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学研究的不断突破之际,人类及各种生物基因体遗传因子的研究成果也日新月异。基因体医学在基础医学及临床医学各领域更是扮演着重要角色,且受到全球医学界的重视。此翻译之作乃是原作者中村祐辅教授修订第四版之力作。本书为了保留原日文书籍的用心,翻译书中维持其原图文并茂的特性,并加上三位译者张伟峤老师、黄贞祥老师、欧阳蓓老师的专业、细心及努力,使此译作成为台湾近年来介绍近代基因体医学难能可贵的佳作!
作者简介
中村祐辅
博 士/日本大坂大学医学研究所
医学士/日本大坂大学医学系
经 历/
东京大学医科学研究所教授
日本生物银行计画总主持人
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基因体医科学中心主任
日本国立癌症中心所长
日本内阁官房医疗创新推进室室长
现 职
美国芝加哥大学医学系教授
美国芝加哥大学个人化医疗中心副主任
【编译和校阅】/张伟峤
博 士/英国牛津大学生理解剖暨遗传研究所(University of Oxford)
硕 士/国立成功大学医学院药理学研究所
学 士/台北医学大学药学系
经 历/
曾任职于台湾卫生署药政处
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基因体医学中心
高雄医学大学医学系
现 职/台北医学大学药学系临床药学科副教授
【编译和校阅】/欧阳蓓
博 士/日本国立名古屋大学医学系研究科
硕 士/日本县立爱知教育大学大学院保健体育専攻
学 士/日本私立中京女子大学健康科学部健康体育学科
现 职/日本Free Studio健康促进研究中心总监
【编译和校阅】/黄贞祥
博 士/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Davis)遗传学,从事果蝇演化遗传学研究
硕 士/国立清华大学生命科学系
学 士/国立清华大学生命科学系
经 历/
马来西亚华人
曾长期担任中文科学新闻网站「科景」(Sciscape.org)总编辑
现 职/台湾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担任博士后研究员,从事鸟类的演化遗传学、基因体学及演化发育生物学研究
译序(张伟峤)
推荐序1(王忆卿)
推荐序2(沈志阳)
推荐序3(陈建仁)
推荐序4(张文昌)
推荐序5(蔡世峰)
开创基因体医学新境界(阎云)
修订版 序
初版 序
目次
卷头附录 基因体学研究的历史
本书结构
Ⅰ部 基因体医学的基础知识
第1章 基因体学与基因
1. 何谓基因体
2. 何谓基因
3. 基因体和基因
4. 各细胞(已发现到)的基因数量
第2章 基因多型性与疾病的关联性
1. 基因多型性的历史
2. 疾病与基因
3. 疾病发病的决定因子和风险因子
4. 鑑定疾病的决定因素
5. 国际人类基因体单体型图谱(简称HapMap)计画
6. 利用SNP的关联性分析法探讨疾病相关基因
7. 连锁不平衡
8. 迎接个人(personal)基因体序列(sequence)的时代
Ⅱ部 基因体医疗的跃进
第3章 基因体讯息和药物遗传学(药物基因体学)
1. 药物基因体学
2. 基因多型性和药物反应
3. 基因多型性和伦理问题
第4章 从基因体资讯寻找具医疗价值之知识并迈向新药开发
1. 以疾病相关基因为标靶,进行新药开发
2. 癌症分子标靶治疗之发展
3. 新标靶药物的筛选方法
4. 基因治疗
5. 癌症的基因治疗法
6. 细胞疗法
7. 对付具有抗生素抗药性的新型抗生素发展战略
8. 新药物、患者的生活品质、医疗经济
第5章 日本生物银行计画
1. 基因多型性资讯的累积与准备
2. 实现个人化医疗的计画
3. 保护个人资讯的策略
4. DNA银行、血清银行
仅凭《未来的基因体医疗:从基因标靶药物,到实现个人化医药》这个书名,我就能感受到它所蕴含的巨大能量与前瞻性。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份写给未来的医学蓝图。我尤其被“基因标靶药物”这个概念所吸引。这听起来就像是科幻小说中的场景,但它却真实地预示着我们正在步入一个能够精准干预疾病的新时代。我期待书中能够深入浅出地解析,科学家们是如何通过研究基因,找到疾病的“根源”所在,并开发出能够精准作用于这些“基因靶点”的药物。这种“对症下药”的模式,必将极大地提高治疗的有效性,并显著降低不必要的副作用,为无数患者带来新的希望。而“实现个人化医药”更是触及了医疗最根本的目标——关怀个体。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的基因决定了我们与众不同的生理特征。因此,未来的医疗也应该摆脱“一刀切”的模式,转而根据每个人的基因信息,制定最适合的治疗方案。这不仅是医学技术的飞跃,更是对人类生命价值的深度认同。这本书,无疑为我勾勒出了一个充满智慧与温情的医疗未来,让我对生命科学的发展充满敬畏与期待。
