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福本武久 Fukumoto Takehisa
1942年(昭和17年)于京都出生。同志社大学法学院毕业。在大坂文学学校访学期间,立定写小说的志愿。以「电车迷藏停战」得到太宰治赏。
着作繁多,有《小说˙新岛八重》系列、《武州川越系船骚动》、《因梦想而奋斗》等。
(以上中文书名皆为暂译)
译者简介
郭家惠
东吴大学日本语文学系毕业。
醉心于日本的动漫文化,也喜爱徜徉于书海之中。偏爱日本推理小说、各国奇幻小说及文学小说。曾任出版社日文企划编辑,现为约聘日文译者。
专文推荐一
历史上的新岛八重——从「烈妇」「天下的恶妻」到「幕末的圣女贞德」「日本的南丁格尔」
1
小说这类虚构的文体,为求提起读者的兴趣,总不免添油加醋。至于被记述在「历史」上的人物,虽不能说是百分之百真实,但比之于小说,较接近现实,这是无庸置疑的。
而电视连续剧为求收视率,找俊男美女当主角也是无可避免的事情;另外,影像比起文字,更容易让读者留下印象也是事实,但同时也削去了几分想像的乐趣。
NHK以「新岛八重」为主角,拍摄了大河剧,在此,便来说说「新岛八重」这个人──本文着重于「历史」记载的新岛八重,与小说、连续剧里出现的新岛八重或许会有些许出入,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看完本篇介绍,阅读小说《新岛八重》,最后再欣赏连续剧《八重之樱》,在真实与虚构之间追寻「新岛八重」这个人物充满跌宕的一生,乐趣可能增加三倍以上也说不定呢,不是吗?
2
八重是会津藩藩士山本权八与妻佐久于一八四五年十二月一日所生;权八与佐久共生了六个孩子,但存活的只有长男山本觉马、五女山本八重和六子山本勘助。
八重从小就很活泼,个性像男孩子,对女红没兴趣,反而对家传的砲术感兴趣。「家传」是什么意思呢?话说,八重的父亲本是会津藩的砲术指导,原名「永冈繁之助」,入赘会津藩内另一个砲术家──山本佐兵卫家,才改名山本权八,因此,八重的砲术家学,可说是颇有来历。相传八重十三岁时便能扛起四斗米袋,力气比同年龄男孩子还大。十七岁时吵着要兄长觉马教她西洋炮术。觉马是八重最尊重的兄长,处处以他为榜样,也最听他的话。其实,八重的两段婚姻都与觉马有关。
觉马九岁时进入藩校日新馆,学习成绩优异。二十四岁时已精通马术、枪法、刀术等武艺,还得到藩主的奖赏。一八五三年培理提督的黑船出现浦贺海上,日本从锁国迈向开国。当时各藩在江户设有办公室,这一年觉马被派到会津藩在江户的藩邸留学,因此有机会和佐久间象山﹙一八一一-一八六四),江户后期的武士、思想家。娶胜海舟之妹为妻﹚、胜海舟﹙一八二三-一八九九,江户末期到明治初期的武士、幕臣、政治家﹚及其他各藩的优秀人才接触。觉马回到会津后便被任命为藩校日新教授,在日新馆内开设兰学所,又被任命负责军事及大砲等事宜,可说飞黄腾达;其后,又受命驻在京都。
一八六四年发生禁门之变,山本觉马坚守蛤御门,与敌军展开激烈战斗。事后会津藩主论功行赏,任命觉马为「公用人」,因此有机会接触幕府及诸藩名士,有利于后来的发展。但就在此时,觉马不幸染上眼疾,视力开始衰退。
觉马主持兰学所时,出身于但马出石藩、精通兰学及理化学的川崎尚之助来访。觉马欣赏尚之助的才能,劝说他留在会津担任兰学所教授,尚之助应允,于是寄居山本家。一八六五年,十八、九岁的八重与川崎尚之助结婚。所以说,八重的第一段婚姻是觉马促成的。
