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封写给独裁者的信

三封写给独裁者的信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费南度.阿拉巴尔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阿拉巴尔独家授权,华文世界首出,值得典藏 一部终于问世的文学经典,三封写给独裁者的信 ,加上独幕剧《情书》,二十世纪最后一位的超现实主义大师阿拉巴尔,以诗的语言,历史的观照,打造出波澜壮阔的史诗剧场,发出对独裁政权最诚挚恳切的唿吁,超越时空,回归人性,令人读之动容。 作者简介 费南度.阿拉巴尔( Fernando Arrabal) 西班牙诗人、剧作家、小说家、剧场和电影导演,一九三二年八月出生于西班牙北非领土梅利亚市(Melilla)。阿拉巴尔的父亲画家老费南度支持共和军却遭出卖,被判死刑又逃亡、离奇失踪,是诗人一生的创伤,也是他投身艺术创作的动力来源。童年时,阿拉巴尔随母亲回西班牙本土定居,并进入天主教学校,少年时阿拉巴尔成绩优异(他十岁时获颁一项西班牙政府给资优儿童的奖金),并醉心阅读。一九四○年代末期,阿拉巴尔不愿照母亲的意愿在军校註册,反而进入一间造纸学校,并在此完成他最初几个剧本(未发表)。他随后前往马德里修读法学,并结识前卫派诗歌运动「后主义」(Postismo)的年轻诗人。一九五五年,阿拉巴尔结识在西班牙就读的学者吕丝.牟侯,结为连理,随后获得一笔留学巴黎的奖学金,后因严重的肺结核发作在巴黎定居下来。一九六○到一九六三年,阿拉巴尔固定参与布列东与晚期超现实主义者的聚会,一九六四年以「慌乱才是生命的真实状态」的意旨,与导演∕剧作家荷多洛斯基、画家∕说家托波尔另创「慌乱」运动(Le Panique)。 阿拉巴尔的思想开放、自由,创作挑战社会固有的道德与宗教观,是一九六○年代法国重要的无政府主义者,他在一九六七年回西班牙度假时以莫须有的「亵渎」罪被捕入狱四年,不但引起国际间的声援,西班牙小说家赛拉(Jose Camilo Cela)、剧作家贝克特更发表支持他的公开信。一九七一年,阿拉巴尔发表〈给佛朗哥将军的一封信〉引起广大回响,因而在独裁政权后期被列为五大危险人物。一九七一年具自传色彩的电影《死亡万岁》及一九七五年的电影《格尔尼卡之树》,分别由法国∕突尼西亚、法国∕义大利合制,是探讨西班牙内战与法朗哥政权重要的作品。阿拉巴尔的文学作品繁多,计有诗集《疯狂的石头》(1962)、《一百首十四行诗》(1964)、《谦逊的天堂》(1985),剧作《格尔尼卡》(1958)、《汽车的坟场》(1959,后改编为电影)、《于是他们给花戴上手铐》(1969)、《巴别塔》(1978)、《宗教审判》(1979)、《情书》(1999)等二十余种,及小说《沙丁鱼的葬礼》(1960)、《死亡万岁》(1971)、《金刚的女儿》(1988)、《冬天花园的谋杀者》(1994,由昆德拉作序)等十余种。 曾获法兰西学院戏剧大奖(1993) 、纳布可夫国际奖(小说,1994)、西班牙国家戏剧奖(2001)、帕索里尼奖(电影,2007),并多次提名诺贝尔文学奖。 策划简介 尉任之 台北市人。一九七七年三月出生。视觉艺术与文字工作者。关于艺术的论述散见台湾、法国、中国大陆等地刊物。绘画个展于台北,并联展于法国、义大利、乌克兰、乔治亚等地文化机构与美术馆。着有文集《室内静物.窗外风景》(印刻)及手工书《Ce qui me fait signe》,并策划《印刻文学生活志》昆德拉、富恩特斯专辑。 译者简介 陈小雀 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文哲学院拉丁美洲研究博士,专研拉丁美洲历史、文化和文学。一九九八年,因成绩优异获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颁发「亚尔丰索.卡索研究奖章」。现任淡江大学西班牙语文学系教授、淡江大学美洲研究所教授兼所长。着有《加勒比海的古巴:雪茄与蔗糖的革命之歌》、《加勒比海诸国史:海盗与冒险者的天堂》、《魔幻古巴》和《美洲古文明的时光胶囊》等相关着作。译有《玻利维亚日记》、《公羊的盛宴》(与苏逸婷合译)等。 武忠森 辅仁大学法国文学硕士,译有《鹏程千万里》、《孤独巨人》、《小女巫薇荷特》、《经济不说谎》、《初恋情人的秘密》、《这年夏天》等书。 张懿德 淡江大学法文系毕业,巴黎第五大学语言学硕士,曾任驻法祕书及华文教师,亦曾翻译法文剧本,译作与创作散见国内报刊,译有纪优.穆索的小说《救救我》等。 宋燕 一九七四年出生,湖北武汉人,法国布列斯特大学英国语言∕文明系硕士。二○○二-二○○七年在英国工作并研习欧洲文化∕政治。二○○七年后定居法国。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图书序言

