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我共同拥有的35条台湾最美单车风景线,
春天赏樱、秋天赏菊、
冬天看枫红、夏天沐浴杉林清凉幽静。
骑遇台湾单车祕境小旅行,原来只须一天!
即刻拥抱大自然,尽揽台湾之美。
知名单车部落客茶花小屋,
不疾、不徐、不藏私,慢骑35条轻松与挑战级路线,分享私房骑法、揭露单车祕境。
带您跟着节气,骑游最道地、最值得赏玩的单车一日小旅行。
※收录全台湾35条一生必骑单车祕境
精选最私密、最经典的单车旅行祕境。上山徜徉茶园绿意、深入无人杉林秘境鸟瞰大坝、登高赏樱俯看乌来、远眺壮阔大汉溪风情。用「心」踩踏的私房单车路线,拥抱大自然角落美学。
※跟着节气,骑车、拍花、追蝶、看枫红
挑战一天上山看桐花满眼、旅行白河赏莲花拍木棉、慢骑大莺中庄壮阔韭菜花田,发现潭雅神小麦摇曳、悠游东丰梨花盛开。用单车体验在地四季旅行,最缤纷多彩的台湾之美尽收眼底。
※单车一日小旅行,轻松上路
全书35条路线,皆附有私房手绘地图、坡度图、路程时间表及详细GPS定位点。并且每条路线均以大众交通工具实测接驳,让您轻松掌握单车一日小旅行所需所有资讯。只要牵起单车,立即就能轻松上路。
本书特色
单车吹什么风呢?一路狂奔已不稀奇,背起单车,台北高雄一日小旅行才够稀奇。最自然的低碳旅行,当然要崇尚最自然的生态观察,所以本书主推跟着节气骑车、拍花、赏蝶,赏玩台湾最美的单车祕径。
作者简介
茶花小屋
本名李立忠,台北人,1966年生的天蝎座。亚东工专工业工程与管理科毕业。
眷恋单车融合心情的旅行方式。经营单车部落格将近十年,分享以单车身体力行的旅行生活。
部落格曾屡获大奖:2006全球华文blog大奖生活品味类初选入围;2009年新北市blog大奖佳作;2010年资策会第三届blog百杰,旅游类TOP 100;2011年全球华文blog大奖,休闲旅游类初选入围;2011年自行车骑士协会,活动文选优胜奖;2012年资策会第五届部落格百杰,旅游类TOP 200,同时荣获UDN BSP特别奖。
特别喜欢晨昏自行车踩踏,着有《早安自行车》一书。
茶花小屋的分享心世界部落格:blog.udn.com/leelijohn
【推荐序】二轮小径,总是有不一样的风景 黄钰云
【联合推荐序言】江哥、陈顺兴、陈钏锋、刘议心、史文杰
【作者序】用单车品味台湾 茶花小屋(李立忠)
【前言】慢骑停车感受分享用心踩踏美好的单车人生 茶花
CH01春
1.阿柔洋产业道路 骑遇季节美丽∕台北深坑、木栅∕野花、樱花、李花、赏蝶 2.潭腰产业道路 水库茶田好风光∕新北市石碇∕水库、茶田、赏蝶 3.罗岸路 拾起半日惬意∕新北市乌来∕樱花、杉林、赏蝶 4.淡水河自行车道 野花之旅∕新北市淡水、八里、台北市关渡∕野花、河海风情、渡轮 5.关渡洲美社区苦楝花飘香∕台北市北投区∕苦楝花、野花 6.大汉溪右岸自行车道春天上山春赏桐花∕新北市∕湿地、桐花 7.三坑乡村漫游 体验客家村庄风情∕桃园县龙潭∕水田、樱花、野花 8.礁溪小镇慢骑 拾起田绿与山湖美景∕宜兰县礁溪∕水田、远眺、环湖、温泉 9.潭雅神自行车道 春临花缤纷风摇麦田香∕台中市潭子、大雅、神冈∕花田、水田、麦田、绿隧道 10.白河乡间漫游 骑田间小路吹花香的风∕台南市白河∕木棉花、芒果花隧道、荷花
CH02夏
1.翠峰路探骑 登上杉林最高峰∕新北市新店∕杉林、水库、野花、赏蝶 2.竹崙熊空山越岭 骑遇杉林一百甲∕新北市三崃∕杉林、赏蝶、野溪 3.观音乡间 埤塘花田滨海漫游∕桃园县 观音乡∕花田、水田、滨海、埤塘 4.彰化埔心休闲自行车道 稻香绿海的夏天∕彰化县埔心、溪湖∕水田、田园、葡萄园 5.阳光水岸自行车道 骑遇台北赏荷秘境∕台北市∕野花、荷花
CH03秋
