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同时属于欧洲及亚洲,受西方和东方的浸润,
也和他们共同分享我们的丰富宝藏。——库尔班.萨伊德
一部关于南高加索三小国――亚赛拜然、乔治亚,和亚美尼亚的纪实作品
卡普钦斯基的接班人,震撼西方世界的报导文学杰作
开启了一道通往旧世界,新国度的大门
外高加索地区究竟是欧亚脐带?还是世界边境?
一部充满着丰富的人文故事,和历史回声的迷人着作
全球中文版独家问世
名人推荐
基督教与东正教与伊斯兰教、欧洲与亚洲、西方与东方,外高加索地区的乔治亚、亚美尼亚与亚赛拜然承载着种族、宗教、语言、文化上的混搭,一旦短暂的苏联高压统治者消失,在当地蕴藏石油与天然气的搅和下,千年的累积仇恨又从血液里唤醒。沃伊切赫‧古瑞茨基的《边境》是尝试想要理解该区甚至人类文明冲突的现代指南。——王志宏∣经典杂志总编辑
全球化的时代,边界(现实的与想像的)还存在吗?当然存在,并且现实的边界更加现实,想像的边界更加想像。在我个人的旅游经验中,从没有看过像高加索三小国之间这样清楚、复杂又不断移动的政治的、宗教的、经济的、地理的边界,版块紧密相连,然而彼此间的鸿沟有时又显得如此深刻,像无法完全癒合的伤痕。高加索是任何时代、任何种族的镜子,认识高加索,也就是认知如何在历史、政治与区域间定位我们自己。——尉任之
作者简介
沃伊切赫.古瑞茨基﹙Wojciech Górecki﹚
生于1970年,毕业于华沙大学新闻系、卢比令天主教大学历史系,曾于2002-2007年间担任巴库波兰大使馆秘书长及顾问的工作,现居华沙,任职于马雷克.卡尔普东方研究中心。已出版过《罗兹的净化体验》、《高加索星球》、《金羊毛的土地-前往乔治亚》等书。
本书《边境》(原名「向先人举杯」)于2010年出版,已被翻译成义大利文,并获得「Giuseppe Mazzotti 」奖,广获注目,是已故的波兰文学大师,卡普钦斯基的钦点接班人。
译者简介
粘肖晶
辅仁大学英语系毕,1992年随波兰籍夫婿至波兰南部定居。
从事波兰语翻译有七、八年,内容涵括旅游、机械、广告、食品、法院公文等,十分多样。
也从事口译,曾着宽大的矿工服、橡胶鞋,头顶矿灯幷背负着沉重的自救器在地下千米深处行走,爲代表团解说煤矿井下的状况,记忆深刻。
献书页
中文版序
地图
引文
前言
第一部 亚赛拜然
第二部 乔治亚和亚美尼亚
第三部 萨达赫楼
附录 南高加索概述
中文版序
⊙沃伊切赫‧古瑞茨基
笔者提供台湾读者的是关于高加索三国:亚赛拜然、乔治亚和亚美尼亚的报导,它们过去都属于苏联。全球化影响?自然有关联,但又非全然如此。波兰的伟大旅行家和作家费迪南‧安东尼‧欧森多夫斯基(1876-1945年)曾于1925年出版的书中记载:「⋯⋯在浪漫主义的现象中我发现了整体的人类心理特点,可说是自古以来即保存的整体信仰、风俗等,因此我眼中的地球就只存在着一个国家,由人所形成的国家。简而言之,我们都属人类。」这话看来想当然尔,但欧森多夫斯基所存在的时代中殖民主义盛行,所有文化皆平等的概念,并非普遍存在。
欧森多夫斯基充满人道精神和大众思维的特性为里沙德‧卡普希钦斯基承传,此人于2007年辞世,为波兰最着名的记者和全球新闻界传奇(其着作在台湾亦由允晨文化出版社出版)。他是历史的见证人,于50年代末报导了来自亚洲、非洲和南美洲包括战争、革命、政变在内最重要、也最具戏剧性的新闻。他自行创立了自我防卫法,并将之称为「解除脸部武装法」,也就是当他遭遇不妙情况,如被巡警拦住或为武装土匪骚扰时,卡普希钦斯基就面带微笑以对。
他身无武器,与人沟通亦有障碍。那些阴郁的脸孔刚开始还刚毅而不妥协,认为他「该不会是在嘲弄我们吧」,之后就被真诚的笑容改变,压迫者僵硬的脸部肌肉逐渐放松,严肃的面容不再冷淡,脸部经过挤弄后终于形成相对应的半微笑。多了一张卸防的脸,另一个平和地被解除危险的人。卡普希钦斯基比任何都清楚这个世界的丰富和多样性,然而他也明暸从人性最深层的角度来说,所有人都是一致的,欧洲人、非洲人或亚洲人的真诚笑容就是如此。
我相信我所描述的高加索故事能引起台湾人的共鸣。因为正如高加索,台湾也处在东、西方的边界。我有幸于2010年秋造访此一美丽的岛屿,从北至南后北返的行程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人们的开放性,无论是对外人、外来文化甚或来自世界各地的新事物皆持此态度。曾数度有人向我搭讪,但态度是友善而非突兀地,他们问我从哪来?喜欢这儿吗?直到今日我还对台北市政府附近高楼中的某巨大书店印象深刻,它结合了形体(包括数十、甚至上百种语言翻译的巨量书籍和人潮)及专注和宁静的气氛(柔和的灯光及可持书独处的角落)。这是我所曾见过的最绝妙书店,思及我的书也将在此陈列,让我感到快乐。
