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1-18
「吾奉上帝之命来华,此即吾父母之邦也,得老死于是足矣。」
―丁韪良(W. A. P. Martin, 1827-1916)
「我生活在中国……除了当传(宣)教士外,还当过清政府的雇员。」丁韪良曾如此自述。因熟知中国作家与作品,恭亲王奕䜣对他另眼看待,赐予「冠西」的雅号,其后中国人遂尊称他「丁冠西」。
丁韪良自一八五○年来华服务,一八九五年因病自京师同文馆总教习职退休返美,其后仍多次返华。一八九八年,清光绪皇帝任命已退休的丁韪良为京师大学堂(今北京大学前身)首任西学总教习,协助推动新式教育,并授予二品顶戴官衔。
一九○二年,丁韪良再次返美,旋即接获湖广总督张之洞电报,聘请他担任湖北济美学堂总教习兼仕学院公法教习。此次,其子以「彼地潮湿不宜」反对高龄七十六的父亲前往中国,但丁韪良毫无犹豫,以「吾奉上帝之命来华,此即吾父母之邦也,得老死于是足矣。」回应儿子的担忧,并即刻返华协助。一九一六年,九十岁的丁韪良长眠于中国,并被葬于挚爱的妻子墓旁,总计他在中国生活长达六十年之久。
丁韪良(W. A. P. Martin, 1827-1916)在华生活近六十年,是十九世纪中叶美国最早来华的新教传(宣)教士之一,也是中英文着作等身的着名学者,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丁韪良于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中从事的活动及贡献,一是较早与较系统地译介西方国际法至中国,不仅奠定了中国国际法学基础,更培养了晚清外交人才,促进晚清外交近代化;二是长期任京师同文馆总教习,实施新式教育,推动晚清教育近代化;三是向中国介绍西方先进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新知、基督教文化,并将中国历史、宗教、文学、古代发明等介绍给西方,他个人也开始了对中国文化的研究与探讨,成为美国最早的汉学家之一。
晚清时期,中国因列强介入而沦为半殖民地化之际,丁韪良唿吁清政府学习西方,推行改革。同时,他也唿吁西方社会应研究中国历史,指出中国人并非一盘散沙,更预见中国的崛起;然而,他也曾提出过伤害中国人民感情的主张。他是一位复杂且盖棺不能论定的历史人物,但他对中国的爱与对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推动却不可抹灭。
本书敍事严谨,观点明确,多有创见,更引用大量珍贵的中外文资料及原始档案,对丁韪良的文化交流活动进行全面分析,并订正若干史实,为研究丁韪良、中国近现代史、思想文化史、宗教史、教育史等之重要着作。
作者简介
傅德元
一九五六年七月生于河北省宝坻县(现为香河县)农民家庭。一九七七年考入河北大学,一九八二年三月毕业,取得历史学学士学位,留校从事中国近代史教学研究。一九九三年赴美,二○○一年自己申请美国杰出人才绿卡并很快获批准,使全家取得美国永久居留权。二○○四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专业博士研究生,师从郑师渠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近代文化史,二○○八年六月通过论文答辩,取得历史学博士学位。
除本书外,着有《清代直隶总督与总督署》(合着)、《创业美国》,点校《星轺指掌》,编註有《天道溯原:丁韪良基督教作品选粹》。另于中国大陆《历史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战线》、《江汉论坛》、《社会科学研究》、《安徽史学》、《河北学刊》等刊物及论文集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其中 五篇论述丁韪良)。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清史及晚清政治史、美国来华传(宣)教士与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美国华人华侨历史与文化。任美国Willamette University中文客座助理教授(Visiting Assistant Professor of Chinese, 2012-2013)。
序
Abstract William A. P. Martin and Chinese-Western Cultural Exchanges in Modern Chinese History
绪 论 本书的选题意义、学术创新及研究概况
第一节 本书的理论方法、学术创新与框架结构
一、选题意义与学术创新
二、本书的基础理论
三、本书的研究写作方法及框架结构
第二节 丁韪良研究概述(1917-2013)
一、1950年以前的个人生平介绍与相关研究
二、1950-1985年中国大陆学术界研究概况
三、1987-2013年中国大陆学术界研究成果及主要观点
四、台湾研究概况
五、美国等国研究概况
六、深入研究之浅见
第一章 丁韪良生平概述(1827-1916)
第一节 家庭背景与早期在华传教活动(1827-1868)
一、家庭背景与来华传教(1827-1850)
