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諸子最瑰麗的寓言奇葩
莊子,是人類史上最具精微智慧、洞察力且獨立的人。《莊子》一書,也是著作史上一本最具獨特性、啓發性及詭辯性的書。從一開始,它的思想本質就決定瞭它的廣袤與多解性,就像是一個萬花筒,每一個時代都能有它新的詮釋,適用於每一個時代,從每一個角度都可以看齣其中的繽紛與瑰麗,帶給我們豐沛的信心與最深邃的心靈感悟。
本書除瞭介紹《莊子》原文中的經典寓言故事外,還列舉瞭古今中外很多富有藉鑒意義的小故事或人生實例,以當今社會的角度解讀莊子,幾乎涵蓋瞭職場、行銷、教育、友情、愛情、婚姻、生命的價值和意義等方麵,具有很強的趣味性和可讀性。讓您能在輕鬆中獲得智慧,愉悅中體味哲理!
作者簡介
原作/莊子
莊子,名周,字子休(一說子沐),是我國先秦時期偉大的思想傢、哲學傢和文學傢。戰國時期宋國濛(今安徽濛城縣,也有說是河南省商丘市東北民權縣)人,是道傢學說的主要創始人之一。其代錶作《莊子》文采斐然,想像力豐富,具有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可說是曆代以來文學藝術價值最高的思想著作,我國古代典籍中的瑰寶。
編者簡介
司馬誌
喜好鑽研中國「古典文學」,一位嫻熟的中國曆史的史學傢和文學傢,性喜比較與綜閤中西文化的異同,並從其中歸結齣宜於當今所用的「現代精神」,常於報章雜誌發文立論,是一位熱愛中西文學、曆史和科學,並不忘關懷、迴饋社會的優質作傢。
第一章 鵬程萬裏1
第二章 不龜手之藥5
第三章 偃鼠飲河11
第四章 宋人資章甫16
第五章 莊周夢蝶20
第六章 朝三暮四23
第七章 庖丁解牛27
第八章 獨腳之道33
第九章 形莫若就,心莫若和37
第十章 螳臂擋車41
第十一章 意有所至而愛有所亡45
第十二章 兀者王駘50
第十三章 申徒嘉55
第十四章 相濡以沫60
第十五章 攖而後成63
第十六章 莫逆之交66
第十七章 虛與委蛇70
第十八章 七竅開而渾沌死74
第十九章 駢拇枝指77
第二十章 自聞自見82
第二十一章 伯樂治馬87
第二十二章 盜亦有道92
第二十三章 喜人之同乎己,惡人之異於己95
第二十四章 抱甕灌園100
第二十五章 輪扁斲輪105
第二十六章 推舟於陸109
第二十七章 養神之道112
第二十八章 喪己於物,失性於俗117
第二十九章 望洋興嘆121
第三十章 太倉稊米126
第三十一章 井底之蛙130
第三十二章 邯鄲學步134
第三十三章 曳尾於塗中138
第三十四章 鼓盆而歌142
第三十五章 魯侯養鳥146
第三十六章 痀僂承蜩150
第三十七章 呆若木雞154
第三十八章 孔子觀於呂梁158
第三十九章 東野稷敗馬162
第四十章 豐狐文豹167
第四十一章 君子之交淡若水171
第四十二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176
第四十三章 亦步亦趨181
第四十四章 臭腐復化為神奇186
第四十五章 白駒過隙189
第四十六章 以其所好籠之192
第四十七章 運斤成風196
第四十八章 無以汝色傲人200
第四十九章 蝸角之爭205
第五十章 勿鹵莽212
第五十一章 涸轍之鮒216
第五十二章 任公子釣魚220
第五十三章 神龜託夢225
第五十四章 得魚忘筌230
第五十五章 隨珠彈雀234
第五十六章 捉襟見肘239
第五十七章 成者英雄敗者賊243
第五十八章 說劍246
第五十九章 去八疵,無行四患255
第六十章 屠龍之技259
第六十一章 人心險於山川262
第六十二章 探驪得珠267
前言
莊子,名周,字子休(一說子沐),是我國先秦時期偉大的思想傢、哲學傢和文學傢。戰國時期宋國濛(今安徽濛城縣,也有說是河南省商丘市東北民權縣)人,是道傢學說的主要創始人之一。莊子的代錶作是《莊子》,被唐明皇封為《南華經》,莊子本人也被封為「南華真人」。
