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师尊从民国七十八年到民国八十三年(西元1989~1994年)共六次临坛批示了《叮咛心语一○一则》,其中一段提到:「不要太强调和注重佛堂或道亲人数的多寡,而造成了争夺和拥有的心念,这都是不正确的,稍起偏差即起心计较,则易坠魔道。须知道,上苍最后的评功论果,是以德性、戒律、心念、愿行、火候而定昇降,并不在于外来的福德名相。」并特别交代这《叮咛心语一○一则》的语录是末后一着的「修办指南」,将来要传遍万国九洲。
恩师说:「凡我徒儿皆当知道,三教传心别无功,真性常住万法通;离世住世无污染,妙用方知与佛同;离色离相无人我,念善念恶本来空;悟得本来无一物,彻天彻地处处通。」师尊深怕我们迷失在道名、道利、道权的名相上,而忘失光明的本性,故而做了这般深切的叮咛。
恩师担心我们「若无真功实善,如何真正回天?」故又于民国八十七年、八十八年(西元1998、1999年)期间,由天然古佛、李铁拐大仙、济公活佛、韩湘子大仙、汉钟离大仙,分别在泰国、马来西亚批示了《叮咛心语一○一则》中的「德性、戒律、心念、愿行、火候」五篇妙训,旨在提醒吾辈从心性下功夫,以愿行为力量,依此五个方向作为回天的资粮;并交代将此五篇妙训编辑成册,以为末后修行的指南,是为「回天五个条件」之缘起。本社志此妙训之因缘,再加以收录汇整及註解演说,以完成恩师「训语指迷津,明白是知音;唯望真诚相应,聊慰仙佛心」的慈心悲愿。
◇回天的五个条件全训∕9
◇心念,是命运的主人∕32
◇「心念」镇坛训研习∕36
◇「心念」本训研习∕49
◇「心念」冠顶暨训中训研习∕150
序
「心念」镇坛训研习--心念,是十法界种种现象变化的根源。
真不假假不真 既是智者何用做愚人
借假修真淡放下 不因我执困红尘
尘界披土浊难超昇 悟此方是真正修道人
◆真不假假不真
■语意解释
真者,不虚妄;假者不会真。道,是至真永恆存在的本原,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无有边际的,而有形有相者会消灭、不常恆,只有永恆不变的才是真。
■研习心得
《老子》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道,乃先天地而存在,空寂无声无形,独立长存永不衰竭,循环运行永不止息,是一切事物的根源。
简言之,道是存在的根源,是最初又是最终的存在。因为真空,故无形无象,不具备任何具体性;因为妙有,故是一切万物生成的源头。唯有得道的人,才能返于无极,入一真法界,而世间也只有这一件事情是「真」,其余皆虚妄不实。故六祖惠能曰:「明与无明凡夫见二,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实性。」所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诚然圣凡之别,只在了悟「一」否?一即不二,不二是为道。唯有得悟大道的修行者,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方能解脱生死。
当今白阳应运,先天大道应时而降,有道者得,无心者通。《六祖坛经.付嘱品》说:「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见三毒是魔王。」「性中各自离五欲,见性剎那即是真。」「若能心中自见真,有真即是成佛因。」得悟真道的修办人生,才不会在颠倒、迷惑的妄念中轮转于六道「心境」中,无法自拔。在念念中为别人设想,正己成人、自立立人、自觉觉他的行持菩萨道。所以,开悟的人生是效圣法贤,驾慈航渡迷津,共挽人心与劫难,守志奉道,至诚无渝。故说「真的不假」,其道心至诚不二;「假的不真」,其道心虚妄不实,无有恆真,未能真积力久,遇考则倒。
◆既是智者何用做愚人
■语意解释
既然是得受明师一指,得悟真道、见自本性的智者,便该走修办道的人生路,济世救人,超脱物外,再也不做追逐名利、载浮载沉的愚昧人了!
■研习心得
智者,是能识透人生的真实义,了悟宇宙本源的人。明白人生如百代之过客,只是借假修真,一切如梦幻泡影;视功名富贵,如浪花涌现即逝一般,了不可得!然一般人却沉溺在时空交织中,真假莫辨,贪名着利,随波逐流,性溺苦海,愿做愚人而甘之如饴。故智者怎甘愿受红尘中的名利富贵、妻恩子爱、是非对错所束缚呢?
