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颂歌

圣诞颂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原文作者: Charles Dickens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狄更斯的小说,对于维多莉亚时期的日常生活有丰富的描述。狄更斯因为家庭遭遇经济上的困难,迫于无奈,年纪轻轻便到泰晤士河畔的一家鞋油工厂做工。他笔下的伦敦正是当代伦敦极为鲜活的写照。狄更斯先后当过公证人的书记与记者,后来才在杂志上发表文章。他于1836年与凯瑟琳.贺加斯完婚,随后孩子又一个接着一个出生,致使他的经济状况极不稳定。因此,史古屈所操烦的大小事,其实也正是作者本身的烦恼。

  狄更斯写《圣诞颂歌》是为了能很快地赚笔钱,而这本书也只花了他几个礼拜的时间。这个故事能流传至今,便是因为作者将最现实的写实主义与一种虚幻怪诞的气氛,成功地结合在一起。

本书特色

  ★文豪狄更斯首次出版即获好评之佳作。

  ★被译为多种语言,并被改编为电视剧、电影、舞台剧,与3D动画《圣诞夜怪谭》、《芭比之圣诞欢歌》之原着。

作者简介

狄更斯(Charles Dickens)

  1812年-1870年着名的英国文豪,笔下呈现维多利亚时期的伦敦生活写照。

  幼时生活艰难,1824年曾在泰晤士河畔的鞋油厂作学徒。之后,做过律师事务所的书记、新闻记者。1836年结婚后,狄更斯濒临破产,妻子即将分娩第五个孩子,为了能很快赚笔钱养活一大家子,狄更斯用去几个星期的时间完成《圣诞颂歌》。1843年六千册初版《圣诞颂歌》,立即销售一空,成为他最喜爱的着作之一,且流传至今。

  在1843年至1848年间(除1847年之外),狄更斯每年圣诞节发表一篇中篇小说,共计五篇《圣诞故事集》(Christmas Tales):〈圣诞颂歌〉(A Chrismas Carol)、〈古教堂钟声〉(The Chimes)、〈炉边蟋蟀〉(The Cricket on the Hearth)、〈人生的战斗〉(The Battle of Life)、〈着魔的人〉(The Haunted Man)。

  狄更斯的作品历久弥新,其创作《孤雏泪》(Oliver Twist, 1837-1839)、《块肉余生录》(David Copperfield, 1849-1850)、《双城记》(A Tale of Two Cities,1859)、《远大前程》(Great Expectations, 1860-1861),皆成为扣人心弦的旷世杰作。狄更斯曾立志成为演员,参与业余的剧团演出,1858年开始至他去世前的巡回朗诵会,其中最受欢迎的朗诵节目是「圣诞颂歌」。他一生辛勤工作,耗尽一生写作,因劳累过度而猝然离世,留下一部未完成的侦探小说《艾德温‧德鲁德之谜》(The Mystery of Edwin Drood)。

  这位英国文豪被安葬在西敏寺的诗人角,墓碑上写道:「他是贫穷、受苦与被压迫人民的同情者;他的去世令世界失去了一位伟大的英国作家。」(He was a sympathiser to the poor, the suffering, and the oppressed; and by his death, one of England's greatest writers is lost to the world.)

  狄更斯1837年至1839年间曾居住在伦敦罗素广场(Russell Square)道堤街(Doughty Street)48号的建筑物,与妻子凯瑟琳、孩子们共同度过两年多的时光。这座故居如今成为狄更斯博物馆,保存一代文豪的珍贵遗迹。

译者简介

颜湘如

  南伊利诺大学法文系毕业,曾任电影编译,现为自由译者。译作有《小气财神》、《小妇人》、《森林王子》、《局内局外》、《格雷的画像》、《环游世界八十天》、《海神疑云》、《巨魔海》、《外遇不用翻译》等。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图书序言

一 马利的灵魂

首先要说的是:马利死了。这是毫无疑问的。牧师、教堂书记、葬仪社的人与丧主,都已经在他的死亡登记簿上签名。施顾己也签了名:在交易所,只要有了施顾己的签名,就等于是有了信用保证。老马利已经像门钉一样死僵了。

别会错意了!我这么说并不代表我个人有什么证据,可以证明门钉比其他事物更死气沉沉。依我之见,我倒觉得棺木钉才是金属之中死得最透彻的一样。不过这个比喻蕴藏着老祖宗的智慧,我还是不要以亵渎的言论妄加推翻,否则这个国家就完了。所以呢各位,就容我再强调一次吧:马利已经像门钉一样死僵了。