二、宁波传教与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的活动(1850-1860)
三、北京传教与《万国公法》的刊印(1862-1868)
第二节 从京师同文馆到京师大学堂的教育活动(1869-1905)
一、京师同文馆总教习的开拓与创新(1869-1895)
二、戊戌变法与义和团运动时期的参与及态度(1897-1900)
三、丁韪良与京师大学堂及湖北仕学院
第三节 晚年传教(1906-1916)、中国情结及档案概述
一、晚年着述与传教活动(1906-1916)
二、丁韪良的中国情结刍议
三、美国保存丁韪良档案史料概述
第二章 丁韪良的中国文化观
第一节 丁韪良的中国历史观
一、中国历史分期、民族冲突融合与未来崛起
二、中国的古代发明及「西国取法中华」的「西学中源说」
三、中国古代公法与外交研究的开拓者
四、中国近代史:从被迫开放到主动改革
五、中国历史的发展变化与具有远见卓识的预测
第二节 丁韪良的中国宗教观及传教思想
一、对中国「三教」与基督教关系的分析研究
二、对中国「祖先崇拜」的研究
三、「孔子加基督」的传教主张
四、传教着作《天道溯原》与《天道覈较》
第三节 丁韪良对中国文学及语言文字的研究
一、丁韪良对中国诗歌、散文作品的研究
二、丁韪良对中国书信、寓言及说(宣)教作品的研究
三、丁韪良编译写作的中国诗歌及文字作品
第三章 丁韪良与西方国际法在中国的奠基:《万国公法》之版本考证及历史价值研究
第一节 丁韪良翻译《万国公法》的背景及动机
一、翻译《万国公法》的背景及动机
二、《国际法原理》的作者及版本讨论
第二节 《万国公法》的翻译蓝本及相关问题新证
一、学术界对《万国公法》翻译蓝本的几种观点
二、《万国公法》翻译蓝本并非1836年版和1863年版
三、《万国公法》翻译蓝本为1855年版确证
四、学术界对《万国公法》的错误评论
第三节 《万国公法》的主要内容及刊印意义
一、《万国公法》的主要内容
二、《万国公法》刊印的影响
第四章 丁韪良与国际法在中国的传播
第一节 《星轺指掌》与晚清外交的近代化
一、《星轺指掌》的翻译蓝本、原书作者及中文版刊印年代考证
二、《星轺指掌》的主要译校人员
三、《星轺指掌》的主要内容
四、《星轺指掌》刊印的历史意义
五、《星轺指掌》的消极内容
第二节 「得窥泰西往来交涉之道」的译着─《公法便览》
一、吴尔玺与《国际法研究导论》的版本
二、《公法便览》的翻译蓝本考证
三、《公法便览》的翻译人员及初刻本年代
四、《公法便览》的基本内容
五、《公法便览》的历史地位
第三节 「持论既公而不偏,叙事亦确而有据」的《公法会通》
一、《公法会通》的翻译蓝本及作者考证
二、《公法会通》的翻译者、特色、目的及版本
三、《公法会通》的主要内容
四、《公法会通》的历史地位
五、《公法会通》的消极内容
第四节 同文馆翻译的其他国际法着作
一、《陆地战例新选》介绍的国际战争法规
二、《法国律例》及《新加坡律例》、《公法千章》考证
第五节 丁韪良晚年的国际法作品
一、《公法新编》的编译过程、蓝本及原作者概述
二、《公法新编》的主要内容及历史地位
三、《邦交提要》表述的国际法思想及民主思想
第五章 丁韪良与晚清教育的近代化
第一节 丁韪良与京师同文馆
一、出任京师同文馆总教习
二、丁韪良对同文馆课程设置、学制方面的改革
三、丁韪良对中外教习的管理及教材、教学方法的改革
四、丁韪良在招生及学生管理方面的改革
五、丁韪良与同文馆的教学基础设施建设
六、丁韪良任京师同文馆总教习的历史评价
第二节 丁韪良的中西教育观及改革科举制的主张
一、对中国教育轻视培养科学人才的分析
二、对中国科举选官制度的评述
三、《西学考略》对欧美、日本教育制度及现状的介绍
四、「借镜于人」:学习西方教育制度、改革科举制的思想
第六章 丁韪良向中国介绍的西方先进科技知识及社会科学知识
第一节 京师同文馆时期编着的自然科学及英语书籍
一、《格物入门》及其增补版
二、《格物测算》及其他格致书籍
三、天文、历法与英语知识的介绍
第二节 丁韪良在报刊书籍中介绍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知识
一、丁韪良与《中西闻见录》的创刊
二、丁韪良在《中西闻见录》中介绍的自然科学知识
三、丁韪良在《中西闻见录》中对近代天文地理知识的介绍
四、丁韪良在《中西闻见录》中对晚清洋务新政及社会的介绍
五、丁韪良在《中西闻见录》中对各国社会、政治的介绍
六、「进化论」在中国的早期传播者
第三节 晚清西方经济学传入中国第一人
一、《富国策》的原作者及翻译蓝本
二、丁韪良翻译《富国策》的意图
三、《富国策》中关于生产与商品生产的理论
四、《富国策》中关于用财即消费理论
五、《富国策》中关于交易即产品的交换与分配理论
六、《富国策》的历史价值
第四节 近代来华西人第一部心理学着作:《性学举隅》
一、近代中国心理学开创之作─《性学举隅》的写作与刊印
二、「以究察人性为要」─《性学举隅》的主要内容及学术价值
结 论 丁韪良: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及晚清近代化的促进者
附 录
一、丁韪良主要论着目录
二、本书主要参考资料
三、丁韪良研究成果汇编
四、丁韪良年谱简编
后 记
丁韪良与近代中西文化交流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丁韪良与近代中西文化交流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