至于八重与尚之助为何离婚?尚之助跟八重离婚之后究竟去了哪里?做些什么?可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有一说是会津城封城之前两人即已离婚,尚之助跟随其他会津藩士去了青森;但也有尚之助在明治初期到了仙台的说法;而离婚的理由是「八重不希望非会津藩士的尚之助卷入封城之战,不愿尚之助受到牵连」。但也有资料显示当时尚之助已是会津藩士──所以,八重与尚之助两人为何离婚至今依然浓雾深锁,谜团重重。
3
一八六七年,大政奉还。翌年一月,鸟羽伏见之战之际,觉马因视力不佳而藏身京都,趁混乱之际欲往大津逃走时被萨摩藩兵所捕。八重的弟弟山本三郎参加鸟羽伏见之战;于淀处受西军枪击而受伤。三郎从纪州经海路逃到江户,在位于现东京芝地新银座的会津藩邸去世。其遗发及遗物「袴」被送回会津。
新政府军逐渐逼近会津,战况越来越紧急。一八六八年八月二十三日,八重也腰间配刀,手持七连发的史宾塞枪与母亲山本佐久、嫂嫂及姪女等人,在枪林弹雨之中从三之丸进入鹤城。八重要求友人高木时尾替她断发,穿着弟弟的遗物「袴」装扮成男人。川崎尚之助刚看到八重的男装打扮时大为惊讶,但最后还是与她并肩作战。八重在历时一个月的战斗中,与藩兵一起参加枪战,帮助尚之助指挥大砲队。这期间,八重还在黑金门的「御座所」为藩主松平容保等人讲解有关砲弹的构造。
封城时,城中以熙姬为中心的妇女约有六百人,但像八重那样能使用枪枝作战的妇女,除了八重之外再无他人──因此,有人称八重为「幕末的圣女贞德」。
会津战后,山本八重随藩士来到被当作幽禁地的猪苗代,但因身为女性而被逐回。之后,与母亲、嫂嫂、侄女在会津的山村依靠家仆生活。
一八七○年十一月,山本八重一家人投靠居住仙台的米泽藩藩士内藤新一郎,但生活似乎相当困苦。内藤是米泽藩的藩士,曾寄宿于山本家学习砲术,直到会津战争开战,八重进入若松城才离开。
4
关于觉马,当时有一个传说是「从京都往大津途中被萨摩军所捕,于四条河原被处死」。其实,他是被萨摩军囚于狱中。觉马于狱中撰写了一部有关政治、经济、教育、卫生、衣食住、贸易等各方面的经世之论,题为「管见」,被萨摩藩的要人所注意,因而受到优厚待遇──后来,甚至被释放了。《管见》也受到明治政府的肯定,邀请觉马担任京都府的顾问。
一八七一年,觉马还活着的消息传到会津,于是八重及母亲、姪女山本峰一起前往京都依靠觉马。这时的觉马,除了眼疾之外,也不良于行。
八重受长兄觉马的影响,开始学习英文、穿洋装,顿时有女人味起来。一八七二年,在觉马的推荐下担任「新英学校女红场」﹙註:京都府立第一高女之前身,现之鸭沂高中﹚的权舍长,教授礼法及养蚕。当时十三代千宗室的母亲也在女红场担任茶道教授,八重也因此而亲近茶道。另一方面,男子气概的八重为了帮助经营困难的女红场,屡次直接向京都府知事槙村正直要求增加补助金,八重「烈妇」的称号也由此而来。
5
新岛襄是八重生命中最重要的男人。他二十一岁时偷渡到美国,毕业于神学院。他被美式精神及思想感染,让他找到了自己的理想。他认为,美国拥有的不只是蒸气火车、电话、电信技术等西洋文明的表征,构成其文明骨干与精神的基督教才是最重要的东西──于是他下定决心,要成为一位教育家及宗教家,把建构美国文明的基督教精神带回日本一事视为自己的使命,一八七四年,新岛襄计画着要在日本设立基督教大学。
