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包含台湾民法、信託法、国家赔偿法及中国民法草案的研究成果,除学说理论之归纳与阐述外,特别着重法院裁判之分析与评释,以沟通学术与实务,并见证台湾民事财产法之发展趋势。
台湾民法主要继受德国法,惟学术研究上,除德国法及其余欧陆法之外,亦应强化英美民事法理与裁判的比较;侵权行为法领域,尤其如此。因此,本书部分内容,特别借镜英美案例与文献,以提升比较法研究之视野。
.给付不能-自始客观不能
.给付不能-自始主观不能
.拍卖第三人财产时之物权关系与债权关系
-兼论最高法院九十三年台上字第二八七号判决
.借名登记契约之法律关系
.承揽瑕疵担保责任重要实务问题
.最高法院二○○一年度民事实体法判决回顾
.最高法院二○○二年度民法判决之研究
.最高法院二○○二年度契约法判决之研究
.台湾信託法最新判决发展
.第三人之故意不法行为与因果关系之中断
-最高法院九十年台上字第七七二号代客泊车判决之研究
.国家赔偿请求权之消灭时效
.中国民法总则草案民事责任规定之研究
.中国民法草案侵权责任损害赔偿规定之研究
-两岸民法之比较
序
本书为拙着「民事法理与判决研究」系列丛书之第五册,内容包含个人学习台湾民法、信託法、国家赔偿法及中国民法心得,除以之见证台湾民事财产法学说理论与法院裁判发展之趋势外,并作为自我反省与鞭策之用。
本书经台湾大学法学丛书编辑委员会实质审查通过,编为该丛书第164册,十分感激两位匿名审查委员之斧正。本书正式出版前,已参酌审查意见而修订文章内容。
台湾民法继受欧陆法,尤以德国法为主,故比较法研究之重要性,再三强调,亦不为过。然而,德国法之外,英美民事法理与裁判的认识与运用,亦应加强。英美侵权行为法,案例众多,资料丰富,论证新鲜,更值借镜。本书「第三人之故意不法行为与因果关系之中断」及「中国民法草案侵权责任损害赔偿规定之研究」,特别参考英美案例与文献。今后撰稿,亦将继续强化英美法之比较研究。
近年来,基础民法之深入探讨,明显不再属于台湾年轻法律学子之热衷科目;出国深造者,更鲜少以基础民法为钻研课题。此种现象,着实令人忧心。对照中国积极进行民法立法工作且全力植耕民法基础研究,尤其深值警惕。台湾民法的永续发展与日益茁壮,有赖全体共同更加努力。本书出版,代表作者以谦卑之心,尽棉薄之力。
本书付梓,承蒙政治大学法学硕士吕彦彬及法研所博士生欧阳胜嘉两位先生细心校对与精美排版,暨元照出版公司同仁鼎力协助,谨致诚挚谢忱。
詹森林 2007年12月
**第二段评价:** 身為一個非法律本科出身,但因為工作關係需要經常接觸到民事訴訟案件的台商,這本《民事法理與判決研究(五)》對我而言,絕對是一份寶貴的「武功秘笈」。過去在面對各類民事糾紛時,往往感到力不從心,即便看了許多坊間的法律書籍,也常常因為術語艱澀、邏輯不清而難以理解。但這本書的書名就點明了核心——「法理」與「判決」並重。我尤其欣賞作者們能夠將複雜的法學理論,透過實際的判決案例來具體化,讓原本抽象的概念變得生動易懂。我對書中關於侵權行為法中「因果關係」的探討特別感興趣,畢竟這在判斷責任歸屬時至關重要,常常是案件的攻防焦點。另外,聽說書中有深入淺出的介紹不動產交易糾紛的判決分析,這對我這種經常需要在大陸和台灣兩地進行房地產投資的人來說,絕對是如獲至寶。我相信透過閱讀這本書,我能更清楚地掌握民事案件的判斷邏輯,在處理商業往來時,也能更加謹慎,降低潛在的法律風險。
评分**第五段评价:** 我本身是一位熱愛閱讀的退休長官,雖然早已脫離公職,但對法律,尤其是民事法,仍保有高度的關切。