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1 科技管理總論
1.1 科技管理的定義及範圍
1.2 研究發展之內涵及重要性
1.3 研究發展特性與研發成果
1.4 企業管理與研發管理
Chapter 2 科技政策與資源分配
2.1 科技政策之定義
2.2 科學技術政策涵蓋範圍
2.3 科技政策的內涵
2.4 政府在科學技術政策中扮演的角色
2.5 科技政策規劃模式
2.6 各國科技政策之規劃模式
2.7 科技發展相關要素
2.8 我國科技政策的形成與曆程
2.9 颱灣工業發展轉變階段
2.10 産業群聚發展型態的演變
2.11 我國科技機構體係
2.12 科技政策對産業發展之影響
Chapter 3 科技組織
3.1 科技組織之定義
3.2 科技組織之型態
3.3 科技組織型態優劣分析
3.4 科技組織運作成功之要件
Chapter 4 技術創新
4.1 技術創新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性
4.2 科學、技術與工業化技術創新
4.3 技術創新與生命週期
4.4 産業的創新模式
4.5 産業技術創新要素
4.6 學校與政府在技術創新所扮演的角色
Chapter 5 核心能力
5.1 定義與重要性
5.2 核心技術
5.3 核心産品
5.4 核心産品與核心技術的篩選
5.5 核心技術之建構
5.6 醫療保健工業核心産品與關鍵技術篩選
Chapter 6 技術商品化
6.1 技術定義與特性
6.2 公司技術的建立
6.3 技術商品化
6.4 綠色産品的設計與製造
6.5 産品的可靠性及安全性
6.6 同步工程
6.7 創新育成中心在技術商品化之功能
Chapter 7 科技人纔之培育、訓練與延攬
7.1 科技人纔對工業發展之重要性
7.2 人力資源的規劃
7.3 人纔訓練
7.4 企業人力訓練
7.5 科技人纔招攬-招攬科技移民
Chapter 8 科技計畫之規劃、執行與管理
8.1 科技計畫之定義、範圍及分類
8.2 科技計畫之目標
8.3 科技計畫規劃、執行與管理
8.4 經濟部科技計畫管理作業程序
8.5 科技計畫主持人定位、職責與扮演的角色
8.6 計畫主持人與功能主管之分工
8.7 科技計畫成果運用方案
Chapter 9 智慧財産權的建立、管理與應用
9.1 智慧財産權的定義與類彆
9.2 智慧財産權的管理
9.3 智慧財産權策略
Chapter 10 科技資料之建立與管理
10.1 科技資料的定義、範圍與管理架構
10.2 技術文件規劃及撰寫的流程
10.3 科技資料之管理
Chapter 11 技術移轉與技術作價
11.1 技術移轉之簡介與定義
11.2 技術移轉活動流程
11.3 技術移轉的優點
11.4 技術移轉之時機
11.5 技術移轉方法
11.6 技術移轉之重要課題
11.7 技術移轉成功的關鍵因素
11.8 技術作價
Chapter 12 績效評估
12.1 績效評鑑的目的
12.2 績效評鑑的原則
12.3 從事績效評鑑的組織
12.4 績效評鑑之方式
12.5 常見的績效評鑑指標
Chapter 13 策略科技管理
13.1 策略的意義
13.2 策略管理理論架構
13.3 經營宗旨
13.4 環境分析
13.5 策略目標
13.6 策略選擇
13.7 策略執行
13.8 策略評估
Chapter 14 政策工具與科技指標
14.1 政策工具
14.2 科技指標
附錄一 層級分析法
附錄二 中華民國專利法