读到《回天的五个条件-心念》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像是走进了一座古老而静谧的图书馆,空气中弥漫着知识与思考的气息。书名本身就带着一种探索与治愈的意味,让人忍不住想要一探究竟。作者的笔触细腻而富有力量,娓娓道来,却又字字珠玑。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于“心念”这个概念的阐释,它不仅仅是简单的想法,更是一种深层的情感、意愿和能量的汇聚。作者通过一系列生动的例子和深刻的洞察,引导读者去审视自己内心的运作机制,去理解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念头是如何潜移默化地塑造我们的生活轨迹。这本书没有空泛的说教,而是提供了一套可操作的框架,让我们能够更有意识地去管理自己的心念,从而影响我们的行为,最终改变现实。每一次阅读,我都会有新的体会和感悟,仿佛每一次都像是在进行一次深入的自我对话,与内心最真实的那个声音连接。这种感觉非常奇妙,它让我意识到,我们所追求的“回天”,或许并非是遥不可及的奇迹,而是源于我们内心深处的力量,一种能够化解困境、重塑希望的力量。我强烈推荐这本书给所有正在经历人生低谷,或者渴望实现内心平静与成长的朋友们。
评分阅读《回天的五个条件-心念》,我感觉像是被一位经验丰富的智者引路,穿越了迷雾重重的内心世界。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独特,既有哲学思辨的深度,又不失文学的优美。作者在探讨“心念”这个主题时,没有使用任何晦涩难懂的术语,而是用贴近生活化的语言,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我尤其欣赏书中对“意念的具现化”过程的描写,它让我深刻理解到,我们的思想是如何通过一系列微妙的机制,最终在现实生活中留下痕迹的。这本书让我开始重新评估自己那些长期存在的负面思维模式,以及它们是如何悄无声息地阻碍我前进的。作者并没有仅仅停留在批判,而是提供了一整套切实可行的“心念重塑”方法。读完这本书,我不再感到迷茫,而是有了一种清晰的方向感。我明白了,所谓的“回天”,并非是等待命运的垂怜,而是需要我们主动去调整内心的频率,去播种积极的意念,然后耐心等待它开花结果。这本书就像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通往内心强大和生活幸福的大门。
评分《回天的五个条件-心念》这本书,给我带来的震撼,远超我的预期。我原本以为这会是一本关于心灵成长的励志读物,但它所探讨的深度和广度,让我耳目一新。作者以一种极其冷静而又充满智慧的视角,剖析了“心念”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的核心角色。它不是那种简单告诉你“积极思考”就能解决一切问题的书籍,而是深入到心念形成的根源,以及它如何与我们的潜意识、过往经历、甚至身体状态相互关联。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关于“心念的能量场”的描述,它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那些不经意间的想法,它们究竟带着什么样的能量,又在吸引着什么样的事物来到我身边。作者用一种抽丝剥茧的方式,逐步揭示了实现“回天”所必需的五个关键要素,而“心念”无疑是贯穿始终的核心。我发现,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感到无力,正是因为我们没有真正掌握自己心念的主动权。这本书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让我开始学习如何成为自己心念的“园丁”,而非被动的“收割者”。它帮助我认识到,真正的改变,始于内心的觉醒和对心念的深刻理解。
评分《回天的五个条件-心念》这本书,如同一面镜子,照出了我内心深处的许多盲点。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理性的人,但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我们的“心念”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强大和具有影响力。作者对于“心念”的定义非常到位,它包含了我们所有的想法、感受、信念和期待,而这些,构成了我们看待世界的滤镜。我特别喜欢书中对“心念惯性”的分析,它解释了为什么我们很容易陷入僵化的思维模式,以及如何打破这种惯性。这本书没有给我灌输任何心灵鸡汤,而是用一种极其严谨和科学的态度,去解析“心念”的力量。我发现,很多时候我们所谓的“努力”,如果方向错了,或者被错误的心念驱动,反而会事倍功半。作者提出的“回天的五个条件”,每一个都紧密围绕着“心念”展开,让我看到了实现转机和突破的希望。这本书让我开始有意识地去觉察自己的每一个念头,去审视它们是否真正服务于我想要的生活。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个启蒙,让我开始了自我疗愈和内在转化的旅程。
评分我最近有幸拜读了《回天的五个条件-心念》这本著作,感觉如同经历了一场心灵的洗礼。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没有像市面上许多心灵成长书籍那样,仅仅停留在技巧层面,而是深入到了“心念”这个最根本的层面进行探讨。作者以一种沉静而又富有穿透力的笔触,揭示了心念在我们人生轨迹中的关键作用。我尤其惊叹于书中关于“心念的磁场效应”的阐述,它让我意识到,我们内心的每一个细微波动,都在向外传递着特定的频率,而宇宙正是以这种频率来回应我们的。这本书让我开始重新审视那些一直困扰我的问题,发现很多时候,症结并非在于外部环境,而是在于我自身心念的偏差。作者提出的“回天的五个条件”,层层递进,最终都指向了如何有效地驾驭和转化自己的心念。读完这本书,我不再是那个被动接受命运安排的人,而是变成了一个能够主动创造自己人生可能性的人。我从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力量感和掌控感,这种感觉,实在是一种巨大的财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