這本《民事法理與判決研究(五)》的出版,讓我感到非常欣慰。我認為,一個國家的法治水平,很大程度上體現在其民事司法制度的健全與發展。《民事法理與判決研究(五)》這本書,似乎正是朝著這個方向努力。我了解到書中對於「證據法」在民事訴訟中的應用,進行了深入的探討,這是我認為至關重要的部分。畢竟,沒有扎實的證據,再好的法理也難以落實。此外,對於「程序法」的精進,例如如何更有效率地處理積案、如何保障當事人的程序正義,這些也是我一直以來所關注的。書中若能從學理和實務兩方面,為這些議題提供具體的分析與建議,那絕對是功德一件。我期待能透過這本書,更深入地理解台灣民事法制的最新發展,也為推動更完善的法治環境,盡一份心力。
评分**第三段评价:** 身為一個剛踏入法律實務界的新手律師,我一直在尋找能夠幫助我建立紮實民事法學基礎的入門讀物,而《民事法理與判決研究(五)》的出版,可謂是恰逢其時。雖然名為「研究」,但我卻從中看到了極具啟發性的「引導」。書中對於一些基礎民事法律概念的闡述,清晰且結構嚴謹,特別是關於債編總論中關於「給付」的各種態樣及其法律效果的說明,讓我對許多過去模糊不清的觀念有了豁然開朗的感覺。我對於作者如何將抽象的法條,與具體的判決結果進行連結,感到非常佩服。畢竟,法條只是骨架,而判決則是血肉。透過對這些案例的分析,我更能理解法官們在審理案件時的思維路徑,以及他們是如何在各種複雜的法律事實中,尋找最適當的法律適用。我特別期待書中對於「損害賠償」的相關研究,這部分往往是訴訟中最具爭議的環節,若能有系統性的介紹,必將對我未來的訴訟代理工作有極大的助益。
评分**第四段评价:** 這一次的《民事法理與判決研究(五)》可謂是集結了當代台灣民事法學界的重量級學者們的智慧結晶,令人期待!我長期關注著台灣民事法學的發展,對於一些前沿議題的探討,總是有著濃厚的興趣。書中在「親屬繼承法」領域的最新研究,尤其是關於非婚生子女權利保障的擴張,以及跨國婚姻下的繼承問題,這些都是當前社會變遷下,法律亟需面對的挑戰。我非常期待作者們能從比較法的角度,為我們帶來更開闊的視野,並對我國現行法律的優劣進行批判性檢討。此外,書中對於「財產法」在數位資產(如加密貨幣、NFTs)領域的適用性分析,也絕對是劃時代的議題。如何將傳統的財產權概念,適用於這些虛擬的、無形的資產,並在訴訟上確立其法律地位,這需要極其創新的法學思維。我相信這本著作,定能為我國在相關領域的法學研究與立法發展,提供重要的參考與貢獻。
评分**第一段评价:** 哇!拿到這本《民事法理與判決研究(五)》真是太令人興奮了!身為一個在台灣摸爬滾打的法律人,總是希望能跟上學術界最新的思潮,同時又不能脫離實務的脈動。這本書的出版,對我來說就像久旱逢甘霖。雖然我還沒來得及逐字逐句地細讀,但光是翻閱目錄和摘要,就已經能感受到作者們在民事法領域的深耕與探索。尤其是一些關於智慧財產權法在數位時代下的新興議題,像是AI生成內容的著作權歸屬、或是新型態網路詐欺的民事責任認定,這些都是目前在實務上不斷出現、卻又缺乏明確指引的難題。我個人很期待作者能從更宏觀的法理角度切入,並結合近年來具有代表性的判決進行深入剖析,提供一套可供參考的分析架構。另外,關於契約法在區塊鏈技術應用下的演變,也讓我躍躍欲試,這絕對是未來法律發展的重要方向,能在此書中一窺端倪,實屬難得。總之,這本書的出現,無疑為我們這些在第一線奮鬥的法律工作者,注入了強心針,也期待它能激盪出更多更深刻的學術與實務對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