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全书

庄子全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哲学
  • 道家
  • 庄子
  • 古代典籍
  • 中国哲学
  • 思想
  • 文学
  • 经典
  • 修身养性
  • 老庄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先秦诸子最瑰丽的寓言奇葩

  庄子,是人类史上最具精微智慧、洞察力且独立的人。《庄子》一书,也是着作史上一本最具独特性、启发性及诡辩性的书。从一开始,它的思想本质就决定了它的广袤与多解性,就像是一个万花筒,每一个时代都能有它新的诠释,适用于每一个时代,从每一个角度都可以看出其中的缤纷与瑰丽,带给我们丰沛的信心与最深邃的心灵感悟。

  本书除了介绍《庄子》原文中的经典寓言故事外,还列举了古今中外很多富有借鉴意义的小故事或人生实例,以当今社会的角度解读庄子,几乎涵盖了职场、行销、教育、友情、爱情、婚姻、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等方面,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和可读性。让您能在轻松中获得智慧,愉悦中体味哲理!

作者简介

原作/庄子

  庄子,名周,字子休(一说子沐),是我国先秦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战国时期宋国蒙(今安徽蒙城县,也有说是河南省商丘市东北民权县)人,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其代表作《庄子》文采斐然,想像力丰富,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可说是历代以来文学艺术价值最高的思想着作,我国古代典籍中的瑰宝。

编者简介

司马志

  喜好钻研中国「古典文学」,一位娴熟的中国历史的史学家和文学家,性喜比较与综合中西文化的异同,并从其中归结出宜于当今所用的「现代精神」,常于报章杂志发文立论,是一位热爱中西文学、历史和科学,并不忘关怀、回馈社会的优质作家。