Paris, March.18.1971
佛兰西斯科.佛朗哥先生
艾尔巴尔多皇宫
西班牙

阁下钧鉴:

我怀着爱写信给您。

没有一丝恨,也没有一点怨,但我必须说您是伤害我最深的人。刚开始写信给您时,我十分害怕,虽然这封卑微的信令我从头到脚震撼不已,但我还是害怕这封信太脆弱,而无法递交给您,无法送达您的手中。

我相信您遭受巨大痛苦,因为唯有一个深受巨大痛苦的人,才会将如此痛苦加诸于他人身上。痛苦不仅支配着您身为政客及军人的生活,也包括您的娱乐;您勾勒出灾难图像,而您最爱的游戏就是猎杀兔子、鸽子,或者鲔鱼。

在您的传记里,无不遍布尸体啊!无论在非洲,或在阿斯图里亚斯(Asturias);在内战期间,或甚至在战后……

您的一生俨然披着丧服。我想像着,断脚的鸽子、黑色弔唁的花圈、血腥和死亡回盪的梦境,环绕您周遭。

我期望您能蜕化、改变,得到救赎。没错,换言之,希望您最后可以幸福,可以放下那充满镇压、仇恨、监狱、好人和坏人的世界,也就是那个今日围绕在您身边的世界。

或许我有一个遥不可及的期望,期望您可以听我道来:小时候我曾被带去参加您所主持的正式活动。

在政府当局的精心筹备下,您在热烈掌声中抵达会场。

彼时,大会安排了一个小女孩走向前献花给您,接着开始朗诵诗歌(彩排了数千遍)……但是,突然间,小女孩却因情绪使然而哭了
起来,您抚摸着她的脸颊说着:

别哭,我跟一般人没两样。

您这番矫情的话,难道不更胜于厚颜无耻的犬儒学派吗?

* * *

我本身不属于那个西班牙军团的一员,在内战结束之际,他们跨越冰天雪地的庇里牛斯山。

我的朋友安立奎也一样,当时他仅十一个月大。

他们饿着肚子,神情慌张地找寻峰顶,逃离狂暴的那一端。

多少无名英雄事蹟啊!

多少母亲抱着孩子徒步走着啊!

然而,在那数年间,在近来的几十年间,多少人逃离西班牙呢?

多少人移居国外呢?

* * *

几世纪以前,在宗教法庭时代,有一个住在亚维拉(Ávila)的八岁小女孩。

某天,小女孩牵着弟弟的手逃家了。

两人走过了田野及山区。

最后终于被父亲找到了。父亲问她:

「为何妳要逃家?」

「我想要离开西班牙。」

「这是为什么?」

「为了获得光荣!」

诚如小女孩—─圣女大德兰(Santa Teresa)的回答,成千上万的流亡者,那么多逃离西班牙的人都该这么说。

同样,还有更多的哥雅、更多的毕卡索、更多的布纽尔……

我们那些在1955年离开黑色西班牙的人,也都该这么说。

为了获得光荣,这乃文字上最迷人的涵义。

那个为了找寻天主而逃家的小女孩,后来因被视为异端,而不容于宗教法庭,在肉体及精神上皆遭受折磨。

* * *

我身上看不出任何骄傲之处。

我一点都不认为我优于他人,但也不比任何人或您差,因为我们人人平等。

您应该倾听这个充满情感且飞越大半个欧洲才得以到达您耳边的声音。

我在这封信上所提及的内容,若西班牙人民有言论自由,绝大多数人也会这样对您说,其实这些都是诗人悄悄谈论的内容。

然而,大家却无法将心中的吶喊大声表明。

因为有牢狱之灾的风险。

所以才会有这么多人流亡。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