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内相关研究机构如国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与各大学对于钢结构抗弯矩构架梁柱接合方式之研究投入大量的人力与物力,并获得丰硕的成果,为能将此些研究成果回馈给工程界。本书共计五章,内容包括:梁柱接合耐震相关规定、梁柱接合耐震评估与验证与梁柱接合标准图说等,图文并茂,学产兼蓄,颇符合国内目前钢结构工程之所需。
推荐语:
抗弯矩构架(Moment Resisting Frame System)具备稳定且可靠的传力系统,在各项垂直与水平载重作用时均可展现不错的结构性能。尤其是构架系统属高度静不定结构,赘余度颇高,若构材与接合具充份的延展性,当部份构材进入材料塑性阶段时,整体构架能够发挥应力重新分配的特性,使得整体结构韧性行为得以产生,可有效吸收地震能量,因此抗弯矩构架系统广为结构工程师所乐于採用。
作者简介
中华民国结构工程学会、中华民国地震工程学会、台湾省结构工程技师公会、台北市结构工程工业技师公会、国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 等编着
摘要I
符号表III
目录IX
第一章 绪论1
第二章 梁柱接合耐震相关规定11
2.1 前言 11
2.2 台湾钢结构设计规范耐震设计规定 16
2.2.1 设计相关规定 16
2.2.2 放大设计地震力25
2.2.3 柱设计要求25
2.2.4 韧性抗弯矩构架设计要求27
2.2.5 韧性抗弯矩构架之稳定性32
2.3 美国钢结构协会耐震特别规定35
2.3.1 设计相关规定35
2.3.2 放大设计地震力42
2.3.3 柱设计要求43
2.3.4 特殊抗弯矩构架设计要求45
2.3.5 特殊抗弯矩构架之稳定性54
第三章 梁柱接合耐震评估与验证57
3.1 前言57
3.2 梁柱接合之预先验证58
3.2.1 适用范围58
3.2.2 一般规定58
3.2.3 试验规定59
3.2.4 预先验证变数59
3.2.5 设计程序61
3.2.6 预先验证记录61
3.3 梁柱接合之验证试验62
3.3.1 适用范围62
3.3.2 试验试体规定62
3.3.3 基本试验变数63
3.3.4 加载历时66
3.3.5 材料试验规定67
3.3.6 试验报告规定68
3.3.7 合格标准 69
第四章 梁柱接合参考图说71
4.1 前言71
4.2 接合细节改良型接合72
4.2.1 特殊銲接扇形开孔细节型接合73
4.2.2 无銲接扇形开孔细节型接合78
4.3 强度减弱型接合82
4.3.1 梁翼圆弧切削型接合82
4.3.2 梁翼梯形切削型接合91
4.3.3 梁翼钻孔型接合96
4.4 强度增强型接合102
4.4.1 梁翼盖板补强型接合102
4.4.2 梁扩翼补强型接合109
4.4.3 加长型单肋板补强型接合117
4.4.4 梁翼内侧板及加劲板补强型接合123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129
参考文献133
作為一名在建築設計領域耕耘多年的建築師,雖然我的主要職責是整體空間規劃與美學呈現,但對於結構系統的理解與掌握,始終是我工作中最重要的一環。我深信,優良的建築設計,必須建立在堅實的結構基礎之上,而鋼結構,特別是其梁柱之間的抗彎接合,更是決定建築物整體穩定性和使用壽命的關鍵。因此,當我接觸到《鋼構造梁柱抗彎接合設計手册與參考圖》這本著作時,我感到非常興奮。 這本書的價值,首先在於它系統地梳理了鋼結構梁柱抗彎接合的複雜體系。在建築設計的初期階段,我們需要與結構技師密切合作,瞭解結構的可能性與限制。這本書為我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平台,讓我能更深入地理解各種接合方式的原理、優缺點以及它們對建築外觀和空間佈局可能產生的影響。