好的,以下是一份为您准备的图书简介,旨在介绍一部名为《庄子全书》之外的、具有深刻思想内涵的古代哲学著作。这份简介将专注于阐述该书的核心思想、结构、历史影响及其对后世的启示,力求展现出传统学术的厚重感和深度。 --- 《逍遥游与齐物之境:先秦道家思想的另一重深邃》 导言:哲思之光的另一侧 在华夏思想的长河中,老庄之道无疑占据着最为璀璨的地位。然而,当我们聚焦于那被誉为“道家之源”的经典时,往往会忽略其并行发展的、同样深刻的哲学支流。本书《逍遥游与齐物之境:先秦道家思想的另一重深邃》,正是致力于深入挖掘并系统梳理 تلك 支流的学术著作。它并非对既有经典的重复阐释,而是尝试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构建起一个与我们熟知的“庄子世界”平行而又相互映照的古代思辨体系。 本书旨在探讨先秦时期那些并未被庄周体系完全囊括,却在精神内核上与道家思想同源的哲人思想,尤其关注那些在“天人合一”、“顺应自然”的宏大命题下,展现出独特生命智慧和政治伦理观的学说。 第一编:源流溯源与思想的岔路 本书的开篇,首先对先秦哲学进行了一次细致的“地理勘测”。我们没有将目光局限于楚国的西南边陲,而是将视角投向了中原腹地与齐鲁之地。这里的思想家们,虽然同样目睹了礼崩乐坏的乱世,但他们对“道”的理解与体悟,形成了与庄子“任自然”略有不同的侧重。 我们重点考察了早期与“无为”概念相关的诸子学说中,关于“自然之性”的界定。庄子推崇的“彼我两忘”固然是极致的自由,但本书所挖掘的先秦思想,更关注个体在社会结构尚未完全崩塌之时,如何通过“内心的整饬”来达到与“大化”的和谐。这种和谐,不是对外界的彻底超脱,而是一种“在役而不乱”的生命状态。 我们追溯了早期道家流派中关于“德”的层次划分。庄子对“德”的解构是彻底的,认为“德”是人为的束缚。然而,本书考察的早期文本群显示,存在一种更具操作性的“德”的理念,它不以儒家的仁义为尺度,而是以“生命的效能”为标准,强调个体生命能量的自然充沛与流畅,这是一种更侧重“生命力的维持与提升”的智慧。 第二编:治世与超脱的辩证张力 先秦诸子,无一例外地面对着治国平天下的难题。如果说庄子的答案是高屋建瓴的“齐物论”和“逍遥游”,那么本书所探讨的另一派别,则展现了更为入世的、建设性的“无为”实践观。 在“无为而治”的理解上,本书提出了“潜龙之治”的概念。这是一种不急于干预、不主动彰显的政治哲学。它认为统治者的最高智慧,在于营造一个能够让万物自我生长的生态系统。这种思想与后世某些隐逸思想有共通之处,但其核心目标并非逃避责任,而是通过“至静”来达到“至治”。书中通过对早期佚文的考证,重建了这一学派对于“君臣之位”与“自然之序”关系的理解模型。他们认为,君主如同大地,臣子如同草木,只要土质肥沃,水气充沛,自然生长便无需多余的修剪。 此外,本书深入分析了“顺物自然”在军事哲学中的体现。与韩非子的法制观念不同,这些道家思想家更强调“因势利导”。他们反对僵硬的战略部署,主张根据敌我双方的气势变化,采取如同水流般的灵活应对。这种“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最高境界,不是靠威吓,而是靠“消解冲突的内在动机”。这种对冲突本质的洞察,使得他们的策略更接近于一种“环境控制”而非直接对抗。 第三编:生命形态的形而上学构建 本书的精髓在于对“生命”本体论的细致辨析。庄子以“气”的聚散来阐述生死,将人视为自然流转中的一个偶合物。而本书聚焦的另一脉思想,则赋予了“生命”更强的“内在线性发展”的意义。 他们探讨了“心”与“气”的相互作用,提出了“形神相依”的精微理论。这种理论认为,肉体(形)的衰老并非简单的自然规律,而是“心”对外界的过度反应和执念所致。因此,个体可以通过“内观”和“息之调和”来抵抗外界的侵蚀,达到一种“形神久驻”的生命理想状态。这已经超越了单纯的养生学,触及到了先秦时期对“生命能否超越时间限制”的终极思辨。 书中还对“知”的本质进行了区分。庄子推崇“不知之知”,即超越知识的洞察。而本书所考察的流派,则强调“体悟之知”。这种“知”不是瞬间的顿悟,而是通过长期的“身体力行”和“环境浸润”而获得的、与行为一体化的智慧。它是一种沉淀在身体记忆中的、无需语言即可执行的行动指南。 结语:重塑古代哲学的多元面貌 《逍遥游与齐物之境:先秦道家思想的另一重深邃》试图证明,先秦的道家思想并非铁板一块。庄周的伟大在于其对个体精神自由的极致开掘,而本书所揭示的另一重深邃,则在于其对个体生命力维持、社会生态平衡以及“知行合一”实践路径的精妙设计。 阅读本书,读者将有机会跳出既有的认知框架,接触到一群同样伟大的、却因历史的偶然性而被边缘化的先秦哲人。他们提供的并非逃避世界的哲学,而是在世界之中,以最自然、最高效的方式安顿生命的生存之道。这是一部为渴望在传统思想中寻求更广阔空间、更具实践指导意义的智者所准备的深度导读。它将带领我们领略,古代哲人是如何在乱世中,以各自独特的方式,擘画出安顿人心的永恒蓝图。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鹏程万里1
第二章 不龟手之药5
第三章 偃鼠饮河11
第四章 宋人资章甫16
第五章 庄周梦蝶20
第六章 朝三暮四23
第七章 庖丁解牛27
第八章 独脚之道33
第九章 形莫若就,心莫若和37
第十章 螳臂挡车41
第十一章 意有所至而爱有所亡45
第十二章 兀者王骀50
第十三章 申徒嘉55
第十四章 相濡以沫60
第十五章 撄而后成63
第十六章 莫逆之交66
第十七章 虚与委蛇70
第十八章 七窍开而浑沌死74
第十九章 骈拇枝指77
第二十章 自闻自见82
第二十一章 伯乐治马87
第二十二章 盗亦有道92
第二十三章 喜人之同乎己,恶人之异于己95
第二十四章 抱瓮灌园100
第二十五章 轮扁斲轮105
第二十六章 推舟于陆109
第二十七章 养神之道112
第二十八章 丧己于物,失性于俗117
第二十九章 望洋兴叹121
第三十章   太仓稊米126
第三十一章 井底之蛙130
第三十二章 邯郸学步134
第三十三章 曳尾于涂中138
第三十四章 鼓盆而歌142
第三十五章 鲁侯养鸟146
第三十六章 痀偻承蜩150
第三十七章 呆若木鸡154
第三十八章 孔子观于吕梁158
第三十九章 东野稷败马162
第四十章   丰狐文豹167
第四十一章 君子之交淡若水171
第四十二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176
第四十三章 亦步亦趋181
第四十四章 臭腐复化为神奇186
第四十五章 白驹过隙189
第四十六章 以其所好笼之192
第四十七章 运斤成风196
第四十八章 无以汝色傲人200
第四十九章 蜗角之争205
第五十章   勿卤莽212
第五十一章 涸辙之鲋216
第五十二章 任公子钓鱼220
第五十三章 神龟託梦225
第五十四章 得鱼忘筌230
第五十五章 随珠弹雀234
第五十六章 捉襟见肘239
第五十七章 成者英雄败者贼243
第五十八章 说剑246
第五十九章 去八疵,无行四患255
第六十章   屠龙之技259
第六十一章 人心险于山川262
第六十二章 探骊得珠267

