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序
摄影是急不得的美学 摄影可以快速记录并凝结眼前画面的艺术,只要你有相机按下快门,就可以获取剎那间的永恆与美丽,然而,按下快门是容易的,但真正要获得你心中所想的画面,其实并不是那么简单。相信我们都有共同的经验,看到一个很美丽的画面,但拍出来的却是另一回事;在看别人拍的作品惊艳到头皮发麻,细腻的影像间充满了温度,但无论自己怎么拍,就是拍不出那样的感觉。
其实摄影是一项急不得的美学,有了相机,会调几个数值,并不代表你就是个摄影师;构图刁钻,用色大胆,也不代表你就是个艺术家。能够成为师与家,都是经过长时间的磨练、各种困难的淬鍊与人生不同的历练,才能孕育而成,从基础的技术、美感到情感的掌握,都是一门内涵很深的学问。
曾经在社群网站中,分享了一段心得:
技术很重要,那是所有创作的基本工。只要肯学,对于所有工具的认知,一两年就能很熟练的上手。美感很重要,那是吸引人视觉的最直接要素。美感可以学习,更需要培养,如非天生具美学天份,需要五到十年的经验养成。
情感很重要,那是一篇作品的灵魂。你可以复制一个人的画面,但却无法复制一个人的灵魂,情感不需要学习与培养,因为那是很自然的情绪与感动,但要正视自己内心深处的灵魂,却往往需要一辈子的时间。
这段心得并非着重于摄影而写,包含其他的设计领域,也是如此。在科技进步的资讯时代,我们可以快速得到强大的软硬体工具,经过反覆的资讯蒐集与学习,就可以熟稔的运用,但在实战拍摄的临场应变,则需透过各方经验的分享与不断的执行,经融会贯通后,才能变成属于自己的一套系统。
本书虽为基础人像摄影经验分享,但并不是一本以分析构图、讲器材及技术的书,而是依据七种风格主题章节,循序渐进的分享我在人像摄影的前、中及后期的准备程序与拍摄经验。在每个章节的最后,也会有一至二篇的后制程序经验分享,所使用的工具为Photoshop + Cameraw,如果你是使用其他软体系统(Lightroom)的朋友也不用太担心,因为现今的影像处理软体功能大同小异,几乎都会有类似的功能,只要了解整体的流程与一些修补、调色的概念,都可很容易的转换运用。
期望借由本书的经验分享,能为各位读者带来另一些创意思维,进而激发出更多好的创作,朝向达人之路迈进。
大吉 Gilber Lai