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解读联准会政策的第一手资料!
• 联准会的起源与使命为何?
• 联准会在经济中扮演什么角色?
• 联准会如何应变金融危机?
2012年,联准会主席柏南克就联准会及2008年的金融危机发表了一系列演讲,作为乔治华盛顿大学某课程的一部分;该课程探讨联准会在经济中的角色。在课程中,柏南克为联准会在大萧条以来最严重之金融危机期间的关键行动,提供了重要的背景资料及精辟见解。本书内容完整呈现柏南克的四堂课,有助读者了解联准会各项措施的指导原则,以及联准会处理近年经济困境的经验与教训。
柏南克首先追溯联准会的起源:从联准会于1914年成立说起、到二次世界大战,以及1945年联准会开始独立于其他政府部门(如财政部)之后的情况。二战后,联准会曾穷于应付高涨的通货膨胀,最后终于由当年的保罗.沃尔克(Paul Volcker)主席驯服通膨。
柏南克也谈到在前任主席葛林斯潘(Alan Greenspan)主政下,被称为「大稳定」的时期。他接着讨论联准会对最近这场金融危机的反应,集中说明央行的最后放款人功能,并阐述联准会对银行体系挹注流动资金的行动。柏南克指出,光靠货币政策无法振兴经济,并说明美国必须处理的结构面与监理面问题。
《柏南克的四堂课》由联准会主席柏南克本人提供有关联准会如何处理金融危机的第一手资讯,本书将是理解联准会、经济体系与金融危机的重要文本。
名人推荐
财讯双周刊433期书摘诚恳推荐!
王伯达 财经作家
李纪珠 台湾金控兼台湾银行董事长
许嘉栋 台湾金融研训院董事长
谢金河 财信传媒董事长
好评推荐 (以上按姓氏笔划排序)
我们极少看到联准会主席回顾并解释联准会的行动。在这本宝贵的书中,柏南克强力辩称,联准会在金融危机期间的行动,与央行向来的标准做法是一致的。他的说明,是历史记录重要的一部分。--艾伦.布林德(Alan Blinder),普林斯顿大学
在这本条理分明的书中,柏南克讲述联准会从创立到最近这场金融危机的故事。他的说法有条不紊,令人信服。--巴里.艾肯格林(Barry Eichengreen)《嚣张的美元》(Exorbitant Privilege)作者
作者简介
柏南克 Ben S. Bernanke
美国联邦准备理事会主席,曾任美国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及联准会理事。担任公职之前,任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教授。着作甚丰,包括《大萧条论文集》(Essays on the Great Depression)及《通膨目标法》(Inflation Targeting)。
译者简介
许瑞宋
香港科技大学会计系毕业,曾任路透中文新闻部编译、培训编辑与责任编辑,亦曾从事审计与证券研究工作。2011年获第一届林语堂文学翻译奖。译有《哈佛商学院最实用的创业课》、《数位新分享时代》、《下一个失落十年投资之道》、《坦伯顿不败投资法》及《未来,你一定要知道的100个超级趋势》等书(suisung@kimo.com)。
第一堂课︱联准会的起源与使命
第二堂课︱二战之后的联准会
第三堂课︱联准会对金融危机的反应
第四堂课︱危机的后果与余波
我在这四堂课想讲的,是联邦准备理事会与金融危机。我对这议题的想法,建基于我身为经济历史学家的经验。在我看来,谈论过去几年发生的事时,最好是将它们放在一个较大的背景来看,那就是数百年来中央银行业务的实践。因此,虽然我在这几堂课将重点阐述金融危机和联准会的反应,但我必须回溯历史,谈谈大背景。我谈到联准会时,会大略阐述中央银行的起源与使命。回顾过去的金融危机,尤其是大萧条时期,你将看到央行的使命如何引导联准会的行动与决策。
在今天的第一讲,我完全不会提到最近这场金融危机。我要讲的是央行是什么、做些什么,以及美国的央行是如何建立起来的。我也会谈联准会如何应付它的首个大挑战,也就是1930年代的大萧条。
在第二讲,我将接着讲之后的历史。我会回顾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央行业务及联准会的发展,谈论央行如何克服通货膨胀,随后的「大稳定时代」(the Great Moderation),以及1945年之后的其他情势。但在第二讲,我也会花不少时间谈谈2008–2009年危机的酝酿过程及触发因素。
在第三讲,则将聚焦于近年的事,谈论最近这场金融危机的剧烈阶段,其成因、涵义,以及特别重要的一点——联准会及其他决策当局对这场危机有何反应。
然后,在最后一讲,我将检视这场危机的后果与余波。我将谈到危机后的经济衰退、联准会的政策反应(包括货币政策)、当局在金融监理方面的改革,并稍微展望这场危机将如何改变中央银行和联准会未来的运作方式。
——柏南克Ben S. Bernanke
不得不说,《柏南克的三堂课:联准会与金融危机》这个书名,立刻就勾起了我对那段混乱时期的回忆。当时,每天打开新闻,扑面而来的都是关于次贷危机、雷曼兄弟破产、全球股市崩盘的消息,感觉整个世界都笼罩在一片阴影之下。而其中最让人瞩目的,无疑是美国联准会和它的掌门人——本·柏南克。这本书之所以让我如此期待,是因为我一直觉得,要真正理解一场重大的经济危机,光看新闻报道是不够的,必须要有更深入、更系统性的分析。而由当时的核心人物亲自解读,其价值更是无可估量。我特别想知道,在那些千钧一发之际,他们是如何思考的?面对排山倒海的压力,他们又做出了哪些权衡?书中所谓的“三堂课”,听起来就很有启发性,不知道其中是否会包含关于如何预防危机、如何应对危机,以及危机过后如何重建信心等方面的论述。作为台湾的一份子,我们总是对全球经济动态保持高度警惕,也时常思考如何能在风浪中站稳脚跟。如果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实用的框架和理论,帮助我们理解金融市场的运行逻辑,那么它将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我迫不及待想翻开这本书,听听柏南克这位“危机中的救火队长”,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智慧火花。