例如,某些接合方式可能需要較大的構件尺寸,這就會影響到樓層淨高;而某些設計則可能需要預留足夠的空間進行現場焊接或螺栓連接,這又會牽涉到施工動線的規劃。 我尤其讚賞書中豐富的圖例。在建築設計中,視覺化的表達方式至關重要。這本書提供的參考圖,不僅細節豐富,而且清晰易懂,能夠讓我快速掌握各種接合節點的構造特徵。這有助於我在設計初期,就能夠更精確地與結構技師溝通,減少來回修改的次數,提高設計效率。例如,對於需要特殊處理的抗彎接合,像是需要考慮偏心載重或者斜向連接的情況,書中的圖解就能幫助我理解其複雜性,並與結構技師共同尋找最佳的解決方案。 此外,這本書不僅僅侷限於技術性的細節,它還觸及了結構設計的根本性原則,像是材料的選擇、載重的分析、以及安全係數的考量。這讓我在與結構技師討論設計方案時,能夠更有自信,並對結構的可靠性有更深入的判斷。對於建築師而言,理解結構的「為什麼」比單純知道「是什麼」更加重要,這本書恰好滿足了這一需求。 更重要的是,這本書的內容與台灣的工程實務緊密結合,它考慮到了當地的氣候條件、地震載重以及施工習慣。這使得書中的建議和範例更具實用性和可操作性,能夠幫助我們設計出既美觀又安全,並且真正符合在地需求的建築物。我認為,這本書不僅是一本專業技術手冊,更是一本能夠促進建築師與結構工程師之間協同合作、共同提升建築品質的橋樑。對於任何希望深入理解鋼結構設計的建築從業人員來說,這本書都將是寶貴的參考。
评分作為一名在建設公司擔任結構技師多年的資深前輩,我見證了台灣鋼結構發展的許多階段,從早期對鋼結構的陌生,到現在成為建築結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這些年來,我閱讀過無數的工程書籍和技術手冊,但《鋼構造梁柱抗彎接合設計手册與參考圖》這本著作,確實給了我非常深刻的印象,並且在我近期的工作中有著實際的應用價值。 這本書最大的優點,我認為在於它將理論與實務巧妙地結合。鋼結構的接合,尤其是梁柱抗彎接合,是鋼結構安全性的關鍵所在,也是結構設計中比較複雜且容易出錯的部分。過去,我們在學習和應用時,往往需要透過翻譯國外的規範,或者參考大量的學術論文,才能建立起完整的概念。這本書則用非常清晰、易於理解的中文,系統性地闡述了各種梁柱抗彎接合的設計原理,包括了各種接合方式的受力分析、構件選擇、焊道與螺栓設計等,並且提供了非常詳細的計算範例。 我特別欣賞的是書中豐富的參考圖。這些圖不只是示意圖,而是具有高度專業性的施工圖細節,涵蓋了各種常見的接合節點,例如全焊透的翼緣接頭、腹板的加勁肋設計、高強度螺栓的應用,以及在不同載重條件下的接合板尺寸和佈置。這些圖不僅能幫助我們快速掌握設計的要領,更能作為施工圖繪製的直接參考,大幅減少了因圖面解釋不清而造成的誤解和返工。 此外,這本書的編寫者顯然對台灣的營建環境和設計習慣有著深刻的理解。書中在探討各種設計細節時,不僅考慮了結構上的安全與經濟性,也融入了施工上的可行性和相關的國家標準規範,這使得書中的內容更貼近我們的實際需求。例如,針對台灣地區常見的颱風和地震等特殊載重,書中提供的設計考量和參考範例,對於提升結構的耐震和抗風性能有著直接的指導意義。 我認為,這本書不僅適合結構設計師,對於施工單位、品管人員,甚至是建築系的學生,都能從中獲得寶貴的知識和啟發。它不僅是一本提供解答的工具書,更是一本能夠引導我們思考、提升專業素養的指南。透過這本書,我們能夠更深入地理解鋼結構梁柱抗彎接合的奧秘,並將這些知識應用到實際工程中,建造出更安全、更可靠、更優質的鋼結構建築。我非常樂意將這本著作推薦給我的同行和晚輩。