1.涂潭产业道路 沉在山谷的美境∕新北市石碇 翡翠水库∕水库、茶田 2.三层坪农路 槟榔花飘香∕新北市三崃竹崙环山自行车道∕赏蝶、野溪 3.玉桂岭东势格 远离106公路尘嚣∕新北市石碇、平溪∕溪流景观、观鱼、赏枫 4.大莺自行车道 最美田庄韭菜风情∕新北市石碇、平溪∕韭菜花 5.永安漫游到新丰 探索西滨海岸风情∕桃园县新屋,新竹县新丰∕滨海、红树林、绿隧道 6.新竹十七公里海岸线 骑车吹风看潮起潮落∕新竹市∕滨海、红树林、绿隧道、赏鸟 7.铜锣自行车道--茶田与杭菊的故乡∕苗栗县铜锣乡∕茶田、杭菊、远眺 8.通宵滨海漫游 好望角登高望远∕苗栗县通宵、后龙∕铁路风情、大海远眺、滨海
CH04冬
1.娘子坑农路 饱览田村溪河风情∕新北市三崃、桃园大溪∕花田、农村、赏花 2.新店狮头山 冬雨轻濯云水枫情∕新北市新店∕赏枫、远眺、溪流 3.石灰坑山 绿意中远眺壮阔山水∕新北市树林、桃园龟山∕赏枫、赏蝶、远眺 4.龙潭大池自行车道 畅游稻香花海∕桃园县龙潭∕花田、水田 5.枫树村孟冬农闲畅游花海∕桃园县龟山乡∕花田、水田 6.后丰铁马道 穿越旧山线往日时光∕台中市丰原、后里∕铁道、花田、水田 7.东丰自行车道 穿越支线铁路田园风∕台中市丰原、石冈、东势∕梨花、铁道、绿隧道
CH05四季赏玩
1.宝山水库 慢骑沙湖坜之美∕新竹县竹东、宝山∕水库、吊桥 2.阿公店水库自行车道 环湖骑车看夕阳∕高雄市冈山、桥头、燕巢∕水库、夕阳 3.爱河自行车道 通往海洋的城市骑迹∕高雄市∕河海风情、夕阳、渡轮 4.二重环状自行车道∕新北市∕日出、赏花 5.大汉溪左岸自行车道 探访鹿角溪湿地∕新北市∕湿地、野花
附录:
单车旅行装备及基本观念
单车旅行简易维修及保养
作者序
用单车品味台湾 茶花小屋(李立忠)
再次回到单车的怀抱,算一算也超过十年了。十年来因为或远或近的单车旅行,让我再次重新审阅自己,并认识我们所居住的这块土地。每逢假日与生活空档,我总是在天色大放光明前,踩着脚踏车、迎着晨曦微风,品尝被城市遗弃的清早香醇。
台湾的单车风潮大约二○○九年达到高峰,各类型活动与骑车方式如雨后春笋。在这之前,二○○七年承蒙华成出版企划编辑黄钰云,邀约出版《早安自行车》一书,内容记载大台北地区晨光自行车日记的心情感受与清早风情。书本上市之初,我因为严重的焦虑症缠身,引发各种身心疾病,一度无法面对人群,几乎坠入人生的黑夜。这段时间,除了各种医学治疗,我仍然保持脚踏车运动习惯。抱持着慢骑、停车、感受、分享的骑车态度,或者说,是一种人生态度,用单车走过的点滴清流,洗濯被疾病污染的身心。命运让我走进了黑夜,就像是暗夜出发的旅行,再往前迈进,有晨曦、早光,掠过美丽天色变换以后,清爽舒畅的阳光将会迎面而来。
以单车旅行台湾,最环保也最有延展性。善用火车或长途客运接驳功能,避免开车及过夜的时间限制,更可以轻松完成台湾各地一日小旅行。
刚开始,我以试探的心态,搭乘火车、客运到中南部各县市接驳单车旅行。每次手握车票,心里会充满远赴他乡的流浪感。同时我也发现即使住在台湾北端台北地区,只要略为规划行程与路线,将单车打包后,搭乘火车或国光客运南下,大部分都能完成美好的单车一日小旅行。所以,我开始利用火车或客运接驳单车,带着单车到台湾各地浪迹天涯。不论是新竹的海滨、台中的自行车道、苗栗的山间,或是远在三百公里外的台南白河与高雄旗津,只要买张车票带着单车,一日小旅行的方便性让我惊喜!
以大众运输完成一日单车路线,让我彷彿回到几年前的晨光自行车。天都没亮,踩着黑夜与路灯影子,背起简单行囊与小折,搭着清早头班车南下,桃园、新竹、苗栗、台中……直到高雄,踩着二轮走访台湾各地。最后在夕阳西沉时,再搭上回家车次,于黑夜笼罩大地、夜深人静之际回到台北。每次旅行的记载,都是身体力行、披星戴月的真实呈现。
