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汽车电子技术的进步,无人驾驶智慧车辆概念逐渐浮现,车厂导入主动式安全系统脚步逐渐加快;然而先进主动安全驾驶系统的普及,除了带来更便利的驾驶操作和乐趣外,最重要是其可以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机率。未来无人驾驶的应用趋势,除了借由先进主动安全驾驶系统基础进一步延伸运用,并结合车用通讯系统技术,为驾驶者带来更多的便利与舒适外,并可达到零碰撞、零事故率之境界,这也是各家车厂现正戮力发展的目标。
此外,由于智慧型手机日趋普及,消费者欲将智慧型手机功能整合到车辆驾驶环境的需求渐长,因此智慧型手机与车载系统的整合车厂皆希望开发开放式的平台,以满足消费者更多元的影音娱乐需求。虽然目前车厂硬体与软体厂商开发步调不一致,导致智慧型手机之连结介面因不同车厂,而必须匹配不同的规格。但相信智慧型手机之连结介面规格统一后,未来智慧型手机与车辆整合将更加紧密。
因此在汽车安全技术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泛、越来越细致,并朝着集成化、智慧化、系统化的方向发展同时,未来汽车发展将不单纯只是代步工具,更将成为人类智慧生活中重要的一环。
第一章 智慧车辆无人驾驶发展与应用
1-1 智慧车辆无人驾驶发展趋势
一.从自动化辅助系统到无人驾驶之智慧车辆发展趋势
二.全球汽车产业无人驾驶车辆发展布局
三.未来非传统相关车厂将角逐无人驾驶智慧车辆市场
四.TRI观点
1-2 从使用情境探讨智慧车辆无人驾驶发展之应用
一.驾驶前路线设定与准备情境
二.正常行驶中之情境
三.面对之各种突发状况情境
四.自动停车情境
五.高龄驾驶情境-未来智慧车辆将可降低高龄驾驶风险
六.TRI观点
第二章 智慧车辆关键系统及技术剖析
2-1 先进主动安全驾驶系统之普及与发展趋势
一.现今主流之先进主动安全驾驶系统介绍
二.先进主动安全驾驶系统已由高阶跨入中阶车款市场
三.先进主动安全驾驶系统价格下跌,导致市场朝中阶市场渗透
四.先进主动安全驾驶系统在未来智慧车辆应用与目前发展困境
五.TRI观点
2-2 汽车电子安全系统发展趋势分析
一.汽车安全性能为消费者关注之首
二.汽车被动安全系统仍以安全气囊为主
三.集成化与智慧化为主动安全系统发展方向
四.汽车安防系统
五.TRI观点
2-3 从人机介面探讨车载显示器技术未来趋势
一.行车功能资讯趋于多元化
二.车用资讯显示技术趋于平面化
三.创新显示技术在车用市场的商机
四.TRI观点
第三章 以车联网技术为基础之智慧车辆服务应用
3-1 全球Telematics系统市场分析
一.全球车载资通讯系统市场现况
二.产品发展趋势分析
三.厂商动态
四.TRI观点
3-2 地图厂商在车联网的胜利方程式
一.导航服务更可能成为车联网的切入点
二.地图厂商有机会整合产业链
三.地图厂商车联网发展分析
四.TRI观点
3-3 App软体需求带来车辆平台与传输介面之革新
一.消费者欲将智慧型手机功能整合至车辆上之需求渐增
二.车载影音系统将以智慧型手机连结视为未来主流
三.车载系统连结智慧型手机之介面规格竞争
四.介面未来发展趋势
五.TRI观点
图目录
图1.1.1 依技术程度区分无人驾驶四大应用领域
图1.1.2 行/停车侦测与辅助
图1.1.3 整合警示系统以自动化诠释辅助安全
图1.1.4 无人驾驶技术系统发展趋势
图1.1.5 整合式车辆安全管理系统
图1.2.1 驾驶前路线设定与准备情境
图1.2.2 iBeetle与iPhone互动之概念车内部
图1.2.3 行驶中面对之各种突发状况情境
图1.2.4 自动停车情境
图2.1.1 2007~2015年北美市场先进主动安全驾驶系统搭载预估
图2.1.2 2006~2015年ACC、LKAS、APS、AEBS系统选择配备价格变化
图2.1.3 2010~2015年全球车用感测器产值预估
图2.2.1 消费者购车优先考虑汽车电子配置类别
图2.2.2 安全气囊控制系统
图2.3.1 宛如战机般的先进安全系统驾驶座充斥者大小尺寸显示器
图2.3.2 现阶段车载显示器应用可分为六大应用
图2.3.3 搭配先进车载显示器人机介面的Nissan Leaf
图2.3.4 Cadillac车载资讯系统CUE的仪表板能自由订制多种显示模式
图2.3.5 2006~2015年车载显示器市场需求按应用别区分出货量
