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人医学教案:医学生的独立思考训练

全人医学教案:医学生的独立思考训练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是所有医四小班教学老师的心血结晶,除了教案外,也呈现老师们的讨论及心得整理。本书彰显全人医学的理念,伦理与人文修养的教育核心贯穿全书。「从课堂到临床」、「从临床知识到实证医学观念的建立」、「医疗、人文与医病关系」、「哲人日已远乎?」、「可遇而不可求的教案」等各单元,训练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临床能力、沟通能力、伦理思辨、人文关怀、精益求精、承担责任、利他助人、诚信正直的医学专业素养,也为学生的医学知识、病人照护、专业素养、人际及沟通技能、从工作中学习及成长、制度下的临床工作等核心能力,打下根基。本书是PBL小班教学重要的参考及指引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推荐序-谢博生教授iii
˙推荐序-杨泮池校长v
˙推荐序-张上淳院长vii
˙推荐序-曾芬郁组长ix
˙自序-陈石池教授xi
˙作者简介xiii
˙致 谢xv
˙如何阅读这本书陈石池、许 骏xvii
˙从课堂到临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廖士程∕陈钖中3

˙19岁未婚女性,过去无身体疾病史。于精神科急性病房住院前两週开始出现幻听及妄想之症状…-药到病除 vs. 药到「命」除黄政文12
˙刘先生,60岁,10年前发现有糖尿病,开始在诊所固定追踪,并服用降血糖药物控制,但是服药并不规则…-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韩吟宜20
˙张太太,50岁,除高血压正常服药外,无特殊疾病史及不良嗜好。早上开车上班,刚出家门不久就被一自用小客车由后冲撞…
-英雄为何气短何肇基31
˙郭女士是一位42岁女性,无吸菸习惯,年轻曾被诊断有气喘但未规则治疗外,身体没有其他疾病。3年前因为小孩的要求,在家里养了一只狗…-从病人端思考的医者情怀黄圣懿41
˙张太太是个70岁的老太太,一人独居,住在你家楼上。虽育有三个子女,但几无联络。她身体状况尚可,只是最近两三年开始觉得逐渐容易倦怠…-钢索上的舞者(医师)杨绍佑51
˙70岁的李太太,本身有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冠状动脉心脏病将近20年,分别在新陈代谢科及心脏科定期服药治疗…-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林裕61
˙黄医师,现年53岁,医疗业务繁重,事必躬亲每件事都认真谨慎,以不满50岁的年纪即取得了教授资格…
˙从临床知识到实证医学观念的建立
-消化系统疾病(药理)郑祖耀76
˙林小姐,36岁女性病患,从中学阶段开始经常性便秘已经有20年,每餐必有蔬果摄食,也每天进行30分钟以上的运动,但是…-消化系统疾病(病理)杨士弘86
˙50岁男性,身高160公分,体重自20岁时的50公斤慢慢增加到半年前的80公斤,但目前又掉到60公斤…-女性生殖系统疾病(病理)杨绍佑∕林璟宏96
˙55岁女性,已婚并育有一名20岁的女儿,病人四年前因为热潮红等停经症状…-肿瘤疾病(药理)林家齐104
˙一位63岁的林先生,本身有type 2 diabetes mellitus,使用gliburide和metformin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围内已经3年。因体重减轻、腹胀、贫血及大便习惯改变…-骨骼系统疾病(病理)潘信良∕陈人豪115
˙李女士今年91岁,有糖尿病、高血压及慢性失眠等长年病史。她长期在内科门诊接受治疗,所服用的药物包括…
˙医疗、人文与医病关系-心兮身所依,身兮心所伏-全人照护之心身医学原理黄政文∕陈钖中127
˙刘先生,60岁,5年前发现有糖尿病,开始在一家诊所固定追踪,并服用降血糖药物控制,饭前血糖约120~150 mg/dL,糖化血色素约7.0~7.5%之间…-少年维特之吞吞吐吐-青少年呕吐之精神动力分析张修豪∕许 骏∕陈钖中138
˙吴同学,16岁男性,体重48公斤,因为罹患恶性骨肉瘤(osteosarcoma)入院进行化学药物的治疗…-请您一路好走,…!-临终照护之人文议题树金忠148
˙陈小姐,59岁,平日活动可自理,离婚一人独居,儿女在外成家立业。大约一个星期前,陈小姐开始有间歇性发烧的情形,最高约38.5℃…-无差别心的仁医-日内瓦宣言的实践蔡宜蓉∕林朝诚∕陈钖中158
˙张小姐,23岁,个性认真负责、纤细敏感。自高中时期开始常常只要隔日有重要事情时就会睡不着觉。大学毕业后旋即考上一所着名中学的老师,因为新任教职时压力遽增…-上工治未病-从医院到社区的临床家朱柏青168
˙A女士为40岁女性,有抽菸,刚到此家制糖工厂工作不到3个月,工作内容主要为参与提炼(refining process)白糖的过程…
˙哲人日已远乎?-保肝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苏东弘∕许 骏180
˙60岁的李伯伯说,金门人得肝病的很多,也有很多亲戚、邻居朋友得到肝癌过世。我们一家都是慢性B型肝炎带原…-看见病人绝望的眼神…吴振都∕何肇基191
˙63岁女性病患,过去健康情况良好,无慢性心脏或肺脏疾病;3个月前到本院健康检查,胸部X光发现右下肺叶浸润…-抗生素可以治癒癌症?!郭颂鑫203
˙50岁的陈女士,之前并没有明显的不舒服。约在2年前,陈女士总觉得时有腹胀、上腹部疼痛等症状,并偶尔有便血症状…-不被祝福的未来孙幸筠213
˙小凯今年22岁,出生于西元1991年。小凯从小就知道自己是男同志…
˙可遇而不可求的教案-身负遗传疾病,如何能怀孕生子-一段凤凰花开下,注定不可求的恋情黄圣懿225
˙晓晴,国三的学生,大概近联考了吧,是被妈妈拉着手在下班前一刻冲进诊间报到…-四人同赴黄泉,惊悚案情震全台-小米酒、番木鳖、催芽剂、万毒宴蔡力凯229
˙台湾中部地区有两对夫妻(37~55岁),过去身体健康状况良好,日前四人共进晚餐后同赴黄泉…-几亿美金的投资失败-医学菜鸟如何省思前辈落马的经验 洪伟哲∕卢奕帆∕许 骏233
˙高胆固醇是心脏疾病的重要危险因子之一,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 HDL)过去一直被认为对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具有「保护」效果…