《科技管理-基礎策略與實務》這個書名,讓我聯想到的是一本能為企業注入新思維、指導實踐的重量級著作。我原本期待書中能深入探討如何在全球化浪潮下,建立具備國際競爭力的科技企業。尤其是在研發、生產、行銷等各個環節,如何與國際接軌,並掌握全球市場的脈動,是我非常關心的部分。對於科技創新的商業化模式,例如如何將實驗室的成果轉化為可行的商業產品,並成功推嚮市場,我也希望能夠從書中獲得啟發。此外,我也關注到企業社會責任(CSR)在科技產業中的重要性,期望書中能探討科技企業如何在追求利潤的同時,也能兼顧環境保護、社會貢獻,並建立良好的企業公民形象。這對於在颱灣這樣一個重視永續發展的社會,具有更深遠的意義。
评分拜讀《科技管理-基礎策略與實務》這本書,我原先期盼能深入瞭解科技產業的組織行為與變革管理。在颱灣,許多科技公司都經歷過快速的成長與轉型,如何在變革過程中維持組織的穩定性,並激勵員工不斷學習與創新,一直是我關注的焦點。我希望書中能提供具體的案例分析,說明如何有效地進行組織再造、提升團隊效能,以及建立強大的企業文化。另外,我也對科技人纔的招募、培訓與留任機製感到好奇,究竟該如何吸引頂尖人纔,並為他們創造一個能夠發揮所長的優質工作環境,一直是企業管理者麵臨的挑戰。在快速變遷的時代,如何透過持續的學習與成長,來應對不斷齣現的新技術、新挑戰,也是我所期望從書中獲得指引的。
评分拿到這本《科技管理-基礎策略與實務》,第一時間就被其厚實的內容所吸引,書中的編排方式也相當有條理,我原本以為可以從中學習到許多關於科技專案管理與產品生命週期管理的精髓。特別是對於如何有效規劃資源、管控預算,以及在高壓環境下達成專案目標,我一直有著濃厚的興趣。此外,我也希望能深入瞭解科技產品的市場分析與定位策略,例如如何進行競爭者分析、消費者行為研究,並製定齣差異化的產品策略。在颱灣,許多中小企業在科技轉型的過程中,常常麵臨資金、技術與人纔的瓶頸,因此,我期待書中能提供一些針對這些痛點的解決方案,例如如何透過政府資源、策略聯盟,或是引進外部資金來剋服睏難。同時,我也非常想知道在知識產權保護日益重要的今天,企業該如何有效地保護自身的研發成果,以及如何在國際市場上進行佈局,擴大品牌的影響力。
评分這本《科技管理-基礎策略與實務》,光聽書名就覺得內容應該相當紮實,我原本想從中獲取更多關於科技創新的生態係與閤作網絡的知識。畢竟,在這個高度連結的時代,單打獨鬥的時代已經過去,企業之間的協作與共贏,往往能創造更大的價值。我期待書中能詳細介紹如何建立有效的產業聯盟、學術閤作,以及創業投資網絡,讓颱灣的科技產業能夠在國際舞颱上更具競爭力。同時,我也對科技政策與法規在產業發展中的影響力感興趣,例如政府的研發補助、租稅優惠,以及相關的法律規範,究竟如何引導產業發展的方嚮,並塑造健康的市場競爭環境,是我非常想瞭解的部分。
评分這本《科技管理-基礎策略與實務》乍看之下,以為是本紮實的工具書,適閤剛進入科技產業,或是想深入瞭解產業運作模式的讀者。書名中的「基礎策略」與「實務」兩詞,讓我期待能有一套清晰的脈絡,從宏觀的策略規劃,到具體的執行層麵,都能有詳盡的解析。尤其在颱灣這個科技產業蓬勃發展的環境下,如何將理論與實務結閤,創造實際效益,一直是許多企業主和管理者的重要課題。我本來希望書中能深入探討科技趨勢的預測與應用,例如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當前熱門領域,如何影響企業的營運模式和競爭策略。同時,我也很想知道在快速變動的科技環境中,企業該如何建立彈性的組織架構,以及如何培養具備前瞻思維的領導者。畢竟,一昧地跟隨市場腳步,很容易被淘汰,而能夠引領潮流,纔能在產業中佔有一席之地。書中對於創新思維的培育、創業精神的植入,以及跨部門協作的實踐方法,我也抱有高度的期待,希望能找到具體可行的建議,幫助團隊剋服溝通障礙,提升整體績效。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