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文学
  • 历史
  • 古典
  • 魏晋风流
  • 笔记小说
  • 人物志
  • 修辞
  • 名家名篇
  • 中国文学
  • 文化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世说新语》是一部记述魏晋士大夫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是由南北朝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403-444年)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梁代刘峻作注。全书原八卷,刘峻注本分为十卷,今传本皆作三卷,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全书共一千多则,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轶闻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本书选取80条故事加以注译和评析,希望能对广大传统文化爱好者扩大知识领域、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等方面,有所裨益。

  1 《世说新语》是中国古代文史名着,是了解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必读经典。
  2 精选80条故事均为《世说新语》中具有代表性、广为后世传颂的名篇。
  3 古文部分附註释、译文,方便读者领会文章要义,并附相关“扩展阅读”。
  4 在充分尊重前人思想成果的基础上,从当代人的视角出发,对文段精髓加以讨论解读,以唤起读者更多的思索和体悟。
好的,这是一本名为《星辰的低语》的奇幻史诗小说的详细简介: --- 星辰的低语 一部关于失落的文明、被遗忘的魔法,以及个体在宏大命运面前挣扎的史诗巨著。 卷首语:当世界忘记了它的名字 在“永恒之夜”降临之前,世界被称为埃瑟利亚。那是一个由光辉魔法塑造的时代,巨龙在天空留下燃烧的轨迹,山脉本身便是活着的智慧体。然而,那一切都在一场被称为“大寂静”的灾难中化为乌有。如今,历法已重启,人们生活在被高耸的、如同骨骼般矗立的古代遗迹所环绕的灰烬之地。历史不再是书本上的记载,而是被刻在每一块风化的石板上、流淌在每一条干涸的河流中的无声哀歌。 《星辰的低语》的故事,就始于这个被遗忘的世界的边缘——一个被称作“碎石荒原”的贫瘠角落。 第一部:灰烬中的火花 我们的故事聚焦于两个截然不同的人物,他们的命运注定要在历史的转折点上交织。 艾瑞斯:最后的观测者 艾瑞斯是一个生活在边陲灯塔之下的孤儿,他并非天生的战士或贵族,而是一个热衷于研究那些被称为“星图残片”的古老金属板的学者。这些残片散发出微弱的光芒,并向艾瑞斯低语着他无法理解的几何和符号。他坚信,古代文明并非如教团所宣称的那般傲慢自毁,而是被某种更宏大、更阴险的力量所吞噬。 在一次深入灯塔地窖的探索中,艾瑞斯意外激活了一块从未被触碰过的星图,它不仅向他揭示了“大寂静”的真正起源——那不是天灾,而是对一种更高维存在的“召唤”失败——更向他指明了一个方向:位于世界中心,被迷雾和传说笼罩的禁地“阿卡迪亚之核”。 他的发现很快引来了“秩序守望者”的注意。这是一个由残存的帝国势力和狂热的宗教团体组成的铁腕组织,他们视任何对古代知识的探究为异端。艾瑞斯不得不带着他那块不断震动的星图,踏上了亡命天涯的旅程。 莉安娜:被诅咒的血脉 与此同时,在遥远的南方冰封之城,生活着血脉中流淌着被禁“回响之力”的莉安娜。她属于一个古老的、世代被流放的血族——据说他们的祖先曾是直接与星辰沟通的媒介。莉安娜从小被压抑着自己的能力,她的每一次情绪波动都可能引发周围环境的扭曲,轻则让金属生锈,重则让附近的生灵陷入永恒的沉睡。 当一支由“守望者”率领的远征队突袭了她的部落,目标直指她体内沉睡的“回响之核”时,莉安娜在绝望中爆发了。她发现自己能够操纵物质的“共振频率”,将坚固的岩石瞬间化为齑粉,或将敌人的盔甲转化为脆弱的玻璃。在逃亡的过程中,她意外截获了一份关于“阿卡迪亚之核”的军事地图,地图上标注着一个神秘的仪式点,这似乎与她部落传说中关于“净化”血脉的预言相吻合。 第二部:交汇与背叛的迷宫 艾瑞斯与莉安娜的相遇充满了危险与误解。在荒原的边缘,他们被共同的追捕者——守望者的高阶审判官卡西乌斯所围困。卡西乌斯不仅精通古代战争艺术,更拥有能暂时抑制魔法的“静默符文”技术。 在一次惊心动魄的逃脱中,他们被迫合作。艾瑞斯的知识与莉安娜的力量形成了完美的互补:艾瑞斯能解读古代机关和陷阱的原理,而莉安娜则能通过“回响之力”绕过或摧毁物理屏障。 他们的旅程带领他们穿越了被遗忘的领域: 1. 浮空之城遗迹“泰坦的指骨”: 一座曾漂浮于云端的城市,现在像一把巨大的、扭曲的骨架插在群山之间。在这里,他们发现了关于“回响之力”并非诅咒,而是古代文明用于稳定时空结构的关键技术的真相。 2. 寂静之海的深渊: 他们必须潜入一片没有阳光、充满死亡能量的海洋,寻找一个能够连接星图与回响之核的古代信标。然而,在深海中,他们遭遇了比人类更古老、更令人恐惧的生物——被永恒黑暗同化的“虚空潜行者”。 随着他们对真相的深入探究,一个令人不安的共识开始形成:所谓的“大寂静”,并非是对力量的遗忘,而是对某种宇宙规律的“重置”。而“阿卡迪亚之核”,正是重置的启动点。 第三部:宿命的抉择 旅程的终点,位于世界的心脏——一座由纯净的、脉动着的能量构成的巨大晶体结构。然而,当他们到达时,却发现卡西乌斯和“守望者”早已布下了天罗地网。 卡西乌斯揭示了他的真正目的:他并非想要保护世界免受魔法的威胁,而是希望利用“阿卡迪亚之核”的力量,逆转“大寂静”,让古代的荣耀得以回归。但他所理解的“荣耀”是一种极端的、排他的力量崇拜,这将意味着对所有“非纯净”血脉的彻底清洗,包括莉安娜。 艾瑞斯手中的星图,最终被证明是启动核心的“钥匙”,但它同时也是一个警示:强行重置只会导致下一次、更彻底的毁灭。莉安娜的力量是稳定核心的“锚”,但若过度使用,她将彻底融入核心,化为无意识的能量源。 在最终的对决中,艾瑞斯必须在拯救世界免于卡西乌斯暴力的目标,和理解并接受世界必须以现有面貌存在的哲学困境之间做出选择。莉安娜则面临着释放全部力量以击败敌人,换取自我消亡的残酷抉择。 《星辰的低语》不仅仅是一场关于魔法和战争的冒险,它探讨了历史的重量、知识的危险,以及在面对注定的宏大命运时,个体选择的真正意义。当星辰再次低语时,世界将迎来一个新的黎明,但那黎明将由谁的意志所铸就? --- 本书特色: 复杂的世界观构建: 详细描绘了失落文明的遗迹、科技与魔法的交织,以及当前社会对过去的恐惧与依赖。 深刻的角色心理: 探讨了孤儿对身份的追寻、被压抑者的觉醒,以及权力对理想主义的腐蚀。 独特的魔法系统: “回响之力”与“星图几何”的结合,构建了一个既有逻辑又充满神秘感的力量体系。 史诗般的规模: 场景从贫瘠的荒原横跨至漂浮的废墟和深海,展现了一场关乎世界存亡的宏大叙事。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导言……i