图2.3.6 全球面板厂在车载显示器用面板出货量市佔比
图2.3.7 未来概念车EMIRAI搭配背投影式和直视式车载显示器
图2.3.8 概念车EMIRAI驾驶席右侧配备半球状显示器
图2.3.9 日本Pioneer推出搭配HUD抬头显示器的车载卫星导航系统Cyber Navi
图2.3.10 Denso推出採用TFT-LCD面板技术的HUD产品
图3.1.1 2008~2014年全球车载资通讯系统销售量预估
图3.1.2 北美车载市场趋势
图3.1.3 欧洲车载市场趋势
图3.1.4 日本车载市场趋势
图3.1.5 全球车载资通讯系统发展演进
图3.1.6 车载产品四大领域整合示意图
图3.1.7 Toyota体系产品系统发展历程
图3.1.8 GM体系车载系统产品发展
图3.1.9 Ford SYNC未来展望示意图
图3.1.10 车载资通讯主要结构
图3.2.1 车联网发展模式分析
图3.2.2 资料应用成导航产业链新增部分
图3.2.3 地图厂商进入车联网三模式比较
图3.2.4 2012年中国手机地图市场格局分析
图3.2.5 高德软体车联网发展分析
图3.3.1 消费者对于先进驾驶技术需求意愿
图3.3.2 车载影音系统搭载数量
图3.3.3 Mirrorlink、Miracast、MHL未来发展趋势
表目录
表1.1.1 台湾相关车电厂商研发之无人驾驶系统项目
表1.2.1 Audi、Toyota、Ford车款之自动停车辅助系统比较
表2.1.1 台湾汽车市场主流车款先进主动安全驾驶系统搭载比较
表2.1.2 无人驾驶技术研发车厂之应用比较
表2.2.1 各厂商ESP系统命名
表2.2.2 安全系统集成化与汽车、驾驶员交互性
表2.2.3 各类型汽车防盗技术比较
表3.2.1 车联网各项服务比较
表3.2.2 导航产业链各环节比较-以中国市场为例
表3.2.3 地图厂商市场格局分析
表3.3.1 车厂影音系统比较
表3.3.2 传输介面规格比较
这本书的书名,就像一扇通往未来的大门,瞬间就抓住了我的注意力。 “突破式创新”这四个字,自带一种强大而振奋人心的力量,仿佛预示着一场颠覆性的变革即将到来。“引领车辆开往智慧新世界”,这句话则更像是一个宏伟的蓝图,勾勒出了一个令人向往的未来景象。我一直关注着科技的发展,特别是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交通领域。智能汽车、自动驾驶、智慧城市,这些词汇已经不再是遥不可及的科幻概念,而是正在逐渐渗透进我们的生活。这本书的书名让我觉得,它很有可能深入探讨这些前沿技术如何真正地“突破”现有的局限,并且“引领”我们进入一个全新的出行时代。我很好奇,作者将如何阐述这些“突破式创新”?它是否会涉及一些我们尚未听闻过的全新技术原理?或者,是通过全新的商业模式和生态系统的构建来实现的?而“智慧新世界”的“智慧”又体现在哪些方面?是更安全、更高效、更环保的出行体验?还是说,汽车本身将拥有更强的感知、决策和交互能力,成为我们生活中的智能助手?我迫切地想在这本书中找到答案,了解驱动这一切变革的核心力量,以及我们如何才能更好地拥抱这个即将到来的“智慧新世界”。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听起来就让人眼睛一亮,感觉就像是一场未知的冒险,即将带领我们驶向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光是“突破式创新”这几个字,就足以勾起我强烈的好奇心,想知道究竟是什么样的创新,能够颠覆我们对于车辆的既有认知,又如何能引领我们进入一个“智慧新世界”。我一直对科技发展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关注,特别是智慧交通和自动驾驶这些领域,总觉得它们是未来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本书的书名让我联想到许多科幻电影中的场景,但又带着一丝脚踏实地的真实感,仿佛作者已经预见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并且为我们指明了一条清晰的道路。我尤其好奇,作者是如何定义“智慧新世界”的?它是否意味着我们未来出行的方式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比如,个人拥有无人驾驶的私家车,还是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会变得无比智能高效?又或者,我们与车辆之间的互动会超越简单的操作,变得像与一位贴心的伙伴交流?这些问题都在我脑海中盘旋。我期待这本书能带给我深刻的启发,让我对未来交通的蓝图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甚至能从中找到一些关于个人在未来科技浪潮中如何定位和发展的线索。