如果没有翻译粘肖晶女士、出版社负责人廖志峰先生和其他众人及机构的协助,这一切就无法成就,在此衷心感谢!同时也必须感谢驻台北的华沙贸易办事处,尤其是沃伊切赫‧巴尔图兹先生和马雷克‧维伊特柯先生的协助,而负责于海外推广波兰文学的波兰书籍研究院亦不可被忽略,在此一併致谢。
故事有关亚赛拜然、乔治亚和亚美尼亚这三个前苏联国家,他们目前正致力于建立独立的国家地位。乔治亚和亚美尼亚在几世纪前曾为繁荣的王国,却受环伺的强邻所粉碎。
亚赛拜然不曾以统一国家的形式存在( 除了1918-1920年这段时期之外),但在证明自身存在的权力时,往往乐于提到过去。
亚赛拜然人、乔治亚人和亚美尼亚人大半都不怀疑他们属于欧洲。
我于上世纪九○年代初开始造访这些地方,当时这地区被称为外高加索(如今最常被称为「南高加索」)。新兴国家的诞生伴随着战争、造反和政变,黑社会在此蓬勃发展,匪盗横行而贫穷蔓延。
后来签订了停战协议,匪盗的财产受到合法化,国家的货币也得到强化,继之而来的是脆弱的稳定期。当然,我们在观察乔治亚于2008年时发生的惨剧时,可发现「历史的终结」(註:杭亭顿的观点)并未出现。
我曾多次到过乔治亚和亚美尼亚,更在亚赛拜然住过五年,基于此因素和其它结构性的考量,我将亚赛拜然自成一篇,而乔治亚和亚美尼亚则合成一篇另述。
《边境》可说是《高加索星球》这本书的延续,该书的焦点在北高加索,尤其是俄罗斯联邦中的山地共和国。
沃伊切赫‧古瑞斯基
听到《边境》这个书名,脑海中立刻浮现出壮阔的景色。也许是高山流水,也许是辽阔草原,也许是冰天雪地。我猜想这可能是一部关于探索与发现的作品,讲述了人们在未知领域的冒险与挑战。边境,往往是文明的尽头,也是新的开始。在那里,人们需要克服自然的艰险,也需要面对未知的生物,甚至可能遇见神秘的古老文明。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看到作者对自然风光细致入微的描绘,感受到那种原始而纯粹的美。同时,我也期待书中能融入一些关于地理、历史、或者民族文化的知识,让我在阅读故事的同时,也能有所收获。这种结合了冒险、知识与情感的旅程,无疑会是一次令人难忘的阅读体验。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叫做《边境》,光是听到这个名字,就勾起了我内心深处一丝莫名的悸动。边境,这两个字本身就充满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它可能是地理上的界限,是国家与国家之间那条泾渭分明的线;也可能是心灵的边界,是我们内心深处不愿被触碰的敏感区域;更可能是道德伦理的模糊地带,是人性的善恶交织、界限模糊的灰色地带。我迫不及待地想翻开这本书,看看作者笔下的“边境”究竟是何模样,它将带领我穿越怎样的风景,经历怎样的故事,又会引发我怎样的思考。是荒凉苍茫的戈壁,还是战火纷飞的硝烟?是人心叵测的阴谋,还是情感纠葛的迷局?是突破自我的勇毅,还是坚守原则的固执?这些都充满了未知,也充满了吸引力。我期待着,作者能用他独特的视角和文字,为我描绘出一幅幅生动而深刻的画面,让我沉浸其中,仿佛身临其境,去感受那些关于“边境”的一切。我希望这本书能带给我惊喜,能颠覆我固有的认知,能在我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记。
评分《边境》这个书名,充满了神秘感。我联想到了一些关于禁忌、秘密、以及隐藏真相的故事。边境,往往是那些不为人知的秘密滋生的土壤,也是那些被遗忘的历史沉睡的地方。我好奇作者是如何构建这样一个充满悬念的故事,又是如何一步步揭开层层迷雾。是阴谋论的蛛丝马迹,是扑朔迷离的谜题,还是对人性的幽暗之处的深度挖掘?我希望这本书能给我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让我跟着人物的脚步,一同去探索那些隐藏在“边境”背后的真相。这种对未知的好奇,对真相的渴望,是人类永恒的驱动力。