评分这本《未来的基因体医疗》的问世,无疑为我打开了一扇窥探未来医学发展脉络的窗户。作为一个对科技前沿领域充满好奇的普通读者,我对书中“基因标靶药物”的提及感到无比兴奋。过去,我们对疾病的认知多停留在表象,治疗也往往是大范围的“一刀切”,效果可想而知。但基因标靶药物的概念,仿佛为医学注入了精准的灵魂,它指向病根,直击源头,这带来的希望是革命性的。我开始想象,那些曾经令人束手无策的疑难杂症,是否真的能在基因层面找到突破口?书中的内容,即便没有细读,单凭书名就能引发我无限的联想。它预示着一个全新的医疗时代,一个不再被动应付疾病,而是主动干预、预防的时代。这种前瞻性的视角,让我对人类在与疾病抗争的道路上,将要迈出的巨大步伐充满了信心。书中“个人化医药”的提法更是直击我心,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为何医疗却要如此千篇一律?基因层面的差异,决定了我们对药物的反应、对疾病的易感性都各不相同。如果能根据我的基因信息来定制治疗方案,那将是多么美好的事情!这意味着告别无效治疗的困扰,避免不必要的副作用,真正做到“对症下药”,而且是“我的药”。这种高度个性化的医疗模式,让我对未来充满期待,也让我开始重新审视个体在健康管理中的重要性。
评分“未来的基因体医疗”——单看书名,我就立刻联想到了一场医学的革命。这不仅仅是治疗手段的更新,更是一种思维模式的转变。过去,我们可能更多地关注疾病本身,寻找通用的治疗方法。但这本书似乎将视角拉到了更源头,直指决定我们生命蓝图的基因。想到“基因标靶药物”,我就在脑海里勾勒出一幅画面:医生不再盲目地用“大炮打蚊子”,而是像精准的狙击手一样,找到那个引发问题的“靶点”,然后用最精密的武器将其清除。这种“直击要害”的治疗方式,无疑能极大地提高疗效,并最大程度地减少对身体其他部分的伤害。这对于那些饱受慢性病、癌症折磨的患者来说,无疑是巨大的福音。而“个人化医药”更是让我看到了医学的温情与人性化。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的基因编码了我们独特的生命特征,那么我们的医疗方案自然也应该根据我们自身的特点来制定。这本书的出现,让我相信,未来医疗将不再是冰冷的实验室数据,而是充满关怀与理解,真正做到“一人一方”,让每一位患者都能获得最适合自己的治疗。
评分《未来的基因体医疗》这个书名,给我的第一印象是“高大上”,带着一种未来科技的神秘感。虽然我不是专业人士,但“基因体”和“医疗”这两个词结合在一起,就足以激起我的求知欲。我想象书中会详细介绍基因的奥秘,以及科学家们如何一步步揭开基因的密码,并将其应用于疾病的治疗。尤其是“基因标靶药物”的部分,听起来就像是科幻电影里的情节,但它又真实地存在于书名中,这让我感到既惊奇又向往。我期待书中能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我解释基因标靶药物的作用机制,例如它是如何识别并攻击病变基因,而不会损伤正常的细胞。同时,“个人化医药”的概念也让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意味着未来的医疗不再是“千人一方”,而是根据每个人的基因特点量身定制治疗方案。这不仅能够提高治疗效果,还能大大减少药物的副作用。我设想,书中可能会通过一些生动的案例,来展现基因体医疗在实际应用中的潜力,例如在癌症、遗传病等领域的突破。总而言之,这本书给我一种感觉,它正在引领我们走向一个更精准、更有效的医疗未来,一个真正以个体为中心的健康时代。
评分《未来的基因体医疗》这个名字,如同一串神秘的钥匙,打开了我对未知医学领域的大门。我虽然对科学不是非常了解,但“基因”这个词本身就充满了力量和可能性。“基因标靶药物”让我联想到的是精准打击,是科技进步带来的效率提升。我设想书中会讲述科学家们如何一步步解析基因的奥秘,如何发现与特定疾病相关的基因变异,并由此开发出能够精准作用于这些变异基因的药物。这就像是给药物找到了一个精确的“地址”,让它能够直达病灶,而不至于像过去那样,很多药物的副作用是由于“误伤”了健康的细胞。而“个人化医药”则让我看到了一个充满温情的未来。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的基因也决定了我们对药物的反应、对疾病的易感性都会有所不同。如果未来的医疗能够根据每个人的基因信息来量身定制治疗方案,那将是多么令人兴奋的事情!这不仅仅是效率的提升,更是对个体尊严和生命质量的极大尊重。这本书,在我心中已经成为了一部关于希望和进步的宣言,它预示着一个更智能、更人性化的医疗时代即将来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