评分当我第一次看到这本书的书名时,脑海中立刻浮现出一幅画面:一辆造型前卫、充满未来感的汽车,在闪耀着科技光芒的城市中穿梭,而车内的乘客则悠闲地享受着旅程,完全无需操控。 “突破式创新”这几个字,在我看来,代表着一种敢于打破常规、挑战极限的精神,而“引领车辆开往智慧新世界”则是一种宏大的愿景。我一直觉得,科技的进步不仅仅是制造出更快的机器,更重要的是它如何能够提升我们的生活品质,解决我们面临的现实问题。特别是在交通出行领域,无论是拥堵、污染,还是安全隐患,都是我们亟待解决的痛点。这本书的书名让我对这些痛点如何被“突破式创新”所解决,充满了期待。我很好奇,作者是否会从技术、经济、社会等多个维度来探讨这些创新?它是否会提及一些具体的案例,让我们看到这些创新是如何从概念走向现实的?我又是否能从中窥探到,未来的城市交通会是怎样的形态?例如,是否会有空中交通、地下管道运输,或者是以共享出行为主导的全新体系?我期待这本书能够给我带来一些惊喜,让我对未来的出行方式有一个更加全面和深入的理解,也许还能为我自己的生活方式带来一些新的启发。
评分一拿到这本书,我立刻被它那充满力量感的封面和书名所吸引。 “突破式创新”听起来就像是一剂强心针,尤其是在我们这个时代,许多传统行业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需要新的思路和方法来寻求突破。“引领车辆开往智慧新世界”,这句话更是勾勒出一幅令人神往的未来图景。我一直以来都对汽车工业的发展有着浓厚的兴趣,从蒸汽时代到内燃机时代,再到如今的电动化和智能化浪潮,每一次的技术革新都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这本书的书名让我嗅到了一种变革的气息,它似乎在预示着,我们即将迎来一次比以往任何一次都更加深刻的出行革命。我很好奇,作者所说的“突破式创新”究竟是指哪些具体的技术或理念?是全新的能源解决方案?是颠覆性的自动驾驶算法?还是全新的交通模式和基础设施建设?我更期待这本书能够深入浅出地剖析这些创新是如何实现的,它们背后有着怎样的技术逻辑和市场驱动力。对我而言,能够了解这些前沿的思考,对于把握未来的发展趋势,甚至对于我个人的职业发展,都会有极大的帮助。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深刻的洞见,让我对“智慧新世界”的交通出行有一个更具体的想象。
评分“突破式创新”这个词,总会让人联想到那些能够改变游戏规则的重大发现和技术飞跃,而“引领车辆开往智慧新世界”则是一种非常积极和充满希望的表述。我一直对未来科技的发展充满好奇,尤其是在交通领域,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汽车这些概念,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但要真正实现“智慧新世界”,背后一定有着更加深刻的变革。这本书的书名,给我一种感觉,它不仅仅是介绍一种技术,更是在描绘一种未来的生活方式和整个社会的转型。我特别想知道,作者是如何定义“突破式创新”的?它是否意味着不仅仅是技术的迭代升级,而是像颠覆式创新那样,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对汽车、对出行的认知?而“智慧新世界”又具体是指什么?是人与车、车与车、车与基础设施之间实现了无缝的智能连接?还是说,汽车将不再仅仅是交通工具,而会成为我们生活空间的一部分?我渴望在这本书中找到答案,了解那些能够驱动这种变革的关键因素,以及我们普通人如何在这样的新世界中生活和工作。我对这本书的期待,是一种对未来生活形态的好奇,也是一种对科技力量能够解决当下问题的信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