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生命:从阁揆到终身志工

拥抱生命:从阁揆到终身志工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张俊雄曾经历两任行政院长,从民权律师、民进党创党元老、七届立法委员、总统府秘书长到资政等要职,政治声望及权力几近高峰。政党轮替,他更一度被传闻接掌党主席,甚至竞选总统,在台湾政坛上始终都佔有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卸任后动向更是广受瞩目;可是就在此时,他却毅然退出政坛,并摒弃所有权力名利的魅惑,毫不犹豫加入志工行列。二○○八年五月二十日,甫卸任行政院长的他,亦同时辞退一切优渥的公职礼遇,并婉拒党内所安排的职务,警察随扈及汽车和司机,完全回归平民生活,决心将余生献给上帝,成为更生团契在监所的终生志工。

  曾在台湾政坛始终都佔有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的张俊雄,他是如何摒弃所有权力名利的魅惑,毅然退出政坛,毫不犹豫委身走入监所教化辅导受刑人的行列,以不放弃任何一只羔羊的信念,帮助众多受刑人走出阴霾,重建心灵生命,甚至成为死刑犯和被害者之间的桥樑,借着基督信仰帮助双方悔改及饶恕,化仇恨为朋友。

  对一个从政坛转入公益的张俊雄来说,同样的烟火,只是不一样的舞台,它一样可以在高空中绽放异彩,让那最璀璨的亮光,在黑暗中更显得耀眼夺目。

本书特色

  这是一本描述受刑人因为爱而生命改变的故事,当中包括死刑犯和被害人之间因悔改、饶恕所衍生出的许多感人故事。张俊雄院长卸任后舍弃所有礼遇,回归平民生活,带着上主满满的爱和祝福进入监所,实践圣经教导的「照顾最微小弟兄」。

名人推荐

  若没有上主的爱和耐心的关怀,一般被害者并不容易走出阴霾,甚至往往因为被害而对社会或相关的人怀恨,时常抱着报复的心,而最后也变成了加害人。张俊雄院长参与其中,扮演相当重要的角色,尤其和被害者的沟通至原谅更是一大课题。 单国玺 前枢机主教

  张俊雄以自己的双手去拥抱那「最小」且「最微弱」的人,让他们从中感受到生命的美丽和温馨,他是那生命的歌者,尽管没有炫丽的舞台,也听不到台下如雷的掌声,但每一首歌却都是如此的动听感人,因为对一个用生命唱歌的人,每首歌都充满着祝福与感恩,我有幸能听到他最美的一首歌,他的歌名叫〈拥抱生命〉。 孙越 终生志工

  前行政院院长张俊雄在2008年舍去高官厚禄走入平凡生活,用「爱」和「接纳」陪伴被世人定罪、最微不足道的受刑人。他左手不再拿着厚重的法律书,右手也不再拿着尺丈量;而是用充满恩慈与温暖之双手,紧紧握着监狱里的囚犯,告诉他们:「耶稣爱你」。张俊雄以平安和正直与上帝同行,使许许多多人回头、离开罪孽走向更新与活命的路;这爱上帝爱人的行动是基督徒生命的典范。 张德谦 前台湾基督长老教会总干事

  五年了,院长不辞辛劳,与我们一起打拼,拯救灵魂。他真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为了主,舍弃一切退休的礼遇,心甘情愿的与我们东奔西跑。在一生有限的年日里,过去能陪随孙越叔叔十几年到狱中关心人,这几年陪院长,感受到都是神的爱在他们身上动工感动,他们才会把服事卑微的人看为第一。所以我相信,所有的读者只要跟随院长的信心和爱心的脚步,有一天,都一定会蒙受神「恩上加恩,力上加力」的祝福。 黄明镇 更生团契总干事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赖树明