美德
礼贤下士……2
一世龙门……5
巨伯探病……8
割蓆分坐……12
郗公名德……15
顾荣施炙……19
庾公的卢……23
洁行廉约……26
士人之常……29
纯孝之报……33
二吴之哭……37
书生犯夜……41
竹头木屑……44
成人之美……48
游侠自新……52
剪发待宾……56

妙语
邓艾口吃……62
太早太老……65
可贵之物……68
吴牛喘月……72
圣贤所出……75
资质不同……80
松下清风……83
穷猿奔林……86
芝兰玉树……89
稚恭上扇……92
善人恶人……95
桑榆之光……99
咄咄逼人……102
刻画无盐……106
会心之处……109
印渚风光……112
云兴霞蔚……115
天月风景……118

深情
新亭对泣……124
百感交集……128
桓公泣柳……131
圣人之情……134
中年哀乐……137
肝肠寸断……140
人琴俱亡……143

才艺
咏絮之才……148
匿名求学……152
七步成诗……155
左思作赋……158
清言手笔……162
绝妙好辞……165
善解马性……169
传神阿堵……172

洒脱
支公纵鹤……176
广陵散绝……179
祖财阮屐……183
东厢袒腹……187
谢公围棋……191
菰羹鲈脍……195
云中白鹤……199
兄弟忧乐……202
口不言钱……205
剡溪访友……208
洛阳道上……211

