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始祖黄帝
黄帝本姓公孙,名字叫做轩辕,是少典部族的子孙。他出生还不到一百天的时候就会说话了,在年纪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了敏捷的思维和出众的口才,等到他长大以后更是聪明坚毅,敦厚能干,很快就成了当地部落首领。
黄帝做部落首领的时候,其发明农耕和医药的炎帝神农氏的部落已经衰落了,而各个部落的酋长们为了权势互相攻伐,战乱不断,百姓深受战争之苦,人们都希望能出现一位能安定天下的君主。由于黄帝的英明才干,让他所带领的部落逐渐强大起来,于是黄帝就理所当然担负起安定天下的重任。
黄帝先是在坂泉之战中战胜炎帝神农氏,统一了华夏民族,开始了中华民族第一次大统一的步伐;后又在涿鹿之战战胜东夷的蚩尤,夺取了中原,引领古代华夏民族由野蛮时代走向文明时代。黄帝带着军队南征北战,东奔西走,哪里有征战,他的军队就会在哪里出现,因此他没有固定的住处。他带兵征战到哪里,就在哪里搭个帐篷住下。他率领他的部落採用战争手段,镇压了那些不守规矩的部落,使得各个部落纷纷前来归附。
黄帝统治的那个时期,领土范围东到东海之滨,西到昆仑山下,南到长江天险,北到广袤的草原。每到一个地方他都要登山祭祀,向上天表达自己安定天下的理想和夙愿。他登过的高山有丸山(今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泰山(今山东省泰安市)、鸡头山(今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熊山(今湖北省保康县与重庆市巫山县)、湘山(今湖南省岳阳市) 。黄帝不仅祭祀山川和鬼神的次数多,而且场面宏大。
最后在向北驱逐了荤粥部族的势力后,终于天下太平,黄帝也被各方诸侯一致拥戴为天下共主。然后,黄帝带领着天下诸侯一起来到釜山(位于河南省灵宝市)检阅了军队,并且设立了指挥军队的符契,建立了国家的规章制度。接着就在山下的广阔平地上建起了都邑,让百姓居住。
黄帝建立了国家的最基本的体制,他把全国一共分成了九个州,每州又分成了十个师,一个师分成了十个都,每个都又分成了十个邑,每个邑分成五个里,每里再分成三个朋,每个朋再分成三个邻,每一邻又分成三个井,每一井有八家;并且在荆山(今陕西中部)铸造了九个大鼎,然后设置了各级官员,这样透过州、师、都、邑、里、朋、邻、井等组织,就能对天下的百姓进行有效的管理。黄帝任用风后、力牧、常先、大鸿等贤能的大臣帮助他一起治理民众;他还设置了左右大监,派他们去督察各诸侯国。从那以后,天下安定,各诸侯部落之间也能够和睦相处,友好往来。 黄帝统治的时期,社会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石制生产工具磨制得更加精细,出现了专门的挖土的工具木耒,还出现了石钺和三角犁形器、穿孔石刀、石镰、蚌镰等收割工具。生产工具的改进大大提高了生产能力,表明农业生产已经具有一定规模,收获量有所增加。
黄帝在位时国势强盛,政治安定,文化进步,有许多发明和制作。黄帝让大臣隶首创造了算盘和算数,制定了度量衡制度。后来算盘不断得到改进,成为今天的「珠算」。
黄帝时代所封的官职都用云来命名,比如军队在那个时候就叫作云师。黄帝还和他的大臣风后一起发明了弓箭,制定了作战的阵法。因为黄帝在作战中讲究排兵佈阵,应用弓箭等先进的战争手段,所以更能充分发挥军队的战斗力,起到克敌制胜的效果。
黄帝是中国远古时代的一位代表人物,应该说他是当时集体智慧的代表。他的大臣仓颉创造了文字,改进了古代结绳记事的方法,使华夏民族走向有文字的文明。另一个大臣伶伦用竹子做成了箫管,发明了音乐,制定了五音十二律。后来人们又用陶土、石材、玉料、木材等材质制作乐器,逐步发展成为现代音乐的基础。黄帝与另一个大臣岐伯一起讨论了人们生老病死的现象,创作了《黄帝内经》,形成了岐黄之术,古老的中医学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当时人们的衣着也由兽皮演进为植物纤维,黄帝的正妃嫘祖还发明了养蚕,并且用蚕丝制作成衣服,使得丝绸成为古老中国的文明象征和代表符号。此外,黄帝还鼓励农业生产,帮助人们摆脱自然的束缚,这为增强部落的整体实力奠定了物质基础,也形成了建立在农业文明基础上的独特的中华文明。
黄帝做天子时的祥瑞征兆为土德,所以叫黄土帝,又称轩辕黄帝。黄帝治五气,艺五种,训化野兽,任用风后、力牧、常先等贤臣治理民众的行为,成为中华文明承前启后的先祖。