  南投县人,生于1963年。澳洲雪梨大学教育学博士,曾任编辑、编译、口译、记者、副教授、教授、德国法兰克福大学教育研究员。现任国立政治大学教授。

图书目录

推荐序1 以有限生命散播爱的种子   单国玺
推荐序2 创造不同的自己                   孙  越
推荐序3 领人走向更新与活命的路   张德谦
推荐序4 无微不至的爱                      黄明镇
感言       蒙主激励,愿献上余生      张俊雄
作者序   生命的价值不在乎长短
前言    献上余生,走入囚黎
第一章 传承信仰的恩典之路
第二章 生命的真谛
第三章    打造生命赢家
第四章 生命的功课
第五章    家庭教育这堂课
附录
 
 

图书序言

作者序

生命的价值不在乎长短


  那天,详细时间已经忘了,只记得那是两年前的事。有日,更生团契总干事黄明镇牧师突然打电话给我,第一句话就说,前行政院长张俊雄先生已加入更生团契,成为在监所传扬福音以及教化辅导受刑人的终生志工,他盼我为这件事格外的祝福祷告;在谈话中,黄牧师充满着感恩和喜乐,同时他也希望我能将他在监所的服事和平时一些点点滴滴的感人故事写成一本书,以作为历史的记忆。
 
  的确,听到这消息一开始我确实感到惊讶,不过也瞬间转为欣喜和感佩。当下在沉默片刻后我想,到底是什么原因能让一位曾经在政坛倾权一时且位高权重的国家最高行政首长愿意在卸任后,完全远离权力核心,并主动舍弃一切公职优渥的礼遇,以一介平民的身分进入监所担任志工?若说这不是上帝的引领,恐怕再也找不出其他的答案了,于是当在分享喜悦的同时,我心里便默默祷告着:「感谢主,祢愿意差派这样一位有属灵恩膏的使者进入监所服侍 ,这些狱中的受刑人有福了!」

  英国着名哲学家罗素曾说:「权力和名利是黏在牙缝中最甩不掉的麦芽糖。」的确放眼看去,这既黏又吸引人的麦芽糖确实损坏了不少人的牙齿,不过即便如此,有些人吃了大半辈子却一点问题都没有。卡罗是当年西班牙颇具知名的摇滚歌手,当他的人气几近如日中天之际,有日他受邀到美国白宫作客,在会面时甘迺迪总统知道他是基督徒,特地送给他一支大十字架,且语带玩笑的说:「如果你能将他带到最需要的地方高挂起来,那是多美的一幅画面!」

  原本这只是一句闲聊的话,没想到却因此触发了卡罗心中对那「最需要地方」的灵感,回到西班牙后居然毫不犹豫放弃了歌手生涯,毅然带着妻儿远赴非洲服侍他那口中的「微弱者」 并自创乐团四处表演与难民们同乐,人到哪里,十字架就高挂在那里,后来当甘迺迪总统得悉此事后,就曾多次公开赞扬他是「带着十字架光照上帝的天使」。

  同样对张俊雄来说,尽管才刚卸任,若以他在政坛的声望及地位,只要有意为自己再造政治第二春或谋得其他职位,其实并不困难,可是他却与卡罗一样,带着上帝的十字架走入乏人闻问的监所,服侍那耶稣口中的「微弱者」。

  被称为「贫民窟圣女」的德蕾莎修女一生贫穷,唯一的只有爱,因为爱,她不知感动且帮助了多少穷人、病人及孤苦无依的流浪者。他说,爱能让一个孤援无助的人感受到富有,以及生命活下来的希望,走入监所教化辅导受刑人。张俊雄所依恃的何尝不是这样的执着。如今转眼间已经五年了,张俊雄也迈入了七十五岁,期间有人问他:「你还想再做几年?」他没有标准的答案,只略带微笑的说:「上帝愿意给我做几年不是由我来决定,而是由祂来安排!」其意义就如同当年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在遭到暗杀时对兇手莫梅特.阿里.阿加所说:「生命的价值不在乎长短,不在乎过去,现今或未来,乃是在有限的生命中做了多少有意义的事。」每次走在监所的长廊上,当受刑人细声地对他说着「院长,辛苦了!」时,虽是一句再普通不过的问候语,但听在张俊雄的耳里却有多么的温馨且激励,虽然如今的他已不再位居权位,然而所受到的敬重仍不减当年,因为对一个心中有爱且愿意付出奉献的人来说,无论他身在何处,从事任何工作,同样都有来自上帝的恩典及众人的祝福。