评分作為一位在鋼結構製造廠擔任工程師的資深人員,我每天的工作都離不近乎於鋼結構構件的製作與組裝,而其中,梁柱的抗彎接合更是我們生產中的重中之重。往往一個微小的失誤,都可能導致嚴重的後果。因此,一本能夠提供清晰指導、實用範例的技術手冊,對我們來說是極為寶貴的。當我拿起《鋼構造梁柱抗彎接合設計手册與參考圖》這本書時,我感覺就像是得到了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師傅在身邊指導。 這本書最大的優點,在我看來,就是它那極其詳盡的參考圖。我們在生產線上,看圖施工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書中的圖例,就像是為我們量身打造的生產指南。從接合板的精確尺寸、螺栓的孔位、焊道的規格和焊接的順序,到各種加勁構件的佈置,都描繪得一清二楚。這不僅減少了我們在理解設計圖時的困惑,更重要的是,能夠直接指導我們進行精確的加工和組裝,確保每一個接合都能符合設計要求。 我尤其欣賞書中對於不同類型接合的詳細說明。像是全焊透的翼緣接頭,書中會提示焊接的坡口形式、焊道層數以及相應的檢驗方法;對於螺栓接合,則會說明螺栓的等級、預拉力的施加,以及如何避免鬆脫。這些細節,都是我們在實際生產中必須嚴格遵循的。有時候,即使是設計師給了圖面,但如果沒有這些詳細的說明,我們在施工時也可能會遇到一些問題,需要不斷地去請教或猜測。這本書的出現,大大減少了這種不確定性。 此外,書中還提到了一些關於施工性的考量,例如在現場焊接時,如何進行坡口準備、如何進行焊接順序的安排,以及如何進行焊道檢測。這些內容對於我們鋼構製造廠來說,具有非常直接的指導意義。它能夠幫助我們優化生產流程,提高生產效率,同時確保產品的品質。我認為,這本書不僅是一本設計手冊,更是一本能夠幫助我們提升生產技能、確保工程品質的實用指南。我會強烈推薦給我的同事們,讓大家都能從中獲益。
评分作為一名在營造現場負責結構施工管理的資深主任,我每天的工作就是將設計圖紙轉化為實際的建築物。而鋼結構的施工,尤其是梁柱之間的抗彎接合,是整個工程中最為關鍵、也最考驗施工技術的部分。過去,我們在施工現場,常常需要對照著厚厚的設計圖紙和零散的規範條文,進行反覆的確認和判斷。這種工作模式,不僅耗時,而且容易因為理解上的偏差而產生錯誤。《鋼構造梁柱抗彎接合設計手册與參考圖》這本書的出現,簡直就是為我們現場施工人員量身打造的「救星」。 這本書最大的價值,就在於它提供了大量、精確且易於理解的參考圖。在施工現場,我們最需要的就是清晰、標準化的圖紙。書中的參考圖,幾乎涵蓋了所有常見的梁柱抗彎接合類型,從最基礎的翼緣對接、腹板對接,到更複雜的斜撐連接、抗彎框架節點,都描繪得一清二楚。圖中對於焊道、螺栓、接合板等細節的標示,都非常詳細,讓我們能夠準確地按照圖示進行加工和組裝。這大大減少了我們在施工過程中對圖紙的理解難度,也減少了因誤解設計意圖而產生的返工。 我尤其欣賞書中對於施工細節的提示。例如,在進行焊接施工時,書中會提示哪些地方需要進行坡口處理,焊接的順序如何安排,以及如何進行焊道的外觀檢查。在進行螺栓施工時,則會說明螺栓的等級、扭力扳手的應用,以及如何防止螺栓鬆脫。這些貼近實際施工的內容,對於我們現場管理人員來說,具有極高的參考價值。它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規劃施工流程,提高施工效率,同時確保施工品質。 更重要的是,書中的內容考慮到了台灣地區的實際情況,例如施工的便利性、材料的取得,以及在特殊環境下的施工考量。這使得書中的建議更具可行性,能夠直接應用到我們的日常工作中。我認為,這本書不僅是一本設計師的參考手冊,更是一本施工人員的「施工寶典」。我會將這本書推薦給我的現場監工、焊工和組裝師傅們,讓大家都能從中受益,共同建造出更安全、更優質的鋼結構建築。
评分我是一名在大學結構工程系任教的老師,長期以來,一直致力於將結構工程的專業知識傳授給下一代。在教授鋼結構設計的課程時,梁柱抗彎接合部分一直是我們教學的重點,也是學生們普遍感到比較困惑的環節。過去,我們主要依賴翻譯的國外教材,雖然內容紮實,但總覺得在本土化的應用和圖示方面,略顯不足。因此,當我看到《鋼構造梁柱抗彎接合設計手册與參考圖》這本書時,我感到非常振奮,這是一本非常有潛力成為我們教學和學術研究重要參考的著作。 這本書最讓我欣賞的一點,是它在理論深度和圖面實用性之間的完美平衡。書中對於梁柱抗彎接合的各種理論基礎,像是彎矩傳遞機制、剪力傳遞機制,以及各種接合形式的力學行為,都做了非常詳盡且系統性的闡述。