踌躇之歌

踌躇之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一段有关人受伤、孤单、徬徨,以及勇气与希望的故事
  陈列历时约十载,无数次反覆删修的「大散文」写作

  我希望从一个回首的角度,通过艺术的处理,以一本完整的散文册,安静而细致地去辨识这一路走来过程中,在身边与心里不时迟疑摇晃的或真或假的光与影,让这一次的写作,如卡夫卡所说的,「是一只从黑暗中伸出、向美探索的手。」同时,纪念台湾走过的一段年代。

  二十六岁那年,他寄居佛寺读书,于早晨叩钟里醒来,在规律的打板声中止静就寝,起卧安然,以为可以单纯思索文学,生活节奏很轻,世界很远。但那一个突兀的深夜,急促的敲门声打破幽静,莫名的肃杀与质疑将他扯进一处森冷的黑暗里。世界一夕间扭曲变调。

  歧路之后,是伴随一生于文学与政治之间的徬徨踌躇,整部书实为一篇长达三十年岁月的散文书写,分为五个章节,记录五段时空:首章〈歧路〉写一九七二年,他在佛寺的文学生活,被捕与审讯。〈藏身〉记述出狱后一年的日子。〈作伙〉为从政之后,参与党部运作与第一次参选经验。〈假面〉将时空移至中山楼,记录做为国大代表的见闻与省思。〈浮云〉则是经历选举后,从乡间草野观看朝野的心情。

  全书流露的是一种情怀,而非情绪;是一种祝福与祈祷,而非控诉。当一个人面对人生的徬徨,信心的质疑,如何观察、看待,并寻求一种解释,如何与更大更宽广的天地连结,得到安顿。陈列的文章不见得有答案,他以诗学的角度,追索时代社会面貌,细致地叙说自我信念反思、盘整的历程。内敛沉静中,带着滔滔雄辩的力量。

作者简介

陈列

  本名陈瑞麟,一九四六年生于嘉义农村。淡江大学英文系毕业,曾任国中教师二年,后因政治事件系狱四年八个月。出狱后,以〈无怨〉获第三届时报文学奖散文奖首奖,隔年再以〈地上岁月〉获第四届散文奖首奖。一九九一年以《永远的山》获第十四届时报文学奖推荐奖,成为自然书写的经典作品之一。在参与政治活动约十年之后,现已回归文学专事写作。目前定居花莲。着有陈列作品集:《地上岁月》、《永远的山》、《人间.印象》、《踌躇之歌》。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歧路
第二章 藏身
第三章 作伙
第四章 假面
第五章 浮云

图书序言

歧路

1
那是一月初的时候,几波寒流间隔着不一定的时间已经来过又走了,寒气逗留下来,持续着轻轻沉淀,很细致的,无声无息地渗透和弥漫,在佛寺旁边的溪涧里,在四周茂密的原始森林中。每天,我在寄寓的二楼厢房内,视线偶尔从书本中抬起,望向后窗外弯曲着远去的崃谷下游,或是走出室外,经由贴着山壁的阶梯,进出餐厅或总共三层也是依循着斜坡筑建的佛殿,或者在最底层的前院广场散步,有意无意间,总是会注意到周围几乎每一处山坡上,或远或近,原来曾经有好一段日子像是随意触抹的鲜艳油彩,那些枫槭之属,从褐黄到橘红到深红,也像是一种季节的沉潜,深浅不一,点缀在秋来犹存的苍绿中,如今又已逐渐纷纷脱落,剩下的一些色彩,淡褪而稀疏,和整片静立的林木,有着一种历经蜕变之后的凝重与安详。这时候,崃谷上游的西北方,在互为夹峙的一层叠着一层的山稜线后方极远处,那一大片高高耸立横亘着的大山顶陡坡面,那想来全属裸岩的陡峭地带,在嶙峋的沟褶间,入冬之后的白雪逐渐积聚凝固,形势显得越发厚实浓重,晴朗时在阳光下闪闪生辉,坚毅安静,衬映着更远的天色,也或许,时而会有一些浮云,形状多样,流连在那里,而当气候变化,锋面来临,接连几天阴云甚至落雨,那整片山头,包括附近所有的山峦起伏的形势,就全都消失了,阴灰灰的云天一色。我有时就倚凭着栏杆或者在某个石阶上坐下来,暂时离开书本里连篇的英文叙述,走出那些有关文学与更迭的时代文风与若干重要次要作家等等学问知识的理解与记诵,看这些山水云雾树林,让心思休息,纯粹放松,在那沁冷而含着些许潮润的空气里,感受这彷彿无边的绵绵密密的一个极高极广的天地、世界,每每觉得,甚至于相信,这当中自有一个系统,很安稳的,日日夜夜,默默护卫着我,也或者好像是一种安慰。

好像一切都很宁静,而且单纯,美丽,有道理。
甚至于让人有一种悠久永恆的感觉。
而且,好像,未来也是美丽的,恆久的,充满了希望。

2
他们大约是凌晨一点多来的。当时我才熄了书桌上的灯,上床裹在厚重的棉被里,在黑暗的平静中想着今天所读的英国文学史的进度,而当意识逐渐散淡模煳,将睡未睡,房门响起敲击的声音,那声音在深黑寒冷的夜里,显得十分突兀怪奇,我原以为是恍惚里的错觉,然而停顿一下子之后又是扣扣扣的声音,急促而坚持,我狐疑地问说,谁?管区的,请开门,门外的声音说。

房门才稍微打开,立即就是五六个人推拥着进来;其中只有那个管区警察我曾在两个多月前见过一次面谈过几句话。他们一时几乎就占满了房间。门外狭窄的走道上,另有好几个人头和身影,在微弱的日光灯下躁动。

好一阵子他们只是盯着我看,对我上下打量,并且不时四下打量着室内,全都没说话。那样子的阒静无声,或许不到一分钟,却完全而彻底,不仅使时间也使得空间好像都持续地一直在迅速无限膨胀或压缩。我如从噩梦中惊醒,察觉到心脏跳动得越来越快。在疑惑和慌张等等混合不清的心情中,我小声地勉强试探着问:「有什么事吗?」

先是依然没有人出声。然后,我才看到管区警员转头和他身边站立的一个理着平头的中年大个子交换了一个眼色,之后,才终于说:「请让我们看看你的身分证。」

我把身分证拿给管区的。但他根本没看就转手交给大个子。
大个子慢慢看着身分证的正面和背面,并且数度抬头看我,像是很认真在研究着什么。

「陈先生,」他总算开口说话了,一字一字的。「是这样的,有些事情,我们要求证,所以我们必须搜查你的房间。」声音平淡,稍带粗哑,似客气地对我说明,但又像是在自言自语,看似有些粗糙的脸上没什么特殊的表情。

他的话似乎告一段落时,我还搞不清楚其中的意思,那些原已进入房间的人就採取行动了。他们分别开始翻阅我随便放在书桌上、地上和床上的书,打开抽屉,翻动一些文具、各种笔记本和少数的几封来信。他们也把木板床上的垫被掀开,甚至于用手电筒照射床下,从那里拖出行李箱,把箱子里的衣物一件一件拿出来丢在床上。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