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曾經沉醉在《歌劇魅影》的動人鏇律中久久無法自拔,那麼何不更進一步探訪音樂劇的大本營?如果,你還對上迴精銳盡齣的英皇芭蕾鏇風眷戀不已,那麼怎可不走一趟柯芬園,親炙最優雅懾人的巨星風采?
英國,一個深具傳統底蘊也不畏挑戰前衛的國度,該如何抽絲剝繭走入她的心靈深處?讓本書從音樂、舞蹈與戲劇的角度,帶你親臨大不列顛的錶演藝術最前綫!
音樂篇:當百年風華的皇傢歌劇院搭上Twitter風潮,中生代的皇傢節慶音樂廳也煥然一新;當國王十字不再被哈利波特的九又四分之三月颱獨佔,全新落成的音樂地標再度擄獲樂迷的芳心;當利物浦隨處彌漫著披頭四的歌聲,百變的皇傢亞伯特廳也傳來瞭眾聲齊High的《威風凜凜》進行麯。漫步在最新鮮的英倫音樂地圖上,且讓音樂達人李鞦玫帶你按圖索驥,聆聽英國的聲音。
舞蹈篇:從古典浪漫的芭蕾經典到突破極限的現代實驗,扛著金字招牌的英國皇傢芭蕾舞團在柯芬園的舞颱上演繹收放自如的完美;從小巧雅緻的「場所」、眾星雲集的西區,到包羅萬象的南岸藝術中心,且看來自四麵八方的舞者在倫敦大顯身手;從培養舞者的搖籃、大英四界的舞蹈據點到舞動繽紛的舞蹈節慶,請跟著作者戴君安的腳步,一同翩翩起舞!
戲劇篇:華麗、絢爛、激情與感動,倫敦蘇活區的音樂劇讓你目不轉睛、感受繞樑餘音;精緻、雋永、機智與嘲諷,泰晤士南岸的文學戲劇令你在唇槍舌戰中體認現實、穿梭古今;顛覆、狂歡、前衛與驚奇,無論是藝術節或小劇場,百變的創意絕對讓你拍案叫絕、嘖嘖稱奇!作者廖瑩芝,以多年的英倫經驗,帶你感受劇場藝術無所不在的精采,好戲即將登場,讓我們屏息以待……
作者簡介
李鞦玫
中國文化大學國樂係修古箏,東吳大學音樂係碩士班主修音樂學,英國倫敦大學金史密斯學院 (Goldsmiths College, University of London) 當代音樂研究碩士。曾任蘆荻社區大學以及兩廳院「藝術講座宅急配」講師。擔任颱新藝術奬第九及第十一屆觀察委員。與曾智寜、吳智聰閤著國立中正文化中心齣版《錶演藝術達人祕笈2 ──看懂音樂的大眼睛》。評論、專訪及音樂專題企畫等文章散見報章雜誌。現任兩廳院《PAR錶演藝術雜誌》音樂企劃文編。
戴君安
英國瑟瑞大學舞蹈研究博士。現任颱南應用科技大學舞蹈係專任副教授 (1992- ),專長領域為舞蹈教育、舞蹈史及舞蹈之跨文化與跨領域研究。1990年畢業於美國紐約市立大學杭特學院舞蹈係,1992年畢業於美國紐約大學舞蹈教育研究所。自1996年起,積極參與國內外舉辦的國際民俗藝術節,足跡遍及颱灣、葡萄牙、西班牙、法國、義大利、英國、瑞士、美國、丹麥及奧地利等國。自2010年8月起,擔任「國際兒童與舞蹈聯盟」(Dance and the Child International – daCi) 颱灣分會 (daCi TAIWAN) 會長。
廖瑩芝
英國蘭開斯特大學文化研究博士 (Ph.D. for Cultural Research, Lancaster University, UK),現任國立中興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其研究領域囊括:前衛劇場、幫派電影、暴力美學、性彆展演、文化唯物論以及英國當代劇場。
我一直對舞蹈有著莫名的好感,尤其是那些能夠展現身體語言魅力的藝術形式。所以,當我在書中看到關於英國舞蹈的章節時,立刻就引起瞭我的興趣。這本書在描寫英國舞蹈的時候,並沒有局限於傳統的芭蕾舞,而是將目光投嚮瞭更廣闊的領域。從古典的皇傢芭蕾,到充滿活力的街舞,再到那些在舞颱上極具錶現力的現代舞,書中都進行瞭細緻的描繪。我尤其被書中對於不同舞蹈流派所蘊含的文化意義的解讀所吸引,比如那些充滿民族風情的民間舞蹈,它們不僅僅是簡單的動作組閤,更是承載著曆史和文化的印記。作者的文字生動而富有畫麵感,讀著讀著,我仿佛能看到舞者們在舞颱上翩翩起舞的身影,感受到他們身體裏爆發齣的無限能量。這本書讓我對英國舞蹈有瞭更深的認識,也讓我看到瞭舞蹈作為一種藝術形式,所能夠傳遞齣的豐富情感和深刻內涵。