早慧
阿奴劝兄……216
孺子论月……219
小时了了……222
覆巢之下……226
汗与不汗……229
泣与不泣……232
家果家禽……236
齐由齐庄……239
君子病疟……243
无信无礼……246
小儿观虎……250
总角问梦……253
日远日近……256

个性
兰摧玉折……262
竹马之好……265
自我周旋……269
蓝田性急……272
名可断疟……275
牀头捉刀……278
望梅止渴……282

图书序言

导言

  《世说新语》是一部纂辑旧文、成于众手的志人小说。主编刘义庆(403~444)为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朝刘宋之宗室,袭封临川王,历任平西将军、荆州刺史、南兖州刺史以及都督加开府仪同三司。他去世后,被朝廷追赠为司空,谥号康王。他一生简素寡慾,爱好文学,编纂了《典叙》《集林》《宣验记》《后汉书》《幽明录》《徐州先贤传》《江左名士传》和《宋临川王义庆集》等多种着作,这些书大都已经亡佚了。他的生平事迹在《宋书》和《南史》本传中有比较详细的记载。

  《世说》一书大约在元嘉十六年(439)四月至元嘉十七年(440)十月间编成于江州(今江西九江)。参与编纂者有着名的文学家袁淑(408~453)、鲍照(?~466)、何长瑜(?~445)和陆展(?~453)等人,他们当时在刘义庆的幕府中工作。

  《世说》的基本特点是採取分门隶事的体制。该书共有36门,各门之名称和意义如下:

  《德行》—道德、品行;《言语》—言谈、辞令;《政事》—行政事务;《文学》—文章、学术;《方正》—端方正直;《雅量》—气量宏阔;《识鉴》—赏识、辨别;《赏誉》—赏识、赞誉;《品藻》—品评、鉴定;《规箴》—规谏、告诫;《捷悟》—敏捷、迅速;《夙惠》—早慧、早熟;《豪爽》—豪放、爽快;《容止》—形貌、举止;《自新》—自我革新;《企羡》—欣羡、仰慕;《伤逝》—哀念逝者;《栖逸》—隐居、退隐;《贤媛》—贤明女士;《术解》—解悟技艺;《巧艺》—技巧、技艺;《宠礼》—宠爱、礼遇;《任诞》—任达、放纵;《简傲》—简慢、高傲;《排调》—嘲戏、调笑;《轻诋》—轻视、诋毁;《假谲》—虚伪、诡诈;《黜免》—黜退、罢免;《俭啬》—吝啬、小气;《汰侈》—骄奢、奢侈;《忿狷》—忿怒、狷急;《谗险》—诽谤、邪恶;《尤悔》—过失、悔恨;《纰漏》—错误、疏忽;《惑溺》—迷惑、沉溺;《仇隙》—仇怨、嫌隙。

  以上各门的排列大致遵从由褒到贬的次序:褒在前,贬居后,愈往前愈褒,越往后越贬。《世说》每一门中的故事,性质相似,所写人物有同有异;每个人物的言行,散见于各门之中。由此,其所写人物与各门互为经纬,形成一个蕴涵六百多人的人物画廊。读者既可以由其具体的门类加强对某一方面内容的认识,又可以将每个人物在各门中的故事综合起来,窥见其完整的艺术形象。

  《世说》主要记载东汉后期至晋宋间的一些名士的言行逸事,表现了魏晋世族社会的波谲云诡和士林精英的心灵悸动。其记言的成分多于记事。《世说》的人物每发言遣词,无不毕肖其声口,寥寥数语,往往使其神情毕现,跃然纸上,堪称鬼斧神工。书中既没有绝对的好人,也没有绝对的坏人,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性格丰满、情韵生动的活生生的人。

  书中通俗的方言、口语与典雅的书面语珠联璧合,语言丰富而生动。作者採用富于时代性的语言来表现当时人物的生活形态和思想感情,从而实现了对中国古代文章语体的一次重要变革,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世说》的语言斑斓绚丽,多姿多彩:时而美艳华丽,时而冷隽玄远,时而清婉疏雅,时而幽默风趣,而尤其富于「纡余委曲」的含蓄美、「排沙简金」的简洁美和「韶音令辞」的音乐美,空灵要眇,真致不穷。其渊懿丰厚的审美情味,千载以下,仍然使人耽味不已。

