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是国家基本大法,也是最高位阶之法,更是身为现代国民所必备的基本常识!
《中华民国宪法概论》是依据政府最新修宪内容(民国九十四六用年第七次修宪)及立法院于民国八十九年最新制定或修订之法律编写;将已修改或不适用的条文胪列并比较,期能使读者有正确的了解与认知。
本书着重于宪法内容的撰述,如人民的权利与义务、基本国策等,并援引大法官会议解释加以说明。不仅是优良的学术教科书,更是高普考应试者的最佳选择!
《本书备有教学投影片,欢迎授课教师索取》
作者简介
林诠绍
国立政治大学法学博士,现为「和春技术学院」通识教育中心专任副教授,重要着作有:《民法概要》、《法学概论》(与林良志、温连雄等共同编着)、《交通行政大意》等。
第一章 宪法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 宪法的意义
第二节 宪法的特性
第三节 宪法的分类
第四节 宪法的解释
第五节 宪法的修改
第二章 现行宪法之制定与修改
第一节 中华民国宪法的制定过程
第二节 行宪后的宪法发展
第三章 宪法的前言与总纲
第一节 我国宪法的前言
第二节 我国宪法的总纲
第四章 人民的权利与义务
第一节 平等权
第二节 自由权
第三节 受益权
第四节 参政权
第五节 人民自由权利之保障与限制
第六节 人民之义务
第五章 总统
第一节 总统的地位与性质
第二节 总统的选举、罢免、弹劾、缺位及保障
第三节 总统府组织
第四节 总统的职权
第六章 行政院
第一节 行政院之性质与组织
第二节 行政院之职责
第七章 立法院
第一节 立法院的性质
第二节 立法院的组织
第三节 立法院的职权
第八章 司法院
第一节 司法院的性质
第二节 司法院的组织
第三节 司法院的职权
第九章 考试院
第一节 考试院地位
第二节 考试院性质
第三节 考试院成员
第四节 考试院组织
第五节 考试院会议
第六节 考试院职权
第十章 监察院
第一节 监察院地位
第二节 监察院性质
第三节 监察院成员
第四节 监察院会议与组织
第五节 监察院职权
第十一章 国民大会与省组织
第十二章 地方制度
第一节 中央与地方权限的划分
第二节 地方自治
第三节 我国「地方制度法」的主要内容
第四节 中央对地方自治的监督
第十三章 选举、罢免、创制、复决
第一节 选举与罢免
第二节 创制与复决
第十四章 基本国策
第一节 国防
第二节 外交
第三节 国民经济
第四节 社会安全
第五节 教育文化
第六节 边疆地区
◎附录
一、中华民国宪法增修条文
二、中华民国宪法(本文)
三、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
四、世界人权宣言
五、我国第七次修宪的分析
六、全国公务人员高普考试「中华民国宪法」试题精选
这本书的理论深度和实践结合得相当不错,从历史脉络的梳理到条文内容的解析,都做到了细致入微。作者并没有停留在枯燥的法条解释上,而是引申出许多相关的案例和现实问题,让读者能够更直观地理解宪法在实际运作中的意义。特别是对于一些关键概念,比如“主权在民”、“五权分立”等,作者运用了大量的历史文献和学界观点来佐证,使得论证过程既严谨又富有启发性。读完之后,我对自己所生活的这片土地上,宪政体制是如何一步步建立和发展的,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书中对于不同时期宪法修正的背景和影响也有深入的探讨,这对于理解台湾政治的演变至关重要。虽然有些部分的论述稍微偏向学术化,但整体而言,对于想要深入了解中华民国宪法的读者来说,这本书绝对是不可多得的入门读物。它不仅仅是教科书式的介绍,更像是一场与宪法精神的深度对话,让我对国家的根本大法有了更深刻的敬意和理解。
评分坦白说,我一开始抱着一种“看看就好”的心态拿起这本书,没想到却被深深吸引住了。作者的写作风格非常独特,既有学者的严谨,又不失一位故事讲述者的魅力。他善于将抽象的法律条文转化为生动的故事,让读者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逐渐领悟宪法的精髓。这本书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在解释一些复杂的宪法议题时,总是能够用最接地气的语言,结合台湾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进行深入浅出的剖析。读起来一点都不费力,甚至常常会因为作者的比喻或类比而发出会心一笑。这本书让我觉得,原来宪法并非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法律条文,它就藏在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对于那些觉得宪法枯燥难懂的读者来说,这本书绝对是一个惊喜。
评分这本书简直就是一本“宪法宝典”,内容之充实,论述之详尽,令人叹为观止。作者在解析宪法条文的同时,大量引用了相关的历史事件、政治人物的言论,甚至是一些民间社会运动的案例,将原本可能显得遥远的宪法概念拉近到我们身边。例如,在讲解“人民基本权利”时,作者并没有泛泛而谈,而是详细列举了不同时期,在台湾社会中,这些权利是如何受到挑战、如何被保障的,读来让人感同身受。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告诉我们“是什么”,更试图解释“为什么”和“怎么做”。通过阅读,我仿佛能够看到中华民国宪法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不断演变的历史轨迹,以及它与台湾社会发展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对于想要深入了解台湾政治制度运作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提供了一个非常扎实的知识基础。
评分对于想要系统性梳理中华民国宪法知识体系的读者而言,这本书的价值不言而喻。作者在内容的编排上,逻辑清晰,循序渐进,从宪法的起源、发展,到各项基本原则、国家机构的设置,再到人民的权利义务,都做了详尽的介绍。尤其是在国家机构的部分,作者对于“五权分立”的阐释,非常透彻,既保留了理论的原貌,又结合了台湾的实践经验,让读者对立法院、行政院、司法院、考试院、监察院的职能有了更清晰的认知。书中还穿插了大量的案例分析,让枯燥的法条解释变得鲜活起来,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宪法在实际政治运作中的应用。这本书不仅适合作为大学课堂的教材,对于有志于深入了解台湾政治运作的普通读者,同样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评分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其前瞻性和批判性。作者并没有停留在对现有宪法条文的简单解读,而是敏锐地捕捉到当下台湾社会在宪政实践中面临的挑战和争议,并对其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他在分析具体宪法条文时,常常会引入一些具有争议性的社会议题,并从宪法的角度提出自己的见解。这种勇于挑战、敢于发声的写作态度,让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介绍性读物,更是一本引发思考、推动讨论的著作。书中对于一些国际宪政思潮的介绍,也为台湾的宪政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虽然有些观点可能带有一定的个人色彩,但正是这种鲜明的观点,使得本书更具思想性和启发性。对于关心台湾未来发展,希望能够从宪法层面找到解决之道的朋友们,这本书绝对值得一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