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1-04
人生苦短,当思人为财死有何逻辑可言?悲剧是无解的吗?往日情怀可以重建吗?
社会失衡,当问牺牲谁比较好?谁该承担歧视的重担?公平正义的刻度?
政治纷扰,当知如果多数人都是输家时怎么办?国家需要多久才能成熟?
80篇文章,80件大小事,在经济学家眼里蕴涵无限经济玄机。
华文世界着名经济学者熊秉元,他的两篇散文被收录在台湾高中课文,
借着各种极尽巧思的经济学比拟,他将带你深刻体认生命与社会意义。
四分之一个世纪前,我开始成为专业的经济学者;课堂之外,其他场合不知碰过多少男女老少,一旦知道我的身分,绝大部分是报以复杂的眼神:带点客气、调侃和同情!一般人忍受经济学者,但是希望保持距离。重要的原因,是经济学家似乎有一种通病:他们太喜欢自己的学科,所以有点唯经济学论──一切套用经济分析,几乎令人气结。
例子之一:坐计程车到了目的地,正在掏钱时,计时器跳了一下,司机要多收五块钱,双方理论时,司机指手划脚,车子往前移动几公分,距离的码表又跳了一下,变成要多收十元!虽然只有区区十块钱,可是有许多人会肝火上升,和司机理论半天,粗言粗语。然而,生活里有多少场合,一掷千金而不皱眉吝色;区区十块钱,买个馒头都不够,由钱的角度着眼,有什么好计较的呢!
因此,经济学强调成本效益,显然说不过去──为了小小的十块钱,何必义愤填膺和大动肝火?对于这种合情合理的质疑,经济学者当然应该有所因应。而且,除了自圆其说之外,最好还有些智识上的兴味。
这本书的内容,是由八十篇短文所集成;短文分成四部分,可以用不同的符号来标示:春夏秋冬,是一种方式;起承转合,是另外一种;还有,生老病死,也是一种可能。
无论是哪一种符号,其实都隐含两个层次上的意义:一个层次,是关于表面的社会现象;另一个较高的层次,是如何来解读和分析这些社会现象。因此,读者在看这些短文时,不妨提醒自己:对于这些故事(社会现象),作者是如何分析和思索的?对于这些材料,自己又是如何分析和思索的?除了直觉上的价值判断之外,最好有意识的问一下「为什么」?
作者简介
熊秉元
台大经济系毕业,美国布朗大学经济学博士。现为台大经济系暨研究所教授、逢甲大学讲座教授、中国科技大学管理学院讲座教授;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公共管理学院、经济学院)永谦讲座教授。
上课採取苏格拉底问答式教学,启发思维,深获好评;并受邀到新加坡国立大学、香港城市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山东大学、浙江大学等学府,担任课程讲座。
熊秉元不仅是知名经济学者,也是文采斐然的散文家,在华文经济散文界,与着名的经济学者张五常并称「巨侠」及「顶侠」;文化评论家南方朔誉其作品为「熊氏散文」。
曾出版《寻找心中那把尺》、《熊秉元漫步法律》、《熊秉元漫步经济》、《灯塔的故事》、《大家都站着》、《走进经济学》、《熊秉元法律经济学开讲》等书。其中:第一本散文集《寻找心中那把尺》,获选1993年金鼎奖推荐着作;《熊秉元漫步法律》获2003年金鼎奖社会科学类最佳着作;2006年起在《印刻生活杂志》连载的「经济学的故事」,也入围金鼎奖最佳专栏写作。
2005年,大陆经济类报刊编辑评选熊秉元为,两岸三地知名度最高经济学者之一。
经济学了没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经济学了没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