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ving Fright in Japan
A Journey of Father, Mother and Son by Train
本书是「国家书写」三部曲和「父子三部曲」的新旅行方式。父母子三人同行,全程搭火车。四十一天的日本行平均每天要走路五六小时。爸爸行军,儿子跟班,妈妈不停地当机,断电和避难,旅趣不同往昔。
从九州的鹿儿岛市到北海道的札幌市,火车全程约2500公里,父母子的火车旅行总里程却约达7500公里,旅踪深入日本各地,罕见的日本全方位观察旅行。
不了解日本的人,本书让您一本通。已经日本通的读者,更能发现日式资本主义和日本生活风格的清晰座标和脉络。
阅读本书,宛如春风拂面,樱花盛开又坠落中。
作者简介
吴祥辉
他是世界观察家,也是二十一世纪的吟游诗人。
他是台湾之眼,也是台湾之心。
继「国家书写」三部曲后,「父子三部曲」已经陆续登场。首部曲「陪你走中国」,二部曲「惊恐日本」。
重要作品
1970年代
「拒绝联考的小子」冲撞台湾教育体制,赢得「对中学生最具影响力的一本书」。
1980年代
「前进」周刊总编辑,创办「第一线」「自由台湾」「民进周刊」,冲撞台湾威权体制,获「言论自由贡献奖」。
2000年代
「国家书写」三部曲「芬兰惊艳」「惊叹爱尔兰」「惊喜挪威」(远流出版)开创全新的书写体例和「台湾识别」的新视野。「我是被老师教坏的」(圆神出版)叙述台湾国民教育的新可能性。
2010年代
「父子三部曲」首部曲「陪你走中国」,2011中文版,2012韩文版。二部曲「惊恐日本」2013中文版。
作者信箱
brianwu211@yahoo.com.tw
作者脸书粉丝团
吴祥辉 Brian Wu
第一部 樱前线
序篇 台北
等待花开的季节
01 福冈市
日本人不知道自己的粗鲁
02 熊本市
寻找对日本的适当形容词
03 鹿儿岛市
幼儿沟通法在日本最有效
04 长崎市
神奇的长崎割包
05 由布市
年轻男车长跪着补票
06 下关市
远见只是直觉的理想实践
07 山口市
日本人怎么学英语都没用
08 津和野町
旅行中不能承受的风险
09 宫岛
观光聚客力的天守阁
10 广岛市
一个很深奥的儿子
第二部 樱花盛开
11 四国岛
大笑着活下去
12 高知县
四民平等到八民不平等
13 萨长土肥
以前的人就是打来打去
14 四万十市
会说优雅和准确的话
15 姬路市
不知道遇上春之岚
16 冈山市
首相短命的恐惧之邦
17神户市
地震是日本最深层的伤痛
18大坂市
樱花美在分不清谁是谁
19京都市
感谢日本
20 关西空港
铁窗和硕博士多表示社会脆弱
第三部 樱花花落
21 奈良市
最美的汉字在日本
22 滋贺县
自由的力量如此贵重
23 金泽市
哈密瓜一粒几千几万日币
24 名古屋市
微醺中有女人拉着
25 岐阜县
拒绝被旧标准衡量是创造者的特征
26 静冈县
哈欧哈美哈中的总和只约哈日族半数
27 富士见
神出鬼没的富士山
28 甲府市
到处都是重建
29 山梨市
第一次对日本感觉愤怒
30 新宿
每年使用二百三十亿双抛弃式筷子
第四部 再见樱花
31 东京市
坪效和综效的终点是窒息
32 长野市
又长又野的长野
33 关东地方
车站是回家的地方
34 福岛县
连宪法都勤勉
35 仙台市
跟仙台牛舌结仇
36 秋田县
花朵就该在艰苦的风中绽放
37 青森县
耶稣诞生在青森
38 津轻海崃
面对台湾 日本一国四制
39 函馆市
事实在日本好像无足轻重
40 札幌市
北海道的四个(马太)目
《惊恐日本:父母子的日本全火车旅行》这本书,绝对是我近期读到的最令人不安,也最有启发性的一本书。它彻底颠覆了我对日本旅行的固有印象。我原以为,日本是一个秩序井然、充满礼仪的国家,但这本书却向我展示了其背后隐藏的复杂和有时甚至令人恐惧的一面。书中对于一些文化差异的描写,与其说是差异,不如说是难以逾越的鸿沟,这种鸿沟带来的疏离感和不安全感,被作者描绘得入木三分。尤其是在旅途中,当父母的保护伞似乎越来越难以抵挡外界的风雨时,那种对孩子的深深担忧,以及在无助中产生的焦虑,让我感同身受。我甚至能在字里行间感受到那种微弱的求救信号,那种在异国他乡,孤立无援的绝望。而作者并没有回避这些负面情绪,反而将其放大,让读者能够真切地体会到。这本书让我开始思考,在看似美好的旅游体验背后,是否存在着我们尚未了解的,或者是不愿意去了解的真相?它不仅仅是对日本社会的质疑,更是对旅游本身的一种反思,促使我在未来的旅行中,更加警醒,更加理性,更加深入地去理解一个地方的真实面貌。