图书序言

前言

  庄子,名周,字子休(一说子沐),是我国先秦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战国时期宋国蒙(今安徽蒙城县,也有说是河南省商丘市东北民权县)人,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庄子的代表作是《庄子》,被唐明皇封为《南华经》,庄子本人也被封为「南华真人」。

  庄子曾经做过漆园吏。生活穷困潦倒,却不慕名利,力图在乱世中保持独立的人格,追求逍遥无待的精神自由。庄子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后世将他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称为「老庄哲学」。

  庄子在哲学上继承发扬了老子和道家的思想,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哲学思想体系。他认为「道」是客观真实的存在,把「道」视为宇宙万物的本源,讲天道自然无为。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在人类生存方式上主张返朴归真、崇尚自然,提倡「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并且认为,人生的至高境界是逍遥自得,是绝对的精神自由,而不是物质享受与虚伪的名利。庄子这些思想和主张,对后世影响深远,是人类思想史上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庄子的文章,想像力极为丰富,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多採用寓言故事形式,富有幽默讽刺的意味,对后世文学语言具有极大的影响。庄子和他的门人以及后代学者着有《庄子》一书,为道家经典之一。《汉书‧艺文志》着录《庄子》五十二篇,但留下来的只有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篇,外篇十五篇,杂篇十一篇。内篇一般认为是庄子所作,外篇一般认为是庄子的弟子们所写,或者说是庄子与他的弟子一起合作写成的。内篇和外篇反映的是庄子真实的思想。杂篇的情形就要复杂一些,应当是庄子学派或者后来的学者所写,而且有一些篇幅明显不属于庄子学派的思想,如《盗跖》、《说剑》等。

  《庄子》在哲学、文学上都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研究中国哲学,不能不读《庄子》;研究中国文学,也不能不读《庄子》。鲁迅先生在《汉文学史纲要》中评价《庄子》说:「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庄子》的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等。

  《庄子》这部文献的出现,标志着在战国时代,我国的哲学思想和文学语言,已经发展到极其玄远、高深的水准,是我国古代典籍中的瑰宝。因此,庄子不仅是我国哲学史上一位着名的思想家,同时也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文学家。

  本书总共分为六十二章,深刻挖掘和汲取了《庄子》中的精髓,并且紧密联系实际,真正做到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古为今用。

  本书除了介绍《庄子》原文中的一些经典寓言故事,还列举了古今中外很多富有借鑑意义的小故事或人生实例,几乎涵盖了职场、行销、教育、友情、爱情、婚姻、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等方方面面,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和可读性,让您在轻松中获得智慧,愉悦中体味哲理!

图书试读

第一章 鹏程万里

【原文】
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太山①,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②,绝云气③,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鴳笑之曰④:「彼且奚适也⑤?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⑥,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⑦。而彼且奚适也?
——《逍遥游》

【注释】
①太山:大山。一说即泰山。
②扶摇:自下而上的旋风。羊角:旋风,回旋向上如羊角状。
③绝:穿过。
④斥鴳(ㄢˋ):一种小鸟。
⑤奚:何。奚适:去何处,去哪里。
⑥仞:古代长度单位,周制为八尺,汉制为七尺;这里应从周制。
⑦至:极点。

【译文】
远古的时候,有一种鸟,名字叫做鹏。大鹏鸟的背像泰山一样高大,飞起来的时候,它的翅膀就彷彿如遮天蔽日的云彩。

有一次,大鹏鸟向南海飞去。它在南海海面上用翅膀击水而行,扇一下就是三千里。它向高空飞去,卷起一股大旋风,一下子就飞上九万里高空。它飞出去一次,要过半年才飞回南海休息。当它飞向高空的时候,它的背靠着青天,而云层却在它的下边。