图书序言

推荐序

  我国的医师培育新制度于本(102)学年度医学系入学新生开始实施,基本上採取台大医学院自1992年开始逐步建构的「全人医疗教育」模式。新制度是1950年代以来我国医师培育制度最大的变革,它将医学教育课程与台湾进入高龄化社会的健康照护需求加以结合,希望能够使未来的医师具备全人照护的核心能力,在知识上、技术上、态度上都能因应人口高龄化及慢性病增加所造成的「全人医疗」的需求。在新制度开始实施的历史时刻,看到陈石池教授与许骏副教授主持编辑的《全人医学教案》一书出版,内心觉得特别高兴,因为,本书内容借由介绍PBL小班教学活动及教案编撰,为台大「全人医疗教育」模式在概念上做了很好的诠释,有助于医师培育新制度的推展。

  PBL小班教学是「全人医疗教育」模式的重要一环。台大医学院于1996年成立共同教育室(后来改称共同教育及教师培训中心),负责教学行政业务的协调及师资的培训,当时为了顺利推动小班教学建立了一套制度,规定附设医院主治医师要申请医学院教职必须具有医学系小班教学的资历,另又规定申请成为小班教学指导老师者必须于学期开始前撰写一篇教案做为教学之用。多年来,共同教育室以新、旧各半的比例聘请小班教学指导教师,并在每一学期开学时、学期中及结束时办理指导教师聚会,一方面分享教学经验,对教案加以讨论,另方面参酌学生意见来修改教案,改善教学。这套制度的运作,让小班教学指导老师能有充裕的来源,足够的经验传承,维持一定的教学品质,也催生了本书。