  《世说》虽为文学宝典,而具史传特性,故而在文化方面极富价值。书中广泛反映了汉末魏晋之际的社会风气,诸如清谈玄学、人物品藻以及饮酒服药等等。在书中我们还可以窥见潇洒自信的女性、富于智慧的儿童、能征善战的将军、运筹帷幄的政客、隐居避世的名士和优游朱门的高僧等诸多人物的活动。所以,它的价值已经远远超出了小说的范围。有人说它是魏晋文化的百科全书,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世说》的语言和故事,有许多已经成为我国古典诗词中常用的典故,成为汉民族文学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书中的某些故事,又成为后代文学题材的重要渊薮。后世的戏曲和小说多有从此书取材者。而后世文章从体例结构到语言风格,常常踵其步武,刻意模拟,因而形成了代代不绝的﹁《世说》体﹂文学。

  本书选取了《世说》有代表性的故事共计80 条,一般对原文不作删节;各条的标题为编者所加,在正文之后,标明其所属门类,对「经典延伸读」所摄取的材料,也註明其出处,以便查考。而各条的「经典延伸读」,主要取材于刘孝标《世说注》引用的材料和《世说》正文的相关条目,也有一些取材于经、史、子、集等方面的名着。为了便于读者阅读和理解,本书将这80 条《世说》故事按照内容归为七类,即:美德,妙语,深情,才艺,洒脱,早慧,个性。

  我谨将这部小书献给各位读者,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不当之处,敬祈批评、指正。

范子烨

图书试读

一世龙门

李元礼风格秀整1,高自标持2,欲以天下名教是非为己任3。后进之士有升其堂者4,皆以为登龙门5。

(《德行》)

【说文解字】

1李元礼(110~169):名膺,字元礼,东汉人,曾任司隶校尉。当时朝纲废弛,他却独持法度。后谋诛宦官未成,被杀。 风格:风度,格调。 秀整:高雅,庄重。
2标持:自负。
3名教:儒家所宣导的以正名定分为准则的礼教。
4升其堂:指有机会接受教诲。堂,厅堂。
5龙门:地名,在山西河津县西北。参见本条「经典延伸读」。

【白话轻松读】

李元礼风度不凡,庄重高雅,颇为自负,试图以弘扬儒家礼教、辨明是非为己任。后辈读书人有机会能够到他府上聆听教诲的,都以为是登上了龙门。

经典延伸读

龙门一名河津,去长安九百里1,水悬绝2,龟鱼之属莫能上3,上则化为龙矣。

(刘孝标注引《三秦记》)

【说文解字】

1去:距离。
2悬绝:高绝,形容水位落差很大。
3属:类。

【白话轻松读】

龙门又名河津,距长安城有九百里,水势高绝,龟鱼之类难以游上去。有能游上去的,就会变成龙。

多思考一点

人生于世,对于国家和民族应该具有使命感和责任感。李膺身为一代名士,能够大力扶植和关爱那些虚心求教的后学、晚辈,这一点在当时等级森严的社会里是非常宝贵的。

巨伯探病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1,值胡贼攻郡2,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3。」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4,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5,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6,一郡并获全。

(《德行》)

【说文解字】

1荀巨伯:东汉桓帝时人。
2值:遇上,碰上。 胡:古时对西北各少数民族的统称。
3子:尊称,相当于「您」。
4汝:你。
5委: 弃。
6班军:把出征的军队撤回去。

用户评价

评分

坦白說,《世說新語》這本書,對我來說更像是一種文化符號,一種存在感極強的「經典」標籤。它在我心目中的地位,有點像是那些從小聽到大的成語典故,知道它很重要,知道它代表著什麼,但實際的內容細節,卻常常感到模糊。我看過很多關於這本書的評論,大家總是讚譽有加,說它如何如何地精妙,如何如何地深刻。但這些評論,聽起來總是帶著一種「膜拜」的語氣,讓我反而有點望而卻步,總覺得它是不是一本高深莫測、需要極高文學素養才能讀懂的書。我有點擔心,我這種比較「接地氣」的閱讀習慣,能不能跟得上它的節奏?我比較喜歡那種故事性強、情節緊湊,或是能引起我強烈情感共鳴的作品。所以,我對《世說新語》的期待,其實是帶著一點點的忐忑的。我希望它不只是一堆文言文的堆砌,而是能夠透過那些文字,展現出真實的人性,展現出一段段鮮活的故事。如果它能讓我在閱讀時,感受到一種「原來是這樣!」的頓悟,或是會心一笑的趣味,那我就覺得這本書是值得的。

