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公益,从心开始 我加入港澳台湾慈善基金会的因缘,是因为看到前任主席钱立祐先生,「牺牲」丰足闲适的生活,亲力亲为、尽心尽力打造基金会的每个活动,尤其是基金会的「年度大戏」爱心奖,从筹备、初审、复审、终审、拜访、颁奖,无不巨细靡遗地戮力参与。我好奇之余,也深受感动,继而满心欢喜地加入慈善的队伍。
「爱心奖」源自基金会创会主席林添茂先生,秉持「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不会干涸」的信念,寻找出社会上不同角落的爱心楷模,再透过颁发奖金的方式,让爱传播到更多、更远的角落,从而提升社会的善能量。
在过去的四年里,卸任的钱主席秉持着「让行善成为一种生活态度」的信念,努力发挥爱心奖的影响力及深化其意义,希望行善就像阳光和空气般无处不在。基金会借着寻找普世稀有且感动生命的爱心故事,祈愿生命因为爱而更有意义,世界因为爱而更加美丽。
接任基金会主席之初,个人一直思索,如何让这个以旅港台湾人为主的慈善基金会,持续参与有深度、有意义、有影响力的公益,特别是有创意、可复制的行善,让小虾米也能发挥大鲸鱼的效果。
而祈愿成为「华人世界爱心诺贝尔奖」的爱心奖,正是值得扩大影响力的公益项目。尤其爱心奖已经迈入第九个年头了,四十几位的爱心奖得主,犹如众多热情的太阳,持续照亮温暖每个角落。透过本书,希望让每位读者有机会重新省思生命,甚至愿意加入我们的行列。「建立爱心平台、深化爱心力量」,本书的诞生,即是迈步并实践此信念的重要里程碑。
非常感谢好友胡慧中小姐,在忙碌的生活中,仍然抽出时间撰写本书。不但没有任何报酬,还自掏腰包支付机票、饭店的费用,她的力挺支持,成就了本书的出版。最难得的是她一直强调,她是最大的「获益者」,因为透过与爱心楷模的接触,她的生命有更多的体悟,也更丰富且充满感动。在陪伴採访的过程中,我也看到这位过去的「大明星」,真情真性、随和负责、爱心满溢、良善美丽的一面。不知情的人,还以为她要复出呢!
本书的主角们,都是用生命写故事的人,他们的生命故事如此精彩感人!
可能很多人还不晓得,观光教父严长寿先生,在公益慈善的闪亮光芒,已经超越饭店经营。
大家又是否知道美声天王林志炫先生,长期义务关怀癌症病患的美丽心语?
大家听说过美丽医生娘张平宜小姐,在凉山麻风村的不朽神话吗?
大家可以体会功成名就的田家炳先生,散尽家财、兴学助人的欢喜自在心吗?
而跨越身体痛苦障碍的萧建华先生、郑淑匀小姐,又是如何用自己的苦难,写出比任何人都美丽伟大的生命乐章?
可知繁华的香港社会中,有陈荭校长、杜聪先生,靠着自己的专业及智慧,挥别过往物质享受,辛苦扎实地帮助最无助、无辜、前途茫茫的一群小孩?
而永远的义工孙越叔叔,即使罹癌但仍然坚持帮人,那怕是只剩小小火焰,他也要绽放生命之光。
大家又如何想像得到,生活清苦、家徒四壁的赵文正先生,四十多年来捐出五百多万,当中的毅力、决心及对生命的深刻体悟,又是多么动人。
当老人自己都想放弃自己时,谁料到上苍派来了林依莹天使,翻转他们的世界,送上了光明及温暖。
丧子之痛,如何平复?律师妈妈郭盈兰女士,不但勇敢走出来,十六年来还持续为弱势孩子发声,她如何做到?
或许您从未听闻,也或许您已经有所了解,但是这些美丽的故事,述说着生命最髙的境界,值得我们一再用以提醒自己,更值得我们与所有的家人和朋友分享。
最后要感谢天下文化出版公司的大力协助,他们为社会散播正能量的使命感及决心,非常令我感动。合作过程中的尽心尽力、敬业专业,也使移居海外已久的我们,备感温馨愉快。
无条件的爱,是真正的大爱。本书里有满满的爱,那是无关名利得失的付出。阅读爱的故事,就是一种幸福。
何玉美
自序
是他们,成就了美好的世界 从小我就爱看书,各式各样的书都看,不一定是考试的书。
什么书拿来都爱翻一翻,看一看,当中有的也不是完全明白,可以说是杂而不精,但爱书、看书已成长久习惯,永远乐在其中。只不过,从没想到有一天,自己可以出一本书。因为自幼被教育要先立德、立功,才能立言,我常常自忖,德和功都没什么成绩的我,如何有资格立言写书呢?