  本书收录了24个小班教学教案,每个教案先列出学习目标、病人的临床背景、探讨的问题、参考资料等项目,其次是撰写教案的老师与指导老师们针对这些项目以及教学过程进行讨论的记录,最后是着者对于教案讨论的心得整理。这些内容呈现出着者群的教学理念及编撰教案的思考过程,对医学院教师准备教材,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全人医疗应包含生理、心理、社会面向的考量,本书内容能够让学生掌握到发掘具有临床意涵的心理社会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将人文思维渗透到医学专业的学习中,让学生体会如何依循「以病人为中心」的观念从事人性化的医疗服务,引发学生思考如何将医疗行为由对个人的生理照顾延伸到心理、社会层面的关怀,为学生学习全人医疗提供了很珍贵的材料。

  陈石池教授是台大医学院1990年代教改工作团队的一员,我很佩服他的教育理念及教学热诚,并感谢他对教改工作的协助。当年台大医学院建构的「全人医疗教育」模式能够顺利推展,固然是全院师生共同努力的成果,但教改工作团队的投入及贡献则是改革计画成功的关键。陈教授在教改工作岗位上的表现让我印象极为深刻,此次他领导年轻一代的教师出版本书,更令我敬佩,相信本书的出版对我国医师人才的培育必将造成深远的影响。

台大医学院名誉教授 谢博生

推荐序

  台大医学院从1992年8月起,开始推动医学系PBL问题导向的小班教学。由于过去大班制的课堂教学,无法兼顾每位学生的学习状况,上课时也鲜少有师生的互动。小班教学的方式,可以弥补上述的缺点,改善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动机;经由小组同学相互讨论以及老师的指导,不但可以提升同学的学习效果,也可以促进团队的互动,对人际关系的养成更是大有帮助。

  个人在台大医学院院长任内,深感小班教学的重要性,因此举办多次小班教学研讨活动,邀请国际知名学者亲临台大医学院示范小班教学及教材编写与课后评估等,以提升小班老师的教学和辅导能力。在院内也推动小班老师研习会,让老师熟悉小班教学的方式。由于医学系推行成效良好,就将小班教学推展到医学院其他学系,如今小班教学已成为医学院各学系的常态教学。

  本书汇整医四小班教学老师的教材,以及教学检讨会议的内容,加上讨论心得编辑而成,在人文社会、医学专业,家庭伦理、及医病关系等方面都有着墨,内容所触及的范围相当广泛,可说是一本完善的全人医疗教材。书中也彰显医学教育的六大核心价值,包括病人照护、医学知识、从工作中学习及成长、人际关系及沟通技巧、专业素养和制度下的临床工作,对于医学生的学习成长和人格教育的养成有很大的帮助。相信本书的出刊会带给PBL问题导向小班教学一个新的启示。

国立台湾大学校长∕台大医学院内科教授 杨泮池

推荐序

  台大医学院在国内率先推出问题导向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的小组讨论小班教学方式以来,至今已超过20年,国内各医学校院后来也都跟进採用。此种教学方式主要目的是希望培养医学生可以主动发掘问题,寻求问题的解答,并且经由口头报告、讨论,小组成员互相帮助、学习,团队合作等之精神与能力,对于医学生毕业后行医,甚至做研究,都可以有更完善的能力,更能符合将来持续主动学习、时时跟得上医学知识技能的发展的称职医师或研究人员所需。因此如何能做好真正的PBL教学,对于医学生的培育是非常重要的。

  台大医学院在过去持续努力于此PBL小组讨论教学之执行与检讨改进,每年均动用大量师资以及老师的时间,年复一年的在医学系二、三、四级同学的小组讨论课程上。本人在担任台大医学院共同教育与教师培训中心主任及医学系主任期间,也都亲身参与每年的师资培训课程以及各年级小组老师的期前、期中与期末的检讨会议,希望与所有老师一起将我们的小组讨论课程做到最好,希望每年都能将一届又一届的医学系学生培育成大家认同的具备良好能力与人格特质的好医师。

  本书是由本院长年负责医学系四年级小组讨论小班教学的陈石池医师与许骏医师发起,将他们所带领之小组讨论教师们于实际执行之个案教材规划、撰写、讨论过程及其目标、精神等,逐案呈现出来,让读者们不但可以了解本院老师们的努力,更可让后来者可以学习如何执行教案之规划与撰写,相信对于在进行PBL小组讨论的所有师生可以提供极佳的参考资料。在此,除了感谢陈医师与许医师的努力外,也谢谢台大医学院所有参与老师的贡献。希望本书的出版对于国内的医学教育可以有很实质的助益。