生活在洼地里的小安鸟雀,看见大鹏鸟飞得那么高,那么远,很不理解,于是就问:「他还想飞到哪里去呢?我们往上飞,不过几丈高就落下来了,我们在蓬蒿间飞来飞去,也算是飞到边了。大鹏鸟究竟想飞到什么地方去呢?」

【延伸阅读】
北海里有一条鱼,名字叫做鲲,鲲的躯体非常巨大,少说也有几千里大。鲲后来变成了一只巨鸟,名字叫做鹏,鹏也就是传说中的凤凰。当海风吹起的时候,鹏就往南极飞去。它乘着旋风直飞上九霄云外,鼓动双翅,彷彿是遮住天空的云彩,溅起的水花,就有三千多里。

大鹏拥有一副令百鸟羡慕的巨大躯体和翅膀,这是大自然赋予它的优厚的生理基础,在此基础上,大鹏树立了更高更远的目标和理想,飞上九天,飞向南海。

我们人类更应如此,既然自然赋予了我们超卓的智慧,我们就应该志存高远、高瞻远瞩,有一番大作为,不要空有一副臭皮囊。世界上除了傻子,恐怕再也不存在没有梦想的人了。我国历史上,就曾出现过三拥有远大理想的人,秦末的陈胜、项羽、刘邦都是。

秦朝末年,阳城(今河南商水县)有一个叫陈胜(名胜,字涉)的人,年轻时曾跟着别人一起受雇佣给富人家种地。有一天,他放下农事到田埂上休息,对秦王朝无休无止的征调劳役、不断加重对老百姓的压迫和剥削的社会现实忿恨不平,并且决心摆脱压迫和剥削,改变目前的社会地位。他对他的同伴们说:「假如将来我们中间有谁发迹富贵了,可不能相互忘记啊!」同伴们讥笑他说:「受雇给人家种地,怎么可能发家富贵呢?」陈胜长长地叹了一口气道:「燕雀哪里会懂得鸿鹄的凌云壮志呢!」

秦二世(胡亥)元年(西元前209年)七月,陈胜与吴广发动农民起义,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政权。这个政权虽然持续时间很短,但却终于推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

项羽初见秦始皇时,就曾指着耀武扬威的秦始皇说:吾可取而代之!果然,经过连年征战,项羽做了霸主。

西汉高祖刘邦卑微时,别人曾经取笑他的努力。他也曾说过:「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后来,刘邦凭借自己的一番努力和众多有才之士的辅助,最终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开创了西汉王朝。

「鸿鹄之志」的故事源自于陈胜,此后无数英雄豪杰皆将其引为激励自己的典故。陈胜、刘邦、项羽三人,只有刘邦与梦想实现了零距离接触,他做了皇帝以后,曾经大声高唱:「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荣耀之情溢于言表。陈胜后来被车夫所杀,项羽自刎于乌江,止步于梦想一步之遥!然其「鸿鹄之志」却足以令后人敬佩不已——项羽被后世尊为英雄和霸王,陈胜被称作开农民起义之先河,仅仅这些,也足以令那些燕雀之辈高山仰止了。倘若苟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他们直到老死的那一天,恐怕也只能是个原地踏步的小人物。

有了理想,只是为自己树立了奋斗的方向。而梦想到底能不能成真,关键还在于我们是否脚踏实地地去奋斗、去拼搏、去争取。

用户评价

评分

接触《庄子全书》的过程,更像是一场与自我对话的旅程。那些精妙的比喻,那些充满辩证法的论述,常常让我陷入沉思,久久不能自拔。庄子先生似乎总能洞察人心最深处的迷茫与困惑,然后用一种看似荒诞不经,实则直指本质的方式来解答。我记得读到“鼓盆而歌”的故事时,那种对生死、对物化的豁达态度,着实让我震惊。生与死,在庄子眼中,或许只是事物变化的一个过程,如同四季更迭,自然而然。这种超然的智慧,与我平日里对死亡的恐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开始思考,我们究竟在追求什么?是那些虚无缥缈的名声,还是那些转瞬即逝的物质?庄子提醒我,生命的价值,也许不在于我们拥有多少,而在于我们能否活出真我,活出那份自在与逍遥。书中的许多篇章,都像是为我量身定做的“心灵鸡汤”,只不过,它不是那种廉价的安慰,而是充满了智慧的启迪,让我能更清晰地认识自己,也更勇敢地接纳自己。这本书,让我对“无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它并非消极避世,而是顺应自然,不强求,不造作。