评分不得不说,《惊恐日本:父母子的日本全火车旅行》这本书,是一次极其大胆且深刻的反思。作者以一种近乎自虐的姿态,将一场原本可能充满美好回忆的日本亲子之旅,描绘成了一场在未知中步步惊心的冒险。我尤其被书中对日本社会某些“潜规则”和“非主流”人群的描绘所吸引。那些隐藏在光鲜亮丽表面之下的,或是被主流社会所忽视的群体,在作者的笔下,展现出了令人不寒而栗的真实。从火车上的陌生人,到旅馆里的古怪房东,再到街头巷尾的眼神,每一个细节都被放大,每一个瞬间都充满了不确定性。这种持续的心理压力,让我在阅读时也感到坐立不安。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是如何在这样的环境中,努力保护孩子,并让他们保持对世界的某种“正常”认知的。这种在绝望中寻找希望,在混乱中维系秩序的努力,是这本书最动人的部分之一。它让我重新审视了“文明”与“野蛮”、“秩序”与“混乱”的界限,以及当这些界限变得模糊时,我们所面临的挑战。这本书不是一本简单的游记,它更像是一部社会学的深度观察报告,充满了哲学性的思考,让人在掩卷之后,久久不能释怀。
评分在我看来,《惊恐日本:父母子的日本全火车旅行》这本书,更像是一场关于“生存”的另类教程。它不是关于如何享受旅途,而是关于如何在充满未知和潜在危险的环境中,保护自己和家人。作者以一种近乎赤裸的坦诚,记录了他们在日本火车旅行中所遭遇的种种困境和令人心惊的经历。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对日本社会某些隐蔽的排外情绪和难以捉摸的规则的刻画,那种无形的压力,比任何直接的威胁都更让人感到窒息。同时,这本书也深刻地揭示了亲子旅行在极端环境下的脆弱性。当父母不再是无所不能的守护者,当孩子不得不面对一些超乎其年龄的困境时,那种内心的挣扎和痛苦,被作者描绘得触目惊心。我甚至能想象到,在那些漆黑的火车车厢里,在那些陌生的城市街道上,他们所承受的巨大心理压力。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安全”的定义,以及在异国他乡,保持警惕和独立思考的重要性。它不是一本让你放松的书,它是一本让你在阅读后,对世界充满更深刻的认识,并对未来的旅行,产生更审慎态度的书。
评分《惊恐日本:父母子的日本全火车旅行》这本书,给我带来的震撼是多维度的,它不仅仅是对日本社会表象的解构,更是对亲子关系和个体在陌生环境下的心理反应的细腻刻画。我一直以为,亲子旅行是充满温馨和爱意的,是增进感情的绝佳方式。然而,这本书却颠覆了我的认知。作者在旅途中,将父母在面对突发状况时的焦虑、不安,以及如何在这种压力下维系家庭的完整,描绘得淋漓尽致。我能感受到那种来自语言障碍、文化隔阂,以及对孩子安全和未来担忧的巨大压力,仿佛作者的每一句话都带着沉甸甸的情感。特别是当孩子在这种环境中逐渐改变,甚至出现一些令人心疼的行为时,那种作为父母的无力感和自责感,简直能穿透纸面,直击人心。书中对于日本某些公共场所的刻板印象和潜在风险的揭示,也让我对“安全”有了更深的警惕。那些在日常生活中不易察觉的细节,在作者的笔下,却成了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的导火索。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旅行不仅仅是眼睛看到的风景,更是心灵的历练,而亲子旅行,则更是对父母智慧、耐心和爱的终极考验。它不是那种让你读完就想立刻收拾行囊出发的书,它更像是一剂强心针,让你在出发前,能够更审慎地思考,更充分地准备。
评分读完《惊恐日本:父母子的日本全火车旅行》后,我真的被这本书深深地震撼了。书中描绘的旅途,与其说是一场旅行,不如说是一场充满未知和挑战的生存考验。作者以一种极其写实的手法,将日本社会的一些隐秘角落和令人不安的现象展现在读者面前,那些平日里我们在光鲜亮丽的旅游宣传中看不到的另一面,在此刻被无情地揭开。从一开始对异国文化的好奇与憧憬,到逐步陷入困境的无助与恐惧,整个过程的转折是如此自然而又令人心惊。我尤其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关于当地居民对待“外来者”的态度描写,那种微妙的疏离感,甚至有时会演变成一种近乎敌意的排斥,让我在阅读时也感到窒息。还有那些令人费解的社会规则,以及在这些规则下,孩子所遭受的无形压力,都让我对“教育”和“成长”这两个概念产生了全新的思考。这本书不回避现实的残酷,反而以一种近乎冷酷的笔触,将血淋淋的真相呈现出来,让人在阅读后久久无法平静。它不是一本轻松的旅行读物,它更像是一次关于人性、文化碰撞和个体生存的深刻剖析,读完之后,你会对日本,对旅行,甚至对“安全”这两个字,产生截然不同的理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