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移动互联网兴起及晶片、储存等技术的发展,PC已不再是电脑的唯一承载主体。而泛PC时代的到来,萤幕及外观尺寸的不同,进一步丰富了原有电脑形态,通讯、计算、储存等功能作为新的共同特征被扩展开来,一时间智慧型手机∕互联网手机∕云电视∕Ultrabook∕平板电脑等不断衍生出现。
不断兴起的智慧终端新品正改变着原有的手机∕电视∕电脑等终端产品格局,打乱了原有的产品界限和公司性质。Apple从PC领域跨界进入智慧型手机领域,原有手机大厂Nokia已日趋衰败;Amazon从电子商务领域跨界进入电子书、平板电脑硬体领域,原有PC大厂HP却已出现硬体危机,遭遇PC份额下降、平板电脑开发不顺。如今终端产业正发生急速的变化,不仅手机厂商、PC厂商、家电厂商等硬体厂商在积极寻求突破,力图巩固、扩展原有萤幕尺寸的上下限边界,互联网厂商也在跃跃欲试尝鲜硬体领域,极力为软体、内容寻求更多载体支撑。
快速变化且不断增加的智慧终端,不仅冲击了现有的终端体系,影响了产业链的原有生态,同时还进一步扩展了未来大资料时代的遐想空间,而在全球化浪潮及中国大陆新兴产业政策的推动下,多方势力的博弈将使得大陆终端市场迎来特有的新一轮剧烈变革。
第一章 中国大陆手机产业迎来「全新拐点」
一.「三军」未动「基站」先行
二.「三军」规划性发展目标「偏低」
三.大陆「3G手机」市场延续「低ARPU」之路
四.大陆「智慧型手机」市场「蜂拥而至」
五.大陆厂商「手机云端」圈地升级
六.大陆手机管道「直销」与「电子商务」兴起
第二章 「十二五」大陆彩电产业重生-Smart TV挑大樑
一.大陆彩电产业「十一五」
二.Smart TV使厂商蠢蠢欲动
三.Smart TV未来发展展望
第三章 大陆数位机上盒的发展动态分析
一.大陆数位机上盒的发展
二.大陆数位机上盒厂商发展动态
三.大陆数位机上盒市场规模
四.大陆数位机上盒主要厂商市场佔比
第四章 语音云时代来临,两岸PC产业的机遇与挑战
一.语音云的发展分析
二.PC产业受冲击影响分析三.两岸机遇与挑战分析
四.TRI观点
第五章 大陆资料中心建设热潮,助力伺服器需求起飞
一.大陆资料中心建设及分布分析
二.云管端支撑下,大资料流程量时代或将真正来临
三.两岸伺服器及相关厂商机遇分析
四.TRI观点
图目录
图1.1 2011年底大陆三大运营商基站数量对比
图1.2 2006~2015年大陆手机用户规模分析
图1.3 大陆手机市场制式分化
图1.4 大陆智慧型手机市场竞争格局
图1.5 互联网厂商的智慧型手机布局
图1.6 年轻互联网用户购机管道选择分析
图2.1 「十二五」期间视像行业重点发展领域
图2.2 2011~2015年大陆LCD TV分产品市场销售量预估
图2.3 品牌厂商积极佈建Smart TV产品-TCL
图2.4 客户体验是Smart TV的瓶颈
图2.5 厂商将致力于组建智慧产业链
图2.6 2011~2015年大陆Smart TV市场容量分析
图3.1 大陆数位机上盒的种类及2011年市场分布
图3.2 大陆数位机上盒产业价值链
图3.3 大陆有线数位机上盒(SD及HD)主要大厂出货区域
图3.4 大陆数位机上盒晶片市场
图3.5 大陆数位机上盒条件接收系统(CA)市场
图3.6 2006~2015年大陆数位机上盒市场销售量预估
图3.7 2008~2014年大陆数位机上盒出货量(内销+外销)预估
图3.8 2011年大陆数位有线机上盒厂商市场佔有率
图3.9 2011年大陆数位卫星机上盒三期招标厂商销售量
图3.10 2011年大陆数位卫星机上盒三期招标厂商市场佔比
图3.11 2011年大陆地面数位机上盒厂商市场佔有率
图4.1 语音智慧发展及当前主要应用
图4.2 语音云架构及服务层次
图4.3 语音云应用可广泛嵌入于PC相关设备领域
图4.4 语音云将给PC产业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
图4.5 语音云市场两岸比较分析
图4.6 两岸优势互补,语音商机有待挖掘
图4.7 语音云将促进PC资讯传输转译走向多元化
图5.1 未来5年大陆主要智慧型终端市场成长预测
图5.2 未来5年大陆固定宽频市场成长预测
图5.3 丰富的云端(应用)服务将驱动资料流程量成长
图5.4 资料中心建设涉及伺服器及其相关配套
图5.5 伺服器相关产业链有望受益环节
图5.6 大陆资料中心部分近期规划及在建投资专案
图5.7 大陆云端基础设施发展驱动模式
图5.8 有望受益伺服器产业链两岸相关厂商
表目录
表2.1 2006~2010年大陆彩电市场分产品销售量
表3.1 2011年各地运营商IP STB使用统计