莊子曾經做過漆園吏。生活窮睏潦倒,卻不慕名利,力圖在亂世中保持獨立的人格,追求逍遙無待的精神自由。莊子的學說涵蓋著當時社會生活的方方麵麵,但根本精神還是歸依於老子的哲學。後世將他與道傢始祖老子並稱為「老莊」,他們的哲學思想體係,被思想學術界尊稱為「老莊哲學」。
莊子在哲學上繼承發揚瞭老子和道傢的思想,形成瞭獨具特色的哲學思想體係。他認為「道」是客觀真實的存在,把「道」視為宇宙萬物的本源,講天道自然無為。在政治上主張無為而治,在人類生存方式上主張返樸歸真、崇尚自然,提倡「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的精神境界,並且認為,人生的至高境界是逍遙自得,是絕對的精神自由,而不是物質享受與虛僞的名利。莊子這些思想和主張,對後世影響深遠,是人類思想史上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
莊子的文章,想像力極為豐富,具有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多採用寓言故事形式,富有幽默諷刺的意味,對後世文學語言具有極大的影響。莊子和他的門人以及後代學者著有《莊子》一書,為道傢經典之一。《漢書‧藝文誌》著錄《莊子》五十二篇,但留下來的隻有三十三篇。其中內篇七篇,外篇十五篇,雜篇十一篇。內篇一般認為是莊子所作,外篇一般認為是莊子的弟子們所寫,或者說是莊子與他的弟子一起閤作寫成的。內篇和外篇反映的是莊子真實的思想。雜篇的情形就要復雜一些,應當是莊子學派或者後來的學者所寫,而且有一些篇幅明顯不屬於莊子學派的思想,如《盜蹠》、《說劍》等。
《莊子》在哲學、文學上都具有較高的研究價值。研究中國哲學,不能不讀《莊子》;研究中國文學,也不能不讀《莊子》。魯迅先生在《漢文學史綱要》中評價《莊子》說:「其文汪洋闢闔,儀態萬方,晚周諸子之作,莫能先也。」
《莊子》的名篇有《逍遙遊》、《齊物論》、《養生主》等。
《莊子》這部文獻的齣現,標誌著在戰國時代,我國的哲學思想和文學語言,已經發展到極其玄遠、高深的水準,是我國古代典籍中的瑰寶。因此,莊子不僅是我國哲學史上一位著名的思想傢,同時也是我國文學史上一位傑齣的文學傢。
本書總共分為六十二章,深刻挖掘和汲取瞭《莊子》中的精髓,並且緊密聯係實際,真正做到瞭去粗取精,去僞存真,古為今用。
本書除瞭介紹《莊子》原文中的一些經典寓言故事,還列舉瞭古今中外很多富有藉鑑意義的小故事或人生實例,幾乎涵蓋瞭職場、行銷、教育、友情、愛情、婚姻、生命的價值和意義等方方麵麵,具有很強的趣味性和可讀性,讓您在輕鬆中獲得智慧,愉悅中體味哲理!
我必須說,《莊子全書》是一次極具挑戰的閱讀體驗,但也是一次無比豐厚的迴報。莊子先生的語言風格,時而跳躍,時而晦澀,但當你真正沉下心來,去體味他字裏行間的意思時,你會發現,那是一種旁徵博引、妙語連珠的智慧展現。我特彆喜歡他對於“知”與“不知”的討論,以及他對那些固守成見、自以為是的人的嘲諷。他仿佛一位洞悉世事的智者,用一種帶著善意卻又毫不留情的筆觸,揭示瞭人性的弱點和思維的局限。書中那些充滿想象力的對話,比如“子非魚,安知魚之樂?”更是讓我對“理解”和“同情”有瞭新的思考。我們真的能完全理解另一個人,或者另一種生物嗎?或許,很多時候,我們所認為的“知道”,不過是站在自己的角度進行的揣測。這本書,迫使我反思自己的認知方式,鼓勵我去質疑那些未經證實的結論。它不是提供標準答案,而是激發提問,引導讀者走嚮更深層次的思考。
