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歲時就因組黨被公安部傳訊
★一本書使得王丹從「共青團派」變成瞭反對派
★首次完整披露北大「民主沙龍」的組織過程
★第一次公布作為主要組織者之一的「六四」迴憶
★王丹第二段獄中迴憶錄
★從北大到哈佛,暢談美國政治流亡生活的全景式記錄
★剖析自己與颱灣的關係,及個人政治主張
在過去四十多年的人生曆程中,我經曆過中國七○年代末的巨大轉摺、八○年代理想主義的高昂;我參與過八九民運這樣驚天地、泣鬼神的壯舉,我也在二十幾歲就承受瞭黑牢的煎熬;我見識過人生的險惡,我也體會過生活的溫暖;我在中國成長,在美國完成學業,在颱灣工作;我是政治反對派,我也是一個文學愛好者和創作者,我更是一個感情豐富的人。我將要講述的這所有經曆,都見證瞭一個人,一個時代,一個國傢。--王丹
本書為六四民運領袖王丹的第一本個人完整迴憶錄。由王丹親自執筆,藉由迴顧他從小到大的日記,爬梳他人生中的每一個轉摺。本書開頭即從王丹的童年成長經驗談起,以及中學時加入共青團,享受中國八○年代改革開放時期的美好時光;而他在高中時因為受到一本書的影響,使得他對共産黨忠貞的信仰産生強烈質疑,以至於之後思想轉嚮,成為北大校園中民主思潮的宣傳者,後來更成為八九學運的帶頭者之一,他的人生也因此有瞭巨大的變化。
王丹在本書中除瞭批露自身成長與心路曆程外,也試圖以呈現其個人記憶全像來完成其身為「六四」重要成員所應負的曆史責任──還原他個人所知所為的部分曆史麵貌;他並以此審視角度來書寫「六四」及因「六四」入獄獲釋後,他為瞭民主運動再度入獄,及之後流亡美國十年的完整曆程。透過本書,王丹想傳達的就是他這樣一個人,在一個國傢中,所見證經曆的一個時代。
作者簡介
王丹
一九六九年生於北京,祖籍山東鄄城,一九八七年考入北京大學國際政治係,一九八八年鞦天轉入曆史係。在校期間曾編輯多種刊物,且積極從事校園民主運動。一九八九年參與組織八九民運,為絕食發起人之一;「六四」後名列當局通緝二十一名學生領袖名單第一名,鏇即被捕,並以「反革命宣傳煽動罪」被判四年徒刑。
獲釋後繼續從事政治反對運動,籌集「互助捐款」資助政治犯傢屬,並發起公民上書運動。一九九五年再次被捕,以「陰謀顛覆政府罪」被判刑十一年;一九九八年四月在國際輿論壓力下提前被釋,流放到美國。曾三次被諾貝爾和平奬提名,並獲美國民主基金會人權奬等奬項。
之後進入哈佛大學深造,取得哈佛大學東亞係碩士、哈佛大學曆史係博士。曾任颱灣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中國研究中心等研究機構訪問學者,並於颱灣多所大學講學。
現任華人民主書院董事會主席、颱灣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客座助理教授,並成立「兩岸民主與文化交流辦公室」,發行《公共知識分子》雜誌。著作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史十五講》、《王丹獄中迴憶錄》等二十餘種。
生正逢時,任重道遠◎鬍平
他仍然是那個八○年代青年◎張鐵誌
自序:一個人,一個時代,一個國傢
第一章 在黃金年代裏成長
一、第一次演講和第一張大字報
二、最早的廣場記憶:「四五」運動
三、溫馨的童年記憶
四、十二歲就因為組黨而被公安部審訊
第二章 閱讀、課外活動、開始思考
一、閱讀生涯的開始
二、作為時代現象的體育熱
三、最早的維權行動
四、高中母校:四十一中
五、我的「團派」背景
六、一本書改變瞭我的一生
七、高中生活的尾聲
第三章 北大:我的精神聖土
一、初進北大
二、安置靈魂的精神傢園
三、山雨欲來風滿樓
四、從柴慶豐事件到草地沙龍
五、學潮前夕
第四章 八九民運與六四事件
一、悼鬍
二、罷課
三、對話
四、絕食
五、戒嚴與反戒嚴
六、六四屠殺:中國曆史上最黑暗的一天
七、我的反思與迴顧
第五章 第二次坐牢
一、重獲自由
二、發起公民上書運動
三、第二次被捕
四、在錦州監獄
五、流放美國
第六章 哈佛十年與政治流亡生活
一、初到美國
二、投入海外民運
三、重溫校園生活
四、與諾貝爾和平奬擦肩而過
五、「六四」二十週年紀念
六、我畢業瞭
第七章 我的颱灣緣
一、初到颱灣
二、颱灣:我的第二故鄉
三、所謂「二王專案」
四、關於「國務機要費案」
五、在颱灣開始教師生涯
六、推動兩岸交流
七、我心中的颱灣
附錄∕我的政治主張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