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的浪潮漫天盖地席卷而来,在地与世界如何连结?
正是台湾乃至于我们,无从回避的根本命题。
全球化一定程度上可以被视为人类现代文明最鲜明的一项特征,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最重要的一个概念──不论是政治活动、经济行为、社会现象、文学写作或者电影摄制,它的发生、传播、以至于接受,大抵都涉及到全球化的时空脉络;而在当代,一区域性的现象,譬如一国景气的衰落、或者复甦,一地方政府的改革、以及再造,一社会人口的结构,一都市景观的规划,甚至个人性的就业形式,抑或跨国移动,都在不同的层面上和全球化的大脉络交错交织──对于生存在当代的人类而言,了解全球化因而几乎是不可或缺的学习。
为此,台湾大学新百家学堂特别集结台大校内全球化专长的师资,以包括政治、经济、社会、传播、地理、法律与文学诸学门在内的跨领域人才,十六讲次的专题课程,提供观察和解释全球化的深入而多元的知识视角,呈现出全球化世代时间与空间特殊的感觉结构。而在透视全球化跨国性特征的同时,各讲次的讲者亦不约而同地提醒我们,必须回归到台湾在地的脉络,加以检视和反省两造的共构、或颉颃;继而思索在全球化的潮流底下,台湾如何在与国际接轨,以及维护本土文化两端点间构成连结,卒而发展出台湾自己面对全球化的观点和径路。而唯有透过这样的学习和行动,我们始能够解释与评价全球化的现象和趋势,以至于介入和改造全球化不均质的结构及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