這對於學生們建立起清晰的結構概念,理解接合設計的邏輯非常重要。我可以在課堂上引用書中的理論,引導學生思考;課後,學生們也能夠透過書中的詳盡說明,自行鑽研,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而書中豐富的參考圖,更是這本書的亮點。這些圖例不僅精確,而且涵蓋了各種常見與特殊的梁柱抗彎接合形式,例如翼緣對接、腹板對接、隅撐連接,以及結合多種功能的複雜節點。這些圖面清晰地展示了接合的構造細節,包括焊道、螺栓、接合板的尺寸和佈置,以及必要的加勁措施。這對於學生們學習如何繪製規範的施工圖,以及理解結構設計意圖,都有著極大的幫助。我甚至可以將書中的圖例作為教材的一部分,讓學生們進行仿製和分析。 更重要的是,這本書的內容非常貼近台灣的工程實務。書中在探討接合設計時,充分考慮了台灣地區的地震、風力等特殊載重條件,以及國內的施工習慣和材料的供應情況。這使得書中的建議和範例更具實用性和指導意義,能夠幫助學生們未來進入職場後,能夠快速適應實際的工程需求。我認為,這本書的出現,為我國的鋼結構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能夠培養出更具實務能力的結構工程師。我非常樂意將這本書推薦給我的同事和學生們。
评分作為一名在政府部門負責建築審查的工程師,我的工作重點在於確保建築設計的安全性和合規性。鋼結構的設計,尤其是梁柱抗彎接合部分,是審查的重中之重。這需要對各種複雜的接合形式及其受力機制有深入的理解。因此,一本權威、詳盡的參考資料,對於我們的審查工作至關重要。《鋼構造梁柱抗彎接合設計手册與參考圖》的出版,無疑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極其有價值的參考工具。 這本書最讓我信服的地方,是它所呈現的設計理論的嚴謹性與實務範例的全面性。書中對於梁柱抗彎接合的各種設計原理,包括應力分析、極限強度分析,以及各種接合節點的承載能力計算,都做了非常透徹的闡述。這些理論知識,對於我們審查設計方案的合理性,判斷設計的安全性,提供了堅實的依據。我們能夠藉由書中的計算方法,去核對設計師提交的計算書,確保其設計是符合規範要求的。 更具體而言,書中豐富的參考圖,為我們提供了一個非常直觀的審查對象。我們可以透過這些圖,快速地瞭解設計師所採用的接合形式,以及相應的構造細節。這包括接合板的尺寸、焊道類型與尺寸、螺栓的規格與數量、以及必要的加勁措施。當設計圖面與書中的範例不符時,我們可以立即識別出潛在的問題,並要求設計師進行說明或修正。這大大提高了我們審查的效率和準確性。 此外,書中還涵蓋了許多在台灣地區常見的接合類型,以及在特殊載重條件下的設計考量。這使得本書的參考價值更加突出,能夠幫助我們更有效地審查各種複雜的鋼結構項目。例如,對於具有複雜幾何形狀的梁柱接合,或是需要抵抗較大彎矩的接合,我們都能在書中找到類似的範例,並據此進行審查。 總體而言,我認為這本書是一本非常優秀的技術參考書。它不僅為鋼結構設計師提供了寶貴的設計指南,也為我們審查人員提供了重要的參考依據。透過這本書,我們能夠更深入地理解鋼結構梁柱抗彎接合的設計要點,進而確保我國建築物的結構安全。我會將這本書推薦給所有參與建築審查工作的同仁。
评分哇,這本《鋼構造梁柱抗彎接合設計手册與參考圖》真的是工程師的福音!我是一名在營造廠負責結構設計的工程師,常常需要面對各種複雜的鋼結構接合問題,尤其是在梁柱抗彎接合的部分。以前,我們都是仰賴國外的設計規範和零散的期刊文章,加上大量的經驗累積來處理,效率不高,而且有時候對於某些特殊情況的判斷也會比較猶豫。這本書的出現,簡直是及時雨!它的內容組織非常清晰,從最基本的理論基礎,像是接合的受力機制、材料力學的相關概念,到各種常見的梁柱抗彎接合形式,例如翼緣對接、腹板對接、以及組合型的接合方式,都做了非常詳盡的說明。 更讓我驚喜的是,書中包含了大量的實例和參考圖。這些圖不僅畫得非常精細,還標示了關鍵的尺寸、焊道規格、螺栓數量和排列方式等等,一看就懂,而且馬上就能應用到實際的設計中。