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是所有生活成为意义的酿作过程,而「寻找艺术」就是你对「艺术是什么」的一种根本检视。
艺术家从汐止到三崃,路途中意识到各地高楼大厦迅速的兴建,我们所处的城市正飞快的走向都会化,这显然距离国际又更近了一步,「完全」接轨的状态表面上叫作「符合潮流」,但背后应当潜藏着更深的忧虑──是不是代表我们在也不再拥有自己?
隐忧成为行动的理由,为了挖掘「生活中的艺术」,作者开始漫步街头,以当代艺术的角度观察生活事物所蕴涵的意义,在创作与真实之间挣扎出对城市的反思,犀利的审视古今中外、重复咀嚼着居住与文化;城市跟人、人与文化,怎么也脱离不了艺术的关照!
本书特色
1.冲撞体制成立「华山艺文特区」的艺术家,从艺术史的角度出发来解构生活中的艺术。
2.本书透过精致的设计、配合思维创造出全新的阅读方式,它不仅是生活反思读物的首选,更从编辑的角度挑战既定的思考空间。
作者简介
汤皇珍 TANG,Huang-Chen
学经历:
生于台湾台北,毕业于师大美术系、巴黎第八大学造型艺术系
1991年由法返台,每年持续发表新作,是十数年来台湾少有专事行动艺术的艺术家
1997年带头冲撞体制,争取废弃十年的台北酒厂作为跨领域艺术展演场地,促成「华山艺文特区」
1999年展开「我去旅行」系列
2006年以「我去旅行五/一张风景明信片(台湾篇)」夺得民间最大、竞争激烈的「台新艺术奖」-第四届视觉艺术类大奖(2005 Taishin Arts Award-The Visual Arts Award)
撰写:《云山.泼墨.张大千》、《三崃.写实.李梅树》
《阳光.印象.杨三郎》、《五月五龙出水》
翻译:《身体的意象 Images du Corps》以及最新着作《寻找艺术》
这本书,最终定名为──寻找艺术
割去耳朵吗?
跌到床外!
一家文具店
这不是一只烟斗
识得几个符码?
识得几个字?
戏影……
有摩天轮的地方
从一个家回到另一个家
明日生活
在麦当劳的窗前
小便池的辨证!
馆馆相连
前进美术馆
美术馆?
走得很累的那一天
人人皆是艺术家……
寻找的方式
汤皇珍推荐游记书单∕汤皇珍推荐食用旅途与美食顶级向导
艺术不在生活里吗?
在麦当劳的窗前(补记)
走得很累的那一天(补记)
关于《Dog and Pig and Art艺术+博览会》记事
〈卷一、盛夏〉
21世纪
街上不知发生什么事
〈卷二、夏末〉
最后一则提纲
后会有期
延伸阅读
读完《寻找艺术(新版)》,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这本书提供了一种非常“新鲜”的视角来认识艺术。作者并没有选择那种枯燥的艺术史梳理,而是从一个更具象、更生活化的角度出发,引导读者去发现身边的艺术。 我特别喜欢书中对“无用之用”的探讨。作者通过举例一些看似“无用”但却充满美感的艺术品,让我意识到,艺术并不一定需要有实际的功能,它的价值更多地体现在对人类情感的触动和对精神世界的丰富。比如,书中对一些抽象画的解读,让我从一种全新的角度去理解色彩和线条的组合所能带来的冲击力。 而且,作者的文字非常有感染力,他善于用一些非常形象的比喻来解释复杂的艺术理论。比如说,他将画家的创作过程比作一位厨师在精心烹调一道菜肴,每一种色彩、每一笔线条都是食材,最终调和出独一无二的风味。这种接地气的表达方式,让我在阅读过程中感到轻松愉快,并且能够快速理解作者的意图。 书中还穿插了许多关于艺术家个人经历的故事,这些故事让艺术家的形象变得更加丰满和真实。我看到了他们对艺术的执着,对完美的追求,以及他们内心的挣扎和喜悦。这些故事让我觉得,艺术不仅仅是作品,更是艺术家生命的一部分。 总体来说,《寻找艺术(新版)》是一本能够引发思考、激发灵感的书。它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与艺术的关系,也让我对生活中的美有了更敏锐的感知。我强烈推荐给任何对艺术感兴趣,但又不知道如何入门的朋友。