这次阅读《深入透析中国大陆终端发展趋势》这本书,我的主要目标是想获得一些能够指导我未来进货策略的洞见。在台湾,我们经常会接到一些来自大陆的供应商或品牌代表,他们带来的产品和市场信息,有时会让我觉得有点“跟不上节奏”。所以我非常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关于“渠道”和“营销”的最新趋势。例如,在中国大陆,除了线上的电商平台,线下的实体店,特别是那些能够提供沉浸式体验的旗舰店,它们的作用和重要性是否依然存在?消费者购买高端终端产品时,还会去实体店体验吗?另外,我一直很好奇,像“直播带货”这种形式,对于终端产品的销售到底有多大的影响力?它是否会成为未来主要的销售渠道之一?以及,对于一些新兴的终端品类,是如何通过内容营销或者社区运营来吸引消费者的?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具体的策略和方法论,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大陆市场的“玩法”,从而在我的事业上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评分这本《深入透析中国大陆终端发展趋势》的书名,老实说,一开始就让我有点既期待又略带疑虑。我本身是在台湾经营一家科技零售店的,对中国大陆市场的动态一直以来都相当关注,毕竟那边的消费潜力巨大,技术迭代速度更是惊人。过去几年,我尝试过阅读一些关于大陆市场分析的书籍,但很多要么过于宏观,缺乏实操性,要么就是信息滞后,跟不上实际情况。所以,当看到这本《深入透析》时,我最希望它能提供的是一种“干货满满”,能够真正帮助我理解当前大陆终端市场到底在发生什么,未来的方向又在哪里。比如,我一直好奇,在中国大陆,智能手机市场是否真的已经饱和?“折叠屏”和“高端化”这两个词的背后,究竟是消费者真正需求的变化,还是厂商营销的过度渲染?另外,除了手机,像智能穿戴设备、智能家居这些新兴的终端品类,在中国大陆的渗透率和发展潜力到底有多大?消费者在选择这些产品时,是更看重品牌、功能、还是性价比?这本书如果能深入剖析这些问题,提供一些数据支持和案例分析,那对我来说就非常有价值了。我希望它能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市场顾问,能在我迷茫的时候,给我指明方向,或者至少提供一些值得思考的视角。
评分坦白说,我对大陆市场的看法,多少受到一些媒体报道的影响,总是觉得那是一个变化极快、充满不确定性的地方。这本《深入透析中国大陆终端发展趋势》,恰恰给了我一个机会,去试图拨开迷雾,看到更清晰的图景。我特别希望能从书中了解到,中国大陆在“5G”技术普及之后,对终端设备,特别是手机,带来了哪些实质性的改变?是不是真的有很多人因为5G而升级了设备?又或者,5G更多的是一种概念,实际的用户体验提升并不明显?另外,我在台湾这边也注意到,一些大陆的手机品牌,在海外市场也开始崭露头角,他们的产品策略和营销方式,与在中国大陆本土市场有什么异同?这种“走出去”的战略,又会对整个终端市场的格局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案例研究,通过分析具体的品牌和产品,来印证作者的观点。例如,某个品牌是如何抓住市场缝隙,通过差异化竞争脱颖而出的?某个产品又是如何通过精准的市场定位,迅速占领消费者心智的?这些细节,往往比宏观的论调更能触及本质。
评分翻开这本《深入透析中国大陆终端发展趋势》,我首先感受到的是一种严谨的研究态度。当然,我还没来得及深入阅读每一个章节,但从目录和开头的引言来看,作者似乎没有流于表面地喊口号,而是试图从更深层次的逻辑去解读。我尤其关注的是关于“技术创新”和“用户需求”这两个层面的关联性分析。在台湾,我们能看到很多国外品牌在中国大陆市场的高歌猛进,但同时也有不少本土品牌异军突起,并且在某些细分领域做得风生水起。这背后的驱动力是什么?是技术上的突破,还是对本土消费者需求的精准把握?这本书能否帮助我理清这种“供需”之间的动态平衡?比如,我最近在观察一些大陆的电商平台,发现一些之前名不见经传的品牌,通过技术上的微创新,或者在用户体验上的一些独特设计,迅速赢得了市场的份额。这让我开始思考,未来的竞争,究竟是比拼硬实力,还是软实力?这本书如果能提供一些关于“用户画像”的细致描绘,以及不同消费群体对终端产品的功能偏好和消费习惯的演变,那将是非常宝贵的参考。
评分我对《深入透析中国大陆终端发展趋势》这本书,有着非常具体的好奇心。我作为一名在台北经营数位产品配件多年的店主,深切体会到市场变化带来的挑战与机遇。我尤其想了解的是,在中国大陆,消费者对于“新概念”产品,比如AR/VR眼镜、智能手表、甚至是车载智能设备,他们的接受程度和付费意愿到底有多高?我们这边市场,这类产品虽然有,但普及度不算高,很多人认为价格昂贵或者使用场景不明确。我希望能从这本书中看到,大陆消费者是如何被引导,或者他们自身又是如何去探索这些新形态终端的。另外,关于“生态系统”的构建,在中国大陆似乎是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手机厂商不仅仅卖手机,还在构建自己的智能硬件和软件服务链。这种“全景式”的服务,是否真的能够有效地留住消费者?它对整个终端市场的竞争格局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我期待书中能有关于这方面的深度分析,比如,哪些品牌的生态系统构建做得比较成功,又是如何实现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