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日本看棒球的最佳随身手帖
到日本看职棒是许多台湾棒球迷的梦之行程,
买票看球说来不难,却有不少细节影响着观赛品质,
而日本身为棒球之国又有许多观赛文化与趣闻,
跟着本书巡礼12球团的13个主球场,
您将对于日本职棒与现场观战有更深的认识。
日本与台湾都是棒球传统的国家,台湾许多球迷都有到日本旅游顺道看看棒球的想望,作者曾经出版过《到日本看职棒》介绍过日本12个球团主球场看球的资讯。近年,日本各球团在球场上不断进行异动与改建,又有许多读者反映《到日本看职棒》断版后,希望还能够有相关的资讯,作者于焉重新探访了12个球团的13个主要球场,并且参酌过往读者的意见,重新写就了《日本职棒球场散步》。
本书探游13座日本职棒球团的主场,球场周边、交通移动、场馆设计、座席设定、观战文化等,皆有详细的介绍,是想要去日本看棒球的朋友,绝佳的「行前书」,更是日本职棒球迷值得一览的收藏读物。
作者简介
吴永诚
曾任职于3C科技网站及杂志多年,喜爱科技新事物,有事没事就爱往日本跑,除了一般旅游景点,也喜欢观察当地的生活百态。着有《到日本看职棒》、《东京电车散步:10条特色电车路线漫游》。目前固定在个人部落格「哇哈哈的生活」里分享日本旅游心得。
部落格网址:wahaha.tw
Facebook粉丝团:www.facebook.com/wahaha.tw
中央联盟
读卖巨人队 东京巨蛋
坂神虎队 坂神甲子园球场
中日龙队 名古屋巨蛋
横滨DeNA海湾星队 横滨体育场
广岛东洋鲤鱼队 广岛市民球场
东京养乐多燕子队 明治神宫棒球场
太平洋联盟
欧力士勐牛队 大坂巨蛋
欧力士勐牛队 神户综合运动公园棒球场
福冈软体银行鹰队 福冈巨蛋
北海道日本火腿斗士队 札幌巨蛋
千叶罗德海洋队 千叶海洋体育场
埼玉西武狮队 埼玉巨蛋
东北乐天金鹫队 宫城球场
序
台湾街头四处都有咖啡店,每家店各自有着不同的灵魂,虽然有习惯去的几家,但我也喜欢到不同的店去,品尝工作人员的手艺,感受店主想要传达给客人的想法,这总是让人满怀期待,甚至远超过咖啡本身。
有的店空间宽敞气派非凡、座位数多得像是餐厅,有的店小而温馨;有些诉求明亮的现代风;有些则强调生活感,以原木座椅再配上可爱的生活杂货来点缀;有的店配有最新的设备,点餐还有无线通知器,有的店老板就在吧台前跟你聊咖啡知识与闲话家常.....,各有不同的特色和气质,感受其间的差异是很让人享受的。
咦?这本书不是谈棒球,怎么聊起咖啡店来了?但仔细想想,看棒球的体验不也很类似吗?
进球场看球的主菜当然是场中两队的较劲,但像是看台的设计、外野的造景、大萤幕与计分板的呈现、座席种类的选择,甚至是球迷加油的方式、攻守交替空档与观众的互动、选手上场时的专属音乐、走道旁值得观赏的纪念物......,这些都是球场的一部分。其实球场的硬体就代表着球场建造时设计者的想法,比赛的营运则是经营者的创意与态度,若是整个环节能做到让球迷乐在其中,相信更能感受到现场看球的乐趣。
台湾的职业棒球开打到现在20多年,球场从老旧的台北市立棒球场一路换新,但在硬体设备与软体营运上,似乎还欠缺了一些新的概念与想法,至少我是这么认为。所以当实际看到日本职棒在球场设备的提升,感受到现场观赛的热烈气氛后,就一直想把这些点点滴滴记录下来。后来,我在2008年出版了《到日本看职棒》这本书,将日本职棒12支球队主球场的特色,分享给有兴趣的朋友们,也算是圆了自己的梦想。
不过日本职棒球团追求进步的脚步却没有停下来,这几年还是继续改进球场的硬体设施,小的像是增加新的座席、大的改变则譬如增加大萤幕,甚至是新球场的启用。其实很多球团在经营上都仍是赤字,却也没有将之当作借口,而是尽可能增进球迷的观赛品质,这种企图心与态度真的很让人敬佩,相信进场的球迷也会感受到球团的用心。由于持续有朋友在网站上询问如何购买《到日本看职棒》,再加上各球场也有了相当程度的改变,于是把上回出书后再到日本看球的观察重新整理,又写了《日本职棒球场散步》这本书。
虽然主题类似,但是内文全部重新撰写,大部分的照片也是近期拍摄的,就算曾经看过前一本书的朋友,相信也会有新的感受与发现。希望这本书能让大家体会到欣赏棒球比赛的乐趣,也能将这股热情转回到台湾的棒球上。在经过风风雨雨后,台湾职棒真的很让人期待。
这本书的完成,要感谢大艺出版赖兄的大力支持,愿意出版在台湾一直算是冷门的运动书。最后要感谢我的爸妈,谢谢他们在这段时间的包容与支持。