评分拿到《寻找艺术(新版)》这本书,我最先注意到的是它的装帧设计,非常简洁大气,给人一种沉静的阅读氛围。然而,真正让我爱不释手的是书中文字所蕴含的力量。作者的写作方式非常独特,他不是在“教”艺术,而是在“分享”他对艺术的理解和体验。 书中大量的篇幅都用来讲述艺术家们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以及他们如何克服这些困难,最终完成杰出作品的故事。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有一章详细描述了一位雕塑家如何从一块粗糙的石头中“寻找”出人物的轮廓,以及在这个过程中,他所经历的反复打磨和雕琢。这种对细节的关注,让我看到了艺术创作的艰辛与不易。 而且,作者的文字中充满了对美的热爱和对人性的洞察。他不仅仅是在描绘艺术品本身,更是在挖掘艺术品背后所蕴含的情感和故事。比如,在谈到摄影艺术时,作者并没有过多地关注镜头的光圈和快门,而是着重描写了摄影师如何用镜头捕捉人物最真实的情感瞬间,以及这些瞬间是如何触动人心的。 这本书的结构也非常巧妙,并没有严格按照时间顺序或者流派分类来展开。作者更像是把读者带入一个巨大的“艺术博物馆”,然后引导我们在不同的展厅里随意漫步,去发现那些真正能引起我们共鸣的作品。这种自由探索的方式,让阅读过程充满了惊喜和乐趣。 总的来说,《寻找艺术(新版)》这本书是一次非常愉快的阅读体验。它让我看到了艺术的多元化和可能性,也让我对生活中的美有了更深的感悟。我不再认为艺术是遥不可及的,而是可以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我们理解世界、表达情感的重要途径。
评分拿到这本《寻找艺术(新版)》后,我一直把它放在床头,每天睡前都会翻几页。不得不说,这本书的文字功底非常扎实,而且充满了作者对艺术的独特理解。他没有选择那种罗列式、信息爆炸式的写作方式,而是非常注重叙事的连贯性和情感的递进。读起来就像在听一位经验丰富的旅行者,娓娓道来他在世界各地收集到的关于艺术的奇闻异事。 其中,让我感到特别震撼的是,作者在描述一些经典艺术作品时,并没有停留在表面化的赞美,而是深入剖析了作品背后的创作动机、时代背景以及艺术家内心世界的挣扎。比如,有一段关于印象派绘画的描述,作者不是简单地说他们如何捕捉光影,而是描绘了艺术家们在户外创作时的艰辛,以及他们如何与当时的保守评论界抗争,这种细节的描绘,让那些画作在我心中变得更加立体和鲜活。 而且,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多样,时而如诗歌般优美,时而又如散文般亲切。作者在运用比喻和象征方面也做得相当出色,将一些比较抽象的艺术概念,例如“空间感”或者“节奏感”,描绘得栩栩如生。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音乐与绘画之间联系的探讨,作者通过对旋律和色彩的类比,让我对这两种看似不同的艺术形式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更重要的是,《寻找艺术(新版)》这本书并没有给人一种“说教”的感觉,反而充满了探索的乐趣。作者似乎总是在抛出一个问题,然后引导读者一起去思考,去发现答案。他鼓励读者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心灵去感受,而不是被动接受既定的观点。这种互动式的阅读体验,让我觉得自己不再是一个旁观者,而是参与到了这场关于艺术的对话之中。 总的来说,这是一本非常有深度、有温度的书。它不仅丰富了我的艺术知识,更重要的是,它教会了我如何去“看”艺术,如何去“听”艺术,以及如何去“感受”艺术。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世界的看法都变得不一样了,那些曾经被我忽略的细节,现在都充满了艺术的魅力。
