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训诂学(第二版)

实用训诂学(第二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训诂是平易近人的,是趣味与实用兼具的学科。它既古老又新颖、既理论又实用。但谁需要训诂?「训诂学」是什么?它包含了哪些面项?又如何存续于古今历史? 训诂是意义理解的学问,每个人都需要它。当我们阅读书籍、欣赏影片、聆听他人说话时……,训诂总是如影随形地跟随着,从古至今、穿越时空的限制,与我们的生命相结合。让我们得以了解孔夫子的大道理、孟子的好辩、庄子和惠施的斗嘴、感受李煜词赋的美与痛、欣赏苏东坡的豪放与豁达,诸如此类,无一不归功于「训诂」!

  本书分为上下篇,上篇包含原理与应用,由意义的来源谈起,让人了解意义的运用,能读懂古籍,与古代文化接轨。下篇为训诂学史,以时间为主轴,简明扼要地陈述各时期训诂学的发展特点、专书及相关的注疏。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周碧香


  1969年生。台湾省澎湖县人

  【学历】
  1989年就读东吴大学中文系, 师从孔仲温先生学习文字学、林炯阳先生学习声韵学,启发对中国传统语言学的喜好。1993年进入中正大学中文所,师从竺家宁先生学习现代语言学,1995年获得硕士学位。1996年攻读中正大学中文所博士班,2000年取得博士学位。

  【经历】
  曾任南荣工专专任讲师、远东技术学院专任助理教授、中正大学中文系兼任讲师及助理教授。目前专任台中教育大学语教系助理教授。

  【研究领域】
  汉语语法学、佛经语言学、语言风格学、识字教学、文化语言学。

  【主要着作】
  《东篱乐府》语言风格研究(复文)、《祖堂集》句法研究(佛光山法藏文库110)、闽南语文学教材(合编)(复文)、语言学探索—竺家宁先生六秩寿庆论文集(总编辑)、实用训诂学(洪叶文化)、国语文教学理论与应用(合着)(洪叶文化)、读经教育理论与实务(合着)(洪叶文化)、书写风的线条(洪叶文化)。

图书目录

上篇 训诂学的理论与应用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训诂诸问题
第二节 训诂的存在与作用
第三节 训诂学的相关问题

第二章 训诂的原理
第一节 文字形体与意义
第二节 声音与意义
第三节 词汇结构与意义
第四节 语序、虚词与意义
第五节 语境与意义

第三章 词义系统
第一节 词义的构成
第二节 词义演变方式与类别
第三节 词义演变的结果
第四节 同形词与异形词
第五节 同义词与反义词

第四章 训诂的方法
第一节 训诂的理据
第二节 训诂的格式
第三节 训诂的术语

第五章 训诂学的应用
第一节 解读典籍
第二节 解读方言文学
第三节 生活理解
第四节 语文教学

下篇 训诂学简史

第一章 形成期
第一节 时代背景说明
第二节 尔 雅
第三节 方 言
第四节 说文解字
第五节 释名

第二章 转变期
第一节 时代背景说明
第二节 雅学的承绍
第三节 说文的承继
第四节 儒家训诂
第五节 释家音义

第三章 歇息期
第一节 时代背景说明
第二节 雅学的承绍
第三节 说文的承继
第四节 理学家的训诂

第四章 复兴期
第一节 时代背景说明
第二节 雅学的承绍
第三节 说文的承继
第四节 方言学的发展
第五节 虚词学的发展

图书序言

主编序(二版序)

在意义的穹苍之下


  人类之所以能成为万灵之长,乃因拥有语言、懂得巧妙地运用语言,表情达意、消弭纷争;在此之上,发明文字以记录语言,使得稍纵即逝的语音有了依凭的媒介,能超越时空的阻隔,进而发展文明、累积文化。不论口语或书面语,表达意义都是语言运用的目的,理解意义更是人类沟通的重点,我们何其从容地生活在意义的穹苍之下!

  理解意义对个人而言,是学习、沟通;就社会整体而言,则是文化传承。因着时间、空间、人为诸多因素,致使意义具有改变的可能性,从古至今,训诂不断被需要,训诂学即是解释意义的学科,必须考量影响意义的各种因素,故是一门综合又实用的学科。

  《实用训诂学》已届二版,感谢读者的支持,更要谢谢一群共同为训诂大业努力的孩子。任何领域都必须如同接力赛般棒棒相传,训诂即是基础工夫。无论外面的世界如何纷杂,学生永远都是课堂的主角,除了自我成长,更习得文化传承的能力。从战战兢兢的必修课,到较为轻松的选修课;从倣效仓颉造字体会文字传流的艰辛,到理解意义改变的可能性和因素、实际阅读古籍、训解词义,终至运用在语文教学实务,他们逐步挑战自己的能力,跨越障碍,掌握理解意义的能力;任何领域都必须如同接力赛般棒棒相传,训诂即是基础工夫。他们的成长是我持续努力的原动力,而教学相长之下,获益最多的依然是笔者。

  第二版让笔者有机会修正疏漏之处、增补若干新材料,期盼能降低训诂的难度、脱化训诂学严肃的形象。虽然如是,因个人才学所囿,仍未臻完美,尚望 方家与同好指正,让大家为训诂大业齐心努力,接续文化传承的接力赛。

周碧香谨书
甲午年荔月谨序于台中教育大学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