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序(二版序)
在意义的穹苍之下 人类之所以能成为万灵之长,乃因拥有语言、懂得巧妙地运用语言,表情达意、消弭纷争;在此之上,发明文字以记录语言,使得稍纵即逝的语音有了依凭的媒介,能超越时空的阻隔,进而发展文明、累积文化。不论口语或书面语,表达意义都是语言运用的目的,理解意义更是人类沟通的重点,我们何其从容地生活在意义的穹苍之下!
理解意义对个人而言,是学习、沟通;就社会整体而言,则是文化传承。因着时间、空间、人为诸多因素,致使意义具有改变的可能性,从古至今,训诂不断被需要,训诂学即是解释意义的学科,必须考量影响意义的各种因素,故是一门综合又实用的学科。
《实用训诂学》已届二版,感谢读者的支持,更要谢谢一群共同为训诂大业努力的孩子。任何领域都必须如同接力赛般棒棒相传,训诂即是基础工夫。无论外面的世界如何纷杂,学生永远都是课堂的主角,除了自我成长,更习得文化传承的能力。从战战兢兢的必修课,到较为轻松的选修课;从倣效仓颉造字体会文字传流的艰辛,到理解意义改变的可能性和因素、实际阅读古籍、训解词义,终至运用在语文教学实务,他们逐步挑战自己的能力,跨越障碍,掌握理解意义的能力;任何领域都必须如同接力赛般棒棒相传,训诂即是基础工夫。他们的成长是我持续努力的原动力,而教学相长之下,获益最多的依然是笔者。
第二版让笔者有机会修正疏漏之处、增补若干新材料,期盼能降低训诂的难度、脱化训诂学严肃的形象。虽然如是,因个人才学所囿,仍未臻完美,尚望 方家与同好指正,让大家为训诂大业齐心努力,接续文化传承的接力赛。
周碧香谨书
甲午年荔月谨序于台中教育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