评分接觸《莊子全書》的過程,更像是一場與自我對話的旅程。那些精妙的比喻,那些充滿辯證法的論述,常常讓我陷入沉思,久久不能自拔。莊子先生似乎總能洞察人心最深處的迷茫與睏惑,然後用一種看似荒誕不經,實則直指本質的方式來解答。我記得讀到“鼓盆而歌”的故事時,那種對生死、對物化的豁達態度,著實讓我震驚。生與死,在莊子眼中,或許隻是事物變化的一個過程,如同四季更迭,自然而然。這種超然的智慧,與我平日裏對死亡的恐懼形成瞭鮮明的對比。我開始思考,我們究竟在追求什麼?是那些虛無縹緲的名聲,還是那些轉瞬即逝的物質?莊子提醒我,生命的價值,也許不在於我們擁有多少,而在於我們能否活齣真我,活齣那份自在與逍遙。書中的許多篇章,都像是為我量身定做的“心靈雞湯”,隻不過,它不是那種廉價的安慰,而是充滿瞭智慧的啓迪,讓我能更清晰地認識自己,也更勇敢地接納自己。這本書,讓我對“無為”有瞭更深刻的理解,它並非消極避世,而是順應自然,不強求,不造作。
评分《莊子全書》給我的感受,可以用“驚艷”來形容。它所呈現的世界觀,與我過往的認知完全不同,充滿瞭奇思妙想和哲學深度。那些宏大敘事的開篇,比如“北冥有魚,其名為鯤”,立刻就能抓住讀者的注意力,引導人進入一個遼闊而神秘的宇宙。莊子用最簡練的語言,構建瞭最深刻的哲學體係。我常常在閱讀中,感受到一種思維的顛覆,他將現實與虛幻、有為與無為的界限模糊化,讓我開始重新審視那些習以為常的觀念。尤其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對“道”的闡述,雖然難以用言語完全捕捉,但通過他的比喻和故事,我能感受到一種超越一切的、無所不在的自然法則。每一次閱讀,都像是經曆一次思想的“破冰”,打破瞭舊有的思維定勢,讓我看到瞭更廣闊的可能性。這本書,不是那種一目瞭然的讀物,它需要反復品味,每一次都能從中挖掘齣新的意義。它讓我明白,真正的智慧,往往藏在最樸素,甚至是最“無用”的道理之中。
评分讀《莊子全書》,對我來說,就像是在一個喧囂的世界裏,找到瞭一片寜靜的港灣。莊子先生的文字,充滿瞭詩意與哲理,它們像清風拂麵,又如甘露滴心。我尤其欣賞他那種不受束縛、自由奔放的精神。那些關於“逍遙遊”的描述,讓我看到瞭生命最本真的狀態,一種超脫塵世的灑脫與自在。我曾多次在書中找到共鳴,尤其是在他談論“物化”與“精神自由”的部分。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我們常常被各種物質欲望所裹挾,漸漸迷失瞭真正的自我。《莊子全書》恰似一劑良藥,它提醒我們要迴歸本心,去追求那種源於內心的平靜與滿足。書中的許多隱喻,都蘊含著深刻的人生哲理,需要細細品味。它沒有枯燥的說教,而是通過一個個生動的故事和形象的比喻,將復雜的哲學概念深入淺齣地傳達齣來。這本書,讓我學會瞭更加淡然地看待得失,也讓我更加珍視生命中的每一個瞬間。
评分讀《莊子全書》對我來說,絕對是一次意想不到的心靈洗禮。最初拿起這本書,隻是齣於對中國古代哲學的好奇,想著或許能從中汲取一些“養生”的智慧,應對日常生活的瑣碎與壓力。然而,當我沉浸其中,纔發現莊子先生所描繪的世界,遠非我最初想象的那般平淡。他的語言,時而如同奔騰的江河,磅礴大氣,充滿瞭自由不羈的生命力;時而又如潺潺溪流,細膩婉轉,引人入勝。我尤其喜歡那些關於鯤鵬展翅、濠梁之樂的寓言故事,它們不僅僅是文字,更像是一幅幅生動的畫麵,在我的腦海中徐徐展開。我仿佛能感受到那股原始的、不受拘束的生命衝動,以及一種與自然融為一體的寜靜與超脫。讀莊子,讓我開始反思自己平日裏過於執著於名利得失的心態,開始嘗試用一種更加豁達、從容的態度去麵對生活中的種種不如意。那種“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的境界,雖然難以企及,但僅僅是仰望,就已經讓我心胸開闊瞭許多。它教會我,很多時候,煩惱並非來自外界,而是源於我們內心的固執與偏見。這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位博學而幽默的老友,在耳邊低語,娓娓道來關於生命、宇宙和存在的深刻道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