好在,这本书是一种记录。
记录那些善心人士积功立德的故事,观察、整理他们多年助人的心历路程和起心动念的转折,希望借此书让他(她)们的正能量,能够继续发光发热,让更多人知道他们,同时希望感染、鼓励社会上更多的朋友,升起助人的善念。
这些被记录的人和事,都是在「港澳台湾慈善基金会」里,得过「爱心奖」的爱心楷模,所有善行事蹟都是千真万确,而且是持续长久时间,坚持地付出。
「爱心奖」是透过推荐人提名,经过基金会及社会贤达的严格评审、考察,及多次的严谨讨论,历经初审、复审、终审,最后才决定把奖颁给谁。得奖者今年有港币五十万元的奖金!这笔奖金主要是由基金会的创会主席林添茂先生支持,林创会主席的爱心和善念创举,影响了普世的价值,真是令人敬佩万分。
记得在狄更斯《双城记》一书里,有这样的几句话:「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年代,这是愚蠢的年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绝望之冬;我们拥有一切,我们一无所有…。」
是的,在这样一个前所未有的科技发达时代,人心迷惘、似是而非,价值观混乱的时候,当许多人不知自己为何而生,前途何在,我们确实不得不静下来反思自己内心深处,究竟我们拥有什么?又能带走什么?留下什么?难道人生只有富贵名利的追求?拥有智慧、美貌、健康、就是幸福,就拥有一切?
其实,大部份人都是这样认为的,本也无可厚非。说真的很惭愧,我个人以前也是如此认为的,直到我进了基金会,在现任何玉美主席的介绍下,看到基金会的同仁们,热心公益,奔走港、台、大陆,不但把自身工作放下,而且出钱出力、亲力亲为,无条件回馈社会。而「爱心奖」为了把那些默默行善的人找出来,再用基金会的平台给他们支持和奖励,工程也是非常巨大。幸而何主席及其他基金会同仁们,都乐此不疲。他们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我,忽然间,我觉得: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智慧的年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他们及爱心楷模都是大菩萨,都是光明天使,他们成就了美好的世界!
于是我有一个想法,一种冲动,很想把这些存在人世间,天使般的事蹟记录下来,传播出去,让大家都知道人间有这样一股正能量,这样一种慈悲无我的善行。
非常感恩何玉美主席,就在我想做又不知道怎样入手之际,给了我莫大的鼓励。何主席本身就是一位性情中人,喜欢做有义意的事,职场上既精明又非常厚道,既有出世的情怀,又有入世的练达,就像是一位慈悲喜舍的大菩萨。在她的鼎力支持、不辞辛苦的陪伴、安排下,我在港台两地多次奔走,终于,这本书可以完成面世了。
在採访期间,除了满满的感动,个人人生观也受到很大的启示。
一直以为,做善事的人必定都是大富大贵、有钱有势的人,岂知不然。我访问的那些爱心奖得主,几乎都不是有钱人,也不完全靠钱去行善,而是用「全心全意」去帮人。例如孙越、赵文正、张平宜、杜聪、陈荭、郑淑匀…,他们背后都有一段坎坷却动人的故事,他们的行为,令我看到在这个世代几乎消失的人性光辉,又再浮现。常常我们都在泪水、汗水交织当中,完成採访;回来后,下笔前,又很惶恐,因为不知要怎样落墨,才能完整又正确的描述他们。那种纯善的起心动念,那种行善的毅力和坚持,绝非任何笔墨所能形容的。
慈善不是用钱,是用心!
这是我这次得到最大的收获和体会。生活周遭一定有不如意的人或事,但,常常心存善念,能力所及的帮人,尽管不能成为慈善家,但你的世界会是美好温暖的,兇恶坏事已悄悄地远离你身边。
如果你要问,是否做了好事一定有好报?我没有办法回答你。我只知道做好事的起心动念,只是为了做成一件好事,而不是为了做了好事之后,一定会有什么回报,这当中是有些差异的。因为,做好事、行善,不是对价关系,不是买卖算计,只要完成好事的本身,那已是善行的一件了。
我非常感恩、高兴,有机会记录人世上这么美好的事情。本书的顺利完成,要特别感谢郎正宇袐书长、张萱婷女士、李玥凝女士、朱金铭女士、林宛柔女士,及朱晓璐女士,他们费心安排採访及协助搜集、整理资料,功不可没。当然,也要感谢好友何玉美主席不断来电鼓励及催稿,陪我走过这个心灵感动之旅。
如果爱心楷模的故事能带给您人生一点点,只要一点点的感悟,我相信您的世界会开始改变。祝福大家,也再次向这十二位人间天使,致上深深的谢意及敬佩!
胡慧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