评分刚拿到这本《寻找艺术(新版)》的时候,我其实并没有抱太大的期待。市面上的艺术普及读物实在太多了,很多都流于表面,或者过于学术,难以消化。但翻开第一页,我就被它独特的视角吸引住了。作者并没有急于介绍某位大师的作品,或者罗列某个艺术流派的特点,而是从一个非常日常的切入点开始,比如街头的涂鸦,或者公园里的雕塑,甚至是一杯咖啡的摆盘。我当时就在想,原来艺术真的无处不在,只是我们常常因为忽略了对细节的关注,而错过了它。 接着读下去,我发现作者的文字非常有力量,而且充满了一种“发现”的喜悦。他不是在“教”你艺术,而是在邀请你一起去“寻找”艺术。每到一个新的章节,都像是在展开一张新的地图,带领读者去探索一个未知的领域。比如,有一段讲到光影在绘画中的运用,作者不是枯燥地讲解透视原理,而是描绘了清晨透过窗户洒进画室的那一束阳光,以及它如何在画布上留下斑驳的痕迹。读到这里,我仿佛也置身于那个充满艺术气息的空间,感受着光影的律动。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很多地方都用了非常生动的比喻,将抽象的艺术概念变得具体而易懂。比如说,在谈论到色彩的情感表达时,作者没有简单地说红色代表热情,蓝色代表忧郁,而是通过描绘一个艺术家如何在画布上“调和”出一种介于愤怒和希望之间的复杂情绪,让我对色彩有了全新的认识。这种“讲故事”的方式,让我在阅读过程中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仿佛在听一位老朋友分享他眼中的世界。 这本书最打动我的地方,在于它打破了我对艺术的刻板印象。我一直以为艺术离我很遥远,是专业人士才能触及的领域。但《寻找艺术(新版)》告诉我,艺术其实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是我们表达情感、理解世界的一种方式。比如,书中有一段关于建筑设计的讨论,作者从一个普通人在城市中行走的角度出发,去感受建筑的空间感和尺度感,这让我意识到,即使不懂设计理论,我们也能从周围的环境中获得美的体验。 总而言之,这本《寻找艺术(新版)》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艺术世界的大门。我不再觉得艺术是高高在上的,而是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充满了人的情感。我开始留意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试着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和感受。这本书的价值,不仅在于它传授了多少艺术知识,更在于它激发了我内在的“艺术感知力”,让我重新认识了自己和这个世界。
评分拿到《寻找艺术(新版)》的时候,我正处于一个对生活感到有些迷茫的时期,总觉得好像缺了点什么。这本书的出现,恰恰填补了我内心的空白。作者的文字非常细腻,他能够捕捉到生活中那些稍纵即逝的美好瞬间,并将它们升华为艺术。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有一段关于“日常之美”的章节。作者描绘了清晨阳光穿过窗帘洒在地板上的光斑,一杯咖啡在咖啡馆里的摆放,以及孩童们在公园里奔跑的身影。他用充满诗意的语言,将这些普通的场景描绘得充满艺术感,让我顿时觉得,原来生活本身就是一场盛大的艺术展。 而且,作者并没有回避艺术中的一些争议性话题,而是以一种开放和尊重的态度去探讨。他鼓励读者形成自己的独立判断,而不是人云亦云。这种批判性思维的引导,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普及艺术知识,更是在培养一种独立思考的能力。 书中还穿插了许多作者的个人体验和感悟,这些真挚的情感流露,让整本书读起来非常有人情味。我仿佛能够感受到作者在创作时的思考和情感波动,也因此更加理解了他所介绍的艺术作品。 总而言之,《寻找艺术(新版)》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关于艺术的书,更是一本关于如何去生活、如何去感受的书。它教会了我用一颗敏感的心去发现生活中的美,用一颗开放的心去接纳艺术的多样性。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变得更加热爱生活,也更加懂得欣赏生活中的点滴美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