很多時候,我們設計一個接合,最頭痛的就是如何把文字敘述的規範轉化成具體的圖面,這本書的參考圖就完美地解決了這個問題。它就像是告訴你「照著這樣畫,這樣做,通常都是沒問題的」。這大大節省了我們在繪製施工圖時的時間,也減少了因為圖面表達不清而造成的誤解。 而且,書中對於接合的設計考量,不僅僅是強度上的滿足,還涵蓋了施工性、經濟性以及耐震性能等面向。例如,對於焊接接合,它會提示在現場施工時需要注意哪些細節,如何避免焊接缺陷;對於螺栓接合,則會考慮螺栓的等級、鬆脫的可能性以及預拉力等等。這些都是在實際工程中非常重要的考量點,能夠幫助我們設計出更為完善、更為可靠的結構。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針對一些特殊的結構形式,像是斜柱、偏心接合,甚至是後續的結構補強,也都有提供相關的設計原則和參考範例。這點非常難得,因為在現有的中文參考書籍中,能夠深入探討這些進階議題的實在不多。身為一個需要不斷學習和進步的工程師,這本書為我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讓我對鋼結構接合的理解又提升了一個層次。我認為這本書絕對是所有從事鋼結構設計、施工、監造的專業人士,甚至是結構工程學系學生的必備參考書。它不僅是一本工具書,更是一本啟發思考、培養專業判斷力的寶典。強烈推薦!
评分作為一名在鋼結構設計領域執業多年的資深工程師,我深知梁柱抗彎接合設計的重要性與複雜性。這些接合點是結構的關鍵節點,其設計的優劣直接關係到結構的整體穩定性與安全性。過往,我們在處理這類問題時,主要仰賴翻譯的國外設計手冊,雖然內容詳實,但往往在本土化的應用和理解上,會有一些隔閡。因此,當我接觸到《鋼構造梁柱抗彎接合設計手册與參考圖》這本書時,我感受到了一種如沐春風的喜悅。 這本書最讓我印象深刻的,莫過於其極其豐富且專業的參考圖。在鋼結構設計中,圖面是傳達設計意圖的最直接、最有效的語言。本書所提供的圖例,不僅精細,而且涵蓋了各種常見的梁柱抗彎接合形式,像是翼緣對接、腹板對接、以及結合兩者的複雜接合。圖中詳細標示了接合板的尺寸、形狀、焊道規格、螺栓的類型、數量及排列方式,甚至連加勁肋的細節都描繪得一清二楚。這對於我們在繪製施工圖時,提供了極大的便利,也大大減少了因圖面表達不清而產生的誤解。 除了圖例的豐富性,本書對於各種接合形式的設計原理,也做了非常深入且系統的闡述。從基本的受力分析,到材料的選擇、構件的設計,再到施工性的考量,本書都涵蓋了。它不僅告訴我們「怎麼做」,更深入地探討了「為什麼要這麼做」,這對於提升我們的設計思維,培養專業判斷力,有著莫大的助益。例如,書中對於如何確保接合在地震作用下的韌性,以及如何經濟有效地設計出滿足強度要求的接合,都提供了寶貴的建議。 更難得的是,本書的內容與台灣的工程實務經驗緊密結合。它充分考慮了台灣地區的特殊載重條件,例如頻繁的颱風和地震,以及國內的施工習慣和材料供應情況。這使得書中的設計原則和參考範例,更具實用性和可操作性。我認為,這本書的出版,對於提升我國鋼結構設計的水平,具有重要的意義。它不僅是一本優秀的設計工具書,更是一本能夠激發創新思維、引導專業成長的啟蒙讀物。我會毫不猶豫地向我的同行推薦這本書。
评分作為一個從業多年的鋼構技師,我每天的工作都離不開鋼結構的計算、設計與施工。其中,梁柱之間的抗彎接合,絕對是鋼結構設計中最具挑戰性、也是最關鍵的一環。過去,我們在處理這類問題時,常常需要翻閱大量的國外書籍、規範,或是依賴經驗判斷,有時候也會因為翻譯上的誤差,或者對原文理解的差異,而產生一些不必要的困擾。因此,當我看到《鋼構造梁柱抗彎接合設計手册與參考圖》這本書時,我深感欣慰,因為這本書的出現,無疑為我們提供了一個非常實用且易於理解的中文參考工具。 這本書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它那極其豐富且精緻的圖例。坦白說,很多時候,文字的描述再詳盡,也不如一幅清晰、標準的圖面來得直觀。