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DERLANDS GELUK,荷蘭式的快樂
荷蘭一直都在聯閤國教科文組織「世界上最快樂國傢」中名列前茅,
荷蘭人究竟笑口常開的原因是什麼?
透過「荷蘭話」進入他們的社會、文化、生活及思維。
我發現在颱灣從小到大信仰的那套價值係統,真的隻是韆萬種選擇之一。
我們都擁有選擇自己人生的絕對自由,我們隨時都可以從頭刻畫一個更美好的社會,過著更清醒、更誠實、更富有意義的生活。
鬱金香、風車、木拖鞋;豪達起士、海尼根啤酒;飛利浦、腳踏車、米菲兔;大麻、紅燈區、安樂死;東印度公司、紅毛城⋯⋯你對荷蘭的瞭解有多少?因為不如英法等國強勢文化輸齣,我們對荷蘭的瞭解僅止於錶象浮麵。
NEDERLANDS GELUK,荷蘭式的快樂,在荷文裏,geluk除瞭快樂也代錶運氣。荷蘭人深深瞭解,成敗有太多我們無法控製的因素,要個人承擔失敗的責任,是一件很不公平的事情。他們說,保持快樂的秘訣隻有一個,就是隨遇而安──接受我們無法改變的事情,熱情擁抱來到我們門前的一切。
從南部北布拉邦省的鄉間小鎮生活,到擁有178種國籍居民的阿姆斯特丹大城市,旅居荷蘭十年,異國生活的文化衝擊,讓作者陳宛萱重新檢視瞭「快樂「成功」跟「人生價值」的意義。誰說成為眾人眼中的「成功人士」纔會快樂?在「最快樂」的荷蘭,她找到生存於這世界、以及與自己共處最舒服的方式,一種真正的「自由」。作者不過度美化異地生活,而是從各層麵拆解荷蘭與荷蘭人,提供存在於地球另一頭的「現實」,給颱灣人不同的人生價值選項。
「荷式禮貌」:不管多小的一件事,請、謝謝是不可少;但相對的,要荷蘭人開口道歉,可是比登天還難。
「樸實與狂歡」:他們一天隻吃一餐熱食,飲食文化乏善可陳,但一年卻有上百場讓人可大肆狂飲啤酒的的慶典活動。
「度假有理」:夏季假期及度假津貼是必要,沒錢的荷蘭傢庭,最時興在國內及鄰近國傢進行露營車旅行。
「平等價值」:齣於對體製的信心,中産階級甘願繳交高達五成的所得稅,讓弱勢族群也能得到良好照顧。
「愛情觀」:不說虛無飄渺的我「愛」你,而是雙嚮的我「抓住」你/你也「抓住」我。
「親子教養」:養兒不是為瞭防老,而是陪伴他們健康快樂長大,協助他們養成獨立思考及彈性思維。
「政治協商」:重實際的荷蘭人,不會容許自己被特定的意識型態綁架,他們關注的永遠是「解決之道」。
「簡潔設計」:深入生活各層麵,它們很平實,不張揚,甚至不起眼,但卻讓人對生活滿意度大大提升。
「知足常樂」:不過度追求物質享受,而是重視傢庭生活,與大自然相處,他們明白,沒有錢也可以過得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