黄帝死后葬在桥山(今陕甘交界)。他的孙子高阳即位,就是颛顼帝。颛顼死了以后,黄帝的曾孙子高辛即位,就是帝喾。喾死之后,他的儿子放勋即位,就是尧。尧死以后,舜即位,舜是颛顼的六世孙。后世将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合称为五帝,黄帝就是五帝之首,是华夏民族的共同祖先。由于他代表了中华文明从野蛮走向文明的发展历程,后人因而将黄帝奉为人文始祖。
本书特色
■全方位、新视角、多层面的阐述中国历史,简单扼要地勾勒出中国历史的发展。
在先人留下的精神财富里,史学典籍为数众多,《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叙述了上起黄帝,下终汉武帝元狩元年(西元前122年)三千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古代最着名的古典典籍之一,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
■本书的叙述手法,轻松而诙谐,读者可以因此进入历史的时光隧道,与古人的生活合而为一。
《史记》不仅仅是一部历史经典,还是一部集个人倾向性于一体的传记故事。本书就是基于《史记》这些特点而编撰的。鲁迅曾对《史记》的评价堪称经典: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本书所收录的内容,就是鲁迅所说的「绝唱」和「无韵」部分,即《史记》的精华—本纪、世家、列传。这三种体例是纯粹记述人物及其历史事蹟的,集历史性、文学性、思想性于一体,《史记》的独特之处,也正在于此。
历史不但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史,也是一部有思想、有灵魂的生活史和奋斗史。回顾中国过去五千年的历史,每一处都值得人们去感受、去品味。
作者简介
刘曼丽
文学硕士。
对于国学、文学有其独到的见解,对于通俗文学的编写亦有相当丰富的经验,是老师亦是一位自由的撰稿人。
本纪
五帝本纪
夏本纪
殷本纪
周本纪
秦本纪
秦始皇本纪
项羽本纪
高祖本纪
吕太后本纪
孝文本纪
孝武本纪
世家
吴太伯世家
齐太公世家
鲁周公世家
燕召公世家
管蔡世家
陈杞世家
卫康叔世家
宋微子世家
晋世家
楚世家
赵世家
列传
伯夷列传
管晏列传
老子韩非列传
司马穰苴列传
孙子吴起列传
商君列传
孟尝君列传
平原君虞卿列传
魏公子列传
春申君列传
廉颇蔺相如列传
这本书的叙述方式真是让我惊喜连连。它没有选择那种宏大叙事、流水账式的铺陈,而是另辟蹊径,将《史记》中的经典故事拆解开来,用一种非常贴近现代人阅读习惯的方式重新讲述。我印象最深的是,作者在讲述一个重要事件时,常常会插入一些细节描写,这些细节可能不一定是大事件的关键,但却极大地丰富了故事的立体感和人物的真实感。比如,在描写某个战役时,作者可能会着墨于士兵的疲惫、将领的焦虑,甚至是战场上的一缕炊烟,这些都让原本宏大的历史场景变得触手可及。而且,书中对于人物情感的刻画也十分细腻,那些帝王将相的雄心壮志、家国情怀,甚至偶尔流露出的脆弱和无奈,都被捕捉得恰到好处,让我觉得他们不再是遥远的传说,而是和我一样,有七情六欲的普通人。这种叙事方式,极大地降低了阅读的门槛,让那些原本可能被很多人视为“畏途”的《史记》故事,变得津津有味。我常常会读到停不下来,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下一个故事会如何发展,下一位人物又会经历怎样的传奇。它让我觉得,历史并非是陈旧的过去,而是由无数个鲜活的故事串联而成,而我,也正在参与其中,感受着历史的脉搏。
评分这本书的阅读体验,可以说是一种全新的“穿越”感。我本来以为会是一本比较严肃的学术性读物,但拿到手后,立刻被它的内容所吸引。作者的文笔流畅而富有感染力,他能将那些数千年前的事件,描绘得如同发生在昨天一般。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书中对一些关键历史人物的刻画,并没有简单地脸谱化,而是深入剖析了他们的动机、性格和决策过程。比如,当我读到某个君主因为一时的冲动而导致国家陷入危机时,我能感受到作者笔下那种无奈的氛围;当我看到某个英雄人物凭借智慧和勇气扭转乾坤时,我又会油然而生敬意。这种对人性的洞察,以及对历史事件的细致梳理,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是在讲故事,更是在解读历史,解读人性。它让我意识到,历史的进程,很大程度上是由个体的选择和命运交织而成的。而且,书中对于一些细节的把握也十分到位,一些场景的描写,比如古代的宫廷生活、战争的场面,都让我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氛围。
