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寻栎记

台湾寻栎记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台湾
  • 栎树
  • 植物学
  • 自然观察
  • 生态
  • 旅行
  • 台湾原生植物
  • 植物图鉴
  • 田野调查
  • 生物多样性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一本结合人文及旅行的生态创作,值得您细细品读!

  《台湾寻栎记》宛若台湾壳斗科植物的寻宝地图,透过壳斗科植物的专业知识,以轻快简约的文字,幻化出我们熟悉的自然生活之美。近年来生态旅游与乡村旅游活动盛行,週休假日进行自然生态观察,俨然成为最显热的行程。透过周遭熟悉的物种,学习各种坚果栎实的生态环境,是引领自然爱好者入门的关键。

  在《台湾寻栎记》中,潘樵老师生花妙笔,精彩生动的描绘他「寻栎」 生活故事之外,更提供了台湾壳斗科植物群实的地理分布与生态环境介绍,使读者悠游其中进而体会多采多姿的坚果栎实世界。

作者简介

潘樵

  ●潘樵本名潘祈贤,目前服务于国立暨南国际大学,文学、艺术、旅行与生态观察是生活中最主要的兴趣。

  ●曾出版〈埔里祈安清醮一百年〉〈乡情书写〉〈山城埔里步道〉〈感动来自土地〉〈乡下老师闲贤没事〉〈水沙连红茶〉(蛙现台湾)等近五十本书,曾任埔里镇立图书馆第一届驻馆文学家及南投县文化局文艺创作班指导老师。

  ●曾举办〈庙寺埔里〉〈世间有情〉〈文史与水墨的对话〉〈亲近台湾〉及〈寻找清凉〉等十几场艺术个展,并出版水墨画册〈美丽与乡愁〉一书。

  ●个人的网页
  潘樵的文艺旅行 art.pulinet.com.tw/panchiau/index.asp?struID=0&cid=8
  潘樵的部落格 tw.myblog.yahoo.com/pan369pan369/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004  推荐序(一)彭国栋老师
006  推荐序(二)林士彦老师
008  自序-与生态的惊喜邂逅
011  开卷文-是壳斗不是蝌蚪

015  龙须谷的三斗石栎
021  南投石栎在埔里
026  崖壁刻字,青刚栎
032  茶王,乌来柯
038  吊桥边的油叶石栎
043  台湾苦槠在暨大
048  种瓜路旁有赤校
054  惠荪林场日本栗
060  子弹石栎在大坑
066  新竹新丰寻栎记
072  埔里图书馆旁有板栗
077  石墩坑的火烧柯
084  日月潭边短尾柯
089  大雪山的森氏栎
095  遇见杏叶石栎
100  山路旁的麻栎
105  杉林溪的大叶石栎
111  崖边的菱果石栎
116  雨中寻柯,奋起湖
121  从姥芽栎到美国栎
126  槲树在新社
131  力行产业道路有鬼栎
136  翠峰湖边山毛榉
142  莲华池的卷斗栎
147  锯叶长尾栲与菱形奴草
152  土匪山有后大埔石栎
157  白背栎在皇帝殿
163  德芙兰步道青栲栎
169  八仙山,圆果青刚栎
175  关于栓皮栎
182  鸟踏坑寻苦槠
187  蚂蝗,雨林,柳叶柯
193  波缘叶栎在归田
198  哭泣湖畔星刺栲
203  199县道寻栎树
208  三斗石栎另两章
213  迷雾梅峰,狭叶栎
218  鲁壁林道毽子栎
224  关原高山栎
229  太鲁阁,寻栎
234  石龟,神木,赤科山
239  利嘉林道长尾栲
245  大武石栎在山猪窟
250  冬访姑子崙吊桥
256  帽子山灰背栎
261  凉山瀑布印度栲
266  司马库斯寻栎记
272  李栋山锥果栎
277  探访出风鼻
283  棚集山桂林栲

