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唱一代人的青春之歌,
那些年的那些人与那些事。
一九四九年四月六日,军警直接进入台北两所大学的校园,集体逮捕了数百名住宿学生,史称四六事件。长久以来,此一事件被刻意遗忘。作者长期採集事件亲历者的口述证言,也调查研究了各种档案材料,以小说形式呈现了历史的现场,还原了事件的真实面貌。
四六事件发生在一九五○年春天,近因是台大、师范学院(今天的台湾师范大学)学生社团领袖抗议警察拘押骑单车双载学生所引起的,远因则是军警单位早已对这几个社团很不满,因为这几个社团领袖经常带领学生罢课游行示威,大搞学运。倘若事情发生在今天,一阵风头过去也就算了,偏偏那时国民党政府和共产党内战连连失利,打算退守台湾,因此不容台湾有任何异声,而这群学生却是高唿反内战、反饥饿,俨然共产党同路人的姿态,因此打压力道自然加大,搞得那群学运人士死的死、逃的逃。
到了一九九○年终于有人注意到这起事件,且当年的涉案分子也出面要求平反,这才慢慢浮出台面。作者研究了当年的各种资料、口述历史,重新还原真相,虽以小说形式呈现,可是有根有据,绝非向壁虚造。他除了真实呈现之外,也点出了现代人为了政治目的,曲解了当年学子的心思,美其名是为他们平反,其实根本是在断章取义。这本小说的可贵之处,就在于朴实地重现了二十岁的孩子热血的情感,他们当年毫无政治企图。
老周,我从香港转机,回到北京,已是深夜了。
回京以后,我几乎每个晚上都失眠,坐着看书就想睡,可躺下来却又睡不着,脑海里一直浮现那段青春往事,不去想它也不行。到了七月,刚刚开始缓和的两岸关系又突然跌入谷底。海崃上空布满了无法预测的政治阴霾。我忧心两岸会不会因此再次陷入互不往来的悲剧。老周,我虽然余生不多,可也因为想念台湾而更加抑郁了。为了解脱那莫名的忧郁,我因此想到了鲁迅所说的为了忘却的纪念,于是就在书桌前坐下,拿起一支灌了黑色墨水的钢笔,一边追忆我那消逝的时光往事,一边在四百字的空白稿纸上,一个字一个字,把我所能想到的那些年的那些人和那些事,也就是我们这一代人的青春之歌,陆陆续续写下来,告慰你的在天之灵。
老周,我的回忆从归乡那天写起,除了写自己的亲身经历,也写其他朋友告诉我的,我不在现场的一些有必要叙述的事情,当然也参考了一些必要的文字资料。我希望,它以后能够有机会公开出版,让海崃两岸(特别是台湾)的年轻一代阅读。
得奖纪录 第六届台北文学奖创作年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