评分

我一直覺得,《世說新語》是一本非常「有味道」的書。那種味道,不是香水,也不是食物的味道,而是屬於一種歷史的、文化的、智慧的、甚至是人情世故的味道。我在網路上看到一些書摘,那些簡短卻意味深長的對話,那些看似隨意卻暗藏玄機的評論,都讓我對這本書充滿了好奇。它好像是一個巨大的寶藏,裡面藏著無數關於古代文人雅士的生活片段,他們的機智、他們的風趣、他們的孤傲、他們的悲傷,都在書中被一一記錄下來。我特別喜歡那些描寫他們「名士風流」的段落,想像著他們在庭園裡品茗論道,在月光下吟詩作對,那種超脫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狀態,是多麼令人嚮往。而且,它不只是記錄風雅,還會探討人性的複雜,那些細膩的心理描寫,那些對人際關係的洞察,我想在今天讀來,依然能夠給我們很多啟發。我期待這本書能讓我看到一個與我們現代社會截然不同的世界,同時又能發現,人性的某些東西,是跨越時空,永恆不變的。

评分

《世說新語》這本書,在我眼中,就像是一本「預言書」,它預言了後世無數的文人墨客、無數的文學作品。我總覺得,很多我們今天讀到的文學典故、很多我們耳熟能詳的成語,都或多或少地能在這本書裡找到淵源。它好像是一個知識的寶庫,裡面蘊藏著無數的智慧和啟發,等待著我們去發掘。我一直想找一本能夠拓展我視野、豐富我知識的書,而《世說新語》似乎就是這樣一本充滿深度的經典。我對書中那些關於「人生哲理」的探討特別感興趣,看看古人是如何看待生死、名利、情愛,他們的思想會不會和我們的想法有很大的差異?又或者,在經過了漫長的歷史變遷之後,我們對這些問題的思考,其實並沒有太大改變?我期待它能夠帶給我一些關於人生的思考,一些關於如何面對挑戰、如何追求幸福的啟示。畢竟,能夠流傳千古的經典,一定有其超越時代的價值。

评分

說到《世說新語》,我第一個想到的詞就是「雅趣」。總覺得這是一本屬於有閒情逸致的人才會讀的書,裡面記載的都是一些風雅之士的言談舉止,像是品茶、賞花、賦詩、弈棋等等。我自己的生活比較忙碌,每天被工作和家務填滿,很少有時間去細細品味生活中的美好。所以,我對《世說新語》的想像,總是充滿了美好的畫面,想像著自己在一個寧靜的午後,泡一杯香濃的咖啡,翻開這本書,進入一個充滿詩意和哲思的世界。我特別期待書中那些關於「才情」和「機智」的描寫,看看古人是如何運用他們的智慧和才華,來化解生活中的尷尬,或是展現他們的個人魅力。當然,我也擔心,如果我沒有足夠的文言文基礎,會不會讀得磕磕絆絆,無法真正體會其中的精髓。但話說回來,即使讀得不那麼順暢,光是從那些簡短的段落中,也能感受到一種古樸的美感,一種淡淡的韻味,這本身就是一種享受了。

评分

《世说新语》啊,这本书我早就听过,但一直没机会好好拜读。最近家裡翻箱倒櫃,意外翻出我爸年輕時買的老版本,紙都黃了,字跡也有些模糊,但那種古老的韻味卻撲面而來,彷彿能聽見書頁間穿越時空的對話。我對這本書的想像,大多來自於課本上的片段,還有一些歷史劇裡對名士風流的描寫。總覺得它應該是一本充滿智慧、風趣幽默,又帶點酸澀懷舊的書。不知道實際讀起來,會不會像想像中那樣,讓人捧腹大笑之餘,又若有所思?我特別期待書中那些關於文人雅士的軼事,他們的談吐、他們的風采、他們的生活態度,能不能在現代社會中找到共鳴?尤其好奇,在那個講求禮儀、階級分明的時代,他們又是如何展現個性的?我蠻想看看,那些被後世津津樂道的「名士風流」,到底是如何煉成的。而且,這本書既然以「世說」為名,想必記錄了許多當代的言談和見聞,那種真實的、鮮活的歷史片段,絕對比死板的史書來得吸引人。我很期待它能帶我進入一個完全不同的時空,讓我感受一下古人的智慧與趣味,或許還能從中學到一些人生的道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