评分读《一次读完史记故事》这本书,我真的是大开眼界。一直以来,对《史记》这种鸿篇巨制都有点望而却步,总觉得它太古老、太艰深,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啃,而且可能还啃不下来。可这本书的出现,完全颠覆了我的印象。它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着我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漫步,将那些晦涩难懂的古文,转化成生动有趣、情节跌宕起伏的故事。我感觉自己不再是被动的阅读者,而是亲临其境的见证者。从黄帝的开天辟地,到秦始皇的一统天下,再到汉朝的兴衰更替,每一位帝王将相,每一个重大事件,都被作者用一种非常吸引人的方式娓娓道来。我尤其喜欢那些人物刻画的部分,那些历史人物不再是冰冷的名字,而是有了血有肉、有情有义的鲜活个体。比如,项羽的悲壮,刘邦的狡黠,韩信的隐忍,每一个人物的性格特点都跃然纸上,让我对他们的选择和命运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而且,这本书不仅仅是讲故事,它还巧妙地将一些历史背景、文化常识融入其中,让我在享受阅读乐趣的同时,也能学到很多知识。我甚至觉得,这本书比一些枯燥的历史教材更有教育意义,因为它更容易让人产生共鸣,激发对历史的兴趣。
评分阅读《一次读完史记故事》的过程,对我来说,简直是一种沉浸式的历史体验。我一直以来对中国古代历史都有模糊的认知,觉得它太过遥远,而且充满了各种复杂的政治斗争,难以理解。但这本书,用一种非常平易近人、引人入胜的方式,将那些沉重的历史,转化成了一系列精彩的故事。我感觉自己不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被带入了一个个历史场景,去亲身感受那些人物的喜怒哀乐,去体会那些事件的起起伏伏。作者的叙述角度非常巧妙,他能够抓住事件中最具戏剧性的冲突和人物最鲜明的性格特征,将它们放大,从而牢牢抓住读者的注意力。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描写,那些帝王将相在面临重大抉择时的挣扎,在取得辉煌成就时的自豪,在遭遇失败时的落寞,都让我觉得非常真实,也非常有代入感。这本书让我体会到,历史不仅仅是权谋和战争,更是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人性最深刻的探索。它让我对中国古代历史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兴趣,并迫切地想要了解更多。
评分我一直觉得,《史记》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但它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古老的文字,确实让不少普通读者望而却步。而《一次读完史记故事》这本书,就像是一座桥梁,成功地连接了古老的《史记》与现代的读者。它并非简单地将原文翻译成白话文,而是用一种更具文学性和故事性的方式,将《史记》中的精华提炼出来。我感觉作者花费了很多心思在“讲故事”本身,他没有生硬地罗列史实,而是注重情节的起伏、人物的塑造,以及不同历史片段之间的逻辑联系。读这本书,我常常会因为某个角色的命运而唏嘘,因为某个事件的波澜而紧张。它让我体会到,历史并非是枯燥的数据和年表,而是充满了人性的光辉与黑暗,充满了智慧与愚蠢,充满了奋斗与无奈。让我特别欣赏的是,作者在保留史实准确性的前提下,注入了许多生动的语言和想象,让那些历史人物的对话、心理活动都变得栩栩如生。这使得阅读过程充满了乐趣,也让我对中国古代历史人物有了更立体、更深刻的认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