這本《人生不是只有步驟一二三》的書名,一開始就狠狠抓住我的眼球。我一直以來都是個有點「按部就班」的人,從小到大,課本告訴我要這樣唸,社會告訴我要那樣做,好像人生就是一連串的待辦事項,完成一個,再接下一個。但有時候,我真的會覺得好累,好窒息,好像被困在一個模子裡,怎麼也跳脫不出來。這本書剛好就戳中了我的痛點!它不是那種給你一堆勵志名言,讓你熱血沸騰幾天又恢復原狀的書。它更像是你一個很懂你的朋友,輕輕地拍拍你的肩膀,然後用很多生活化的例子,跟你說:「嘿,人生真的不是只有一套標準答案啦!」書裡分享了許多不同年齡、不同背景的人,他們如何打破框架,找到屬於自己的人生節奏。我印象很深刻的是其中一個故事,一個大學剛畢業的女生,放棄了人人稱羨的科技業offer,跑去偏鄉教書。她的家人朋友都覺得她瘋了,但她卻說,在那裡她找到了前所未有的歸屬感和意義。這讓我想到,我們是不是常常被外界的期待綁架,而忽略了內心真正的聲音?這本書真的讓我在睡前,久久不能平靜,一直在思考,我的人生,有沒有可能,不是別人定義的那樣?
评分我個人非常喜歡《人生不是只有步驟一二三》這本書的敘事方式,它不像一般的勵志書,硬梆梆地灌輸你大道理,而是透過一個個真實、鮮活的故事,讓你感同身受。書裡的角色,他們沒有遙不可及的成就,也沒有驚天動地的偉業,他們就像我們身邊的朋友、同事,有著平凡的煩惱,也有著微小的堅持。我看著他們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徘徊,有時迷茫,有時掙扎,但最終都找到了一條屬於自己的路。這讓我意識到,原來人生中的「不完美」,才是最真實的美好。我們總是被教導要追求完美,要樣樣做到最好,但這本書卻告訴我們,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擁抱人生的各種可能性,才是更重要的。我記得書中有一段,講述一位中年創業家,在生意失敗後,並沒有一蹶不振,而是選擇將這份經驗轉化為養分,重新出發。這個故事深深觸動了我,讓我明白,失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因此放棄了繼續前進的勇氣。這本書真的像一位溫柔的引路人,指引我看到人生更寬廣的風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