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以来是台湾社会的大转型时代,
要完整30多年来的台湾社会变迁、发展全史,就绝不可遗漏第三部门发展史!
王俊秀(清华大学教授、民间永续发展促进会召集人)、
白秀雄(台北富邦银行基金会董事长、台湾社会福利总盟荣誉理事长)、
官有垣(中正大学教授、台湾社会福利学会理事长)
纪惠容(励馨基金会执行长)、
徐世荣(政治大学教授、第三部门研究中心主任)、
蔡英文(小英教育基金会董事长)等人联合推荐!
在这第一册的14段历史当中,记录了14个第三部门组织的发展史,其中又可再细分为三大类型:倡导型(劳工阵线、主妇联盟、澄社、民间司改会)、服务型(家扶基金会、基督教青年会、赛珍珠基金会、法鼓山基金会集团、创世基金会集团、心路基金会、善牧基金会)、社区型(嘉邑行善团、新港文教基金会)。本书希望透过第三部门史去贯穿、连结透视台湾整体的政经文化、住民、政党、学术、阶级转型、社会福利及社会运动史,让1980年代以来的「台湾经验」得以全纪录。
政权(第一部门)会轮替,企业(第二部门)会倒闭,民间(第三部门)最永续。第三部门才是永续台湾与永续地球的灯塔。—王俊秀|清华大学教授、民间永续发展促进会召集人
台湾第三部门自1980年代蓬勃发展,在直接服务扮演主要角色,更在倡议、监督、制衡、整合、维护价值及公共利益努力,形塑公民社会,至为精彩。萧教授能推动将这些史料集结出书,确实颇具深意。—白秀雄 |台北富邦银行基金会董事长、台湾社会福利总盟荣誉理事长
台湾的第三部门展现了无比的勇气,书中你将可看到他们如何在匮乏中坚持使命,关怀弱势族群、改造台湾,成为发展中的台湾最不可或缺的力量。—纪惠容|励馨基金会执行长
一个美好的国度必须拥有成熟的公民社会,而非政府组织即公民社会的主干。本书叙述台湾重要NGO的历史,其价值及重要性不言可喻!—徐世荣|国立政治大学地政学系教授、第三部门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