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源多年公务生涯最深刻的省思与期盼
台湾拥有一流的国民,全世界博士比例最高的内阁,
为什么我们只有小确幸没有大幸福?
为什么愤怒失望无感成为社会主旋律?
本书从国土、水资源、灾难管理及政府组织等面向,
提出翻转台湾未来的根本方法与方向。
西部平原有十分之一都陷落在海平面之下,地层下陷有解药吗? 做抽水站,把海堤加高,花再多钱,地层下陷问题依旧存在。总合治水是一个答案。摒弃以往光谈工程手段,转而从政策、产业和空间规划全方位多管齐下,产业翻转了,也翻转了地层下陷区的命运。
台湾有6都,22个县市,每个县市都有能力解决自己的问题吗? 台湾从地方到中央分成这么多层级,切割琐碎,也限缩了规划的格局。我认为最理想的区域划分是北北基、桃竹苗、中彰投、云嘉南、高高屏、东部宜花东,中央山脉为原住民住的自治区。
一旦大台北发生规模六‧二的中级地震,至少会倒掉四千户老旧房屋? 要预防灾害来临,要先从都市土地使用标地进行检讨,且一定要跟都市更新同时进行,也就是进行完全颠覆既有政策模式的防灾型都市更新,同时还能有效解决政府财政困境。
面对高雄气爆这样复合型的大劫难,我们学到教训了吗? 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会把防灾分散到各部会,如伊波拉疫情是卫福部职责,毒化物灾害是环保署,长隧道爆炸是交通部等等。随着社会发展、气候变迁,势必不断出现新类型灾害,且是复合式灾害,在处理上必须好几个部会共同面对,更必须在短时间内形成一个强而有力的救灾体系。
台湾不可能再盖新水库,水库清淤也不可行,面对缺水的未来,新的水源在哪里? 台湾是缺水国,做为一个没有邻居的国家,好消息是没人会跟我们抢水,坏消息是一但缺水,没有任何人能伸出援手。「开源」既然已经是一条死路,我们只剩下节流,但要从哪里节流?第一是水的回收再利用,第二就是检讨水价。
台湾现在最大的问题,在于所有部会都在忙着解决昨天的问题,无法看到未来。且政府重大议题常常被民粹绑架,官员只做讨好民众的事情。所以,政府的思维及运作方式一定要改变。面对国土使用,我们有要「上位计划」;想更有效率,要先有「伙伴政府」;面对重大议题,更要用「科学论证」来说服民众。
拥有水利工程师专业背景,从省政府到内政部的完整经历,李鸿源对于如何明智使用这片土地,及政府的施政和管理不当,提出深刻反省和解套方向。当公民意识已被唤醒,全民渴望落实改变之际,本书提供所有具体解答。
名人推荐 余纪忠文教基金会董事长 余范英
台大环工所名誉教授 于幼华
云门舞集创办人暨艺术总监 林怀民
空中摄影师、《看见台湾》导演 齐柏林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