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无论是学术研究、职场应用或日常生活,具备基本的统计素养和逻辑思考,是人人都需要的。但是就一般大众而言,对于新闻或报章杂志上,统计讯息的解读,多数人都是似懂非懂或照单全收。
即使大专院校有统计这门学科,因统计资料分析过程,具有高度的连贯性,学习过程中若稍为疏忽,就可能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此书的目的,就是为了突破传统教学的窠臼,从有趣而生活化的案例,让读者发觉统计应用的广泛与实用性。
透过合逻辑的资料分析,培养问题解决的能力。更进一步说,统计是一门让数字说话的科学与艺术。
作者简介
许玟斌
一位关心国民生计的统计学博士。
不仅拥有一身解读数字的好功夫,更关心一般社会大众的统计素养。他眼中的统计,是科学也是艺术。
眼见当今新闻媒体与报章杂志充斥了统计术语,多数民众不是一知半解,就是似懂非懂而照单全收。
于是他义不容辞地肩负起拯救全民统计概念的任务。
利用课余闲暇之际,将毕生统计教学材料与心得,重新改头换面,注入全新元素。
就是要让读者,在食衣住行的实用氛围中,学习这门分析数字的艺术。
现职
东海大学资讯工程系副教授
授课科目:程式设计、资料结构、资料分析、系统模拟与机率统计、 课余喜欢阅读、思考、游泳与打高尔夫球。
学历
美国怀俄明大学统计博士
经历
美国南卡罗莱纳医学大学生物计量系副研究员
东海大学资工系主任
着作
巷子口机率学
推荐序:知识经济时代统计扮演的角色 沈均生博士
自序
统计,是科学,也是艺术
第一部分.什么是统计?
1.统计和我有关吗?─统计、资讯与决策
2.怎么统,如何计─统计分析流程
第二部分.悠游统计大观园─统计方法
3.他的民调比较高?─资料收集与样本品质
4.神奇的数字会说话─资料汇整与呈现
5.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每次不一样?─随机变数与机率函数
6.样本分配与参数估计..
7.拿出证据,否则无罪!─假设检定
第三部分.在生活中与统计相遇─个案应用
8.彩券号码算得出来吗?─从均等与均值分配破除彩券明牌迷思
9.比较台南与恆春年雨量─常态分配
10.我们吃的食物安全吗?以柏氏与二项分配估计市售食品合格率
11.某年台风侵袭的次数可以计算吗?─波亦松分配
12.计算有发警报台风间隔时间的机率─指数分配
序
统计,是科学,也是艺术
统计是一个通俗的名词,然而对于新闻与杂志传播有关的统计数据资讯,大多数民众却只能一知半解的怀疑其准确性,或似懂非懂的照单全收。虽然各级学校也有开设介绍统计基本观念的课程,但由于统计资料分析的流程具备高度的严谨性与连贯性,使得稍为疏忽与幸运之神特别眷顾的学生,可能在望而兴叹之中迷迷煳煳的获取学分。
统计是一门历史悠久、应用广泛的学科,适合于不同程度或背景知识的教科书或论文。但为什么许多人在学习时却无法累积足够的统计基本知识?是否由于大部分介绍基本统计观念的教学与教材,使用比较教条式的叙述方法:依循名词定义,定理介绍,举例说明与习题演算的流程所致?虽然求学吸收知识本来就是一件严肃与持续努力的过程,但是多少年轻学子能够了解与力行。另外有些职场人士,也许从未接触统计,也许没有充裕的时间仔细阅读,也许找不到合适的入门书,以充实自己应用统计方法的能力。
撰写本书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上述不同的研习需求。一般介绍统计方法、进行资料分析的书籍,比较着重于统计方法的叙述与应用。本书则比较着重于统计方法中的「为什么」层面的探讨。例如,为什么要在乎资料收集的方式、为什么要估计系统中不确定因子的未知参数,或者为什么需要估计某事件发生的机率?类比于武侠小说的术语,前者比较属于固定剑招的传递,本书则是剑诀导向的养成方式。