在搭车的移动过程中,我常常遇见因为各种情况踏上旅程的人,素不相识没有彼此牵挂的状态下,聊着共同话题。台湾人的可爱与善良,一直存在我们生活的土地上。从陌生的车站前卸下单车,往旅程踩踏,沿途风景与人文再再让我感受未经矫饰的在地生活。
记得溪湖羊葡自行车道边,遇见秋日艳阳下採收白花椰菜的阿伯,耕作两个月,只能换得两万多块钱的收入。他以乐观又略带微笑的口吻说:「种田就是这样,能安稳过日子才是最大的幸福。」乐天知命、不哀不怨。田里一朵朵成熟的白花椰菜,好似农家快乐盛开的心,平凡自然又感动人心。
从平地农家到山巅森林,产业道路在翠绿的自然色彩里蜿蜒,高处鸟瞰它姿态隐约半遮半掩。只有骑上单车,才能仔细而清楚亲近每一段山间水边。我常抱回产业道路旅行中许多新发现与真感动,回家再次复习,勐然发现,丰富的生态与鲜为人知的美丽画面,只要沿着山路往上攀高,大自然非常乐意分享它拥有的缤纷世界。
我把常骑的台湾山间小道,以照片採收、文字入味,用记忆文火慢煮出滑顺好入口的清粥小菜。希望这一道道美味,带您品味台湾最美丽的角落。
媒体朋友问我为何没出国骑车?深爱单车踩踏的我,也常常遇见车友问及。「因为台湾还没骑完。」我常这样回答。十余年来单车已经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工作、旅游、休闲、购物……都少不了单车这随身伴侣,每一次踩踏、每一次旅行,皆企盼能在故乡台湾发现更多温暖而美妙的单车生活。
《单车一日小旅行:跟着节气骑车、赏花、追蝶》这个书名,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田园画卷,瞬间勾起了我对那种悠然自得、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生活方式的憧憬。在城市钢筋水泥的丛林中久了,总觉得少了些泥土的芬芳,少了些虫鸣鸟叫的慰藉。这本书,恰恰描绘了一种返璞归真的生活姿态。我尤其喜欢“跟着节气”这个设定,它赋予了每一次单车旅行一种天然的生命力。节气是中国古老智慧的结晶,与农耕文明紧密相连,也与四季的更迭、万物的生长息息相关。想象一下,在春分时节,骑车穿梭在油菜花海中,感受那片金黄带来的生命之歌;在小暑时节,寻访一处清凉的山间溪流,伴着潺潺流水声,欣赏夏日里亭亭玉立的荷花;又或者在霜降之后,沿着层林尽染的山路骑行,让落叶在车轮下沙沙作响,体会秋日独有的静谧与丰饶。这种与自然节律同步的旅行,必定能带来一种深层次的精神体验,让我们重新感知时间的流淌,体会生命的循环。而“赏花、追蝶”更是将这种体验升华,把日常的骑行变得如同寻宝一般充满乐趣。我好奇书中会介绍哪些不为人知的赏花胜地?又会提供哪些关于如何吸引和观察蝴蝶的有趣技巧?我期待书中不仅仅是路线的介绍,更希望能包含一些关于当地植物、昆虫的科普知识,以及一些关于如何保护自然环境的倡议。这本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本旅游读物,它更像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启迪,一种对自然回归的召唤,让我渴望能够放下一切,去拥抱那份简单而纯粹的快乐。