〈附录〉
288  寻访壳斗科
292  壳斗科的纪念树
297  壳斗科,好处多多
301  渴望一座栎树园
305  壳斗科与旧地名
311  本书参考资料

图书序言

推荐序

潘樵能,你也能

  大家印象中的潘樵是狂热的艺文创作及文史工作者。

  2010年他的「迷途」之作《蛙现台湾》,让很多朋友惊奇不已,也「意外」地获颁行政院新闻局的金鼎奖。在《蛙现台湾》新书发表会中,他才发愿要探访及撰写的壳斗科专书,一晃眼间已要问世了,承他嘱咐催我写序,心想我何德何能,又何其无辜,要连写两篇序。思考再三,想起了潘樵那句老话:「人如果只能在自己有把握的范围里做事,那么人生好像不够精采」,所以再次以分享的心情,与各位关心台湾乡土、爱护潘樵的朋又略述一些心中的想法。

  壳斗科是一群很特别的植物,主要分布于北半球的热炎、亚热带及温带地区,多为高大的乔木,在外部形态上有很特别的构造,单叶互生,偶有对生或轮生,花是单性花雌雄同株,雄花穗状或头状,雄蕊3~112枚或更多,雌花单生或3~4朵聚生,柱头3~10裂。坚果为卵形、椭圆形或扁球形,总苞片常变硬成为斗状突的壳,包覆坚果果实的全部或一部分,在壳斗外常有鳞片状突或刺。全球的壳斗科植物有10属约900种,台湾原生的有6属,约50个分类群,他们的分类研究从日治时代到今天,已将近有100年,但在属及种的认定上仍有许多争论的问题。吕福原等老师在2006年撰写的「台湾树木图志」中,列出了苦槠属10种、青刚栎属13种、山毛榉属1种、苦扁桃叶石栎属2种、石栎属12种、麻栎属7种,共45种,要辨识及找齐它们,需费一番功夫。

  壳斗科植物在台湾中低海拔的森林中,与樟科、桑科等共同组成天然阔叶林的主要树种,在生物多样性维护、国土保安上具有无比重要的功能,木材优良,可供建筑、制造家俱、农具,果实则是森林中鸟类、囓齿类及台湾黑熊等野生动物的食物。其中青刚栎、锥果栎、赤皮、卷斗栎、狭叶栎、短尾叶石栎、卡氏槠等,更是台湾宝贵的蝴蝶资源中的黄斑蛱蝶、台湾绿蛱蝶、甲仙绿蛱蝶、窄带翠蛱蝶、朝仓小灰蝶、紫小灰蝶、紫燕蝶、红小灰蝶、台湾绿小灰蝶、江崎绿小灰蝶、姬白小灰蝶、白小灰蝶、清金绿小灰蝶、伏氏绿小灰蝶、台湾单带小灰蝶、细带绿小灰蝶、蓬莱绿小灰蝶、白底清小灰蝶、宽边琉璃小灰蝶、达邦琉璃小灰蝶、雾社绿小灰蝶、阿里山长尾小灰蝶、玉山长尾小灰蝶、翅底三线小灰蝶等24种蝴蝶的食草,在台湾蝴蝶资源的保育上扮演着非常关键的角色。

  能写、勤写、不断的写是潘樵的特色。2010年11月在《蛙现台湾》的推荐序文中,我就提到,会写自然生态有关的书,是他将近50年血液中乡土基因的爆发,不得不然,我也太胆预测不久的将来,一定还有余震连连。果不出所料,《台湾寻栎记》在不到一年半的时间里,已呈现在各位眼前。潘樵老师从寻蛙、写蛙,到探访壳斗科植物、写《台湾寻栎记》,这样的心路历程及酸甜苦辣,其实给我们每一个人很多的启示,台湾这块土地随处都是宝,不管你的背景及学校专长训练是什么,只要细心观察,有心投入,深度学习,每个人都可以是杰出的生态观察家、乡土自然史的忠实记录人、宝贵自然资源的代言人,甚至生物多样性保育的捍卫者。潘樵能,你也能。

文∕彭国栋老师(前农委会特生中心研究员兼副主任,现任暨南大学及亚大兼任教师)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