新岛襄首先向大坂投石问路,计画不被採纳;在他转到京都观光时,机缘巧合之下,认识了当时担任京都府顾问的山本觉马,一念之下,便决定将学校设在京都。襄与觉马一拍即合,觉马将自己拥有的萨摩藩邸,以低廉的价格卖给新岛襄,一同为设立同志社大学而尽力。
一八七五年,八重随新岛襄学习《圣经》。新岛襄原本没有结婚的打算,但因健康情况不佳,才有了结婚的想法。新岛襄认为,八重了解基督教、意志力坚强不随流俗、行动积极,是自己最理想的伴侣。
新岛襄设立基督教大学的计画,遭到佛教各宗派的强力反对,京都的神官、僧侣连日向京都府及教育部抗议。他与八重订婚后,八重的女红场工作马上遭京都府解僱。
一八七六年一月二日,新岛与八重受洗,翌日以基督教仪式举办婚礼──这是日本最早的基督教婚礼。当时,新岛三十二岁,八重三十岁。从婚后直到新岛襄逝世为止,他们共度了十五个年头。十五年来,八重善尽了贤内助的职责,另在新岛襄设立的同志社女学校教授礼仪课程。夫妇感情和睦,彼此尊重;天生豪放的八重颇富男子气概,称新岛为「乔」;夫妇两人搭车时,八重依西洋「女士优先」的礼节先于丈夫上车──这些举止都不容于当时的日本社会,八重被为「天下之恶妻」。
八重的个性强烈,有时相当固执,对同志社中,总是故意冷落与故乡会津敌对的萨摩学生;在嫂嫂发生丑闻之时,尽管兄长与新岛襄都饶恕了嫂嫂,但八重依然将她逐出家门。由此可见,八重虽然接触西洋思想、有西方的观念,但日本武家的骄傲仍深植于她的内心,她的行动也往往以武士道为准则。
在新岛襄晚年写给美国友人的信中说到:「她﹙指八重﹚绝非美女,可是生活方式很帅,对我来说这就够了。」
新岛襄于一八八四年旅行于欧美,在登阿尔卑斯山时心脏病发作;他后来回忆起这件事,对学生们这么说:「我当时非常难过──因为想到各位、想到我的妻子。」晚年时,新岛襄自知来日不多,老虑到八重在自己死后的生活,便拿出三百圆投资山林,以股票利益充当八重的生活费。
即使在临终之际,新岛襄还担心八重太胖,因而询问医师减肥的方法。
据说,临终之际,新岛对伸出左手给自己当枕头的八重说:「不要徬徨,good bye,来世再见!」这也是新岛襄给八重的最后遗言。
6
一八九○年,新岛逝世。八重当年即加入日本红十字会。一八九三年,京都成立了「日赤笃志看护妇人会」,八重随即加入。中日战争中,八重无偿看护了伤兵四个月,其功绩受到肯定,明治政府颁予她「勋七等宝冠章」。其后,日俄战争爆发,八重也投入救护工作,获颁「勋六等宝冠章」──这是日本皇族之外,第一位由平民女性获得的殊荣。由于八重投入社会福利与救护工作,因此有人称她为「日本的南丁格尔」。
一九二八年,昭和天皇即位,赐新岛八重予银杯。
八重后来取得茶道师范资格,取茶名为「新岛宗竹」,开设女性茶道教室推广茶道,对里千家茶道的推广有着不小的贡献。
一九三二年,八重辞世,享年八十六岁。遗言中,明言将其财产全部捐赠同志社大学。
7
新岛八重个性强烈、固执,不随流俗,一方面吸收西洋新知识,依西洋礼节行动,有「烈妇」之称;但另一方面,传统的武士道观念与精神却又深植于她内心之中。八重在新岛襄生前克尽贤内助之责,新岛死后则投身公益,加入红十字当会员,投身救护工作,因此获日本政府颁赠勋章、赐银杯。
八重的行为充分表现了武士道精神,难怪NHK电视台将连续剧命名为《八重之樱》──不正是因为樱花是武士道的精神象征吗?