施顾己知道他死了吗?当然知道。怎么可能不知道呢?施顾己和他早已不知合伙了多少年。施顾己是他唯一的遗嘱执行人、他唯一的遗产管理人、他唯一的遗产受让人、他唯一的余产承受人、他唯一的朋友,也是唯一为他送葬的人。不过,施顾己并未因这桩不幸而悲伤过度,出殡当天他依然秉着杰出商人的本色,办了一场花费低得不能再低的葬礼。

提起马利的葬礼,我又想起了一开始说的那句话:马利确然无疑是死了。各位必须确实了解这一点,否则我接下来要说的故事便毫无精彩奇特之处。就像我们看《哈姆雷特》之前若非百分之百确信哈姆雷特的父亲已经死了,那么他在某个吹着东风的夜里,到他自己的城墙上游荡,根本不足为奇,充其量也不过就是个中年男子在入夜之后,贸贸然出现在一个微风轻拂的地方──比方说像圣保罗墓园这类的地方──只为了吓吓他儿子那颗脆弱的心。

施顾己一直没有涂掉老马利的名字。几年过后,商号大门上头还是写着:施顾己与马利。大家都称这家商号为「施顾己与马利」。有些生意场上的新手叫施顾己为施顾己,有些则叫他马利,但无论怎么称唿他都会答应:对他来说都一样。

施顾己呀!是个推磨高手,手底下拿捏得可紧了。他又挤、又拧、又抓、又抠、又削的,十足一个贪得无厌的老浑球!他的心肠又冷又硬像块打火石,就算用钢棒也擦不出什么火花来;他也像牡蛎一样沉默、封闭而孤僻。他内在的那股子寒意不但使得他老化的五官显得更僵硬,削尖的鼻子显得更尖锐,脸颊更为皱缩,步伐更迟滞,也使得他眼珠泛血丝,薄薄的嘴唇发青,甚至还清清楚楚地从他粗嘎的声音中流洩出来。他的头顶上、眉毛上,与尖细的下巴,全都覆着一层冷冷的白霜。他所到之处也总是受他体内那股低温感染;热天里的办公室像冰封一样,到了圣诞节还是连一度也没暖上。

外界的冷热对施顾己几乎毫无影响。温热天他不觉得暖,寒凉天他也不感到冷。没有哪一阵风比他更严酷,没有哪一场降雪比他执着,也没有哪一场暴雨比他更不容情。恶劣的气候根本击不倒他。再勐烈的雨雪雹霰也都只强得过他一点,那就是雨雪经常是「慷慨地」倾盆而下,施顾己则从来办不到。

走在街上,没有人会欢欢喜喜地与他寒暄:「亲爱的施顾己,你好吗?什么时候到我家来坐坐?」没有乞丐会求他施舍个一文半钱,没有小孩会向他询问时间,而不论男女,这辈子也从来没有人向施顾己问过路。甚至就连导盲犬都似乎认得他,每当见他迎面走来,便会强拉着主人转进中庭、巷弄里,然后摇着尾巴彷彿在说:「失明的主人呀,那种邪恶的眼睛,有还不如没有!」

不过施顾己又哪在乎呢?这恰是他唯一的乐事。对施顾己而言,循着拥挤的人生道路前进,并一路警告富有恻隐之心的人别靠近,这样的心情岂不「妙哉」!

有一天──那是一年之中众多美好日子的其中一天,也就是圣诞前夕──老施顾己正坐在办公室里忙着处理帐目。那日里天寒地冻的,冷风刺骨,还起了浓雾,他听见外头巷道里有人气喘吁吁地走来走去,为了取暖还一面手拍着胸脯、脚跺着地面的石板。城里钟楼的大钟才敲过三点,但天已经挺黑的了:其实一整天的天色都不太亮,邻近办公室的窗里有烛光摇曳,倒像是在这片彷彿可以触摸得到的褐色空气中多了几处红色的污渍似的。雾从每一个缝隙和钥匙孔涌了进来,外头更是浓雾密布,尽管院子只有一丁点大小,对屋看起来还是缥缥缈缈。眼看脏兮兮的云雾降下来遮住一切事物,难免让人怀疑造物者是否就在附近酿造着大雾。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