  这不是一本传记,而是描绘一位在历经神的引领下,从一位身居庙堂的高位者到委身走入监所教化辅导受刑人的心路历程。在其过程中,他以上帝的爱,以及不放弃任何一只羔羊的信念,从中帮助众多的受刑人走出阴霾,重建心灵生命,如今虽然仅是短暂数年,然而却有无数的受刑人在他的教导引领下成为新造的人。《拥抱生命》让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张俊雄个人对信仰实践的执着,同时所显现的更是他的爱、勇气、谦卑及对人生命的看重。林肯是美国最受人民敬重的总统之一,有日他抱着一位饱受欺凌的黑奴说:「当你的泪水滴到我手上时,原来我们对生命的感受都是一样的!」

前言

献上余生,走入囚黎


  二○一○年三月初,尽管连日全省艳阳高照,热浪焰风交织。但这天北部某看守所的死囚房却显得格外凛洌,刺骨的寒风穿过层层铁窗发出飕飕声响,伴随着一个个穿梭在长廊的受刑人,划破寂静的舍房,衬托出一股莫名的紧张、严肃诡异气氛。

  霎时,就在这顷刻,位在一旁窄小的恳谈室里则缓缓传来一首首优美的诗歌,和铿锵有力的祷告声。一位年逾七十的更生志工正与接受探访的死刑犯,手持圣经,紧紧围绕在小桌前高唱着「至好的朋友就是耶稣」的台语诗歌,声音之嘹亮震慑窗外飙飙的冷风,反射出一股温馨的暖流,这种感受对死牢里的受刑人来说虽是平常,却也显得特别,原因并不在于眼前这位志工是谁,而在于这敏感时刻、那满载而来的激励和慰借。

  历经两任行政院长,在中华民国史上除了陈诚,张俊雄是第二位。过去从民权律师、民进党创党元老,七届立法委员、总统府秘书长到资政等要职,政治声望及权力几近高峰。政党轮替,他更一度被传闻接掌党主席,甚至竞选总统,在台湾政坛上张俊雄始终都佔有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卸任后动向更是广受瞩目;可是就在此时,他却毅然退出政坛,并摒弃所有权力名利的媚惑,毫不犹豫加入志工行列。二○○八年五月二十日,甫卸任行政院长的他,亦同时辞退一切优渥的公职礼遇,并婉拒党内所安排的职务,他不需警察随扈及汽车和司机,完全回归平民生活,决心将余生献给上帝,成为更生团契在监所的终身志工。

  回顾过去,张俊雄就明确的说,每当他翻阅圣经读到摩西带领以色列百姓出埃及时,他总会深深体悟到「在人软弱时,往往都会看到上帝的带领」,于是在他五十九岁生日当天便在圣经上写下:「现在活着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着。」当下他就向上帝祷告:「我愿意献上,但我该做什么?」没想到时间一晃就是十年,六十九岁的生日又匆匆到来,正值准备第二度出任阁揆时,他再次在圣经上记下:「基督的爱激励我,我愿献上余生。」接着他祷告:「我愿意献上余生,但我该做什么?」如今转眼七十岁已过,对于自己余生的生命期许,他终于找到了定论,那就是他常引用德国神学家约格‧辛克(Jorg Zink)所说的:「当我很清楚感恩的回顾一生时,你会让自己与上帝的旨意合一。」尽管从小就受到基督信仰的薰陶,张俊雄仍明白的坦言,自己也是个罪人,数十多年的从政生涯,他依然天天都在悔改认罪,人生过去有太多偏差行为必须交待,他无法更不会躲避。