评分《边境》这个名字,让我联想到了一种危险而又充满吸引力的境遇。它可能描绘的是那些活跃在法律与道德边缘的群体,是那些在灰色地带讨生活的人们。他们或许面临着生死攸关的抉择,在规则之外寻找生存的缝隙。我猜测书中会充斥着紧张刺激的情节,充满了未知的风险,以及人性的考验。在这种环境下,最真实的自我往往会暴露无遗。善与恶的界限可能变得模糊,友情与背叛可能一触即发。我期待作者能够用冷静而犀利的笔触,揭示这个世界的另一面,让我们看到那些不为人知的生存法则。同时,我也希望书中能传递出对生命的敬畏,对人性的关怀,即使身处黑暗,也能看到微弱的光明。这种光芒,可能来自于坚定的信念,也可能来自于微小的善意。
评分“边境”这个词,让我感觉到一种超越现实的想象。它可能不仅仅是地理上的界限,更是存在于我们意识中的某种屏障。我猜测这可能是一部充满哲学思辨的作品,探讨关于自由、束缚、以及个体与集体关系的深层问题。当一个人突破了固有的界限,去探索未知,去挑战常规,他将面临怎样的困境与机遇?又会引发怎样的思考?我希望作者能够用深刻的洞察力,剖析人性的弱点与光辉,探讨在突破“边境”的过程中,我们所失去的与所获得的。这种对精神世界的探索,往往比物质世界的描绘更能触及灵魂,更能引发持久的共鸣。
评分从书名《边境》的字里行间,我仿佛窥见了某种宏大叙事下的个体挣扎。那种身处边缘、被夹在两个世界之间、无法完全归属任何一方的孤独与彷徨,总能触动人心最柔软的部分。这或许是一个关于身份认同的故事,关于那些在文化、国家、甚至性别界限上游走的灵魂。他们可能在寻找自己的根,也在试图定义自己。这种挣扎,不仅仅是外在环境的压力,更是内心深处的矛盾与纠结。我好奇作者是如何刻画这种复杂的情感,是如何展现人物在极端环境中求生存、求发展的韧性。是坚守原有文化,还是融入新环境?是抗争,还是妥协?这些选择,往往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也折射出时代的洪流。我希望这本书能深入剖析人性的脆弱与强大,在看似绝望的境地中,也能找到希望的火种。它也许会讲述一些被遗忘的故事,那些在历史大潮中不起眼的个体,却承受着难以想象的磨难,却也闪耀着不屈的光芒。
评分《边境》这个书名,唤起了我对情感的无限遐想。它可能描绘的是一种复杂而纠结的感情关系,是那些游离于道德与情感边缘的爱恨情仇。边境,也可以是人心中的界限,是情感的疏离与靠近。我猜测书中会刻画细腻的人物内心世界,展现出人性的脆弱、矛盾与无奈。是禁忌之恋的痛苦挣扎,是友情与爱情的纠葛不清,还是亲情在现实压力下的考验?我希望作者能够用充满感染力的文字,将那些难以言说的情感描绘得淋漓尽致,让我感同身受,为书中人物的命运而牵动。
评分《边境》这个名字,似乎暗示着一种冲突与对抗。可能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较量,可能是不同意识形态的碰撞,也可能是家族与家族之间的恩怨。边境,往往是矛盾最容易爆发的地方,也是历史变迁最深刻的见证。我好奇作者是如何构思这样的宏大叙事,又是如何将个体命运融入其中。是权谋斗争的惊心动魄,是战争场面的残酷真实,还是民族情感的深沉涌动?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展现出历史的厚重感,能够让我们看到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冲突,以及那些在时代洪流中起伏跌宕的人物。同时,我也希望书中能传递出对和平的向往,对理解与包容的呼唤。
评分《边境》这个名字,让我联想到一种对未知的探索,以及对自身极限的挑战。它可能描绘的是一场跨越界限的旅程,一次对自我潜能的挖掘。边境,是已知世界的尽头,也是未知领域的起点。我猜测这本书会充满冒险精神,带领读者去体验那些充满挑战的经历。是攀登险峻的山峰,还是深入神秘的丛林?是穿越人迹罕至的沙漠,还是航行在波涛汹涌的大海?我希望作者能用生动而富有想象力的语言,描绘出那些壮丽而危险的场景,让我在这场虚拟的冒险中,感受到肾上腺素飙升的快感,也从中获得关于勇气与坚持的启示。
评分从《边境》这个名字,我感受到一种荒凉与坚韧并存的气息。它可能讲述的是一个在艰苦环境中生存的故事,是一个关于奋斗与不屈的史诗。边境,往往是资源匮乏、条件艰苦的地方,在那里,生命的力量显得尤为可贵。我希望这本书能展现出人物在逆境中展现出的惊人毅力,他们如何克服困难,如何在这片土地上扎根生长。是面对自然灾害的顽强抵抗,还是在贫困与绝望中寻找出路?我期待书中能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充满力量的精神,让我们看到,即使在最严酷的环境下,生命也依然能够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