日本史权威 林水福
专文推荐二
挺身而进──大和豪情女新岛八重
明治日本维新战争的第二场关键性战役「会津战争(一八六八)」,至今已逾百年。会津即今福岛县一带,在日本东北寒冽气候的涵化下,造就出大和豪情女新岛八重波澜万丈的一生。二○一二年乃新岛八重(一八四五-一九三二)逝世八十週年,日本NHK电视台乃以新岛八重的生涯为题,制作大河剧《八重之樱》,借此激励三一一东日本大地震之福岛灾民,仿效新岛八重的豪情壮志,以不屈不挠的「会津魂」精神,在基督教的博爱关怀下,鼓起勇气,相信自己,放眼未来。
脸书(Fcebook)的营运长雪柔.桑德伯格(Sheryl Sandberg),自二○○七年起便连续六年获选为《财星》杂志「五十大最有权力的商业女性」,并荣登二○一二年及二○一三年《时代》杂志的全球百大影响力人物。她曾于二○一○年十二月在TEDTalks发表激励人心的演说,演说中提到,多数女性经常在无意间便对职业生涯自我设限;因此,她鼓励女性勇于接受挑战,「靠桌前坐」,给自己多一点信心、积极追求梦想,当时在网路上掀起了一股点阅风潮。雪柔.桑德伯格为了回馈社会,试以自己的成功经验协助其他优秀的现代女性,学习如何展现自信、放胆去做,把职涯工作与自我实现有效相结,乃出版大作《挺身而进(Lean In:Women,Work and the Will to Lead)》。而出生距今,已约一百五十年的日本女性新岛八重,则涵化了传统会津藩的武士魂与西方的基督教精神,忠实地贯彻自我信念,可谓是近代日本女性落实雪柔.桑德伯格所主张之「挺身而进」的具体写照。
淡江大学历史系教授 林呈蓉
专文推荐三
我所认识的新岛八重与同志社大学
NHK以会津女子「新岛八重」的生平作为大河剧的主题,拍摄了《八重の桜》。描绘了她从武家出生,经历了战争、家族没落、至京都投靠兄长,并在京都与夫婿──新岛襄一同为日本西洋教育一同奋斗的故事。
同年,日本东北发生了芮式规模9.0的「东北地方太平洋沖地震」。在台湾所播出的新闻中,我们或许只能感受到日本这个民族的秩序性以及救灾的行动性。但当时,无论在日本哪一个地区,即使与东北距离相当遥远的京都,也都充满着对未来的不安感。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日本国营电视台NHK特别选择了「新岛八重」这个女性角色,以会津女子坚忍不拔的精神来鼓励人心──在那个时代,新岛八重是个性格独特的女人,她揉合了女性天生特有的「柔软」与面对逆境之时那份不屈的「刚强」,这两项特质看似矛盾,但当它们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就成为一股无可摧毁的力量,能够激励日本民众,使得人人都能为地震后的复兴尽份心力──也因此,《八重の桜》一剧也被认为是日本大地震后,复兴活动中的一环。
在二○一一年NHK公佈以她为新剧主题之后,日本各地开始掀起了「新岛八重」热。同志社大学为此设立了专属网站,也在校园中设立了新岛八重专属的事务所,来介绍这位创校者之妻子。身为同志社大学的在校生,我常常可以在校园中看到因电视剧慕名而来的观光客,他们走访大学校园、新岛宅邸、同志社女子大学等等,想借着校园中的一景一物亲身感受新岛襄与其夫人八重当时背负旁人的不谅解与非难、奋力对抗政府的力量;日本社会本就传统,而京都更是传统中的传统,要在这样一个传统的地方建立一座基督教为主的教育机构,就算时至现代,想来也应该是一件无比困难的事情吧──新岛八重感动人的魅力就在于此,坚持自我、不屈不挠,竭力成为丈夫的后盾,勇于面对一切挑战。