这本书就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往日本职棒秘密花园的大门,让我得以窥探那些隐藏在光鲜赛场背后的独特风景。作者的文字非常有感染力,他能够用极其生动的语言,将每一个球场的特色和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我惊喜地发现,这本书并不是简单地罗列信息,而是充满了作者作为一名资深棒球迷的个人情感和独到见解。他在书中分享了许多关于球场的故事,这些故事有的感人至深,有的令人捧腹,但无一例外都让我对这些球场有了更深的了解和喜爱。我特别喜欢他对球场“氛围”的描绘,他能够捕捉到不同球场在比赛日那种独特的能量场,以及这种能量场是如何影响比赛和球迷的。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每一次在球场的“散步”,都是一次与历史、与文化、与情感的对话。它不仅仅是关于棒球,更是关于人与土地、人与社区、人与梦想的故事。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为我这种棒球迷量身打造的!一直以来,我对日本职棒的热爱不仅仅停留在球场上的精彩对决,更深的是对那些承载着无数回忆的球场本身充满了好奇。这本书的出现,恰好满足了我内心深处最渴望的那份探索欲。作者并没有简单地罗列每个球场的地理位置或球票信息,而是以一种极其细腻和充满情感的方式,带我“漫步”在日本职棒的十二个主球场。翻开书页,仿佛就置身于那片绿茵场,感受着微风拂过看台,听着观众的欢呼声此起彼伏。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于球场历史和独特文化的介绍,例如某个角落的标志性雕塑背后隐藏的故事,或者某个看台区域为何如此特别,这些细节都让我对这些球场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共鸣。作者的笔触充满了画面感,仿佛能够亲眼看到棒球在空中划出的优美弧线,听到棒球击打在球棒上的清脆声响,甚至能闻到球场周围飘散的特色小吃香味。这不仅仅是一本介绍球场的书,更像是一次穿越时空的旅行,让我回顾了无数经典的比赛瞬间,也为我今后亲临现场的旅行增添了无数期待。
评分我毫不夸张地说,这本书是每个日本职棒爱好者都不应该错过的珍宝。作者的笔触细腻而富有感染力,他带领读者进行了一场充满惊喜的球场探索之旅。我曾经以为自己对日本职棒的球场已经有了足够的了解,但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才发现,我之前所见的只是冰山一角。作者不仅仅介绍了球场本身的建筑和设施,更重要的是,他深入挖掘了每个球场背后的故事和文化。他用一种非常亲切的方式,分享了他在球场“散步”时的所见所感,这些细节充满了人情味,让我仿佛也身临其境,感受着那些或激动人心、或温情脉脉的时刻。我尤其欣赏书中对每一个球场“灵魂”的刻画,作者能够捕捉到每个球场独特的气质,并用富有诗意的语言将其呈现出来。这本书让我对日本职棒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也让我对未来的球场之旅充满了无限的期待。
评分读这本书的过程,与其说是在阅读,不如说是一种沉浸式的体验。作者的文字功底非常扎实,他能够将冰冷的建筑变成一个充满生命力的故事载体。每一座球场在他笔下都活了过来,不再是单纯的钢筋水泥结构,而是充满了历史的沉淀、球迷的热情和球队的荣耀。我特别欣赏书中对每个球场周边环境的描绘,不仅仅局限于球场本身,还延伸到了球场周边的街区、商店,甚至是一些不起眼的小巷。这些“散步”式的探索,让我感受到了日本职棒文化是如何与当地社区紧密相连的,也让我看到了每一个球场背后所蕴含的独特的生活气息。作者的观察角度非常独特,他总能发现那些容易被忽略的细节,并赋予它们深刻的含义。例如,在描述某个球场时,他会细致地描绘看台上不同年龄层球迷的神情,以及他们为支持自己球队所做出的各种努力。这些生动的细节,让我深刻体会到了日本职棒粉丝的狂热和忠诚,也让我对这项运动的魅力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惊喜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我一直以为这是一本比较“硬核”的体育介绍类书籍,但当我翻开它之后,才发现它更像是一本充满人文关怀和情感共鸣的旅行指南。作者用一种非常亲切和自然的语气,带领读者深入探访每一个球团的主球场。他不仅仅是简单地介绍球场的设施,更重要的是,他融入了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毫无保留地分享出来。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不同球场“灵魂”的解读,作者能够敏锐地捕捉到每个球场独一无二的特质,并用富有诗意的语言将其展现出来。例如,他在描述某些历史悠久的球场时,字里行间都充满了对过往辉煌的敬意;而在描写一些新建的现代化球场时,又能感受到他对未来发展的期待。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主场”这个概念,它不再仅仅是一个比赛的场地,更是球队精神的象征,是球迷情感的寄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