评分《柏南克的三堂课:联𝗴会与金融危机》这个标题,精准地抓住了人们的好奇心。金融危机,尤其是2008年的那场,仿佛是一场突如其来的海啸,席卷了全球的金融市场,也改变了许多人的生活轨迹。而美国联准会,作为世界最有影响力的中央银行之一,自然在这场危机中扮演了关键的角色。书名中的“三堂课”,更是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它预示着这本书将不仅仅是枯燥的理论堆砌,而是一种经验的传授,是一种智慧的结晶。我作为一名普通读者,虽然不是经济学领域的专业人士,但对于影响我们生活的宏观经济事件,总会希望能有更清晰的认识。这本书似乎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让我们能够从一位核心决策者的视角,去审视这场危机的来龙去脉。我特别好奇,在书中,柏南克是否会坦诚地剖析联准会在危机中的一些失误,或者分享一些在极度压力下的决策过程。对于台湾这个高度依赖国际贸易和金融的市场来说,理解全球金融体系的运作机制,以及如何应对金融风险,至关重要。我期待这本书能为我打开一扇窗,让我更深入地理解金融世界的复杂性,并从中汲取应对未来挑战的智慧。
评分这本《柏南克的三堂课:联准会与金融危机》,光是书名就充满了吸引力,让人联想到2008年那场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以及当时站在风口浪尖的美国联准会。作为一名对经济金融议题颇感兴趣的台湾读者,我一直很想深入了解这场危机究竟是如何发生的,以及中央银行在其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虽然我尚未细读全书,但仅从书名和一些零散的资讯中,我已经能感受到这本书的份量。它似乎不只是一本枯燥的经济学教科书,而更像是一场由亲历者讲述的、关于决策、失误与救赎的故事。我特别好奇,柏南克这位经济学大师,会以什么样的角度,来剖析这场危机,尤其是他当时作为联准会主席,所做出的那些重大决定,是否会有一些不为人知的幕后故事?台湾在2008年金融危机时,虽然不像欧美那样受到直接冲击,但也间接受到影响,股市震荡、出口受阻,许多企业和民众都感受到了压力。因此,从柏南克的视角来理解这场危机,或许能为我们应对未来的经济挑战提供一些宝贵的经验和警示。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深刻的洞见,让我能更清晰地认识到金融体系的脆弱性,以及央行在维护经济稳定上的复杂性与重要性。
评分《柏南克的三堂课:联准会与金融危机》这个书名,让我立刻联想到2008年那个充满动荡的年份。那一年,全球经济像是坐过山车一样,起起伏伏,让人心惊胆战。而美国联准会,作为这场金融风暴的“主角”之一,其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这本书,从书名上就传递出一种“教育”的意味,似乎是要将一场复杂的金融危机,转化为可以学习的经验。我尤其好奇,这“三堂课”究竟会包含哪些内容?是关于危机的成因分析?还是关于联准会当时的应对策略?亦或是对未来金融稳定的展望?作为一名对经济议题有兴趣的台湾读者,我一直希望能够更深入地理解金融市场的运作逻辑,以及央行在其中的角色。台湾的经济与全球紧密相连,理解国际金融市场的波动和风险,对于我们保持经济稳定至关重要。我期待这本书能够用清晰易懂的方式,为我揭示这场危机背后的深层原因,并提供一些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未来经济挑战的智慧。
评分对于《柏南克的三堂课:联准会与金融危机》这本书,我首先是被“联准会”和“金融危机”这两个词所吸引。2008年的金融海啸,至今仍让我记忆犹新,那段时期,经济的剧烈波动,社会弥漫着不安的气氛。而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作为这场风暴的中心之一,其每一次的决策都牵动着全球的神经。这本书的名字,暗示着它将深入解析这场危机,并且通过“三堂课”的形式,提炼出其中的关键洞见。我特别期待能够了解,在危机最严重的时候,联准会是如何思考的?他们是如何权衡货币政策的利弊,如何稳定金融市场的?这本书是否会包含一些关于“大到不能倒”的讨论,或者关于金融监管的深层思考?对于台湾来说,我们虽然不是危机的源头,但也深受其影响,了解危机发生的根源以及应对机制,对于我们未来的经济发展和风险管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种宏观的视角,让我能够更全面地理解金融市场的运作规律,以及中央银行在维护经济稳定方面的作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