评分

读《庄子全书》对我来说,绝对是一次意想不到的心灵洗礼。最初拿起这本书,只是出于对中国古代哲学的好奇,想着或许能从中汲取一些“养生”的智慧,应对日常生活的琐碎与压力。然而,当我沉浸其中,才发现庄子先生所描绘的世界,远非我最初想象的那般平淡。他的语言,时而如同奔腾的江河,磅礴大气,充满了自由不羁的生命力;时而又如潺潺溪流,细腻婉转,引人入胜。我尤其喜欢那些关于鲲鹏展翅、濠梁之乐的寓言故事,它们不仅仅是文字,更像是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在我的脑海中徐徐展开。我仿佛能感受到那股原始的、不受拘束的生命冲动,以及一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宁静与超脱。读庄子,让我开始反思自己平日里过于执着于名利得失的心态,开始尝试用一种更加豁达、从容的态度去面对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那种“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虽然难以企及,但仅仅是仰望,就已经让我心胸开阔了许多。它教会我,很多时候,烦恼并非来自外界,而是源于我们内心的固执与偏见。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位博学而幽默的老友,在耳边低语,娓娓道来关于生命、宇宙和存在的深刻道理。

评分

我必须说,《庄子全书》是一次极具挑战的阅读体验,但也是一次无比丰厚的回报。庄子先生的语言风格,时而跳跃,时而晦涩,但当你真正沉下心来,去体味他字里行间的意思时,你会发现,那是一种旁征博引、妙语连珠的智慧展现。我特别喜欢他对于“知”与“不知”的讨论,以及他对那些固守成见、自以为是的人的嘲讽。他仿佛一位洞悉世事的智者,用一种带着善意却又毫不留情的笔触,揭示了人性的弱点和思维的局限。书中那些充满想象力的对话,比如“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更是让我对“理解”和“同情”有了新的思考。我们真的能完全理解另一个人,或者另一种生物吗?或许,很多时候,我们所认为的“知道”,不过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进行的揣测。这本书,迫使我反思自己的认知方式,鼓励我去质疑那些未经证实的结论。它不是提供标准答案,而是激发提问,引导读者走向更深层次的思考。

评分

《庄子全书》给我的感受,可以用“惊艳”来形容。它所呈现的世界观,与我过往的认知完全不同,充满了奇思妙想和哲学深度。那些宏大叙事的开篇,比如“北冥有鱼,其名为鲲”,立刻就能抓住读者的注意力,引导人进入一个辽阔而神秘的宇宙。庄子用最简练的语言,构建了最深刻的哲学体系。我常常在阅读中,感受到一种思维的颠覆,他将现实与虚幻、有为与无为的界限模糊化,让我开始重新审视那些习以为常的观念。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对“道”的阐述,虽然难以用言语完全捕捉,但通过他的比喻和故事,我能感受到一种超越一切的、无所不在的自然法则。每一次阅读,都像是经历一次思想的“破冰”,打破了旧有的思维定势,让我看到了更广阔的可能性。这本书,不是那种一目了然的读物,它需要反复品味,每一次都能从中挖掘出新的意义。它让我明白,真正的智慧,往往藏在最朴素,甚至是最“无用”的道理之中。

评分

读《庄子全书》,对我来说,就像是在一个喧嚣的世界里,找到了一片宁静的港湾。庄子先生的文字,充满了诗意与哲理,它们像清风拂面,又如甘露滴心。我尤其欣赏他那种不受束缚、自由奔放的精神。那些关于“逍遥游”的描述,让我看到了生命最本真的状态,一种超脱尘世的洒脱与自在。我曾多次在书中找到共鸣,尤其是在他谈论“物化”与“精神自由”的部分。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常常被各种物质欲望所裹挟,渐渐迷失了真正的自我。《庄子全书》恰似一剂良药,它提醒我们要回归本心,去追求那种源于内心的平静与满足。书中的许多隐喻,都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需要细细品味。它没有枯燥的说教,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和形象的比喻,将复杂的哲学概念深入浅出地传达出来。这本书,让我学会了更加淡然地看待得失,也让我更加珍视生命中的每一个瞬间。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