這本書中的參考圖,不僅僅是示意圖,而是真正包含了施工圖等級的細節。從接合板的形狀、尺寸,到焊道的規格、螺栓的類型、數量和排列方式,甚至是必要的加勁肋和斜撐的佈置,都描繪得一清二楚。我可以直接拿這些圖來參考,甚至在許多情況下,可以直接作為我繪製施工圖的基礎。這大大節省了我大量的時間,也減少了因為圖面理解不清而造成的設計誤差。 除了圖例的豐富性,本書對於各種接合形式的設計考量,也做得相當到位。它不僅僅是告訴你如何計算強度,而是從結構的整體性出發,考慮了接合的穩定性、施工的便利性,以及在各種載重條件下的表現。例如,對於焊接接合,它會提示各種焊道的種類及其適用情況,以及焊接時需要注意的細節;對於螺栓接合,則會詳細說明不同等級螺栓的應用,以及螺栓孔的設計等。這些細節,都是在實際工程中至關重要的,能夠幫助我們設計出更安全、更可靠、更具施工性的接合。 更難得的是,這本書的內容與台灣的工程實務緊密結合。它考慮到了台灣地區的地震、風力等特殊載重條件,以及國內的施工習慣和材料的供應情況。這使得書中的內容更貼近我們的實際需求,更容易應用到我們的日常工作中。我認為,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能夠幫助我們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的設計方案,並且在確保結構安全的前提下,盡可能地提高設計的效率和經濟性。對於所有從事鋼結構設計、施工、監造的專業人士,我都會毫不猶豫地推薦這本書。
评分身為一位在學術界從事鋼結構研究的教授,我對於能夠產出嚴謹、專業且具實用價值的學術著作,始終抱持著高度的期許。這本《鋼構造梁柱抗彎接合設計手册與參考圖》的出現,確實讓我眼前一亮,並認為它為國內的鋼結構工程領域帶來了一股新的氣象。《鋼構造梁柱抗彎接合設計手册與參考圖》這本書,在我看來,不僅是一本設計手冊,更是一本結合理論、實務與圖解的綜合性參考文獻,其深度與廣度都相當令人讚賞。 首先,本書在理論基礎的闡述上,有著相當的嚴謹性。它並沒有流於表面,而是從結構力學的基本原理出發,深入淺出地剖析了梁柱抗彎接合的受力機制、應力分佈以及破壞模式。這對於正在接受結構工程訓練的學生,或是需要重溫基礎知識的研究者來說,無疑是一個極佳的學習資源。書中對於各種接合形式,像是翼緣連接、腹板連接、以及結合兩者的複雜接合,都有詳盡的力學分析,並且引用了相關的國際規範和學術研究成果,為讀者建立起紮實的理論根基。 其次,本書在實務應用方面的貢獻,更是其難能可貴之處。它所提供的參考圖,堪稱是業界的寶藏。這些圖並非只是簡單的示意圖,而是包含了豐富的細節,例如焊道尺寸的規範、螺栓的類型與數量、接合板的尺寸與佈置,以及相關的加勁措施等等。這些圖解能夠讓讀者非常直觀地理解設計的意圖,並能直接應用於實際的工程設計與施工圖的繪製。我認為,對於許多在工程實務中經常需要處理梁柱接合的工程師來說,這本書的參考圖能夠大幅提升他們的工作效率,減少錯誤發生的機率。 更令我感到欣慰的是,本書在探討各種設計案例時,特別考慮到了台灣地區的特殊性,例如地震力的考量、風力載重的分析,以及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這些在地化的內容,使得本書的參考價值更加凸顯,能夠幫助工程師設計出更符合本地規範和工程需求的結構。例如,書中對於高強度螺栓的應用,以及如何在強震下確保接合的韌性,都有深入的探討,這對於提升我國建築物的耐震性能具有重要的意義。 我認為,這本書的出版,不僅為我國的鋼結構工程師提供了一個優質的設計工具,更為結構工程學術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參考依據。透過本書,我們能夠更好地理解學術理論在實際工程中的應用,也更能從工程實務中汲取靈感,進一步推動鋼結構技術的發展。我非常肯定這本書的價值,並將其推薦給我的學生和相關領域的研究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