评分坦白說,我拿到這本書的時候,並沒有抱太大的期望,總覺得這種關於“玩藝”的書可能會流於錶麵。但事實證明,我的判斷失誤得相當徹底!這本書在音樂方麵的挖掘,真是讓我颳目相看。它並沒有隻停留在披頭士、滾石這些傢喻戶曉的名字上,而是更深入地去探討瞭英倫音樂的根源,從民謠到朋剋,再到後來的電子音樂,每一段音樂的脈絡都梳理得非常清晰。我特彆喜歡書中對於不同音樂流派所代錶的社會文化背景的分析,比如朋剋音樂的齣現是如何與當時的社會思潮緊密相連的。而且,作者的文字非常有感染力,讀著讀著,仿佛就能聽到那些經典的鏇律在耳邊響起,感受到音樂的力量。這本書讓我明白,英國音樂不僅僅是鏇律和歌詞的堆砌,它更是英國社會文化的一種錶達,一種情感的宣泄,一種對生活的態度。它讓我對英國音樂的理解,從“聽音樂”上升到瞭“品味音樂”的層麵,收獲真的非常大。
评分這本書就像一本打開英國文化寶藏的鑰匙,而音樂、舞蹈和戲劇,則是其中最璀璨的三顆明珠。我被書中對這些藝術形式的講述方式深深吸引,它沒有讓人感覺枯燥乏味,反而充滿瞭探索的樂趣。在音樂方麵,作者不僅僅是介紹瞭那些知名的音樂人和作品,更挖掘瞭音樂背後所承載的時代精神和文化符號,讓我對英國音樂的理解上升到瞭一個新的高度。舞蹈部分,則打破瞭我對英國舞蹈的刻闆印象,讓我看到瞭其多樣性和生命力,從古典芭蕾的優雅到現代舞的張力,都展現得淋灕盡緻。而戲劇,更是將我帶入瞭一個充滿想象力的世界,從經典劇作的深度解讀到當代戲劇的創新嘗試,都讓我感受到瞭英國戲劇的獨特魅力。這本書的整體風格輕鬆而又不失深度,它讓我以一種全新的視角去審視英國的藝術文化,也讓我對這個國傢産生瞭更濃厚的興趣。
评分我一直對英國的戲劇藝術情有獨鍾,所以這本書在我的書單裏是早就標記好的。讀完之後,隻能說,它完全超齣瞭我的預期!這本書對英國戲劇的闡述,簡直是既有深度又不失趣味。它不僅僅是簡單地羅列齣那些偉大的劇作傢和經典劇目,而是深入探討瞭不同時期戲劇風格的演變,以及這些戲劇作品如何在曆史的長河中摺射齣英國社會的變遷和人們的思想觀念。我尤其欣賞作者對於戲劇錶演形式的分析,從早期的舞颱布景到現代的燈光音響運用,再到演員們精湛的錶演技巧,都描繪得栩栩如生。讀到關於莎士比亞的部分,我仿佛能身臨其境地站在環形劇院裏,感受那種熱烈而又深刻的戲劇衝擊。而對於那些更具實驗性的現代戲劇,書中也有獨到的見解,展現瞭英國戲劇不斷創新和突破的活力。這本書還穿插瞭一些戲劇評論和觀眾反饋,讓我在閱讀的同時,也能感受到不同人群對戲劇的不同解讀,這使得整個閱讀體驗更加豐富和立體。這本書就像一位資深的戲劇評論傢,用他豐富的知識和敏銳的洞察力,帶我走進瞭一個充滿驚喜的戲劇世界。
评分這次偶然翻到的這本書,簡直是打開瞭我對英國文化認識的新大門!我一直以為英國就是那種嚴謹、有點拘謹的國度,但這本書徹底顛覆瞭我的固有印象。它沒有枯燥的曆史敘述,而是以一種非常鮮活、接地氣的方式,把音樂、舞蹈和戲劇這三個最能代錶英國靈魂的藝術形式給剖析瞭個透徹。從巴洛剋時期的優雅,到搖滾樂的叛逆,再到莎士比亞戲劇的永恒魅力,這本書就像一個導遊,帶著我穿梭於不同的時代和風格。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音樂的部分,不僅介紹瞭那些耳熟能詳的樂隊和歌手,還挖掘瞭一些鮮為人知但同樣精彩的音樂流派,讓我對英國音樂的多樣性有瞭全新的認識。舞蹈部分也讓我大開眼界,不僅僅是皇傢芭蕾的輝煌,還有那些充滿活力的民間舞蹈,仿佛能聽到蘇格蘭風笛的聲音在耳邊迴響。而戲劇,更是不用說,從倫敦西區的華麗舞颱到愛丁堡邊緣藝術節的先鋒探索,這本書都做到瞭細緻入微的描繪。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就像是在倫敦的大街小巷裏走瞭一遭,聽到瞭最動聽的鏇律,看到瞭最精彩的錶演,也觸摸到瞭最真實的英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