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刑法」一书,顾名思义就是为大专共同科通识课程所设计的一本概论的书。在通识课程中介绍法律的课程,都仅止于法学概论,这样的课程设计,似乎无法满足高等教育的法治观念,因此,通识刑法一书,乃针对法律个别学门的刑法,所做简要却具有系统性的介绍。现代社会犯罪问题层出不穷,甚至连高级知识份子,对于犯罪的法律基础规范,大都一知半解。本书乃从规范犯罪的法律基础规范,从基本概念着手,以浅显的案例作为概念理解的引导,是一本相当适合非法律系学生研习的书籍。
本书从刑法概念谈起,共分为十六讲,体系性的结构,从成为犯罪判断的的对象,到如何判断犯罪,犯罪的型态,介绍刑事责任的概念,以及合法与违法行为的分析,将属于犯罪判断的范围,都做一番简要却完整的介绍,应有助于刑法基础概念的建构,也能帮助对于犯罪法律关系的理解。
序
犯罪的问题,不论在那一个社会之中,都是极其普遍的社会问题,只是什么样的行为在一定的社会之中,会被界定成为犯罪?就必须观察这个社会的法律规范,是否将一定的行为纳入犯罪的规范之中。一个国家想要进入法治国的境界,必须这个社会中的每一份子在法的领受能力,到达一定的程度,进而才能以普遍性的高法律常识水准,引导着一个国家进入法治国之中。在我们的社会中,人民基本权利逐渐被重视的同时,人民普遍知识水准也不断提高,但在法治思想的层面上,却仍旧处于一片知识的沙漠中,尽管在大学共同课程中,有法律概论的课程开设,但那也只是点缀式的做一种通俗性法律常识的说明而已,对于应付日常生活所生的法律问题,可能都稍嫌不足,更遑论处理专业的法律问题。如果要建立一个普遍化的法律常识基础,至少在通识课程中,应该将几个基础性的法律课程,做较为体系性的安排,例如民法概论、刑法概论及公法概论,这样的专业性普及化的传授,才可以使得法律知识的水准普遍提升。有鑑于这样的构想,乃着手撰写一部既具有同俗化、也具有专业体系性的通识刑法,以做为大专通识课程的使用。当然这样的着作并不容易撰写,一方面必须不会像法律专业课程般具有较高的难度;另一方面又必须将基础的概念传导给学习之人,也要达到基础概念及体系的形成作用,至少要使非法律专业的学习者,在刑法这个领域中,能够了解刑法的规范是什么,有什么基本性的要求,进而知道犯罪的形成及处罚的基础关系。基于这样的构想,乃将着作定名为「通识刑法」,以做为大专通识课程的基础适用教材。本书所以形成,主要是来自于元照出版有限公司编辑群的建议,其谓在法律教材的需求上,对于非法科专业的学习者,在分科的教育上,一直以来都缺少一份适切的教材,这份教材既不是法科专业的艰涩,也不仅是一种单纯简化式的介绍,而是需要有一份刑法最基础的教材,能够以化繁为简的方式,将这一门学科介绍给非法律系的学生,以作为非法律系学生学习的入门基础,以提高高等教育的基本法律素养。对此相当感谢元照公司的提议,也促成这样一本着作的诞生。本书的校对,全赖学棣刘邦绣悉心校对,并此感谢。元照出版公司及其编辑团队慨允为总经销,一併致谢。
一直以來對法律充滿好奇,但又覺得刑法條文又臭又長,常常望之卻步。這次偶然看到《通識刑法基礎入門十六講》,想說「十六講」聽起來好像沒那麼可怕,就決定買來試試看。翻開第一頁,作者用很生活化的例子來解釋抽象的法條,像是「什麼是刑法上的『行為』」,他舉的例子是公車上跌倒算不算,或是故意推人下水又算不算,這些都跟我平常可能遇到的情境很接近,聽起來就很有共鳴。而且,他不會一味地講述艱澀的法律術語,而是會穿插一些案例分析,讓我明白這些規定在實際生活中是怎麼運用的,例如討論詐欺罪的時候,他會舉出很多詐騙電話、網路購物詐騙的例子,讓我們能更清楚地辨別哪些行為可能觸法。對於我這種法律門外漢來說,這樣的引導方式真的太重要了,讓我能夠一步一步地建立起對刑法的基本認識,不再覺得那麼遙不可及,甚至有點躍躍欲試想了解更多。
评分這本書最讓我驚豔的地方,在於它能夠將一些聽起來很嚴肅、很學術的概念,用非常平易近人的方式闡述清楚。比如,在講述「故意」和「過失」的區別時,作者不是直接丟出教科書上的定義,而是透過情境模擬,讓我彷彿身歷其境。想像一下,開車時因為一時恍神撞到人,這是過失;但如果明知前方有人,卻故意加速衝撞,那就是故意。這種由淺入深、由具體到抽象的講解方式,讓我在閱讀過程中,能夠不斷地進行自我連結和思考,而不是被動地接收資訊。而且,書中對於一些常見的犯罪類型,像是傷害罪、竊盜罪,都有深入淺出的介紹,並輔以真實的判例,讓我更清楚地認識到這些行為在法律上的界線。閱讀這本書的過程,就像是與一位經驗豐富的導師對話,他知道我可能在哪裡會遇到困惑,並且提前準備好了清晰易懂的解答。
评分對於想跨足法律領域,或是單純想了解法律常識的讀者來說,我認為《通識刑法基礎入門十六講》絕對是一本值得推薦的入門讀物。它沒有艱澀的學術術語,也沒有複雜的理論框架,而是以最貼近生活的方式,帶領讀者走進刑法的世界。書中探討的許多主題,例如正當防衛、緊急避難,都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透過作者的闡述,我才明白,原來在某些看似情急的時刻,我們所採取的行為,在法律上可能是有正當性的。這種知識的補充,不僅讓我對法律有了更實際的認識,也讓我能夠更理性地看待和分析生活中的各種事件,不再盲目地感到恐懼或不安,而是能以更具備法律視角的角度去理解。
评分我特別喜歡這本書在結構上的安排,它不像坊間許多法律書籍那樣,一味地堆砌法條和判例,而是有系統地將刑法的核心概念,濃縮在十六個單元裡。從最基本的「刑法的任務」開始,到「犯罪的構成要件」、「阻卻違法事由」,再到「責任能力」等,每一個單元都像是一塊拼圖,循序漸進地引導我認識整個刑法的樣貌。特別是關於「責任能力」的章節,作者用非常細膩的筆觸,探討了心智狀態、年齡等因素對行為人責任的影響,這讓我對法律的公平與人道有了更深的體會。我常常覺得,學習法律不能只是死記硬背,更重要的是理解其背後的邏輯與精神,而這本書恰恰做到了這一點,讓我能在理解法的精神的前提下,去認識和記憶具體的法條。
评分老實說,我原本以為這本書會是那種「一本正經」的學術著作,看了之後才發現,作者在文字的運用上其實非常活潑有趣。他會用一些比喻、類比,甚至是一些帶點戲謔的口吻,來解釋一些比較枯燥的法律概念,讓我在閱讀過程中時常會心一笑。例如,在解釋「因果關係」時,他舉了「丟石頭砸雞」的例子,這個簡單的比喻卻能非常精確地說明行為與結果之間的聯繫。這種輕鬆的閱讀氛圍,大大降低了我對刑法的畏懼感,讓我能夠更專注地去吸收內容。我認為,對於初學者來說,能夠讓他們「願意」讀下去,並且「讀得懂」,本身就是一本好書最重要的特質之一,而這本書絕對具備這個優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