根据此一宗旨,本书内容分成三个部分,依序介绍统计基本原理与应用。第一部分先以实际例证说明统计方法的重要性与限制,并定义统计分析的主要步骤。第二部分的重点围绕在统计资料分析流程中,每个步骤的内涵与意义的介绍与说明。第三部分着重于如何运用第二部分的统计资料分析观念,并实际探讨一些看似普通却有趣的问题。
为什么进行资料分析时,必须严谨遵守一贯的流程?简单的说,因为我们希望借由资料,产生具备说服力、完整与正确的资讯。这种正确且完整的知识,正是人们作出适当决策的依据。适当决策的重要性,应该是浅而易懂的道理。但是,为什么形成适当决策的设计却是相对的困难重重?主要原因是,我们面对的决策问题大多充满了不确定性或变异性的因子。例如选举结果的预测,台风路径的变化、影响地区与范围以及风速与雨量强度的估计,投资组合的选择,公共政策的效果,农作物的培育,医疗卫生药品剂量的订定与政府政策的制定等,无一不具有不确定性或变异性的因素。
不确定性的另一种说法是,事件的出现或发生具有随机性或不可预测性,表示或储存这类物件性质的度量结果,就称为随机变数。而在一般的共识中,处理自然现象的不确定性与度量物件性质的变异性,最主要的工具就是统计。因为统计方法的功能就是萃取资料中隐藏的资讯,包括叙述资料性质的特征值,视觉化的图形与表格;随机变数的机率行为模式;未知参数的估计值;以及某问题的陈述与实际资料的随机行为互相矛盾的机率等。因此,统计方法就是一种将观察与纪录的数据转换成为辅助决策资讯的工具。
统计资料分析虽然不能直接预测某个事件会不会出现。不过在了解问题中的随机因子,并建立一个能够描述这个系统的机率模式之后,的确能够用来估计某事件发生的机率。
面对一个充满变异的真实环境,无论是那一个行业的知识工作者,没有基本统计的素养,实在不容易胜任职场上与生活上的挑战,更不用奢谈能够在职场上出人头地。作者相信,了解本书内容者,无论在生活上与工作上都能够正确的应用统计分析的方法,解决各自面对的问题,或是至少了解为什么有些问题的解答并不符合科学精神。
作者深深以为,学习统计就是养成以科学逻辑的资料分析流程,思考解决问题的习惯与累积让数字说话的艺术与科学的知识。
许玟斌
第八章 彩券号码算得出来吗?——从均等与均值分配破除彩券明牌迷思
从二十多年前大家乐盛行的年代到目前台湾彩?的发行,任何时期都有许多人热衷于使用各种方法计算或预测彩?的开奖号码。真的有明牌吗?为什么相信的人言之凿凿?其实,要验证彩?确实有明牌这个立论的可靠性,只要透过统计资料分析,就能清楚得到结论,应该更具有说服力吧。
判断彩?开奖数字是否能够预测的问题,相等于检定开奖数字是否符合某种随机变数的机率分配的法则。根据以往的纪录,如果这些开奖数字出现的次序没有产生任何规则,每个数字出现的频率也没有显着的差异,那么开奖数字怎能被计算出来呢?当一个变数能够出现某些可数的数值,且每个数字出现的机率都相同时,它就是一个符合离散均等分配的随机变数。
本章我们收集了2007年台彩5/39的开奖纪录,忠实的执行第二部分严谨的统计资料分析流程,否定了计算彩?开奖号码明牌的意义。我们証明了,2007年台彩5/39开奖数字,构成一个范围为1至39的均等离散随机变数的随机样本。换句话说,每一个彩?开奖号码只是一个范围为1至39的均等离散随机变数的随机试验的一个结果或出象。
检定离散均等分配随机样本的应用很广,本章将以三个有趣的例子来简略说明,包括:名人的出生与往生日期是否紧密关联、平行作业系统工作量负载平均,与随机数字产生器的品质。
你算、我算、大家算——彩券数字组合怎么算?
全球各国或地区发行的各式各样的彩券(lottery),任何时候都吸引着大量彩券迷的下注。尤其在连续数期无人中奖且累积巨额奖金时,不但彩券常客疯狂加注甚或大量包牌,连平常不太参与的民众也会进场试试手气。这种情形充分反应了人们追求财富的一般性。事实上,每一组号码中奖的机会,在无瑕系统(fair system)的假设下是可以使用机率理论完全定义的。以风行台湾的台湾彩券今彩5/39为例,每一注签中头彩的机会只有575,757分之1。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