  对于自己所熟悉且投入半辈子的政治,每个人的观感不一,固然有人认为它很丑,不可爱,不过偶尔仍有美丽的时候,就像烟火给人的认知总是很危险,一旦上了高空,就要竭尽所能的发挥璀璨,火一熄自然就该沈默了。同样政治仍然要懂得世代交替,让贤者接棒,使退者另寻其他道路,一样可以服务人群,展现自我。如今的自己,在亏欠上帝的恩典上,该用余生来还。生命的起灭,从政治而起,就以公益来结尾,在感恩之余,他祈求上帝让他重新开始,有机会再造福人群。

  于是卸任阁揆后,在追求从事公益的同时,经由圣经的启示他连想到耶稣在最后审判前的一段话:「基督耶稣说,因为我饿了,你们给我吃,渴了,你们给我喝;我作客旅,你们留我住;我赤身露体,你们给我穿;我病了,你们看顾我;我在监里,你们来看我。义人就回答说,主啊,我们甚么时候见你饿了,给你吃,渴了,给你喝?甚么时候见你作客旅,留你住,或是赤身露体,给你穿。又什么时候见你病了,或是在监里,来看你呢?王就是回答说,我实在告诉你们,这些事你们既做在我弟兄中一个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马太福音廿五章35-40节)因着圣经的引领,张俊雄决定加入更生团契,走进监所,将那未知的余生全献给那「最小」微弱的受刑人。

  适巧就在此时,死刑的存废与否又突然掀起争议,为此使得当时坚拒执行死刑的法务部长去职,继任人选尚在审核,死刑是否继续执行再受关注。当时张俊雄已意识到被判决定谳的死刑犯可能随时被枪决,为能掌握时间,他随即将探访焦点转移到死刑犯,虽然时值天气寒冷,脚部又因过去开刀所造成的行走不便,他仍是忍痛克服,利用短短两个月时间,密集奔走各监所,一一与待决的死刑犯面谈,希望在他们人生最后阶段,能诚心悔改认罪,向被害者或其家属道歉,接受耶稣基督信仰,并签署器官捐赠同意书,遗爱人间,为自己的余生做出贡献;倘若还有未了心愿,张俊雄也愿竭尽所能,帮他们完成。

  这数年来,自成为更生团契志工,张俊雄从不间断的走访全省各监所,透过集体的演讲、小组访谈到一对一的教诲辅导,无论男女老少、轻刑或重刑的受刑人,张俊雄无不秉持着上帝的爱和不放弃任何一只羔羊的信念,在谆谆教诲中。即使年逾七十,进出监所仍需经过一道道铁门和漫远的长廊,但他从不觉得辛苦,希望的就是能以自己积极诚恳的心来感化他们,就诚如自己所愿,在百人、千人中,只要有几位接受他的教导而悔改那就值得了,就算是死刑犯在最后一刻,依然必须努力抢救,让他们带着有生命的灵魂离去。

  只是无可厚非的是,原本从事监所教化的工作就非易事,在探访过程中,有人深受感动捶胸涕零,当场跪地认罪悔改,相对有人则是冷默以对,始终不承认罪过,甚至谢绝接见,当中有不少个案更让张俊雄感伤,数度落泪。不过他并不因此灰心,反而更加执着,因坚定的信仰和毅力告诉了自己,在上帝的国度里「在人虽不能,在神凡事都能」,即使监所的铁窗寒冷,然而若有和煦的阳光照射,一样能感受到温暖。如今对一个从政坛转入公益的张俊雄来说,同样的烟火,只是不一样的舞台,它一样可以在高空中绽放异彩,让那最璀璨的亮光,在黑暗中更显得耀眼夺目。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