我曾经访问过几位出身京都,或者曾经身为同志社大学的一份子的日本友人,发现京都人(或者该说是整个关西地区的人们)对于这位传奇女子是不陌生的。一位在日本学校工作,同时也是同志社女子大学毕业的友人就提到,新岛八重这位创校者的妻子是一位个性很坚强的女子──在当时男尊女卑的时代中,她就像是「穿着女装的男性」一样,不畏流言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对当时的人来说,如果要套用我们现在的词汇来形容的话,新岛八重就是一位「怪咖」,她不太随波逐流、不太碰触当时那些被认为是「女性所应该从事」的事情,而是以女性的身分,真正地贯彻「自我」──她总是站在夫婿新岛襄身边,积极地与夫婿一同宣扬基督教和西式教育,并且走出自己的一片天空(譬如,她曾就任同志社女学校的教师,也曾担任战地护士),人们对于她的印象就是一位「奇女子」,奇于创新,奇于挑战。
在笔者正式成为同志社大学的一员之前,对于同志社大学原本就不陌生,而幸运的是,笔者也通过考试,正式成为了同志社大学的学生。入学后,新生都会收到一本撰述新岛襄生平的书籍,虽然书中对新岛八重并无多加着墨,台湾留学生对「新岛八重」这个人也不是那么熟悉,但这个名字却也是大家都听过的。而因为NHK大河剧的上演,使得我们这些留学生有幸得以深入了解「新岛八重」这个奇女子,她的一生,她的喜与悲、她的伟大,以及那些她像普通女人一般,有血有肉的地方;她是个女人,一个会哭会笑的女人,她很坚强,但也有她脆弱的一面──所以她才伟大,因为她身为一个平凡的女人,却实现了她自己,她身体力行地告诉世人:「不只男人,女人也可以!」而我们也终于知道,原来在同志社大学创校历史中,「新岛八重」这个「创校人的妻子」,她的形象竟是如此高大而光辉。
同志社大学台湾学生会会长 邓世敏
征途
一瞬间,八重还以为亡夫新岛襄正站在那里。
待在院子里的弁庆,只有在面对亲近的熟人时,才会以这种沉稳的声音大声吠叫。所以虽然明明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事,八重还是感受到了新岛襄正站在二楼阳台,吹口哨逗弄弁庆的气息。
她推开百叶窗,理所当然的,阳台上并没有任何人影,只有西斜的冬阳在眼前摇晃。低头看向庭院,可以隐约地看见新岛襄生前相当疼爱的米格鲁犬──弁庆的身影。
新岛襄虽然不擅长射击,却很喜欢狩猎,所以他总是饲养着三只米格鲁犬。不过自从四年前(明治二十三年一月二十三日)新岛襄在疗养地──大矶蒙主宠召之后,新岛襄的猎友便领养了其中两只米格鲁,家里现在只剩下年迈的弁庆而已。
「喂,弁庆,你的叫声太没魄力了。难道你忘了『弁庆』这个名字可是大名鼎鼎的新岛老师为你取的名字吗?」
面对着弁庆、和牠说话的人是校工──松本五平。
五平的身高仅仅只有四尺多,且身材矮小,他正高高耸起肩膀、挺起胸膛,以演说一般的语气拚命地扯开嗓子大声喊叫着;他发量稀疏的大头上缠绕着圆点图案的薄棉布,然后在额头上打了一个结,身上则是穿着红色股引。五平总是夸口:「虽然工作内容不一样,但同志社中最『伟大的』就是新岛先生、戴维斯老师与我。」只要有关同志社英学校的事情,他全都了若指掌。
五平从以前就以雄辩而着名,他高超的演讲功力甚至获得了优于教师的评价。
以前曾经听过五平大声发表时事评论的新岛襄就说:「虽然他谈话内容偏离了主题,但却会让人越听越认同他的话……真是非常不可思议。」虽感到百思不得其解,但新岛襄就这样莫名接受了他的观点,。
五平最为人所知的是他的英文演讲。例如,在打扫完礼堂之后,只要看到四周没有教师的身影,他就会突然开始模仿别人说话,熟练地弹奏风琴,把学生们召集在一起。
站在讲台上的五平会对着恰巧路过眼前的学生们做出手势,并且开始高谈阔论,不一会儿工夫,就会有很多学生聚集到他身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