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思想的分水岭之作
贫富不均渐趋恶化已是当前极受热议的问题。它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尽管众说纷纭,但各种议论的资料根据似乎略嫌不足。
皮凯提从税收与遗产纪录着手,蒐集整理横跨二十几个国家、长达二百多年的数据资料,借此分析工业革命以来的全球财富分配动态,从中提出一个系统而全面的解释。
这个源自庞大实证资料的见解,其核心概念相当简单:从历史证据来看,资本报酬率通常大于整体的经济成长率,也就是说,有钱人财富增生累积的速度快过一般人工作收入增加的速度,因此富者将愈来愈富,占掉社会大部分的所得与财富份额。
过去的主流意见认为,贫富差距拉大只是经济发展的初期现象,到了成熟阶段,分配不均的情况会逐渐减低。然而皮凯提指出,上述说法只是刚好看到二十世纪初期到中期的发展所导致的误会。资本主义经济在那一段时间出现贫富差距缩小的情况,主因在于两次世界大战与大萧条摧毁了许多原本的财富积累,以及当时的高累进税政策。
皮凯提认为,各国政府应积极改革税制,减低财富过度集中的趋势,否则将危害民主社会依照个人才能与努力决定报酬的基本价值,我们也很可能回到十九世纪那种贫富极度不均的景况。
本书出版后造成十分罕见的讨论热潮,在经济学界引起强烈回响,多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亦撰文解析赞许,推崇「此书将改变我们思索社会与研究经济学的方式」。
得奖记录 《纽约时报》畅销榜第一名
《华尔街日报》畅销榜第一名
《华盛顿邮报》畅销榜第一名
《波士顿环球报》畅销榜第一名
《洛杉矶时报》畅销榜第一名
《旧金山纪事报》畅销榜第一名
亚马逊书店畅销榜第一名
美国国家广播网畅销榜第一名
荣获英国国家学术院2014年奖章
名人推荐 今年甚或往后十年最重要的经济学着作。──克鲁曼 Paul Krugman,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一部切合时局的重要作品。──史迪格里兹 Joseph Stiglitz,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对一个旧主题提出新颖而有力的贡献。──索洛Robert M. Solow,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经济思想的分水岭之作……将会影响往后的经济分析(或许也包括政策制定)。──米兰诺维奇Branko Milanovic,前世界银行资深经济学家
光是确立这项事实的贡献就值得一座诺贝尔奖。──桑默斯Lawrence H. Summers,前美国财政部长、前哈佛大学校长
对资本主义内在动力的权威性论着。──罗德里克Dani Rodrik,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经济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