台大医学院院长 张上淳

推荐序

  台湾大学医学院拥有超过一百年的历史,长期以来,台湾大学医学院替台湾培育优秀医疗人才。台大人以洞悉先机的敏感度、勇于承担责任的勇气、追求尽善尽美的坚持,建立医学教育的口碑与典范。

  1992年8月台大医学院在谢博生教授的推动下,开始在医学系四年级推行问题导向(PBL)小班教学课程,以促进知识、技术、态度之均衡发展,培养自我学习、分析并解决问题之能力,提昇人际沟通、团队合作、道德涵养的教育理念,整合基础与临床课程,推展医学教育改革。PBL小班教学在梁继权教授等多位老师的耕耘下,已推动至医学院所有学系各年级。

  医学系二、三、四年级的PBL小班教学,各有两位课程负责老师及16位小组老师,分别以「医师与社会」及「医学与人文」、「解剖、生理、微免」、「病理、药理」为主题。小班教学老师须设计教案、帮助课程进行,并担任各小组学生导师。教案内容配合大堂课基础课程,在开学前由小组老师共同讨论后定案。每学期召开期初、中、末会议,老师们分享教学及辅导经验,并参考课后学生的回馈及各组学生代表的意见,检讨教案。

  陈石池副院长、许骏副教授、何肇基副教授担任医四小班教学课程负责人,带领小班教学老师,为PBL课程及辅导学生付出心力。本书是所有医四小班教学老师的心血结晶,除了教案外,也呈现老师们的讨论及心得整理。本书彰显全人医学的理念,伦理与人文修养的教育核心贯穿全书。「从课堂到临床」、「从临床知识到实证医学观念的建立」、「医疗、人文与医病关系」、「哲人日已远乎?」、「可遇而不可求的教案」等各单元,训练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临床能力、沟通能力、伦理思辨、人文关怀、精益求精、承担责任、利他助人、诚信正直的医学专业素养,也为学生的医学知识、病人照护、专业素养、人际及沟通技能、从工作中学习及成长、制度下的临床工作等核心能力,打下根基。本书是PBL小班教学重要的参考及指引,本人谨对老师们传承台大医学院培育优秀医疗人才的努力致上无限的敬意。

台湾大学医学院共同教育及教师培训中心∕小班教学组长 曾芬郁

自 序

  台大医学院实施PBL小班教学已多年,小班教学最有用的地方,在于学习如何解决医学和医学衍生的相关人文社会等问题。经过小组成员的充分讨论和老师的积极指导与互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动机,帮助学生在知识的增长和思考的训练,养成学生有分析、推理、整理和报告的能力,同时在训练的过程中,培养人际关系的良好互动以及团队合作的精神。

  要达到上述的效果,教材的制作就显得特别的重要。本教材是由台大医学系四年级小班老师,依所带领的小班教学教案编写而成。主要是小组老师在期中和期末会议时,针对各个教案编写上的讨论,以及上课时同学们讨论时的问题和反应,如何引导参与学生理解老师的想法和用意,使学生循着撰写教案老师的思考过程,对教案本身医疗及其相关问题得到解决。如果医学生能在学生时代就学会撰写教案的老师们对解决医学及相关问题的思考过程,将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经验;长期训练下来,将来必定成为一位非常优秀的好医师。

  现在专科医师的养成训练分科非常细,大都着重于专科领域的训练,对于全人医疗的养成着墨不多,造成很多医师的专业领域非常强,但其他范围则所学有限,无法提供全人医疗的服务。本书特别在学生时代就强调全人医疗的概念,希望从学生时候就养成全人医疗的概念,不管以后他从事哪一科,都可以对他的病人提供全人医疗的服务。

  这本教材是一个新的尝试,也是一种新的挑战。如何能将一位课堂上的医学生,训练成为一位临床上的好医师,值得医学界不断地去思考、去追求。期望本教材的出刊,可以对小班教学有另一种诠释,对医学生的教育有更大的帮助与启发。感谢许骏副教授协助规划设计,何肇基副教授、陈钖中助理教授、黄圣懿助理教授与林裕讲师等协助编辑,没有他们的努力与付出,本书不可能出版。本教材虽经多方修饰,恐错误仍有,敬请医界先进不吝指教,俾作为再版时之参考与修正。

台大医院副院长∕台大医学院急诊医学科教授 陈石池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