评分《单车一日小旅行:跟着节气骑车、赏花、追蝶》这个书名,简直像一阵清风吹过,唤醒了我心中对那种悠然、自在、贴近土地的生活方式的渴望。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总是忙碌地奔波,却常常忘记了停下来,去感受身边的世界。这本书的出现,仿佛是一个温柔的提醒,让我们慢下来,重新审视我们所生活的这片土地。我尤其被“跟着节气”这个概念所吸引。节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与自然最紧密的连接,它体现了中国人顺应自然、尊重自然的智慧。以节气为指引去骑行,意味着每一次的出行都不是盲目的,而是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自然韵律。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书中会如何将这些古老的节气与现代的单车旅行相结合?是会介绍一些与特定节气相关的赏花地点,比如在清明时节去追寻盛开的桃花,还是在白露时节去感受草木凋零前的生机?“赏花、追蝶”这些具体的活动,更是为这份体验增添了无限的乐趣和想象空间。我憧憬着,能够通过这本书,学习到一些辨认花草、追踪蝴蝶的知识,甚至能够掌握一些与它们和谐相处的方法。这本书对我而言,不仅仅是一本介绍旅游路线的书,它更像是一本关于如何与自然对话,如何感知时间流转的生活哲学书。它鼓励我去发现平凡风景中的不凡之美,去体验一种更加细腻、更加有温度的生活方式。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一直以来,我都想找一本能真正带领我融入自然,用一种更慢、更悠闲的方式去体验生活,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走马观花的“打卡”式旅游。看到《单车一日小旅行:跟着节气骑车、赏花、追蝶》这个名字,我就被深深吸引住了。首先,“单车一日小旅行”这个概念就太美好了,它精准地戳中了现代人对“小确幸”的渴望。不用请假,不用长途跋涉,只需要一个周末或者一个闲暇的下午,就能拥有一段属于自己的、充满惊喜的旅程。我想象着,骑着单车,微风拂过脸颊,路边的野花肆意绽放,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青草的芬芳,这画面光是想想就让人心旷神怡。更何况,它还巧妙地结合了“节气”这个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天地万物运行规律的智慧。这意味着,这本书的内容绝不是随意的拼凑,而是有着内在的逻辑和节奏。跟着节气去骑行,意味着我们可以根据时令的变化,去欣赏最应景的风景。春天,或许是踏青赏樱,感受万物复苏的活力;夏天,可能是乘凉避暑,捕捉荷风送来的阵阵清香;秋天,一定是层林尽染,在金黄色的世界里感受丰收的喜悦;冬天,也许是寻访冬日暖阳下的幽静小径,体会一种别样的静谧。这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旅行方式,真的太吸引人了。而且,“赏花、追蝶”这些具体的活动,更是将这种体验具象化,让原本抽象的节气变得生动有趣。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书中会推荐哪些适合不同节气的骑行路线?又会介绍哪些鲜为人知但美不胜收的赏花秘境?那些关于追逐蝴蝶的小技巧,听起来也充满了童趣和探索的乐趣。这本书仿佛是一个温柔的引路人,邀请我去发现身边的美好,去重新认识那些被我们忽略的自然之美,用一种更加贴近土地的方式,去感受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轮回。
