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继《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国民族自救运动之最后觉悟》、《乡村建设理论》而后之第四本书。特别第四是衔接第三而作,第三本书一名《中国民族之前途》。我一向以「认识老中国,建设新中国」为号召,因有《中国文化要义》之着述以求教于国人。感受中国问题之刺激,切志中国问题之解决,从而根追到其历史,其文化。这本书主要在叙述我对于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见解,内容颇涉及各门学问。
何谓中国文化?它只是地理上某空间,历史上某期间,那一大堆东西吗?抑尚有其一种意义或精神可指?从上述中国文化个性之强来说,颇使人想见其植基深厚,故而发挥出来的乃如此坚卓伟大;其间从本到末,从表到里,正必有一种意义或精神在。假若有的话,是不是可以指点出来,使大家洞然了悟其如是如是之故,而跃然有一生动的意义或精神,映于心目间?——本书《中国文化要义》就想试为进行这一工作。我相信全部中国文化是一个整体(至少其各部门各方面相连贯)。它为中国人所享用,亦出于中国人之所创造,复转而陶铸了中国人。它有许多许多特征,被世人指目而数说。这些特征究所从来,一一皆是难题,然而我企图解答这些难题——所有难题,我都想要解答。不但此,我并想寻得其总根源,以一个根本理由解答之。这本书即一初步之尝试。─《中国文化要义》第一章绪论
本书特色
「有思想,又且本着自己思想而行动的人」
纪念一代国学大师、着名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
梁漱溟先生诞辰120周年
梁潄溟毕生三书《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人心与人生》《中国文化要义》
作者简介
梁漱溟(1893~1988)
中国现代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原名焕鼎,字寿铭,祖籍广西桂林。一八九三年重阳生于北京,自幼即受半西化的教育。一九○六年,入北京顺天中学。一九一二年,任《民国报》编辑、记者,参加同盟会。一九一七年,在北京大学哲学系任教。一九二四年,辞去教职,聚徒讲学于山东。一九二八年,提出改造社会的「乡治」主张,翌年开办河南村治学院,任教务长,后又主编北平《村治》月刊。
一九三一年,创立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以邹平、荷泽为实验县,主讲乡村建设的理论与方案;两年后,接任该院院长。抗日战争期间,为团结抗日而奔走,曾参加发动「中国民主政团同盟」,随后赴香港创办《光明报》;还先后在重庆、成都、桂林等地讲学,而在重庆北碚主办勉仁书院。一九五○年,应邀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一九八四年,中国文化书院成立于北京,出任院务委员会主席。一九八八年六月二十三日逝世。代表作有:《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乡村建设理论》、《中国文化要义》、《人心与人生》等。
重印《中国文化要义》自序
自序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从中国人的家说起
第三章 集团生活的西方人
第四章 中国人缺乏集团生活
第五章 中国是伦理本位的社会
第六章 以道德代宗教
第七章 理性——人类的特征
第八章 阶级对立与职业分途
第九章 中国是否一国家
第十章 治道与治世
第十一章 循环于一治一乱而无革命
第十二章 人类文化之早熟
第十三章 文化早熟后之中国
第十四章 结论
编后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