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威凯推荐序 「石头终将化为虀粉,而鸡蛋却会孕育新生。」──《正义辩护人》
今年九月二十日,「全国关厂工人连线律师团」的几位律师,赶在电影《正义辩护人》上映前,在电影院包场邀请数百位网友与几位来宾,共同观赏这部改编自南韩前总统卢武弦真实经历、让人热血沸腾的电影。
当晚受邀来参与的来宾之一,正是苏贞昌律师。身为当年的「美丽岛大审」律师团成员,我相信他比在场观影的任何一个人,对影片所描述的背景有更切身的体会。我在电影结束后致词的结语,也是向他和那个世代的律师致敬。没有他们,我们这个世代的律师,去哪里寻找到「典范」。我甚至天真的想对苏律师说、却终究因为哽咽没说出口的是:「苏律师,穿上律师袍跟我们一起打仗、打完还未打完的仗!」
也许很多人当律师,是为了实现公平正义,天真如我也不例外。但直到当了律师之后才发现,根本什么公平正义也实现不了,只能眼睁睁看着这社会最不公不义的事情,在你眼前不断上演。这些事,也许有人选择撇过头去,也许有人选择明哲保身,但也有更多的人,选择前仆后继地上前奋力对抗。这个时候,对于我们来说剩下的问题就是,你要不要选择做点什么,好让你自己在夜里,能安稳入眠。
很遗憾的,台湾的「转型正义」始终未能完成。在《正义辩护人》的故事中,我们隐约看到台湾历史的影迹,也羞愧于两者走向相异的路程。愿我们对民主、人权的反思与行动,在今晚过后,能更彻底萌芽、绽放!
人权律师 曾威凯
《正义辩护人》电影试片后──代为序 今晚,是我「试片」的初体验,当初同意,纯粹是不好意思拒绝;不过,终场之后,不仅可以理解推片公司为什么找我来,也为自己当初的点头感到高兴,片中的情节与对话,更让胸中充满了无限的澎湃。
一位只有高中毕业的工人,在半工半读的辛苦奋斗后考上律师,凭着自己的灵活与智慧,赚进了第一桶金,正当事业将要一飞冲天之际,却遭遇昔日恩人的儿子,只因在大学组成读书会阅读,《What is history?》这部英国史学家E.H. Carr的经典着作,遭到军警凌虐屈打成招而以「叛国通敌」起诉。这位可谓白手起家的律师,面临「追求飞黄腾达的胜利人生」与「坚持正义的苦痛磨鍊」间的抉择。
在这部以韩国全斗焕军政府时代为背景的电影,我却看到了熟悉的台湾历史:以统一为名的极权暴政、为政治服务的司法、知识份子的理想热情、犬儒的中产阶级以及人民团结奋起的改变希望。
剧中,在那位正享受自己人生胜利律师的眼中,不过是个不知人间疾苦、乳臭未干的大学生,却能够不卑不亢地说出「如果上街抗议的人要被判刑坐牢、那么逼着人民必须要上街抗议的那些人,又应该得到什么惩罚?」这样发人省思的话;面对世故律师所提出「你们不过是以卵击石」半嘲讽、半鄙视的质疑,更能以「鸡蛋终将孵化出生命、而岩石也会有化为飞灰的一天」的视野,加以回应,令人动容。
最后,萦绕在我脑海中的台词,则是那位「转型」的律师,在面对亲友「为何要牺牲大好人生,选择与庞大的军警检调势力对抗」的质疑时,所说的那句话:「因为我希望,我的子女不必再生活在这种不公义的社会。」
我相信,这也是许多台湾父母目前的心声。
中研院法律研究所副研究员 黄国昌
(原文刊载于黄国昌脸书页,经同意后收录)
《正义辩护人》推荐序
看「正义辩护人」,许多人感动,我则有许多感触。 故事的情节和台湾当年对抗威权体制如出一辙,威权者彷彿孪生兄弟,手法玩不出新花样,刑求、嫁祸、恐吓律师、运用司法罗织入罪,当时的社会氛围、我孩子的年龄,都与剧中主角所处的时空背景一模一样。
所以,我知道,正义辩护人不是英雄,正义也从来不是抽象的观念;正义是生活里的艰难实践,是认为人不应该被无理的对待。当年,我们站出来,只是认为下一代不应该生活在这样的国家,不能再面对这样的恐惧。
我想提醒,历史告诉人们,打倒了威权,威权的幽灵从不会自此而消失;当人们不再珍惜得来不易的民主生活,当民主失去人民支撑的力量,威权随时都会再回来。
守护民主,我们不必期待英雄;巩固民主,需要的是大家持续、不断的努力!
美丽岛事件辩护律师 苏贞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