评分从《单车一日小旅行:跟着节气骑车、赏花、追蝶》这个书名来看,我就感受到一种浓厚的“在地化”和“精细化”的生活气息。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很容易被那些光鲜亮丽、远在天边的目的地所吸引,却忽略了身边那些同样充满魅力的角落。这本书似乎就是要把我们拉回到自己的生活半径,去发掘那些被日常所遮蔽的美好。我特别钟情于“跟着节气”这个核心概念。中国农历的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与自然互动了千年的智慧结晶,它不仅仅是时间的划分,更蕴含着顺应天时、顺应自然的哲学。想象一下,在不同的节气,以单车为媒,去体验当地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这是一种多么富有层次感和仪式感的旅行啊!例如,惊蛰过后,万物复苏,可以选择一条绿意盎然的郊野小路,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机;到了立夏,可以骑行到河边,寻找那些在水边绽放的野花,感受夏日的活力。而“赏花、追蝶”的加入,更是让这份体验变得生动有趣,充满了探索的乐趣。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分享一些关于如何根据节气来选择合适的赏花地点,以及一些关于追逐和观察蝴蝶的小窍门。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详细的、具有操作性的指导,让我们能够真正地“跟着”节气去骑行,去欣赏,去追逐。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旅行的书,更像是一份邀请,邀请我们慢下来,用心去感受生活,去发现那些藏在四季变幻中的诗意与美好。
评分读到《单车一日小旅行:跟着节气骑车、赏花、追蝶》这个书名,我内心深处那份久违的、对自然淳朴的向往瞬间被点燃了。现代生活节奏太快,我们常常被各种信息洪流淹没,很少有时间停下来,真正地去感受脚下的土地,去聆听风的声音。这本书就像一股清流,提醒着我,原来生活也可以如此简单,如此充满诗意。我一直觉得,最好的旅行,不是去多么遥远的地方,也不是去多么著名的景点,而是在那些看似平凡的风景里,发现不平凡的美。而“跟着节气骑车”这个点,就极大地提升了这种发现的深度和趣味性。每个节气都有其独特的自然韵律和人文底蕴,将骑行与节气相结合,意味着每一次的出行都将是一次与时令对话的体验。我很好奇,作者是如何将节气的概念融入到骑行路线的设计中的?是根据不同节气的花期来推荐赏花地点吗?还是会介绍一些与节气习俗相关的骑行路线?比如,清明时节,或许可以骑行去探寻春耕的乡野;立秋之后,也许可以沿着田野小径,感受稻谷金黄的收获景象。而“赏花、追蝶”的环节,更是将这种自然体验推向了另一个维度。我不擅长辨认花草,更不用说追逐那些翩翩起舞的蝴蝶了,这本书的出现,恰好可以填补我在这方面的空白。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实用的观鸟、赏蝶、识花的指南,甚至是一些关于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建议,让我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成为自然的守护者。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旅游指南,它更像是一份邀请函,邀请我放下手机,放下烦恼,重新拾起一颗好奇而热爱生活的心,用双脚和单车,去丈量这片熟悉而又充满惊喜的土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